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年中考歷史【熱點 重點 難點】專練重難點專題12亞非拉民族解放斗爭與發(fā)展進步【例題】(2022·上海黃浦·統(tǒng)考二模)(二)亞非拉的獨立與發(fā)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逐漸崩潰,亞非拉的民族獨立浪潮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巴拿馬運河由兩國官員組成的運河管理委員會管理,運河區(qū)的司法和移民機構、海關、郵局等逐步交由巴拿馬管轄和經營,新條約期滿后,由巴拿馬承擔運河的管理和防務。1999 年底,巴拿馬完全收回對運河的主權。 中國代表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A.《新運河條約》相關規(guī)定 B.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發(fā)言[步驟一]明事件,理分類1.以上材料中可用于研究民族解放運動的是 C、____;可用于研究維護國家主權的是____;可用于研究亞非國家合作的是____。(填寫字母)[步驟二]析史料,展成果2.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中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材料 B 中,周恩來提出了什么方針?[步驟三]梳線索,談價值3.就研究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請你談談材料 C 的價值。【答案】D A B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方針:“求同存異”3.價值:材料C是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時發(fā)行的郵票,它一定程度上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反映了納米比亞人民擺脫殖民統(tǒng)治,最終贏得了國家的獨立。考點一: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到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時間 18世紀末19世紀初領導人物 玻利瓦爾、圣馬丁(他們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斗爭對象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經過 (1)玻利瓦爾于1819年率領隊伍,打敗西班牙軍隊。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當選總統(tǒng)后,繼續(xù)領導南美洲的獨立運動。 (2)在南美洲南部地區(qū),圣馬丁領導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魯影響 趕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贏得了勝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抗爭印度民族大起義 開始時間 1857年參加者 印度土兵、農民、手工業(yè)者及一些被剝奪權力的印度王公英雄 章西女王影響 (1)國內: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 (2)國際: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注意】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印度民族大起義反抗的是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反抗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tǒng)治。考點二:一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領導者 甘地概況 (1)第一次: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2 年發(fā)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事件,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圍,決定停止運動。 (2)第二次:1930年,甘地再次發(fā)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主要采取不服從形式,最終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xié)特點 主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手段進行斗爭影響 (1)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推動印度獨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甘地為防止爆發(fā)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革命對運動的領導權埃及華夫脫運動 概況 1918年,扎格魯爾等人(后發(fā)展為華夫脫黨)向英國提出讓埃及完全獨立的要求;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魯爾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爭;經過埃及人民的反復抗爭,1922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影響 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 概況 1934年,卡德納斯當選墨西哥總統(tǒng),為改變墨西哥的落后狀況,保證1917年憲法的施行,他推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影響 卡德納斯改革體現(xiàn)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考點三:二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萬隆會議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新獨立的國家都面臨鞏固政權、發(fā)展經濟的共同問題召開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來自亞洲、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舉行第一次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內容 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萬隆精神 亞非國家和地區(qū)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精神作用 標志著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 區(qū)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非洲獨立 代表 (1)1951年底,利比亞宣布獨立。 (2)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fā)動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高潮 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非洲年”發(fā)展 1962年,阿爾及利亞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結束 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拉丁美洲 (1)古巴:1959年,在卡斯特羅等人的領導下,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 (2)巴拿馬收回運河區(qū)主權:1990年年底,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qū)的全部主權考點四:冷戰(zhàn)后亞非拉國家發(fā)展不結盟運動 (1)成立時間:1961年。 (2)影響: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1.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1)運動的正義性:反對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得到拉美人民長期堅定的支持;拉美廣大人民的覺醒;順應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潮流,為贏得民族獨立而英勇斗爭。(2)有利的國際條件:受美、法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3)杰出領袖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的卓越領導。(4)團結協(xié)作,相互支持,如玻利瓦爾得到圣馬丁的配合和支持,有統(tǒng)一的指揮,共同打擊殖民者。(5)殖民者的統(tǒng)治不得人心,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爭奪中力量日益衰落。(6)參戰(zhàn)將士英勇奮斗、吃苦耐勞、百折不回的斗爭精神。2.萬隆會議上中國同亞非國家的“異”“同”比較不同點: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tài)不同。相同點:都曾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壓迫;都在維護和促進民族獨立與世界和平;亞非獨立國家的共同目標都是發(fā)展民族經濟和文化。1.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與發(fā)展進步是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一條重要線索,依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填寫下列表格空缺部分,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人民大起義時間 19世紀初 19世紀中期領導者 章西女王(封建王公)結果 勝利 失敗運動性質 意義 趕走了西、葡殖民者,出現(xiàn)了一系列新興獨立國家。 (2)下面圖文材料中的民族民主運動發(fā)生在什么時期?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 材料二 埃及華夫脫運動 材料三 卡德納斯(3)下列年代尺中A、B各填寫什么內容?該年代尺反映了什么主題?萬隆會議的召開具有什么意義?A: B: 主題: 意義: 2.(2024·上海黃浦·統(tǒng)考二模)推動國家、地區(qū)取得自由或發(fā)展的人物。某同學收集了其中一些人物的名言并做成了時間軸。他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都可以被稱為“解放者”。(1)將時間軸上的信息補充完整。A.____(運動) B.____(國家)C.____(國家) D.____(國家)(2)根據表格提示,將以上“解放者”分類。 標準 分類思想領域 但丁、____政治領域 華盛頓、____、____、納賽爾(3)在時間軸E處補充一名中國的解放者,寫出一句體現(xiàn)“解放者”身份的名言,并闡述理由。3.以下是小歷同學復習“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時設計的手抄報內容。請你閱讀后完成以下學習任務。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導語:充滿血腥氣味的殖民擴張和掠奪,給亞非拉地區(qū)帶來深重的災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進行了不懈的抗爭,世界殖民體系在民族民主運動的沖擊下最終全面崩潰。 反抗殖民統(tǒng)治、實現(xiàn)民族獨立是20世紀的最強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掀起了空前高漲的民族民主運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向縱深發(fā)展,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瓦解。截止1990年,全世界180多個國家中,有近100個國家是在二戰(zhàn)后宣布獨立的。 ——徐藍主編《世界近現(xiàn)代史》(1500-2007) 非洲獨立進程示意圖(截止1990年) 南非主張通過非暴力斗爭的方式實現(xiàn)種族平等。1962年,非國大的領導人曼德拉被捕入獄,但南非人民爭取種族平等的努力仍然在繼續(xù)……1990年,南非迫于國內運動和國際社會的壓力,南非政府釋放了曼德拉。1991年,南非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1994年,南非首次舉行所有種族平等參與的選舉……曼德拉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1)你認為在時間軸上還可以增加哪兩個重大歷史事件?并簡單說明理由。(要求:選取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期間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事件:在答題卡的時間軸上分別標注出這兩個歷史事件;時間軸上事件順序要正確)(2)閱讀手抄報后,談談你對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有了什么進一步認識?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形勢圖(1)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主要集中在______(世紀),這一時期運動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等。(2)有同學根據上圖判斷: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處于“高漲”時期。請為該同學寫出判斷的依據。(3)該同學又制作一份大事年表,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合適的史事幫其補充完整(填寫字母),并說明補充理由。A.萬隆會議召開B.華沙條約組織成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D.東歐劇變開始E.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戰(zhàn)后殖民體系的崩潰和亞非拉國家的斗爭大事年表時間 事件1949年 _____(填字母)1952年 埃及爆發(fā)革命1955年 _____(填字母)1960年 “非洲年”1999年 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的殖民地擴張(至18世紀中期)》示意圖(1)觀察材料一,至18世紀中期,英國殖民地的擴張方向主要集中在美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2)殖民擴張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下列四個人物在美洲領導反抗“英國的殖民地擴張”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材料二: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鮮明特點就是它的連續(xù)性。……亞非拉的革命運動則一直延續(x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徐藍《世界近現(xiàn)代史1500-2007》(3)上頁四個人物中領導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此人領導的這次“民族民主運動”指的________(從下面三個選項中選擇一個,填寫序號)。