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氣和氣候》教學方案第3課時教學目標1.掌握季風的概念,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夏季風和冬季風的盛行風向,歸納出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征。2.記住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3.能夠說明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氣候差異。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知道季風的概念,以及夏季風和冬季風的盛行風向與影響。2.記住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3.掌握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氣候差異。4.知道季風對我國生產和生活的各種影響。【教學難點】1.學會分析季風、夏季風和冬季風形成的原因。2.運用實例分析和認識季風對我國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教學過程【課程引入】激趣導入,學生觀看視頻資料《中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大致了解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根據其影響程度可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并初步了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不同的氣候特征,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中國季風氣候的興趣。【講授新課】前兩節我們分別學習了天氣和氣候,中國氣候的第一個基本特征,知道了我國的氣候類型復雜多樣,造成中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因素。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中國氣候的第二個基本特征——季風氣候顯著。你知道什么是季風嗎?我國冬季和夏季盛行什么風向的季風呢?季風的成因大致是什么呢?季風對中國氣候有哪些影響呢?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將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現在開始吧!(板書)第三章 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三節 天氣和氣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以前所學的中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變化規律進行復習回顧,以本節課將要的季風氣候知識做好鋪墊。【復習回顧】中國氣候的季節變化特征。展示圖片資料:中國氣溫分布、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季風氣候資料圖。師生讀圖,歸納小結: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約44℃;夏季南北溫差小,約8 ~12℃。師生讀圖,共同歸納小結: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較少。結合夏季和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夏季氣候高溫多雨,冬季氣候寒冷干燥或低溫少雨。(板書)一、中國氣候特征之二——季風氣候顯著1.季風、冬季風和夏季風結合教材內容,小組合作討論并回答:1.什么是季風?2.冬季我國主要盛行什么風向?3.夏季我國的主要盛行風向發生了什么變化?生:(可能的答案)1.季風:風向在一年之中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規律改變的風。中國東部地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區之一。2.冬季,我國主要盛行來自蒙古-西伯利亞一帶的偏北風,以西北風為主,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干燥。3.夏季,我國主要盛行偏南風,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東南季風對我國東部地區影響很大,西南季風對我國西南地區有較大影響。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季風區,夏季氣候高溫多雨。【歸納總結1】影響中國氣候的兩種季風。冬季風 夏季風風向 偏北風(西北、東北) 偏南風(東南、西南)源地 亞歐大陸內部 太平洋、印度洋性質 寒冷 干燥 溫暖 濕潤(板書)2.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教師講述:中國季風氣候區面積廣大。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板書)3.夏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小組合作探究:夏季風對我國氣候有哪些影響?生:(可能的答案)夏季風的影響:(1)降水集中在夏季;(2)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3)降水量年際變化大;(4)年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小組合作探究:冬季風對我國氣候有哪些影響?生:(可能的答案)冬季風的影響:(1)使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干燥;(2)對北方影響大,加劇冬季南北溫差。結合教材內容,小組合作討論并回答:季風區和非季風的氣候特征有何不同?生:(可能的答案)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明顯,降水豐富,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夏季氣候具有高溫多雨的特征。非季風區:受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約,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較干旱。學生進行活動探究1:季風的顯著特征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讀三城市“年內各月氣溫變化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思考:三城市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有什么共同特點?教師講述:長江沿江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和,四季分明;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主要集中于夏季。生:(可能的答案)共同特點:都主要集中于夏季。學生進行活動探究2:季風氣候對中國的影響。教師展示以下文字材料和問題。