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術學歷案設計課題 2、走進大自然 學校 主備教師主題與課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課(1課時)課標要求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活動樂趣,發展圖像識讀能力、美術表現能力。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身邊的自然物,了解各種自然物都具有自己獨有的特點,知道利用自然物的色彩、外形、質感進行創作。 2、利用身邊的各種自然物,根據其特性,通過拼、接、剪、貼、繪等方法創作一件有創意、美觀的作品。 3、感受大自然豐富的物質資源,增進對大自然的熱愛,激起保護大自然的意識,體驗美術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設計說明:將課標中“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個性的表現能力”要求,落實為看視頻、優秀作品等可操作、可觀察、可評價的行為。評價任務 1、完成任務一3。(檢測目標1) 2、完成任務二4。(檢測目標2)學習過程 通 案 個案課前準備: 收集身邊方便獲取的物品,準備剪刀、膠水、彩色水筆、竹簽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任務一: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感受不同物品的特質。 1、欣賞:藝術家在大自然中巧妙利用材料的特性,塑造的形式多樣的藝術品,感受人類的無窮創造力。 2、交流展示自己帶來的物品,通過看看、摸摸感受物品的形狀和質感,感受不同物品的特質,認識自然界的物種可以用規則形概括,但大多數為不規則形。(指向目標一) 3、看圖片:你認識它們嗎?(檢測目標一)設計說明:通過看圖片和交流物品,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感。 任務二:感悟發現,分析材料。 1、看圖片,能猜出這位藝術家是用什么材料創作出這幅漂亮“風景”作品的嗎?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點?(指向目標二) 2、觀察土豆、蘋果、樹葉、花瓣四種材料,討論:這四種東西有什么特點?可以用來做什么? 小組內說一說構思。 3、小組內用材料在桌面上嘗試拼擺。(檢測目標二) 4、小組內展示拼擺的形象。(指向目標三) 設計說明:巧妙利用自然物的形狀、色彩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并給學生嘗試練習和感悟的時間。 任務三:欣賞作品,強化認識。 欣賞教材中的作品,思考:它們是運用什么材料做的?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質使作品顯得巧妙而富有創意。(指向目標二、三) 設計說明:教材中呈現的作品大多是學生日常可以獲取的,還有多種材料的巧妙搭配,能夠為學生接下來的創作起到借鑒作用。 作業與檢測: 用找到可以創作的材料,利用其形狀和顏色做一件有趣的作品。(檢測目標二) 完成后在小組內展示。 全班展評優秀作業。板書設計 2、走進大自然 欣 自然物 作 賞 色彩 外形 特質 業 作 聯想 展 品 示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