①印度民族大起義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③華夫脫運動(4)如果以“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為主題進行研究,你會優(yōu)先選擇下列哪一則材料?(填寫字母),請說明理由。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相比于葡萄牙的溫和擴張手段,西班牙的殖民擴張進程就顯得有些蠻橫甚至是血腥了,總結起來,無外乎三件事情:掠奪白銀、種族滅絕、販賣黑奴……據一些史料記載,在西班牙400多年的殖民擴張期間,光從拉丁美洲就弄走了250萬公斤的黃金和1億公斤的白銀。好家伙,這要是建成一座橋,都能橫跨整個大西洋了。——摘編自統(tǒng)編教材教師教學用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時間 領導人 斗爭名稱 影響1857-1859年 章西女王 印度反英大起義 ①20世紀20年代-30年代 甘地 ② 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材料三:20世紀初,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其中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扎格魯爾領導的埃及華夫脫運動和卡德納新領導的墨西哥改革等,影響深遠,各具特色。——摘編自統(tǒng)編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早期殖民擴張的方式,并簡析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填充任務。①______;②______。(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初期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7.(2024·上海閔行·統(tǒng)考二模)壓迫與反抗“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恩格斯的這句經典論斷在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發(fā)展史中被不斷證實。(1)以上圖片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區(qū)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他們共同的斗爭對象位于地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如要研究地圖中所示B地區(qū)人民對殖民統(tǒng)治的反抗可以選擇圖________(填數字);如要研究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崩潰這一主題,可以選擇圖________和圖________(填數字)。(2)對于研究地圖中A國反抗殖民侵略而言,圖三所示材料有何證史價值?為進一步研究A國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反侵略斗爭,可以補充哪一則文獻史料?(3)有政治家認為,部分殖民地的獨立是宗主國自愿結束殖民統(tǒng)治的結果。從歷史認識的視角,你認為他得出該結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寫兩條)1.【答案】(1)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人民大起義時間 19世紀初 19世紀中期領導者 玻利瓦爾、圣馬丁 章西女王(封建王公)結果 勝利 失敗運動性質 爭取民族獨立意義 趕走了西、葡殖民者,出現(xiàn)了一系列新興獨立國家。 打擊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2)發(fā)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原因:①一戰(zhàn)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加強掠奪和戰(zhàn)后重新瓜分殖民地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②一戰(zhàn)期間宗主國經濟控制的放松,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程序的發(fā)展,使民族民主運動的階級力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力量進一步壯大。③受俄國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蘇聯(lián)政府對世界民族民主運動的支持。 ④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期間宗主國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轉嫁危機,加劇了民族矛盾。(3)A、非洲年;B、納米比亞獨立;主題: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或亞非歷史國家的獨立等;意義:萬隆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這次會議開始,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他率領起義軍由北向南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國,最終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圣馬丁在南美洲率領起義軍由北向南,英勇打擊西班牙軍隊,解放了阿根廷和智利等地。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fā),這場起義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區(qū)的許多地方,許多封建王公也因不滿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而加入到起義者的隊伍中來,并且成為起義的領導者。代表人物﹣﹣章西女王,1857年6月,章西爆發(fā)了反對英國殖民者的起義,章西女王成為起義的領袖。她領導的起義軍隊,英勇抗擊進犯章西的英國軍隊。章西失陷后,她率軍轉戰(zhàn)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壯烈犧牲。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爭,表現(xiàn)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者。這些運動都是反抗殖民統(tǒng)治的民族解放運動,都是為了爭取民族獨立。(2)根據題干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族民主運動發(fā)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的原因主要有:①一戰(zhàn)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加強掠奪和戰(zhàn)后重新瓜分殖民地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②一戰(zhàn)期間宗主國經濟控制的放松,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程序的發(fā)展,使民族民主運動的階級力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力量進一步壯大。③受俄國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蘇聯(lián)政府對世界民族民主運動的支持。 ④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期間宗主國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轉嫁危機,加劇了民族矛盾。