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新課導入觀看視頻,分析深圳前后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是誰成就了今天的深圳?點擊圖片播放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9課 對外開放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學習目標:1.運用史料分析,了解經濟特區建立的背景和意義;通過閱讀課本,知道經濟特區的建立、含義和窗口。2.通過展示示意圖,了解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過程,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知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和意義。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識到對外開放是“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結合,培養與時俱進和面向世界的意識。教學分析昔日的“小漁村”“一夜崛起的城市”知識過渡:深圳的今昔“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閉關自守……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鄧小平1.經濟特區建立的背景歷史經驗的總結,閉關自守造成中國的落后。我國應該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潮流。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推行改革開放。一、大膽嘗試:經濟特區的建立2.經濟特區的建立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廈門汕頭珠海深圳廣東省福建省“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 因為它面對著香港;開放珠海,是因為它面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面對著臺灣……--鄧小平語錄為什么在這里興辦經濟特區?①臨近港澳臺,靠近國際市場②地處沿海,交通便利③有利于吸引外資3.經濟特區的含義、發展經濟特區政策指: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并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通過設置經濟特區,深圳成為了經濟特區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1984年鄧小平題詞開放前的深圳發展(窗口):開放后的深圳經濟特區的作用:1、有利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2、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3、對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經濟特區的設立得到巨大成就,也證明了我們對外開放道路是正確的(課本43頁相關史事);所以國家要發展,我國就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怎么開放呢?4.經濟特區的作用“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鄧小平文選》1.過程(2)線:1984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點線二、不斷深入: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1)點:1980年經濟特區的設立,汕頭、廈門、珠海、深圳1.過程①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海南島②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海南島經濟特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上海浦東開發區③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3)面:鄧小平曾如此解釋“出牌順序”:“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因它對著香港;開放珠海,是因為它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對著臺灣;開放海南、汕頭,因為它們對著東南亞。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棟房。東方明珠電視塔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上海港:世界第一大港口浦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極大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開放浦東的必要性1.過程(4)1992年,內地城市開放;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并實施靈活的鼓勵外商投資的區域經濟政策。烏魯木齊拉薩昆明貴陽長沙西寧銀川呼和浩特長春西安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滿洲里市位于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草原腹地,北接俄羅斯,西臨蒙古國,素有“東亞之窗”的美譽。滿洲里是一座開放之城,2012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2018年成為國家首批邊境旅游試驗區。滿洲里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占據重要位置,為我國沿邊開放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我們在努力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中作出了貢獻,我們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提質升級。對內呢,始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做好我們的民族工作,教育引導各族人民更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大局作貢獻。讀圖,我國對外開放格局有何特點?汕頭廈門深圳珠海海南島經濟特區南通秦皇島天津大連煙臺連云港青島上海寧波溫州福州湛江北海廣州沿海開放城市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長三角環渤海沿海經濟開放區上海浦東岳陽重慶九江武漢蕪湖黑河滿洲里琿春河口瑞麗巴克圖東興霍爾果斯烏魯木齊拉薩昆明貴陽長沙西寧銀川呼和浩特長春西安內地開放城市由點到線到面的開放沿海到內地的開放3.格局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格局、特點2.特點對外開放是“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結合,目前我國只實現了引進來,想要實現產品等走出國際市場,就必須擴大開放,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總部目前擁有164個成員國,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三、接軌國際: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12月2001年中國代表團在多哈簽署中國入世議定書。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時間2.意義“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知識拓展點擊圖片播放視頻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對外開放開放格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特點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課堂小結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1.改革開放后,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的是( )A、上海浦東開發區 B、珠海經濟特區C、廈門經濟特區 D、深圳經濟特區2.我國為順應經濟全球化,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采取的重要舉措是 ( )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C、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D課堂練習3.“1984年廣東的出口額超過1000億元,比1978年增長238%。”“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動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C.經濟特區的建立D.國有企業改革的啟動4.下面是我國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的增長統計表(單位:億美元),該局面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B.對外開放逐步擴大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D.獨立自主和平外交CB課堂練習材料一:歌詞《春天的故事》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歌曲標題春天是改革的意思,歌曲中的老人指誰?“一個圈”指什么?寫下“詩篇”又是什么?課堂練習一個圈指:在廣東、福建兩省開設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老人指:鄧小平1992年寫下了詩篇指的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1.從背景、內容、性質和影響四個方面比較現代中國的對外開放與近代中國的開放的區別?