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音樂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螢火蟲》教科書 書 名:音樂(簡譜)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能用柔美的聲音、恰當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歌曲《螢火蟲》,感受二聲部音響。 2.能借助絲巾,用身體感受歌曲的舒緩、溫暖的意境,三個部分情緒的起伏變化。 3.通過歌曲的演唱,創作背景的了解,體會歌曲贊美的螢火蟲燃燒自己、照亮世界的奉獻精神。 4.通過陶笛吹奏感受和聲效果。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能用身體感受歌曲的舒緩、溫暖的意境,三個部分情緒的起伏變化。 2.通過陶笛吹奏感受和聲效果。 教學難點: 1.能用不同的聲音、力度、情感表現各部分的對比。教學過程一、律動體會、初步感受 1.師:歡迎同學們來到輕松、快樂的音樂課堂! 請跟著音樂一起用有節奏的步伐輕松的行走,模仿老師的動作,體會音樂帶給你的感受。 師:讓我們繼續跟著音樂行走,請仔細感受音樂,當你聽到音樂激動的地方,請揮動手中的絲巾并思考這首樂曲分為幾個部分,有哪幾個部分是相同的? 師:你回答的真準確,這首歌曲的確分成3個部分,(出示A+B+A)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相似卻不相同,第二部分加入陶笛形成了二聲部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陶笛,跟老師一起邊唱邊換指感受這段旋律。 師:同學們悠揚的笛聲,讓老師也想加入聲部,和聲時候要注意音高音色的調整! 二、新歌教學 1.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螢火蟲》,原是一首流行于90年代的通俗歌曲。由臺灣著名的作曲家陳秀男、陳大力作曲,臺灣歌星伊能靜作詞并演唱。該作品詞、曲流暢,如一股清流,深入人心,仔細聆聽:歌曲營造了怎樣的意境?它在贊美什么? 2.師:在美好的夏夜里,螢火蟲像星星一樣發光,他們綠色的熒光時隱時現,時亮時滅,為寂寞的大地增添了光彩。歌曲贊美了螢火蟲燃燒自我、照亮世界的高尚情操。 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情感跟著老師的笛聲來唱一唱A部分,找出與A段相似的旋律。 3.師:A段和最后一段相似,好聽的樂句,通過重復組成了動聽的旋律,讓我們面帶微笑的歌唱吧! 4.螢火蟲小小的身軀能迸發出怎樣的力量,讓我們走進b段。 5.來作曲家巧妙的用了大跳、附點和弱起等具有推動感的音樂元素,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仿佛看到了夏天晚上螢火蟲輕盈翩飛的情景,保持歌唱的狀態把歌曲完整演唱。 6.拓展 1.師:這首歌曲是為世界展望會而創作,世界展望會服務于所有的人,致力于關懷世界饑荒、戰亂、天災之中的苦難兒童及其家庭。世界展望會在全球約100個國家中都設有兒童服務工作點,據統計,每年通過世界展望會服務的貧困兒童及受苦人群超過一億人以上!讓我們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演繹《螢火蟲》,燃起心中的那份愛心,用自己的這份愛去關愛需要幫助的人! 三、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