(3)根據年代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僅1960年一年非洲就出現(xiàn)17個獨立國家,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1990年3月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該年代尺反映了的主題為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或亞非歷史國家的獨立等。1955年,眾多亞非獨立國家的首腦,聚集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周恩來在會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萬隆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這次會議開始,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2.【答案】(1)A啟蒙運動B美國C西班牙D印度(2)盧梭;章西女王,玻利瓦爾(3)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被尊稱為“國父”【解析】(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8世紀開始,興起于法國的啟蒙運動,其代表人物有伏爾泰、孟德斯鳩與盧梭,故A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華盛頓領導北美殖民地人民,堅持不懈的對英作戰(zhàn),贏得了美國的獨立,1789年,他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故華盛頓是美國獨立的締造者,B為美國;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軍隊,打敗西班牙軍隊,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亞、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玻利瓦爾被稱為南美的“解放者”,故C為西班牙;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年輕的章西女王領導軍民與英軍展開決戰(zhàn),直到壯烈犧牲,故D印度的覺醒。(2)根據表格提示結合所學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盧梭是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故但丁、盧梭都屬于思想領域的“解放者”;華盛頓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領導者,又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tǒng),納賽爾是埃及獨立運動的領導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覺醒的代表人物,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領導者,故華盛頓、章西女王、玻利瓦爾、納賽爾都屬于政治領域的“解放者”。(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中國的解放者為孫中山;體現(xiàn)“解放者”身份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孫中山被稱為中國的“解放者”是因為他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被尊稱為“國父”。3.【答案】(1)評分說明:選取的歷史事件是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中的,說明理由時要表達出該事件的影響(作用、意義、地位等),最后還要在時間軸上標注出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事件舉例:(1)事件:萬隆會議;影響:萬隆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萬隆會議開始,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2)事件: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影響:1956年,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極大地維護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2)人民的覺醒,民族意識的增強是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重要原因;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造成了帝國主義全球殖民體系的徹底崩潰;民族獨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具有多樣性,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等。【解析】(1)本小題為開放性試題,只要能夠按照要求選取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中的歷史事件,說明理由時要表達出該事件的影響(作用、意義、地位等),最后還要在時間軸上標注出重大歷史事件即可。選取歷史事件時,可以選取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說明理由時,簡述萬隆會議的影響,說明萬隆會議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闡明萬隆會議的意義,說明萬隆會議標志著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等內容即可。也可以選取1956年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說明理由時,簡述此舉極大地維護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即可。(2)根據材料中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進行了不懈的抗爭,世界殖民體系在民族民主運動的沖擊下最終全面崩潰”“反抗殖民統(tǒng)治、實現(xiàn)民族獨立是20世紀的最強音”“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向縱深發(fā)展,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瓦解……有近100個國家是在二戰(zhàn)后宣布獨立的”等內容,結合所學可知,人民的覺醒,民族意識的增強是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重要原因;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造成了帝國主義全球殖民體系的徹底崩潰;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中,很多國家獲得了獨立,民族獨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根據所學可知,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具有多樣性,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4.【答案】(1)20;如:戰(zhàn)爭、改革、非暴力不合作等。(2)示例:斗爭形式看,這一時期民族民主運動呈現(xiàn)多樣性;涉及范圍看,這一時期民族民主運動涉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資產階級領導,也有共產黨。