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西樂擷英(一)——《英雄凱旋歌》教學設計一、教學分析《英雄凱旋歌》。樂曲的結構簡單、工整,以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及兩次變化重復,來表現雄壯而明快的主題。樂曲的三段歌詞分別以三種合唱組合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是女聲三聲部合唱,描繪了在后方盼望親人平安歸來的女人們。第二段是女高音二部合唱,代表少女們的形象。第三段是混聲四聲部合唱,表現了女人們得知前線告捷,興奮不已的場景。男聲加入后,情緒瞬間變得激昂,合唱熱烈地唱道:“英雄們凱旋抵家鄉,萬眾歌舞笛聲飛揚。橄欖樹枝和玫瑰花,纏繞在那桂冠上!”二、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并準確的演唱歌曲。 2.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情緒,感受變化音的音樂表現。 3.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參與感受、體驗巴洛克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三、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清唱劇,能夠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本首歌曲。【難點】唱準升記號的音,演唱過程中表現出作品雄壯威武、酣暢熱鬧的情緒。四、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同學們知道歐洲音樂的發源地是哪嗎? 二、作品簡介自十七世紀以來,歐洲先后出現了承遞關系的不同音樂風格流派,今天我們主要了解1600—1750年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同學們看看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誰? 巴赫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亨得爾這位音樂家。 (簡介亨得爾)【設計意圖:從圖片入手,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相關背景知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br/>(二)感知歌曲1、歌曲介紹我們一起聽一段他的音樂,感受一下,這段音樂描述的是A戰爭準備期。B戰爭中激烈場面C戰爭后凱旋歸來。(聆聽音樂,選擇) 2、師簡介歷史背景,并了解清唱劇。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音樂的風格特點,在聆聽后對歌曲初步的體驗?!?br/>清唱劇是一種介于歌劇和大合唱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樂隊伴奏。亨德爾 德國作曲家,在歐洲音樂史上與巴赫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具有英雄性、史詩性的風格特點。代表作有清唱劇《彌賽亞》、管弦樂組曲《水上音樂》等。聽一聽老師彈奏的音階。 ⑴跟琴唱一唱音階。 ⑵跟柯爾文手勢再唱一次。 ⑶老師做柯爾文手勢,生慢唱主題旋律,并逐漸加快。 讓我們一起完整聆聽歌曲,聽一聽,剛才視唱的旋律在歌曲中出現了幾次,?主題音樂是完全重復的嗎? 5.復聽樂曲,學生們用心聆聽,并思考:音樂旋律有什么特點 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歌曲前段只有女聲,表現的是英雄歸來前勝利的消息傳來時婦女兒童相互轉告,簇擁在街道,興奮不已的場景;后加入男聲,氣勢驟起,表現出英雄得勝歸來的雄壯威武、萬眾頌揚、酣暢熱鬧的場面。)四、學唱歌曲 1.分段學唱第一部分,旋律平穩莊嚴,情緒明朗自然。難點:“回”字一字多音,“勝”變化音6#5 67 “傳”變化音 #4. 5 5 A主題前兩句,雄壯明快,帶有民歌特色,表現群眾歡迎英雄的熱烈場面。B主題后兩句,旋律流暢細膩,情緒親切自豪。第二部分,重復第一部分前兩句,后兩句稍有變化,歌詞不太一樣?!伴蠙鞓渲Α?br/>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現,學生自主學習。2.整體學唱1.教師彈唱,引導學生發聲練習。2.教師引導學生首先跟隨琴聲演唱作品旋律部分,感受旋律特點。3.教師指揮學生演唱旋律,并明確演唱時需要注意升記號,反復演唱解決難點。4.學生加入歌詞演唱,根據歌詞內容,歌曲表達的情境帶入感情分段演唱。5.學生根據譜例中的強弱變化進行分聲部演唱,演唱時教師明確需注意的速度、情緒。例如歌曲前段通過女聲演唱應刻畫出表現英雄歸來前勝利的消息傳來時婦女兒童相互轉告,簇擁在街道,興奮不已的場景;之后加入男聲聲部,應做到氣勢驟起,但又應注意聲部間的融合。表現出英雄得勝歸來的雄壯威武,萬眾頌揚,酣暢熱鬧的場面。五、教學小結小結今天我們學唱了《英雄凱旋歌》,是亨德爾的清唱劇,清唱劇是歐洲巴洛克時期的復調音樂,音樂風格氣勢恢宏,音響宏大,宗教音樂為主,代表人物巴赫 、亨德爾、維瓦爾弟等。音樂是無國界的,西方音樂有他的魅力和多彩,我們要吸收、借鑒,形成我們的獨特風格,愿每個民族都能盛開自己的藝術之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