資源簡介 4.2 氣溫和降水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湘教版主備人備課成員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內容來自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具體為第4.2節“氣溫和降水”。本節主要從氣溫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規律、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介紹,旨在讓學生了解氣溫和降水的特點,掌握其分布規律,并能運用相關知識解釋一些地理現象。具體內容包括:1. 氣溫的概念、單位、表示方法以及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2. 降水的概念、單位、表示方法以及降水的類型和影響因素。3. 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包括世界氣溫的分布、世界降水的分布等。4. 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海陸分布、地形等。教學目標 1. 理解氣溫和降水的概念,掌握氣溫和降水的表示方法。2. 了解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能運用相關知識解釋一些地理現象。3. 分析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能運用相關知識解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4. 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 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表達能力。6. 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和熱愛。7. 培養學生關注自然環境和社會發展的意識。8.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學難點與重點 1. 教學重點(1)氣溫的概念、單位、表示方法以及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2)降水的概念、單位、表示方法以及降水的類型和影響因素。(3)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包括世界氣溫的分布、世界降水的分布等。(4)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海陸分布、地形等。(5)運用氣溫和降水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2. 教學難點(1)氣溫和降水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氣溫和降水的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氣溫和降水的表示方法,如攝氏度和華氏度之間的轉換,可能對學生來說較為復雜。(2)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涉及全球的地理分布,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3)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較多,學生可能難以全面理解和掌握。(4)運用氣溫和降水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實踐和案例來提高這方面的能力。針對以上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使用圖表、實例、小組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核心知識。同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他們運用氣溫和降水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型 新授課 教法學法 講授法 課時 第一課時步驟 師生互動設計 二次備課教學資源準備 1. 教材:確保每位學生都有本節課所需的教材或學習資料。教材包括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4.2節“氣溫和降水”。2. 輔助材料:準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圖表、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圖片包括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圖表包括氣溫和降水的統計數據,視頻包括氣溫和降水對人們生活影響的實例。3. 實驗器材:如果涉及實驗,確保實驗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實驗器材包括溫度計、雨量計等,用于測量氣溫和降水數據。4. 教室布置:根據教學需要,布置教室環境,如分組討論區、實驗操作臺等。分組討論區方便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實驗操作臺用于進行氣溫和降水的實際測量。5. 網絡資源:利用互聯網資源,如氣象網站、地理學習網站等,提供實時氣溫和降水數據,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6. 教學軟件:使用地理信息系統(GIS)軟件,展示氣溫和降水的空間分布,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7. 學習工具:提供地圖、地球儀等學習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氣溫和降水的地理分布。8. 教學指導書:教師準備教學指導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以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環節(5分鐘)1. 創設情境:通過展示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氣溫和降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2.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會有所不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講授新課(25分鐘)1. 講解氣溫的概念、單位、表示方法以及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2. 講解降水的概念、單位、表示方法以及降水的類型和影響因素。3. 講解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通過地圖和圖表展示世界氣溫和降水的分布情況。4. 講解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海陸分布、地形等。鞏固練習(5分鐘)1. 練習題:提供一些關于氣溫和降水的選擇題和填空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2. 小組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氣溫和降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表達能力。課堂提問(5分鐘)1. 提問:教師提問關于氣溫和降水的問題,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2. 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給予評價和反饋。總結環節(5分鐘)1. 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氣溫和降水的重要性和應用。2. 布置作業:布置一些關于氣溫和降水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教學創新與互動環節1. 小組競賽: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競賽,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加深對氣溫和降水知識的理解。2. 實地考察: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體驗氣溫和降水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展與延伸 1. 提供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包括《氣象學》、《地理學》等書籍,以及一些關于氣候變化和環境影響的新聞報道,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氣溫和降水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2. 鼓勵學生進行課后自主學習和探究,通過互聯網資源,如氣象網站、地理學習網站等,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動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3. 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如參觀氣象站、參加環保志愿者活動等,讓學生親身體驗氣溫和降水數據的測量和環境變化的觀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環保意識。4. 開展小組項目,讓學生分組研究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數據,分析其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5. 邀請氣象學專家進行講座,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氣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和興趣。6. 組織學生參加地理競賽,如世界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地理知識競賽等,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7. 鼓勵學生參與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公益活動,如植樹造林、節約用水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8. 提供在線學習資源,如在線課程、視頻講座等,幫助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氣溫和降水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重點題型整理 1.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1)分析我國氣溫的分布規律。(2)解釋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答案:我國氣溫的分布規律是南方氣溫高,北方氣溫低;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氣溫的日變化規律是白天溫度高,夜間溫度低;氣溫的年變化規律是夏季溫度高,冬季溫度低。2. 降水的類型和影響因素。(1)解釋降水的類型。(2)分析降水的影響因素。答案:降水的類型包括雨、雪、雹等。降水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海陸分布、地形等。3. 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1)分析我國氣溫的分布規律。(2)分析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答案:我國氣溫的分布規律是南方氣溫高,北方氣溫低;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低。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是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4. 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因素。(1)解釋緯度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2)解釋海陸分布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3)解釋地形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答案:緯度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是,緯度越高,氣溫越低,降水越少;緯度越低,氣溫越高,降水越多。海陸分布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是,沿海地區氣溫年變化小,降水較多;內陸地區氣溫年變化大,降水較少。地形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是,高山地區氣溫低,降水多;平原地區氣溫高,降水少。5. 運用氣溫和降水知識解釋地理現象。(1)分析我國南方地區氣溫高、降水多的原因。(2)分析我國北方地區氣溫低、降水少的原因。答案:我國南方地區氣溫高、降水多的原因是,南方地區緯度低,氣溫高;南方地區靠近海洋,受海洋影響大,降水多。我國北方地區氣溫低、降水少的原因是,北方地區緯度高,氣溫低;北方地區遠離海洋,受海洋影響小,降水少。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講授了氣溫和降水的內容,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講解知識點、進行練習和討論等方式,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氣溫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以下幾點值得反思和改進:首先,學生對于氣溫和降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對這些概念的講解,通過具體的例子和圖表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次,學生在分析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時,表現出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我需要在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例如通過地圖和圖表的展示,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提高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再次,學生在運用氣溫和降水知識解釋地理現象時,表現出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我需要在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例如通過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學生在小組討論和課堂提問環節中,表現出一定的交流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不足。我需要在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培養,例如通過小組活動和角色扮演,提高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最后,我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鼓勵他們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通過互聯網資源和課外活動,了解氣溫和降水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