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Python第一階段第4課儲存盒子-變量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時間了解什么是變量,掌握變量的定義及使用。60分鐘1、了解變量是什么。2、掌握變量的定義。3、使用變量進行輸出。教學目標教學難點設備要求變量音響、A4紙、筆 課前回顧 課堂知識 基礎任務 升級任務 創意練習課前回顧01課前回顧01input()函數在Python3 中 input() 函數接受一個標準輸入數據,返回為string 類型。在Python2 中 input() 相等于 eval(raw_input(prompt)) ,用來獲取控制臺的輸入。raw_input() 將所有輸入作為字符串看待,返回字符串類型。而input() 在對待純數字輸入時具有自己的特性,它返回所輸入的數字的類型( int, float )。函數語法:input(提示信息)注意:python3 里 input() 默認接收到的是 str 類型。課堂知識02課堂知識02 了解什么是變量;變量,顧名思義就是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值可以改變的量。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快遞存放在儲物柜里,上面貼著有你名字的標簽,當你取快遞時,并不需要他們在儲物柜里的位置,只需要提供你的名字,快遞員就會把你的快遞交給你,變量也是一樣的,你不需要知道信息存儲在內存中的準確位置,只需要記住存儲變量時所用的名字,在調用這個名字就可以了。課堂知識02 定義一個變量;在Python中每個變量在使用前都必須賦值,變量賦值以后該變量才會被創建。等號(=)用來給變量賦值。等號(=)運算符左邊是一個變量名,等號(=)運算符右邊是存儲在變量中的值。例如:課堂知識02 變量的重復賦值;在Python中變量可以進行多次賦值,這在程序上并不會出現錯誤,但是變量的賦值結果以變量最后一次賦值結果為準,之前賦予變量的值,會被替換掉。課堂知識02 讓我們來看看變量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吧!我們這個程序中的變量sides = 6,我們可以改變他的值,來畫出不同的彩色螺旋線。我們可以將sides的值從6改為2(1條邊并不是很有趣,也不能使用太大的數字,除非我們在程序的第6行的列表中添加更多的顏色。)如果我們把程序搞亂了,我們只需要重新下載一份老師原先給大家的文件就可以了。基礎任務03基礎任務03 讓我們來猜猜下面的圖分別是由sides為幾的時候畫出來的吧!升級任務04升級任務04試著使用變量結合之前學習的print()函數,來進行數學運算,計算結果1024*2048的值。創意練習05創意練習05練習一:試著同時給3個變量進行相同的賦值操作,使其結果一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