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歷史下冊(答題模板)-備戰2024年中考歷史必背答題模板與題型精練(統部編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歷史下冊(答題模板)-備戰2024年中考歷史必背答題模板與題型精練(統部編版)

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下冊必背答題模版
第一單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第1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1、說出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背景、性質和范圍、主要領導人、結果、影響分別是什么?
(1)背景:①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地區仍處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之下;②受到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2)性質: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又是資產階級革命;
(3)范圍: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廣大地區;
(4)領導人:玻利瓦爾、圣馬丁——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5)結果:拉丁美洲獲得民族獨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6)勝利原因:①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正義性;②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的正確領導;③拉丁美洲各國群眾互相支持。
2.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的時間、斗爭對象、主要原因、代表人物、起義參與者、性質、影響分別是什么?
時間:1857——1859年;
(2)斗爭對象:英國;
(3)主要原因:①工業革命后,英國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②英國的殖民統治激起印度各階層人民的不滿,人們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起義參與者:印度土兵、農民、手工業者以及一些被剝奪了權力的印度王公;
(6)性質:民族解放戰爭;
(7)影響:①對印度: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②對英國: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③對亞洲: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2課俄國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內容和影響分別是什么?
(1)背景:①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俄國盛行農奴制,是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②農業和手工業主要使用農奴勞動,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慢。
(2)目的:①直接目的:改變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②根本目的:鞏固沙皇的專制統治。
(3)內容:①政治:改組行政機構,盡力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②軍事: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③約束貴族:要求貴族必須到軍隊或行政機構為國家服務,按功勞和才能提拔人才;④經濟: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⑤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⑥社會生活:提倡人們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
(4)影響:①使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使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②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2、俄國農奴制改革的背景、性質、內容、影響分別是什么?
(1)背景: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是,農奴制嚴重制約了這一時期俄國的經濟發展;1853——1856年,俄國在克里木半島戰敗,充分暴露了農奴制下俄國軍事和經濟的落后,同時加劇了俄國國內的社會矛盾。
根本原因: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性質:使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3)內容:①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②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所出的價錢高出當時的地價(實質是對農奴的變相掠奪)。
(4)影響:①積極:1861年農奴制改革使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②局限性: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第3課美國內戰
1、美國內戰的背景、時間、爆發的根本原因、矛盾焦點、導火線、開始標志、轉折點、結果、實質、影響分別是什么?
(1)背景:北方完成了工業革命,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南方以種植園經濟為主,大量使用黑奴勞動。南北方兩種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不可調和。
(2)時間:1861——1865年;
(3)爆發的根本原因:黑人奴隸制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南北兩種不同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
(4)矛盾焦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南北方矛盾激化;
(5)導火線: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6)開始標志: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
(7)轉折點: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
(8)結果:1865年北方獲勝;
結果——1865年,以北方勝利而告終,美國的統一得到維護。
(9)實質: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10)影響: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2、《宅地法》與《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內容和影響是什么?
(1)內容:①《宅地法》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②《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軍隊。
影響:《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深得人心,調動了農民和黑人奴隸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扭轉了北方軍隊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3、林肯的主張是什么?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評價林肯?
主張: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隸制,最終達到廢除奴隸制的目的。
作用: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評價: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了杰出貢獻,得到了美國人民衷心的愛戴,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
4、美國南北戰爭取勝的原因是什么?
(1)北方的綜合實力超過南方;
(2)北方進行的戰爭使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正義戰爭;
(3)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5、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
比較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南北戰爭
原因 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 黑人奴隸制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民族解放運動 資產階級革命
領導人 華盛頓 林肯
文獻 《獨立宣言》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影響 使美國擺脫了殖民枷鎖,贏得了獨立 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
都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認識 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國家強大的前提。
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
1、19世紀日本的統治危機有哪些?
(1)內憂:19世紀中期,德川幕府推行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
(2)外患:1853—1854年,美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幕府統治發生動搖。
2、明治維新的內容和影響是什么?
