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跟月亮做朋友教學設計章節名稱 我跟月亮做朋友 學時 一學時內容與學情分析 內容分析 《我跟月亮做朋友》是湘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美術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六課的內容。 本課學習是讓學生在情境中說說我和月亮之間的故事并運用構圖、色彩知識大膽地進行敘事性創作繪畫,屬于“造型、表現”的學習范疇。課堂活動讓學生天馬行空地說故事,是繪畫創作的基礎,采用擬人的手法進行繪畫,畫出“我”和月亮之間的親密關系、生動故事、將想法進行繪畫表現。學習重點 學生運用行色知識進行大膽自由的表現自己和月亮的故事。學習難點 在繪畫月亮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學情分析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在幼兒園已經有了一些簡單的繪畫基礎,但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短,在教學設計上要符合他們的學生心理特點。因為這是第一次正式接受美術課,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有很大的空間,會覺得美術課非常新奇有趣,所以一定要把握機會,激發他們對美術的興趣。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月亮變化的形狀,用擬人的方法畫出月亮。 過程與方法:大膽表達自己和月亮之間的故事,突出繪畫主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設想月亮是什么形狀?在什么時候見過?學習策略 自主,合作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落實目標導入 新課 謎語導入,(有時掛在樹梢,有時掛在山腰,有時像個玉盤,有時像把彎彎的刀) 學生回答謎底 (月亮) 是激起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接著出示并齊讀課題《我跟月亮做朋友》。環節一 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心中的月亮,然后給學生看真實的月亮,有多種形狀,再給月亮加上表情 勾起學生回憶并回答見過的月亮形狀 是激起學生對月亮的想象。突出本節課的學習方法,擬人畫法。環節二 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并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發現天空中的物體大,地面的小,發現大小的對比 讓學生們知道,繪畫的主體要突出,構圖要合理環節三 教師做范畫 學生運用學習到的擬人的的方法發揮想象進行繪畫 是將學生帶入到作畫的氛圍內。在繪畫的過程中,我針對每一個學生的作品都加以指導。環節四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講一講與月亮之間發生的故事,其他同學來給予評價 學生講自己的畫,畫面中的小故事。 增強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環節五 我在課堂的最后放了一張星空的圖片 學生驚訝,并感慨非常漂亮,都想去星空。 讓學生們知道美麗的夜空,漂亮的月亮都需要大家來守護,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要從我們自身做起。達標 檢測 通過學習學生要用擬人的畫法,發揮想象畫出跟月亮做朋友的故事,并講出來。板書 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