(自行制作表格)2.依據本課學習目標,自擬6道簡答題,不需要作答。課后作業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中國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本節結束,感謝您的聆聽!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 16 課《對外開放》教學設計課題名稱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之青年黨員教師匯報課——第 16 課《對外開放》課標要求: 了解經濟特區建設、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史事,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教材分析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進入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和引擎。本課教材從經濟特區的建立、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個方面介紹了對外開放的過程與影響。 本課綜合性很強,涉及歷史、地理、經濟常識等學科內容,應注意利用歷史圖片、文字、示意圖等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獲取史料并得出歷史結論的能力,做到論從史出。如利用地圖,在教學中層層展示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特點。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過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理解改革開放的含義,這對學習本課的對外開放打下了知識基礎。這一年級的學生也初步具備了自主學習、圖文理解和材料分析的能力,能夠通過識別歷史地圖概括出對外格局的特點,但是學生尚不能完全理解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聯,因此學生要學習對外開放的基本史實,知道對外開放的積極影響,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和開放意識。四、教學目標: 1.運用史料分析,了解經濟特區建立的背景和意義;通過閱讀課本,知道經濟特區的建立、含義和窗口。 2.通過展示示意圖,了解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過程,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知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和意義。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識到對外開放是“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結合,培養與時俱進和面向世界的意識。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學法、比較法。六、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經濟特區的建立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教學難點: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過程及特點。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本、教案。 學生:教材、優化設計;簡單預習本課內容。八、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導入 新課 多媒體展示視頻:深圳在改革開放前后變化 教師提問:觀看視頻,分析深圳前后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是誰成就了今天的深圳? 學生觀看視頻后,說出感想:差異巨大,從一個貧窮邊陲小鎮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 視頻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大膽嘗試:經濟特區的建立 不斷深入: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第三篇、接軌國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經濟特區的建立 【知識過渡】深圳的今昔(圖片) 教師提問:是什么原因使深圳成為了“一夜崛起的城市”呢? 【問題探究1】 經濟特區建立的背景 材料:“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閉關自守……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 --鄧小平 教師提問:同學們,根據材料,概括當代中國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問題探究2】對外開放的第一步落腳在了哪? 2.建立:1980年,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 【知識拓展】結合地圖和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首先開放這些地區? 材料:“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因為它面對著香港;開放珠海,是因為它面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面對著臺灣…… ——鄧小平 【問題探究3】經濟特區“特”在哪里? 3.經濟特區的含義及發展(窗口) 教師提問:課本42頁,找一找經濟特區到底“特”在哪里? 教師強調: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棒!經濟特區的“特”指的是特殊的經濟政策,而非政治上的特殊。 教師過渡:(出示歷史圖片)這一嶄新的試驗很快取得明顯成就。深圳被大家稱作“一夜崛起之城”,是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教師講授:深圳原本是一個貧窮落后的邊陲小鎮,幾年就發展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城市、1984年,鄧小平視察深圳后,欣然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問題探究4】經濟特區的設立對我國經濟發展起了哪些作用? 材料:“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 ——《鄧小平文選》 4.經濟特區的作用 教師提問: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p43,指出設立經濟特區的作用? 教師過渡:經濟特區的設立得到巨大成就,也證明了我們對外開放道路是正確的(課本43頁相關史事);所以國家要發展,我國就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怎么開放呢?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教師引導: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時間接龍的游戲。自主學習課本43頁,找一找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的具體過程。老師來說時間點,你們來說發生的事件。 教師提問:回顧剛才的學習,1980年發生了什么? 教師提問:1984年? 教師引導(出示動態地圖)由此,我們發現我國對外開放發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提問:那1985年呢? 教師引導:(出示動態地圖)幫助學生理解對外開放領域逐步擴大的過程是一個由點到線再到線的過程。 教師提問:那1988年呢? 教師講授:(出示動態地圖)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五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經濟特區中面積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同時成立。 教師提問:那1990年呢? 【知識鏈接】開放浦東的必要性 材料:鄧小平曾如此解釋“出牌順序”:“為什么我考慮深圳開放?因它對著香港;開放珠海,是因為它對著澳門;開放廈門,因為它對著臺灣;開放海南、汕頭,因為它們對著東南亞。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東 教師行為:(出示材料和圖片)觀看材料,感受浦東的變化。 教師講述:浦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極大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 教師講授:(出示動態地圖和圖片)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1992年發生了什么事? 教師提問:我們的家鄉滿洲里出現在了我們的教科書中,同學們有何感受呢?談談自己對滿洲里的了解吧。 教師行為:(出示滿洲里圖片4張) 教師講授:滿洲里市位于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草原腹地,北接俄羅斯,西臨蒙古國,素有“東亞之窗”的美譽。 滿洲里是一座開放之城,2012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2018年成為國家首批邊境旅游試驗區。滿洲里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占據重要位置,為我國沿邊開放作出了積極貢獻。 同時,我們在努力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中作出了貢獻,我們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提質升級。 對內呢,始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做好我們的民族工作,教育引導各族人民更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大局作貢獻。 【問題探究5】(出示動態地圖)同學們合作探究:讀圖,中國對外開放格局有何特點? 