(1)內容:①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②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最能體現其資產階級性質);③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影響最深遠)。
(2)影響:積極影響: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局限性: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3、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相同點有哪些?
(1)背景相同:都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都受工業革命的影響,資本主義經濟有一定的發展;
(2)性質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3)影響相同:改革后都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4)局限性相同:改革不徹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4、列出中國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分別是什么?
比較項目 明治維新 戊戌變法
相 同 點 背景 社會危機嚴重,面臨列強侵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
性質 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內容 都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教育等
影響 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不 同 點 國內環境 列強入侵激化了國內矛盾;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幕府陷入極端孤立的地位 清政府對內依靠漢族官僚地主進行統治,對外妥協退讓;封建守舊勢力很強大
國際環境 世界處于自由資本主義時期 資本主義列強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領導力量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級武士 有資產階級傾向的知識分子、士大夫
結果 成功,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改革失敗,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原因 日本改革前經過倒幕運動,打擊了封建勢力,以中下級武士為代表,掌握實權,改革成功 戊戌變法出動了頑固派的利益,頑固派力量強大,維新派依靠的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改革失敗
聯 系 點 日本明治維新后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1894—1895年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此戰爭激起一部分中國先進人士覺醒,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起的“公車上書”,揭開了戊戌變法的序幕
5、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對中國的影響及給我們的歷史借鑒是什么?
(1)成功的原因:明治政府為改變落后面貌,主動向先進國家學習,并能立足國情,較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
(2)對中國的影響: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日本強迫中國簽訂《馬關條約》,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3)歷史借鑒:學習先進科學技術,順應改革歷史潮流;堅持創新,重視教育;不斷地調整充實自己;堅持改革開放。
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5課第二次工業革命
1、第二次工業革命背景、開始時間、特點、起始國家、理論指導分別是什么?
(1)背景: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步,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它們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促進了工業的蓬勃發展。
(2)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3)特點: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4)起始國家:美國和德國。
(5)理論指導: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2、第二次工業革命重大發明成就有哪些?
(1)電力成為新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標志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①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后來,人們根據這一現象發明了早期的發電機;
②19世紀70年代,經過不斷完善的發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
③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利用電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他還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
(2)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
①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機;
②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913年,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
③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3)化學工業和新材料:
①19世紀60——80年代,人們已經能夠使用新方法生產堿、硫酸、人造染料等產品,而且產品的成本更低、性能更好;②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經過多年的研究,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他又研制出無煙炸藥;
③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此誕生;
④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
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應的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它為動力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陸續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是什么?
(1)經濟: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2)政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
(3)國際: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4、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率先開始國家 英國 美國、德國
標志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應用
影響 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能源 煤炭 電力、石油
動力設備 蒸汽機 發動機、電動機、內燃機
重要發明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等 發電機、電動機、白熾燈、內燃機、汽車、飛機、炸藥等
特點 發明創造以來工人、技師的經驗,科技含量低 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給中國帶 來的影響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歐洲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方式,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產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帝國主義列強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救亡圖存運動高漲,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等
共同點 都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1、人口數量增長的原因和表現是什么?
原因: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
表現:19世紀前50年,英國人口從約900萬增加到約1 800萬。
2、勞動力結構出現變化的原因、表現和影響是什么?
原因: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
表現: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
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
影響: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3、大眾教育出現的原因、表現和影響是什么?
原因:19世紀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
表現: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
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
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影響: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
4、西方國家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面臨哪些問題?有什么影響?
(1)城市化:開始時,城市通常缺乏統一的規劃,城市的環境很差;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的環境開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礎設施建立起來。
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
(2)環境污染嚴重: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
影響: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3)貧富分化加劇: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他們日益富裕;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入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工業革命開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壞機器以表達自己的憤怒。
影響: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
5.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哪些災難和福祉?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工業化?
