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DNA的復制學案【預習新知】對DNA復制的推測(1)提出者:__沃森和克里克__。(2)假說內容。①解旋:DNA分子復制時,DNA分子的__雙螺旋__解開,互補堿基之間的__氫鍵__斷裂。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1.1958年,科學家以 為實驗材料,運用 ,設計了實驗。2.實驗過程:同位素: 、 ,標記NH4Cl培養液培養大腸桿菌方法: 培養基類型 結果 在試管中位置親代 子一代 子二代 ①離心處理后,為什么子一代DNA只有雜合鏈帶? ②子二代DNA出現了輕鏈帶和雜合鏈帶,說明了什么? 上述實驗證明,這種復制方式是: 。DNA復制的過程(1)概念:以__親代DNA__為模板合成__子代DNA__的過程。(2)時間:細胞分裂前的__間期__。(3)場所:主要是__細胞核__。(4)過程:(5)結果:一個DNA分子形成了__兩__個與親代__完全相同__的DNA分子。(6)特點:①__邊解旋邊復制__;②__半保留復制__。(7)意義:將__遺傳信息__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持了__遺傳信息__的連續性。【鞏固訓練】1.DNA復制保證了親子代間遺傳信息的連續性。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復制均在細胞核內進行B.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復制的準確性C.復制時要整個DNA分子解旋后再復制D.復制時合成的兩條子鏈的堿基序列相同2.真核生物染色體DNA具有多起點雙向復制的特點,在復制原點(Ori)結合相關復合體,開始DNA復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真核生物細胞中DNA上Ori多于染色體的數目B.Ori上結合的復合體具有打開磷酸二酯鍵的作用C.真核生物DNA復制的特點提高了效率D.每個細胞周期Ori處均啟動且只可啟動一次3.具有100個堿基對的1個DNA分子區段,內含40個胸腺嘧啶,如果連續復制3次,則需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 )A.60個 B.180個 C.480個 D.420個4.將一個未標記的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復制2代,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為( )A.1/4 B.2/4 C.3/4 D.15.用15N標記一個含有2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80個,該DNA分子在含14N的DNA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4次,其結果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16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復制過程中需要嘌呤脫氧核苷酸1500個 D.復制結果共產生16個DNA分子6.下列關于細胞中DNA分子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分子雙螺旋結構全部解旋后才開始復制B.DNA復制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只發生在細胞核中C.在真核生物中,DNA的復制可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D.DNA復制合成的兩條子鏈的堿基排列順序相同7.細菌在含15N的培養基中繁殖數代后,細菌的DNA皆含有15N,然后移入含14N的培養基中培養,提取其子代的DNA進行梯度離心,下圖①~⑤為可能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⑤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①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應為③D.親代的DNA應為⑤8.已知某DNA分子中共含10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400個,若該DNA分子連續復制2次,則需要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A. 600個 B. 1600個 C. 1800個 D. 2400個9.人體內DNA復制發生在( )A.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間期B.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C.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間期D.有絲分裂的前期和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10.用15N標記一個DNA分子的兩條鏈,讓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液中連續復制3次,則含15N的子代DNA分子個數是( )A.32 B.16 C.8 D.2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A、DNA的復制主要發生在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均可進行DNA的復制,原核細胞中DNA的復制主要在擬核中進行,A錯誤;B、DNA復制時要嚴格堿基互補配原則,保證了復制的準確性,B正確;C、DNA的復制過程是邊解旋邊復制,C錯誤;D、復制時合成的兩條子鏈是分別以兩條母鏈為模板合成的,故合成的兩條子鏈可互補配對,D錯誤。故選:B。2.答案:B解析:A、因為DNA是多起點復制,且一條染色體上有1個或2個DNA,因此Ori多于染色體的數目,A正確; B、Ori上結合的復合體具有打開氫鍵的作用,B錯誤; C、DNA多個起點雙向復制,可以提高復制效率,C正確;D、每個細胞周期,DNA只復制一次,即Oi處只起始一次,D正確。故選:B。3.答案:D4.答案:D解析:將一個未標記的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復制2代,得到4個DNA分子,其中兩個DNA分子為1條鏈含15N,另一條鏈不含15N,另外2個DNA分子兩條鏈都含15N,故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為1。5.答案:D解析: AB、由于DNA分子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最終只有2個子代DNA各含1條15N鏈,1條14N鏈,其余DNA都含14N,DNA復制四次后產生的子代DNA的數目為24=16,故全部子代DNA含ISN的DNA所占的比例為2/16=1/8,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比為1,AB錯誤;C、含有200個堿基對400個堿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80個,G=C=80個,解得A=T=120個,故復制過程中需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1)×120=1800,需要鳥嘌呤脫氧核苷酸=(24-1)×80=1200,需要嘌呤脫氧核苷酸共3000個,C錯誤;D、復制4次后產生2=16個DNA分子,D正確。故選D。6.答案:C解析:DNA復制是邊解旋邊復制,并非DNA分子雙螺旋結構全部解旋后才開始復制,A錯誤;并非所有DNA的復制都發生在細胞核中,如線粒體DNA的復制發生在細胞質中,B錯誤;在真核生物中,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DNA的復制可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C正確;DNA復制結束后,新合成的兩條子鏈的堿基互補配對,D錯誤。7.答案:A解析:細菌的DNA被15N標記后,放在14N培養基中培養,復制1次形成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有15N,另一條鏈含有14N,離心形成中帶,即圖中的②,A錯誤;復制兩次后形成了4個DNA分子,2個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有15N,另一條鏈含有14N,離心形成中帶,另外2個DNA分子都只含有14N,離心形成輕帶,即圖中①,B正確;隨著復制次數增加(三次及三次以上),離心后都含有中帶和輕帶兩個條帶,輕帶相對含量增加,即圖中③,C正確;細菌在15N培養基中繁殖數代后,細菌DNA的含氮堿基皆含有15N,DNA分子的兩條鏈都含有15N,離心形成重帶,即圖中的⑤,D正確。8.答案:C解析:已知DNA分子共有1000個堿基對即2000個堿基,其中腺嘌呤400個,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A=T=400,求出C+G=1200。在雙鏈中C=G,故雙鏈中G=600個,復制兩次共需要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數=(22-1)×600=1800個。ABD錯誤,C正確。故選C。9.答案:B解析:DNA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包括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故選:B。10.答案:D解析:用15N標記一個DNA分子的兩條鏈,然后在含14N的培養液中連續復制3次,共得到DNA分子8個,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復制的,故最初被15N標記的DNA分子的兩條鏈分別形成兩個新的DNA分子,則含15N的子代DNA分子個數是2個,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