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課題 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課型 新授課學情分析 2026級高一上期共27個班,其中1—10是網班班,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強,能自覺的學習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19-27是重點班,學生的基礎要弱一點,學習主動性不強,要教師引導才愿意學習。11-18是普通班,學生基礎差,自覺性差,惰性較強,多數學生要教師嚴格管理才會學習習近平 思想,有的學生對政治不感興趣,不關心政治。總的來說,要通過教師的教學和引導,讓同學們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思想,在新征程上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教學目標 理解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的偉大意義 2.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題 3.主動承擔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責任教學 重難點 重點: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教學準備 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旁批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提出 (1)標志: 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1)鄧小平理論 貢獻: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貢獻:加深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科學發展觀 貢獻: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貢獻: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主要內容: ①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②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對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行動指南 (1)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保障 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力量 ①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②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 ③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教學反思思備三年成名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