①災難: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城市人口增長,引發交通、住房緊張;社會矛盾尖銳導致社會動蕩;殖民擴張加劇,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造成對環境的破壞;等等。
②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促進經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世界政治民主化和社會生活的近代化;等等。
①理性、科學地對待工業化與城市化,順應其發展;②具有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也要注意美化城市,改善生活環境。
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
1、總結:近代科學與文化
類別 代表人物 作品或成就 影響或評價
科學家 牛頓 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成就: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微積分 牛頓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
達爾文 作品:《物種起源》 成就: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 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
文學巨匠 巴爾扎克 作品:“人間喜劇”小說集、《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 巴爾扎克給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變遷史
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托爾斯泰的小說反映了在社會轉型時期俄國農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狀態,所以,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音樂美術大師 貝多芬 《英雄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氣勢磅礴,表達岀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
梵高 《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 《向日葵》中明亮、艷麗的黃色花瓣,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近代科學革命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使自然科學擺脫了宗教神學的束縛;
啟蒙思想的傳播,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促使人們積極思考與探索;
科學家辛勤忘我的實踐探求。
第三單元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
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1、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的背景是什么?
(1)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
(2)19世紀后半期,法國與德國之間、俄國與奧匈帝國之間、英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2、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形成了哪兩大軍事集團?影響是什么?
三國同盟(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和三國協約(由英國、法國、俄國組成);
影響: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沖突不斷。
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具體原因: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及其矛盾的進一步加深;
(3)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導火索)。
4、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間和標志、結束的時間和標志、著名戰役、目的、性質、影響分別是什么?
(1)時間:①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爆發標志);
②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
(2)著名戰役: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
(3)目的: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取世界霸權。
(4)性質:帝國主義戰爭。
(5)影響:①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
②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認識、啟示:戰爭給人類發展和進步帶來嚴重災難,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第9課列寧與十月革命
1、對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革命 時間 性質 任務 結果 是否改變俄國的社會性質
二月革命 1917.3 資產階級革命 推翻沙皇專制 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 未改變,俄國仍然是資本主義國家
十月革命 1917.11 無產階級革命 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 改變了,俄國從資本主義國家變為社會主義國家
捍衛革命成果:(1)1920年,蘇俄取得了三年(1918—1920年)國內戰爭的勝利。
(2)實行了經濟上高度集中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內容:實行余糧收集制;對中小型企業實行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
2.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是什么?
(1)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3)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4)對中國:十月革命的成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
3.在蘇維埃俄國鞏固政權的措施中,哪些措施影響了中國后的革命和建設
(1)廢除了舊的常備軍,組建了紅軍→1928年,井岡山會師,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殘余部隊在井岡山會師。會師后,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2)將大工業、鐵路和銀行收歸國有,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1953年-1956年,新中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消除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為了保證和平改造,實行了贖買政策,這是新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
(3)廢除土地私有制,沒收地主、皇室和教會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1951年,新中國進行了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消滅了封建士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4、社會主義發展經歷的哪些階段?
(1)由空想到科學: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由理論到實踐:1871年,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3)由理想到現實: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1.《凡爾賽條約》:巴黎和會召開的時間、操縱國、目的、實質、簽訂合約名稱、最能體現合約實質的內容、影響分別是什么?
時間 1919年
操縱國 英、法、美
內容 討論對德合約及戰后安排
目的 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
實質 戰勝的帝國主義國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贓”會議
簽訂合約名稱 《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合約》,即《凡爾賽條約》
最能體現合約實質的內容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影響 協約國和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合約,這些條約與《凡爾賽條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2.國際聯盟的建立背景和實質是什么?
建立背景:巴黎和會決定建立國際聯盟,但戰敗國和蘇維埃俄國被排除在外。美國因為奪取世界領導權的野心未能實現,既不批準《凡爾賽條約》,也不加入國際聯盟。
實質:英法操縱下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3.《九國公約》:華盛頓會議召開的時間、操縱國、目的、簽訂合約名稱、內容、針對問題、影響分別是什么?
