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2課 悠揚民歌(第四課時) 趕圩歸來啊哩哩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音樂 六年級 上冊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唱準一字多音,表現歌曲的韻味。 2.在聆聽、體態律動、畫圖譜等活動中感受歌曲歡樂、喜悅的情緒及彝族民歌音調的特點。 3.能積極參與“唱、跳、創”等音樂活動,自主創編、團體協作表演歌曲。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彝族民歌音調的韻味。教學難點:能清晰和諧的演唱二聲部;手、口、足一致,體驗圓圈舞的音樂魅力。教學過程【活動一:走進彝家齊歡跳】感知與體驗 1、第一次律動——體驗高聲部 問:剛才我們體驗了彝族的圓圈舞,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師:請仔細觀察動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第二次律動——體驗低聲部 問:這次活動的動作發生了變化,為什么呢? 生:這次我們的動作表現了歌曲的低聲部。 師:下面,請圍成里外兩個圈,里圈做低聲部動作,外圈做高聲部動作。 3、第三次律動——雙圈合作 問:歌曲中出多次出現的襯詞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生:“阿哩哩”不僅增強了歌曲的民族風格特點,而且使歌曲的情緒表達更為熱烈。 師:就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低聲部,品味襯詞“啊哩哩”的魅力。 【活動二:喜上眉梢啊哩哩】學唱低聲部 學唱低聲部。 與范唱音頻合作。 【活動三:彝音悠揚繞耳畔】學唱高聲部 1、在聆聽中畫旋律線(歌曲高聲部) 師:相信此刻的你對低聲部已經非常熟悉,接下來請你隨音樂默唱,用手指把聽到的音樂畫出來。 2、隨伴奏音頻唱高聲部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你是否沉浸在彝族音調的韻味中呢?現在請你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自信的演唱歌曲高聲部。 【活動四:趕圩歸來聲悠悠】能力提升 與伙伴雙聲部合作 師:下面,請你和你的小伙伴分工合作,在演唱中互相傾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來呈現你們的默契。 【活動五:彝家風情印我心】自主創編 1、創意展示——竹竿舞 師:彝族是崇拜竹子的民族,彝族人民常用竹竿舞來表達情感,看...... 2、小組合作、自主創編 問:除了視頻里的方式,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還可以進行怎樣的創編呢?請你和你的小伙伴小組合作、自主創編,將成果與大家分享。 3、課堂小結 師:彝族民歌韻味十足、娓娓動聽,彝族的音樂與文化水乳交融,我們一同在音樂學習中感悟民族文化,愿我們的生活常常充盈著余音繚繞的民歌之聲。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