教師解釋:解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①全方位:對世界上所有類型的國家開放。 ②多層次:從東到西、從沿海到內地,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對外開放。 ③寬領域:不僅是經濟領域,也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開放。 【問題探究6】對外開放的意義 材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是經濟發展最迅猛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榮損與共。正如胡錦濤所說“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教師提問:結合材料和教材內容,總結中國對外開放的意義。 教師過渡:對外開放是“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結合,目前我國只實現了引進來,想要實現產品等走出國際市場,就必須擴大開放,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世界貿易組織 教師講授:(出示圖片) 名詞解釋: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為WTO。 其前身是1947年10月30日簽訂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1995年1月1日,世貿組織正式成立,它是獨立于聯合國之外的一個永久性國際組織,旨在促進世界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目前擁有164個成員國,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教師講授:(出示課件)簡要講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五年艱難入世之旅”。 教師講授:(出示圖片)2001年12月,在經過長達15年艱難曲折的談判歷程后,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2001年在多哈召開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審議并表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成為WTO的第143個正式成員。 【問題探究7】請同學們結合課本44頁最后一段思考,中國加入WTO有什么意義/影響? 【知識拓展】播放視頻:改革開放后的中國。 材料:“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 學生討論后回答:經濟特區的建立。 分析材料,尋找關鍵詞思考答案并概括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原因:①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③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③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決策。 觀看地圖,閱讀文字材料,發現首先在廣東、福建興建經濟特區的原因:臨近港澳臺,靠近國際市場;地處沿海,交通便利;著名僑鄉,有利于吸引外資。 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并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 設立特區的作用:①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②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學生回答:1980年設立4個經濟特區。 學生回答:①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 學生回答:由點到線。 學生回答:②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隨后又把經濟開放區擴展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其他沿海地區的一些市縣。 學生回答:③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 學生回答: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也建立起來。 感受浦東的巨大變化。 學生回答:1992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 根據課前資料,談談自己對滿洲里的了解。 學生回答:(點——線——面)從東部到中西部,從沿海到內陸,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學生回答:1.對外開放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2.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知道世界貿易組織。 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艱辛歷程,感受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學生回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培養 學生讀圖 和分析問 題的能力。 通過史料,幫助學生“進入”歷史現場,提高學生論從史出、史料實證、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過史料的展示,提高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認識到經濟特區并未改變國家社會性質。 加強對經濟特區作用的掌握。加強對重點知識的鞏固和對課本的熟識度。 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歸納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展示時間軸,對外開放示意圖,結合教材梳理對外開放的過程,通過梳理時間線,培養學生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 材料和圖片,使學生更深刻的感受當時的歷史,培養愛國意識。 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 通過梳理對外開放格局的擴大,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素養。 認識到中國入“世”的艱難歷程;認識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重要性。增強自信心以及自豪感。 結合史料,分析中國入世后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對經濟全球化做出的貢獻,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的歷史核心素養。 情感升華,讓同學們感受國家的強大、民族的振興,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意識九、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結合思維導圖,自行完成本課的知識點梳理。 第一部分:大膽嘗試:建立經濟特區 第二部分:不斷深入”:形成開放格局 第三部分:接軌國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總結課堂內容,梳理知識線索。十、板書設計十一、課后作業 1、從背景、內容、性質和影響四個方面比較現代中國的對外開放與近代中國的開放的區別?(自行制作表格) 2、依據本課學習目標,自擬6道簡答題,不需要作答。十二、課堂練習 1、改革開放后,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的是( ) A、上海浦東開發區 B、珠海經濟特區 C、廈門經濟特區 D、深圳經濟特區 2、我國為順應經濟全球化,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采取的重要舉措是 ( ) 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C、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3.“1984年廣東的出口額超過1000億元,比1978年增長238%。”“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動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C.經濟特區的建立 D.國有企業改革的啟動 4.下面是我國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的增長統計表(單位:億美元),該局面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B.對外開放逐步擴大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 D.獨立自主和平外交 5.綜合題 材料: 歌詞《春天的故事》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 問題:歌曲標題春天是改革的意思,歌曲中的老人指誰?“一個圈”指什么?寫下“詩篇”又是什么?十三、課后反思 課堂反思:本節課的設計,依據2022年課程標準,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能夠按照學生認知規律,以直觀性強的歷史地圖、圖片、視頻等供學生參考。板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但是時間分配上把握不好,前松后緊;過渡語句上還需要加強;重難點還需要再突出些。 知識點反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開了對外開放的步伐,建立經濟特區,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1992年,對外開放的地域向縱深推進,隨后幾年,又陸續開放了一大批符合條件的內陸市縣,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mp4 深圳今昔對比(春天的故事)2分鐘.mp4 第9課 對外開放.pptx 第9課 對外開放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