時間 19212—1922年
倡議國、主導國 美國
目的 為了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
實質 是巴黎和會的繼續,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
簽訂合約名稱 《九國公約》
對象 針對中國問題
內容 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
影響 《九國公約》使美國實現了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然而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請歸納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相同之處有哪些?
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召開的協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和重新瓜分世界會議;
都由大國操縱,體現大國意志(強權政治);
都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但也埋下了隱患;
都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都損害了中國的權益。
5.《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分別是如何損害中國權益的?產生了什么影響?
內容 影響
《凡爾賽條約》 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全部轉給日本 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慨,引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
《九國公約》 拒絕中國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權、關稅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義要求 實際上未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6.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相似之處是什么?
有少數帝國主義大國操縱;均有損中國主權;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新秩序是什么?它的最大問題是什么?產生了哪些影響?
(1)戰后國際新秩序:在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基礎上,戰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最大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激起了德國人的復仇心理,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3)影響:
①積極: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帶來了資本主義的相對穩定時期;
②消極: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
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新經濟政策提出的時間、目的、實質分別是什么
背景:經歷4年世界大戰和3年內戰,蘇維埃俄國經濟異常困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經不能適應新情況
時間:1921年春;
目的: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鞏固政權;
實質:允許多種所有制形式存在,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比較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內 容 農業 實行余糧征集制 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量征集制;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
工業 實行工業國有化 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
商業 取消自由貿易 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
影響 在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和保證國內戰爭勝利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這個政策中的許多措施,超過了戰時需要的限度,存在這許多弊端 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
認識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表明列寧能立足國情制定經濟政策;也體現了列寧的創新精神
3.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農業集體化和工業化都是斯大林領導的蘇聯早期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工業化促進了農業集體化,農業集體化是工業化的繼續。
4.蘇聯模式的形成標志、特點、評價、啟示分別是什么?
形成標志:1936年,蘇聯公布了新憲法。新憲法規定,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也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
特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權力高度集中,忽視市場與民主監督)
評價:
①積極:蘇聯模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促進了蘇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也為蘇聯軍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②消極:由于沒有尊重經濟規律,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
啟示:發展經濟時要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比例協調;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政府要制定符合國情的政策等。
5.斯大林時代時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
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1928—1937年完成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利弊:蘇聯工業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下完成的。一方面,它使蘇聯能夠在短時期內,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工業化;另一方面,這種排斥市場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模式被固定下來,致使蘇聯經濟日益僵化。
第12課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1.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
運動 時間 領導人 目的 性質 影響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第一次:1920年 第二次:1930年(不服從形式) 甘地 反對英國殖民統治,使印度獲得自治 民族解放運動 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埃及華夫脫運動 1918—1922年 扎格魯爾 要求埃及 完全獨立 民族解放運動 使埃及獲得了有條件的獨立,為以后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 1934年 卡德納斯 為改變墨西哥落后狀況,保證憲法的實施 資產階級改革 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2)亞非拉國家的人民堅持抗爭,民族民主的階級力量不斷壯大。
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13課羅斯福新政
1、經濟大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影響分別是什么?
(1)原因:①直接:生產過剩;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活動;②根本: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
(2)特點:①持續時間特別長:1929——1933年;②波及范圍特別廣: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等行業的危機;③破壞性特別大: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了40%以上,貿易額減少了三分之二。
(3)影響:①經濟危機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最主要);②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衰退,工業產量和貿易額都大幅減少;③廣大民眾深受其害,大量勞動人民失業。窮人們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④資本家為了維持商品價格,保證利潤,不惜銷毀大量商品。
2、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時間、目的、性質、內容、實質、成就、局限性分別是什么?