閱讀 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夏季普遍高溫,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得當,使農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長期內,能夠得到充足的熱量和水分,因此中國喜溫作物的種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緯度要高得多。但夏季降水多,易發生洪澇,而其他季節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風強弱反常時,會導致降水波動大和熱量條件的不穩定,從而帶來旱澇災害和春季低溫、冬春季寒潮,常使工農業生產乃至人們的生活遭受損害。閱讀文字材料,小組合作討論并回答:1.季風氣候的突出特點是什么?2.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有哪些方面的影響?生:(可能的答案)1.季風氣候的突出特點是: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即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2.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的影響主要表現以下方面:(1)雨熱同期,有利農業生產;(2)夏季氣溫高,有利喜溫作物生長;(3)氣候復雜多樣,動植物種類繁多;(4)多旱澇、低溫凍害等氣象災害。學生進行活動探究3:季風氣候對中國的影響。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有利于多種生物的繁殖生長,使中國的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也有利于開展多種經營,使中國農、林、牧、漁各業綜合發展;還有利于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形成中國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據此完成下列任務。說出下列珍稀動物生活地區的氣候特點。生:(可能的答案)野駱駝: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西北的荒漠地帶;藏羚羊:分布于青藏高原;亞洲象:在中國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西雙版納一帶。【知識拓展1】中國氣候具有大陸性強的特征。閱讀下表,說一說這表明了中國氣候具有什么特征?表現及原因是什么?城市 緯度 海拔 1月平均氣溫 7月平均氣溫 氣溫年較差齊齊哈爾 47°23′N 146米 -19.2℃ 22.8 ℃ 42.0 ℃巴黎 48°58′N 65米 3.5 ℃ 18.4 ℃ 14.9 ℃生:(可能的答案)特征:中國氣候大陸性強。表現及原因:由于中國大陸面積廣闊,西部深入亞洲內陸,東部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而季風具有不穩定性,氣溫和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因此中國的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主要表現在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較大,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相比,氣溫冬季明顯偏低,夏季明顯偏高。從而使中國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知識拓展2】“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中國長江以南地區。閱讀:在世界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不少地區是干旱的熱帶沙漠,我國處于這一緯度帶上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因此,有人把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稱為“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西亞和北非地區與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緯度相近,卻是沙漠廣布。學生進行活動探究4:影響我國氣候的季風成因分析。觀看視頻,小組合作探究:為什么沿北回歸線的亞洲東部以季風氣候為主,而西部以沙漠氣候為主呢?生:(可能的答案)東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形成典型的季風區;而西部位于亞歐大陸內部,遠離海洋,且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從而形成熱帶沙漠氣候。【歸納總結2】中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教師播放視頻資料《森林-草原-荒漠》,并運用圖示法,引導學生結合前兩節所學知識,歸納小結“中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學生進行活動探究5:鄭和下西洋航行季節的選擇。完成教材P85“活動”。小組合作討論:明朝的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經南海到印度洋,為什么選擇在冬季啟程,夏季返航?生:(可能的答案)我國東部地區為季風氣候區,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夏季盛行東南季風。鄭和下西洋時,使用的是帆船,選擇冬季啟程,可以順西北風南下,夏季返航可以順東南風北上,以風為動力促其航行。【歸納總結2】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和影響。圖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和影響。【課堂小結】【隨堂練習】1.關于我國氣候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氣候復雜多樣 B.季風氣候顯著 C.海洋性特征突出 D.絕大部分地區雨熱同期2.以下四個城市中,受冬季風影響最大的是( )A.呼和浩特 B.上海 C.廣州 D.海南3.以下省會在非季風區的是( )①西寧 ②蘭州 ③呼和浩特 ④西安A.① B.①③ C.①② D.都不是4.下列地形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華北平原 D.四川盆地5.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是( )A.減少旱澇災害 B.增加光熱 C.不用修建水利工程 D.雨熱同期6.我國每年水旱災害頻繁發生,與此相關的因素是( )A.地形復雜 B.海岸線漫長 C.夏季風強弱變化 D.緯度位置7.有關我國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冬季風勢力強,影響范圍廣,但持續時間短B.夏季風包括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既溫暖又濕潤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島、臺灣島難以受到冬季風的影響D.我國受冬、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參考答案】1.C 2.A 3.B 4.B 5.D 6.C 7.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