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信息技術 年級 高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4.3 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求解過程教科書 書 名:信息技術必修1 數據與計算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 能夠掌握程序的選擇結構設計的基本流程。 2. 能夠掌握Python程序設計語言的選擇結構的單分支if語句、雙分支if語句、if 語句的嵌套以及if···elif···else 語句的一般格式及使用方法。 3. 能夠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程序的選擇結構設計的基本流程。 Python 程序設計語言的選擇結構的單分支 if 語句、雙分支 if 語句、if 語句的嵌套以及if···elif···else語句的一般格式及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1. 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新課 引入情境引入: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在商場或者各種店鋪遇到打折促銷的活動。商家在銷售中樂開了花,而消費者呢也感覺自己進了個充滿“便宜”的世界,好像只要稍稍打開自己的口袋,就能將無窮的便宜帶回家。面對暗藏玄機的打折風暴,你是該清醒對待還是禁不住誘惑呢? 情境感受。通過生活中的“選擇”問題是否能理性對待引出主題。項目探究——設計超市促銷 方案 (一)探究活動 提出本課的探究活動:某超市舉辦年中促銷活動,消費達800元才能參加活動,請使用Python為超市自動收銀機編寫小程序: 判斷消費者能否參加活動,如果能則輸出“yes”。 如果不能,幫消費者計算還差多少錢才能參加活動。 促銷活動升級,消費達800元打9折,消費達1500元打8折,消費達2000元打7折。判斷消費者能否參加活動,如果能計算輸出實付多少錢,否則幫消費者計算還差多少錢才能參加活動。根據探究活動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單。 學習任務一: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分析上述3個問題給出了什么條件,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創設解決問題的生活情境,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自身的參與與操作,同學間交流與合作、啟發與思考,從而強化信息意識,實現教學目標。(二)問題初探 教師適時引出分支結構。本例是根據消費值和促銷活動價格的關系,判斷消費者能否參加活動。在解決問題時,對事物進行的判斷和選擇,在程序設計中,主要使用條件語句(if)來實現判斷和選擇。利用單分支、雙分支、多分支結構,設置多個消費值和促銷活動價格的比較條件,再根據比較結果,就可以輸出能否參加打折活動。學生展示對于學習任務一中繪制的思維導圖,解釋思路。 根據學習任務單的提示,學生親歷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凸顯“學主教從、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專業路徑,將項目活動整合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思考與總結,希望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這也是計算思維能力的一個體現。 (三)設計算法 教師小結單分支結構、雙分支分支結構的要點。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知識總結,理出單分支結構、雙分支結構的格式及流程圖。加深學生對分支結構的一般格式及使用方法的印象。學習任務二:自主學習教材P76-80的單分支 if 語句、雙分支 if 語句、if 語句的嵌套以及if···elif···else語句的一般格式及使用方法,并完成探究活動問題1、問題2的算法設計。 學生描述算法,分享流程圖。(四)編寫程序 學生編寫程序過程中,教師個別指導,發現學生的典型錯誤,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統一糾正,加深學生印象。 學習任務三:根據探究活動問題1和問題2的描述編寫程序,并進行調試運行。 (五)調試運行 教師說明調試運行的重要性。并強調語句格式的特別注意事項,Python 要求同一層級的語句塊中縮進的空格數必須相同,但具體縮進量為多少,并不做硬性規定。默認是以 4 個空格作為代碼的基本縮進單位。 請有這些問題的同學及時修改自己的程序。 學生把握語法要點,調試運行,修改自己的程序。綜合應用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需要,進行個別化指導。 給出促銷活動升級方案:本促銷僅限會員專享。給學有余力的小組繼續思考。 展示幾個小組的算法描述和程序,提問是否都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小結多分支結構的語法格式,并適時強調Python中支持連寫的關系運算,例如800<=m<1500和800<=m and m<1500是一樣的。有不清楚的同學可以看看學習任務單的學習資源。 展示小組的活動升級程序,提醒if語句嵌套的格式要點。 評價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綜合應用能力,適時鼓勵。學習任務四:小組合作,根據探究活動問題3的要求設計超市促銷方案并填寫學習活動記錄表。學生綜合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整合知識與技能,在交流與互助中,提升思維與能力。課堂總結師生引導學生回顧總結本課重點內容。 通過學習任務一,能夠針對給定的任務進行需求分析,明確需要解決問題的關鍵。 通過學習任務二,能夠提取問題的基本特征,進行抽象處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問題。同時也了解了分支結構的語法特點。 通過學習任務三,運用編程環境編寫、調試和運行程序,進一步鞏固了幾種分支結構的要點。 通過學習任務四,綜合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設計促銷方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整合知識與技能,在交流與互助中,提升思維與能力。 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可以運用選擇結構來描述問題的實例,比如老師將成績折算等級,智能路燈根據不同光線自動調節亮度,智能交通根據擁堵狀況自動調節最優路線,尾號限行根據車牌尾號賦予通行權限,用戶登錄界面引導用戶注冊或登錄等等。學生進行知識回顧。總結與延伸,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問題,運用合適的數字化工具進行信息加工與處理,進而建構知識、表達思想、解決問題。挑戰空間請同學們以3-6人組成一個小組,選擇下面一個參考主題,或者自擬一個感興趣的主題,制定相應的項目方案。 智能路燈設計方案 購買電信服務最佳方案 3. ATM機操作流程設計方案學生通過探究、協作學習,體驗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利用選擇結構來表示簡單的算法,并運用于實際,從而將知識建構、技能培養與思維發展融入運用數字化工具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促進信息技術學科素養達成,完成項目學習目標。結 束 語“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人生路上沒有指示牌,每逢十字路口就會面臨選擇,無論向左還是向右,只能選其一。但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就要勇敢地走下去,牢記初心,坦然面對,微笑前行!情感共鳴。作為本課情感的升華,聚焦中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走什么樣的路,過什么樣的生活,是由我們選擇而決定的。希望同學們不悔于過去,不妄于將來,在選擇中大步向前,一定可以迎來燦爛的朝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