背景: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1)時間:1933年;
(2)目的:擺脫經濟危機,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改革;
(4)內容:
項目 具體措施
整頓金融體系 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
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中心措施) 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羅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礎,目的是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作用是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和調節)、《全國勞動關系法》
調整農業政策 通過《農業調整法》
推行“以工代賑” 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典型事例: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5)實質:美國政府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
(6)成就:①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的到改善;②新政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7)局限性: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可能根除經濟危機)。
3、羅斯福新政“新”在何處?
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
4、歸納:美國歷史上三位注明總統及其歷史發展的貢獻
人物 主要事跡 評價
華盛頓 ①1775年——1783年,領導美國獨立戰爭并取得勝利,參與《獨立宣言》的起草 ②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國憲法 被譽為美國“國父”,領導美國人民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
林肯 1861——1865年,領導北方軍隊取得了美國內戰的勝利,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重要貢獻,受到美國人民的尊敬
羅斯福 ①1933年救人美國總統,開始實施新政 ②領導美國人民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并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第14課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1、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建立的背景、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標志分別是什么
背景:戰后,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中央政府幾乎癱瘓;
標志:1922年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法西斯政權在意大利建立起來。(不是受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2.德國、日本法西斯政權建立的背景、標志、影響分別是什么
背景:都是在經濟大危機打擊下建立的;
德國標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
影響:二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日本標志: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
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3.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1)日本侵華史實:
1931年,日本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中國十四年抗日戰爭由此開始。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2)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1)時間:1936年;(2)標志: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了法西斯專政;(3)影響: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3)1936年,日本制定《國策基準》,把入侵中國及東南亞定為國策。
(4)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標志。
4、二戰前,德國對內法西斯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的表現分別是什么
(1)對內:①納粹黨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和進步人士;②解散了工會;
③為加強思想控制,焚燒了大量的進步書籍;④屠殺猶太人。
(2)對外:①希特勒大力發展軍事工業,積極擴軍備戰;②1935年德國撕毀《凡爾賽條約》,實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龐大的軍隊;③1936年德國派兵進駐菜茵河非軍事區;④1938年吞并奧地利;⑤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5、20世紀30年代,面對法西斯的挑戰,英法實行什么政策 其目的是什么 其頂峰和影響分別是什么
(1)政策:英法實行綏靖政策;
(2)目的: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3)頂峰: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
(4)影響:綏靖政策的推行,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世界瀕臨戰爭的邊緣。
第15課第二次世界大戰
1、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有哪些?
(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直接原因);
(3)綏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4)各國沒有相互配合,使局部戰爭走向了世界戰爭。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發展都經歷了哪些階段?
爆發: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標志著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
擴大:1941年6月,德國襲擊蘇聯,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
最大規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位于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美、英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5)聯合:1942年2月,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6)轉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7)第二戰場: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8)結束:①歐洲: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結束。
亞洲: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3.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有哪些主要戰場?
亞洲戰場、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及太平洋戰場等。
4.反法西斯聯盟建立的背景、時間、地點、參加國、內容、意義分別是什么?
背景: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
時間:1942年1月;
建立標志: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內容: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
意義:①簽署《聯合國宣言》的意義: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
②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的意義: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世界人民的一次偉大勝利,它團結了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使各國人民的斗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且孤立了法西斯國家。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人民盡快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5.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戰役有哪些?
莫斯科保衛戰:①時間:1941年10月;②作用: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①時間:1943年2月;②作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諾曼底登陸:①時間:1944年6月;②作用: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6.列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國際會議:
會議 時間 參加國家 主要內容 影響
開羅會議 1943年11月 美、中、英 規定:日本竊取中國領土,例如中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
雅爾塔會議 1945年2月 美、英、蘇 ①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②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③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對戰后兩極格局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波茨坦會議 1945年7月 美、英、蘇 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
7、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
(1)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8、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原因、影響和啟示分別是什么?