(3)1949年:C;1955年:A;理由:因為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亞洲地區(qū)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典型史事,1955 年萬隆會議召開,是在亞洲地區(qū)召開的亞非拉國家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所進行斗爭的典型史事,都與大事年表的主題一致。【解析】(1)根據材料一“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形勢圖”,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主要集中在20世紀,這一時期運動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印度尼西亞反抗荷蘭的起義,因此形式主要有戰(zhàn)爭、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等。(2)根據題目“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處于‘高漲’時期”,為該同學的判斷提供依據可從斗爭形式看,這一時期民族民主運動呈現(xiàn)多樣性;涉及范圍看,這一時期民族民主運動涉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資產階級領導,也有共產黨領導等方面來回答。(3)根據所學可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故1949處填C;理由可從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亞洲地區(qū)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典型事件進行回答;根據所學可知1955年萬隆會議的召開。故填A;理由可從1955 年萬隆會議召開,是在亞洲地區(qū)召開的亞非拉國家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所進行斗爭的典型史事,與“戰(zhàn)后殖民體系的崩潰和亞非拉國家的斗爭大事年表”相一致。5.【答案】(1) 非 亞(順序可顛倒)(2)B(3) D ②(4)選擇A或B或C均可,理由需答出材料本身的證史價值以及所反映的內容與研究主題之間的契合度。(選項,理由,理由全面可)參考示例:選A,這是萬隆會議的照片,屬于原始史料,呈現(xiàn)了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發(fā)言的場景,反映了亞非國家在二戰(zhàn)之后的新發(fā)展,與研究主題契合。選B,這是埃及總統(tǒng)在1956年宣布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時的演說詞,屬于原始史料,反映了埃及收回國家主權的史實,與研究主題契合。選C,這是紀念納米比亞獨立郵票,雖然屬于非原始史料,但一方面郵票本身內容反映了納米比亞獨立的史實,另外,也反映了郵票發(fā)行者或設計者對這一事件的認可或認識等【解析】(1)觀察材料一的“《英國的殖民地擴張(至18世紀中期)》示意圖”,可知至18世紀中期,英國殖民地的擴張方向主要集中在美洲、非洲和亞洲。(2)英國的殖民擴張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B人物華盛頓在美洲領導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贏得了美國的獨立。故填B。(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領導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是D人物甘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甘地領導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故依次填D、②。(4)如果以“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為主題進行研究,可以選擇A、B、C均可,理由答出材料本身的證史價值以及所反映的內容與研究主題之間的契合度。如:選A,這是萬隆會議的照片,屬于原始史料,呈現(xiàn)了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發(fā)言的場景,反映了亞非國家在二戰(zhàn)之后的新發(fā)展,與研究主題契合。選B,這是埃及總統(tǒng)在1956年宣布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時的演說詞,屬于原始史料,反映了埃及收回國家主權的史實,與研究主題契合。選C,這是紀念納米比亞獨立郵票,雖然屬于非原始史料,但一方面郵票本身內容反映了納米比亞獨立的史實,另外,也反映了郵票發(fā)行者或設計者對這一事件的認可或認識等。6.【答案】(1)掠奪白銀、種族滅絕、販賣黑奴;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積累了資本,提供了原料和海外市場等。(2) 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這次起義也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3)具有多樣性,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解析】(1)根據材料一“總結起來,無外乎三件事情:掠奪白銀、種族滅絕、販賣黑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早期殖民擴張的方式有掠奪白銀、種族滅絕、販賣黑奴。根據所學可得出其影響是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積累了資本,提供了原料和海外市場等。(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這次起義也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初期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是具有多樣性,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7.【答案】(1) D 四 一 二(2)中國人民堅決反抗外國侵略;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任舉一例)(3)出于國家利益,在為殖民統(tǒng)治政策進行辯護;忽視了結束殖民統(tǒng)治是出于國際壓力的被迫行為。(其它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結合所學可知,納賽爾領導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斗爭的對象都是英國。位于圖中D。B位于北美洲,如要研究地圖中所示B地區(qū)人民對殖民統(tǒng)治的反抗可以選擇圖四,美國(《獨立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的獨立戰(zhàn)爭反抗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如要研究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崩潰這一主題,可以選擇圖一和圖二。納賽爾領導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都加速了世界殖民體現(xiàn)的崩潰。(2)結合所學可知,1841年安裝在吳淞口炮臺的銅炮說明中國人民堅決反抗外國的侵略;結合所學可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反抗外來侵略的史實有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等。(任舉一例)(3)有政治家認為,部分殖民地的獨立是宗主國自愿結束殖民統(tǒng)治的結果。從歷史認識的視角,我認為他得出這些結論的原因可能有:出于國家利益,在為殖民統(tǒng)治政策進行辯護;忽視了結束殖民統(tǒng)治是出于國際壓力的被迫行為。(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