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亞洲的自然環境》教學方案第1課時教學目標學會描述某個大洲地理位置、地形地勢特點的一般方法。結合相關數據資料歸納總結出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了解亞洲的河流特征。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運用地圖等資料,描述亞洲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范圍。學會分析亞洲的地形地勢特征。【教學難點】掌握從地形、河流等要素去分析大洲自然環境特征的一般方法。2.學會分析地形與河流之間的關系。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課程引入】多媒體展示課本第四頁“探索”相關景觀圖片。亞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也有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和陸地最低點——死海。同學們還知道那些世界之最?這些世界之最中有多少位于亞洲?【新知講解】世界上最大的洲亞洲面積廣大,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河湖眾多,是世界上地理環境最復雜的大洲。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以及河流特征。本節課我們先學習亞洲的地理位置。學習一個大洲的位置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分別是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1.半球位置要求學生讀“亞洲在世界的位置”圖,找出赤道、西經20°W、160°E判斷亞洲所在的半球位置。生:(可能的答案)亞洲位于東半球、北半球。教師補充:南北半球以赤道為界,東西半球以20°W,160°E為界。我們仔細觀察地圖可以看到亞洲有一部分馬來群島延伸到南半球、也有一部分區域位于西半球。但總體而言亞洲大部分地區還是屬于北半球和東半球。2.海陸位置多媒體展示地圖“亞洲在世界的位置”,要求學生找出亞洲瀕臨的海洋和周圍的陸地,并說出與亞洲的位置關系。生:亞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南接非洲,西與歐洲相接,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洲相望。教師補充:描述一個大洲的海陸位置首先要找到它周圍的海洋和陸地,并能準確說出這些海洋和陸地與大洲的相對位置。教師讓學生進行閱讀,并思考烏拉爾山脈成為亞洲和歐洲界山的地理科學依據。3. 經緯度位置多媒體展示“亞洲經緯網格地圖”,要求學生找出亞洲最南、最北的緯度位置和亞洲最東、最西的經度位置。并估算亞洲大致跨多少經度及緯度。生:亞洲的緯度范圍大致是11°S 到81°N;經度范圍大致是26°E 到170°W;亞洲跨緯度約92°,跨經度約164°。教師補充:亞洲的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也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但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所有的經度都經過南極洲。(由于中圖版沒有提到亞洲“四至點”,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補充這一知識點)多媒體展示“亞洲政區圖”,要求學生描出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看看它們分別穿過亞洲的什么部位?生:赤道自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上穿過;北極圈與北回歸線分別穿過亞洲的北部和南部。教師: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主要部分位于北溫帶。(教師依據學情,酌情教授地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以及溫度帶的劃分依據。)教師進行兩個方面的知識歸納,一是亞洲的地理位置,二是如何分析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4.亞洲的面積多媒體展示“七大洲面積比較圖”,說明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幾乎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5.亞洲的海岸線多媒體展示“亞洲地形圖”,并要求學生找出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和馬來群島。教師:亞洲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大洲。亞洲多半島和島嶼,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加里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嶼。在亞歐大陸東面和東南面廣闊的海洋上,自北向南分布著一系列弧形群島。這一帶地殼不穩定,常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發生。教師進行知識歸納: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的依據分別為亞洲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面積最大的大洲;海岸線最長的大洲。二、地勢起伏大 河流眾多過渡:學習了亞洲的地理位置,我們知道了在哪里,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第二部分的內容“地勢起伏大 河流眾多”,我們先來學習地形和地勢。1.地形多媒體展示“亞洲地形圖”,找出亞洲主要的地形區,如高原、山地、平原,并歸納亞洲地形以什么為主。生:(可能的答案)亞洲的地形類型復雜多樣,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其中以山地高原為主,山地高原約占亞洲總面積3/4,世界上海拔超過8 000米的十幾座高峰全在亞洲境內。