(1)原因:①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進行的是正義戰爭;②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為最后的勝利奠定了基礎;③反法西斯國際整體實力強大。
影響:①積極:a.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b.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②消極: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和人口卷入七中,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啟示:①和平來之不易,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②各國應加強交流與合作,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④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等等。
9、對比兩次世界大戰:
比較項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異 持續時間 1914—1918 年 1939—1945年
爆發情況 由突發事件——薩拉熱窩事件引起 由局部爆發走向全面爆發
重要戰役 凡爾登戰役 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
性質 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正義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特點 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 在戰爭中,反法西斯國家多次協調行動,如諾曼底登陸、召開雅爾塔會議等
同 根本原因 都是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導致的大國之間的爭霸,進而引起了世界大戰
都有兩大對峙力量 一戰中由同盟國和協約國;二戰中由法西斯軸心國集團和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影響有相同點 ①都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②都改變了戰后的世界格局;③都打擊了國際帝國主義,促進了社會主義力量的發展;④兩次世界大戰后,都出現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一戰后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后形成了兩極格局
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第16課冷戰
1、什么是冷戰?
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40多年間,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
2、冷戰的背景是什么?表現形式有哪些?實質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1)背景:美、蘇兩國的國家戰略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使雙方的對抗、沖突不斷加劇;
(2)表現形式:政治對抗、軍備競賽、意識形態和經濟上的對立、局部熱戰等;
(3)實質: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
(4)目的: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稱霸世界。
3、冷戰經歷了哪些標志性事件?意義是什么?
(1)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
(2)開始標志:1947年,杜魯門主的出臺。結束標志:1991年,蘇聯解體。
(3)馬歇爾計劃加強了美國對西歐國家的經濟控制,是美國實施冷戰的又一重要步驟。
(4)“柏林危機”:1948年6月,“柏林危機”爆發,德國分裂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歐洲冷戰對峙局面基本形成。
(5)1949年,美、應、法等12個國家在華盛頓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標志著資本主義陣營形成;1955年,蘇聯同7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標志著社會主義陣營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的全面冷戰對峙,標志著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第17課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二戰后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1)憑借原有的工業基礎;(2)馬歇爾計劃的援助;(3)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2、歐洲聯合的目的和過程分別是什么?
(1)目的:聯合自強以提高國際地位
(2)過程:20世紀50年代初,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合并組建歐洲共同體(作用: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1993年,組成歐洲聯盟(作用: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成立作用:歐盟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歐盟成為世界格局多極化中重要的一極。
地位(性質):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3、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出現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經濟進一步發展;
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原因有哪些?
(1)美國積極拓展世界市場;
(2)美國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刺激了經濟的繁榮。
5、二戰后日本崛起的原因和表現分別是什么?
(1)原因:①美國的扶持;②重視教育,培養人才;③日本政府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
(2)表現:①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②日本如何謀求成為政治大國: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的國際地位也得到提升。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成為政治大國的欲望日益強烈,軍費開支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6、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開端、目的、表現、發展的表現分別是什么?
(1)開端: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頒布了《社會保障法》,實行老年保險和失業保險;
(2)目的:為了緩和社會矛盾,鞏固資本主義制度;
(3)表現:英、法、聯邦德國相繼宣布成為“福利國家”;
(4)發展:隨著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包括醫療保健服務、養老、住房、失業保險和教育等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
7、如何評價社會保障制度?
(1)積極意義:社會保障制度是工人階級斗爭的結果,緩和了階級矛盾,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的社會環境;
(2)局限性:社會保障制度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8、比較二戰后西歐、美國、日本的經濟發展的異同分別是什么?
(1)相同點:①注重高科技的發展;②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③重視教育,培養人才;
(2)不同點:①西歐國家走聯合發展之路;②美國戰后確立霸權地位的政治要求;③日本利用美國的扶持,給日本帶來發展機遇。
9、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有何借鑒之處?
(1)善于抓住機遇,注意加強國家間的經濟聯系;
(2)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大膽創新;
(3)堅持改革開放,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第18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
1、經互會成立的背景、含義、影響分別是什么?
(1)背景:隨著冷戰局面的形成,蘇聯要求東歐國家與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建立:1949年,蘇聯同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建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
(3)影響:幫助東歐國家克服了戰后經濟困難,但也利用經互會將各成員國的經濟納入蘇聯計劃經濟的軌道。
2、中蘇建交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
(1)1949年10月2日,蘇聯第一個宣布承認中國人民共和國,并與我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2)締結友好同盟互助條約:1950年,中蘇締結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
影響:促進了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打破帝國主義國家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3、赫魯曉夫改革的背景、措施、評價分別是什么?
(1)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臺執政。
(2)內容:①政治方面: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②經濟方面:發動墾荒運動;發展飼料生產,廣種玉米;取消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改行收購制;改革工業管理體制;等等。
(3)評價:赫魯曉夫的改革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弊端,并且存在嚴重偏差。
4、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內容、結果和影響分別是什么?
(1)背景:1964年,勃列日涅夫開始執政。
(2)內容:經濟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進步、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加強經濟刺激。
(3)影響:改革仍然沒有從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輕工業與新興產業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為頑疾。
5、戈爾巴喬夫改革的背景、內容和影響分別是什么?
(1)背景: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領導人。
(2)內容和影響:①經濟方面:實施加速經濟改革的方案;
影響:直到1988年,經濟改革總體效果不佳;
②政治方面:取消蘇共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倡導“公開性”和“政治多元化”;
影響:使人們的思想發生混亂,無政府狀態蔓延,局勢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趨勢隨之加劇。
6、東歐劇變的原因、實質、表現分別是什么?
(1)原因:①各國改革效果不佳,社會矛盾尖銳;②西方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③受戈爾巴喬夫改革政治多元化的影響。
(2)實質:東歐各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社會主義社會變為資本主義社會。
(3)表現:①政治上,實行議會民主制和多黨制;②經濟上:實行私有化基礎上的市場經濟。
7、蘇聯解體的時間和原因是什么?
(1)時間: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
(2)原因:①根本原因:蘇聯模式的長期阻礙,嚴重的經濟危機導致了政治危機;
②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方向;
③外部原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④其他原因:社會矛盾和民主矛盾的激化。
解體實質:社會制度(性質)發生根本改變。即由社會主義制度變成了資本主義制度。
影響:(1)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兩極格局崩潰。(2)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挫折。
8、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的啟示是什么?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
(3)結合國情,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
(4)重視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族關系;
(5)要抵制和反對西方腐朽勢力的滲透,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完整。
9、俄國近代以來的國家名稱經歷了哪些變化?
沙俄(十月革命以前)→蘇俄(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蘇聯(1922——1991年)→俄羅斯(1991年至今)
改變俄國社會性質的事件有哪些?
俄國 1861 年改革(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十月革命(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蘇聯解體(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第19課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
1.萬隆會議的時間、地點、參會國家、內容、會議精神、意義分別是什么?
時間 1955年4月
地點 印度尼西亞的萬隆
參會國家 亞洲、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
內容 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
會議精神 會議體現的亞非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
意義 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②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③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
2、歸納: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階段和主要事件有哪些?
(1)開始: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北非展開。①1951年底,利比亞宣布獨立;
②1952年,埃及爆發革命,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國成立;③1962年,阿爾及利亞人民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
(2)高潮:①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進入高潮,絕大多數殖民國家先后獲得獨立;
②“非洲年”: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非洲年”。
(3)結束: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
3、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主要歷史事件有有哪些?
(1)古巴革命: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等人的領導下,最終在1959年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2)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拿馬要求收回巴拿馬運河的主權;1977年,巴拿馬與美國簽訂條約,收回了運河區的部分主權。1990年底,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的全部主權。
第六單元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
第20課聯合國與世界貿易組織
1、聯合國(英文縮寫:UN)的成立、地位、宗旨、主要機構、維和部隊、作用分別是什么?