教師: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2.地勢(承轉)了解了亞洲的地形特點,那么地勢的高低變化又有什么趨勢呢?要求學生繼續讀圖,找出在亞洲地形圖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華北平原。說說這三組地形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點。生: 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位于亞洲中部,海拔約3000m以上;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分別位于亞洲西部與中北部,海拔約1000-2000m;印度河平原位于亞洲南部、西西伯利亞平原位于亞洲北部、華北平原位于亞洲東部,海拔約200m以下。多媒體展示“亞洲沿30°N地形剖面圖”,要求學生讀圖歸納亞洲的地勢特點生:亞洲地勢中高周低。教師:亞洲地勢中部高聳,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聳立于亞洲的中南部,構成亞洲地形“屋脊”,平原多分布在大陸邊緣的大河中下游地區。要求學生讀圖“亞洲地形圖”和“亞洲沿30°N地形剖面圖”,找出最高點和最低點,并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生:在圖中,找出亞洲陸地最高點——珠穆朗瑪峰8844.43m,最低點——死海-415m,兩地的相對高度為8844.43-(-415)= 9259.43m教師:亞洲最高點與最低點的相對高度相差懸殊,地勢起伏很大。總結亞洲地形地勢特點: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承轉)學完了亞洲的地形地勢特征后,讓我們共同來對“地形地勢特征的描述方法”一起做個總結。地形特征 1.主要地形類型 五類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2.平均海拔高度3.地勢起伏狀況4.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地勢特征:主要描述地形高低起伏情況,即XX方向地勢高,XX方向地勢低。過渡:亞洲地形多樣,大江大河也非常多,被稱為“巨河之洲”。接下來我們去了解亞洲的河流。3.主要河流及其特征多媒體展示“亞洲河流分布圖”和表格“亞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七條長河”,要求學生說出河流特征。生:大江大河眾多,是名副其實的“巨河之洲”。教師:教師總結亞洲水系,并補充說明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河流,湄公河在我國境外被稱為瀾滄江。要求學生觀察亞洲主要河流的流向和注入的海洋,找出其與地形之間的關系。生: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較低的平原、丘陵地區流,分別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放射狀水系。要求學生讀圖歸納主要河流注入的海洋,和它們歸屬的水系。生:鄂畢河、勒拿河和葉尼塞河注入北冰洋,屬于北冰洋水系;黃河、長江和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屬于太平洋水系;印度河和恒河注入印度洋,屬于印度洋水系。最終注入海洋的河流我們稱為外流河,亞洲除了廣大的外流河外,亞洲的內流河區域也很大,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亞洲的內流河。4.內流區域面積廣大多媒體展示“亞洲河流分布圖”,要求學生找出阿姆河和錫爾河,并說明這兩條河流注入的湖泊,以及亞洲中部和西部河流稀少的原因。生:阿姆河和錫爾河最終注入咸海。亞洲的中西部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河流稀少。一些河流沒有流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戈壁,或者注入內陸湖泊,成為內流河。教師總結:我國內流區域面積廣大,約占面積的40%。5.湖泊眾多多媒體展示“亞洲河流分布圖”,要求學生找出貝加爾湖、里海和死海,并說明這幾個湖泊的特點。生: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里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教師補充說明,亞洲湖泊眾多,在濕潤氣候區多為水量豐富的淡水湖,而在干燥氣候區多為咸水湖。教師可依據學情,引導學生閱讀課本閱讀材料“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歸納總結:1.河流眾多,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向周邊的海洋。2.內流區域面積廣大,錫爾河和阿姆河是世界著名的內流河。3.亞洲湖泊眾多,有貝加爾湖、里海和死海等著名湖泊。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以及河流特征,但是我們知道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之間是有影響,下一節課我們將進行亞洲氣候學習。【課堂總結】【當堂練習】1.亞洲的半球位置是( )A.東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C.東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答案:C解析: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2.下列地勢特征表述中,符合亞洲特征的是( )A.亞洲地形起伏大,中高周低B.亞洲有廣闊的中央平原C.亞洲地形復雜,種類齊全D.亞洲東部有高大的山脈阻擋來自太平洋的水汽答案:A解析:亞洲地勢起伏大,中高周低;中部平原廣闊的是美洲大陸,C選項為干擾項,這是亞洲的地形而非地勢,亞洲東部主要是平原。3.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A.鄂畢河 B.長江 C.湄公河 D.里海答案:C解析: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這條河流在我國境內被稱為瀾滄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