成立 (1)時間:1945年10月;(2)總部:美國紐約
地位 聯合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
宗旨 維護國際和平與發展
主要機構 聯合國大會:簡稱“聯大”,由全體成員國組成,每年舉行一屆大會;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簡稱“安理會”,擔負著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最主要責任。安理會由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等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 聯合國秘書處:聯合國的行政秘書事務機構
作用 根據安理會或聯大的決議,聯合國可以向沖突地區派出軍事人員,以恢復或維護和平。以聯合國名義派出的武裝力量,被人們稱為“聯合國維護和平部隊”; 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避免了一些可能發生的戰爭
2.中國與聯合國是什么樣的關系?
中國是聯合國的堅定支持者,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友好關系,積極參與聯合國各領域活動,支持聯合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社會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實際行動履行對《聯合國憲章》的承諾。
3.經濟全球化的原因、表現、阻礙分別是什么?
(1)原因:①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世界局勢趨于緩和,和平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②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③國家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
(2)表現: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的影響日益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明顯。
(3)阻礙: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阻礙了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
中國的應對: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2001年中國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領導人會議;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為WTO的一員。2016年,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
4.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的時間、宗旨、主要職能、作用分別是什么?
(1)時間:1995年1月1日
(2)宗旨:以非歧視性、開放、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證就業、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
(3)主要職能: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
(4)作用:①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②世貿組織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推動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第21課冷戰后的世界格局
1.當今世界的特點是什么?
政體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但是世界依然不太平。
2.影響當今世界的因素有哪些?
霸權主義、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恐怖活動。
3.美國霸權主義的表現和認識分別是什么?
表現:①科索沃戰爭: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②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占領伊拉克。認識: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4、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含義和表現分別是什么?
(1)含義: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2)表現:①歐盟:歐盟希望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發出自己的聲音,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②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③中國:改革開放后,中國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④俄羅斯:致力于國家復興,力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⑤廣大發展中國家: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5、中國應對世界多級化趨勢的舉措是什么?
(1)大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提高國際地位;
(2)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4)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5)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6、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原因、成立時間、意義分別是什么?
(1)原因: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新獨立的民族國家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
(2)成立時間:1961年;
(3)意義: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
7、中國為建立國際新秩序做了哪些努力?
(1)中國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主義。
(2)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
(4)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治理改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
1、計算機網絡普及的時間和影響是什么?
(1)時間: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
(2)影響:①使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②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③現代社會因互聯網的存在而更加豐富多彩;④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2、婦女地位提高的表現和不足分別是什么?
(1)表現:①政治地位: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原因:①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②國家制定了專門法規);②社會地位: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婦女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③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2)不足:實現婦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還需要人類社會的不斷努力。
3、生態問題的產生原因和具體表現分別是什么?
(1)產生原因: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
(2)具體表現:①產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淡水資源短缺;③土地荒漠化越來月嚴重。
4、人口問題的表現是什么?
人口快速增長是人類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具體表現為
(1)人口快速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尖銳;
(2)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也構成了新的挑戰。
5、面對生態和人口問題,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對策?
生態和人口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認真應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离岛区| 大洼县| 正宁县| 高安市| 格尔木市| 陈巴尔虎旗| 德江县| 井陉县| 鸡西市| 扬州市| 满洲里市| 阜城县| 阿勒泰市| 神农架林区| 开江县| 大余县| 固安县| 潮安县| 翁牛特旗| 巴青县| 靖安县| 赤水市| 依兰县| 益阳市| 华阴市| 屏东县| 宜章县| 吉隆县| 阿图什市| 刚察县| 乡城县| 龙川县| 中牟县| 桦甸市| 伊吾县| 兴城市| 宁津县| 温泉县| 陈巴尔虎旗|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