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極地地區》教學方案第2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極地豐富的資源。2.了解極地科考的重要性和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的發展。3.了解極地地區面臨的問題以及采取的措施。重點難點1.了解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取得的成就。2.掌握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站的位置。教學過程【課程引入】教師多媒體展示阿蒙森-斯科特南極探險的壯舉,引導學生閱讀,初步感受極地極端的自然環境和科考隊的大無畏精神,并引導學生思考極地考察的意義,帶著這個問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在理解極地探險的意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極地有哪些資源?三、極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1.生物資源多媒體展示“海豹”和“磷蝦”,要求學生回顧上一節課說說極地有哪些生物資源。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南極磷蝦的資源豐富,估計有若干億噸。被譽為“世界未來的食品庫”。2.淡水資源多媒體展示“極地的淡水資源”,要求學生閱讀餅狀圖,感受南極豐富的淡水資源。教師:南極地區淡水資源豐富,地球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淡水資源以固體形式儲存在南極地區。南極的淡水資源為緩和各國解決用水緊張的問題提供了新思路。3.礦產資源多媒體展示“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和“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要求學生分別說出北極和南極地區有什么資源。學生:北極地區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豐富;南極地區煤、鐵等資源豐富。教師:常年被冰雪覆蓋下的北極地區儲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一座巨大的資源寶庫,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據已查明的資源分布來看,煤、鐵和石油的儲量為世界第一,其它的礦產資源還正在勘測過程中。要求學生思考:南極為什么會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并提示學生結合上學期學過大陸漂移論進行思考。教師:泛大陸時期,南極大陸位于溫暖濕潤的地區有大量的森林,后隨大陸漂移至此,森林死亡埋藏地底形成煤炭。總結:地球滄海桑田變幻,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4.天然的實驗室多媒體展示“極地環境”,講授: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基本上保持著人類發現以前的原始面貌,為科學家進行氣象、冰川和地質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天然實驗室。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了解冰芯的研究意義。學生:進行閱讀。小結:極地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淡水資源、礦產資源還是一個天然的實驗室。(科研資源),極地資源如此豐富人們是如何對極地地區進行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呢?四、極地科考與環境保護1.北極科學考察多媒體展示“雪龍號”,并介紹我國五次北極考察的時間和主要研究課題。學生:閱讀感受北極科學考察的意義。教師:中國作為北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受北極地區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影響最為直接、深遠。因此研究北極地區對我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此我們還在北極附近建立了科學考察站。2.北極科學考察站多媒體展示“北極地區”,并要求學生找出黃河站并說出它的地理位置。學生:黃河站位于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教師:除了北極地區的科考以外,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也備受重視。3.南極科學考察多媒體展示“多國參與南極科學考察示意圖”,并講授南極大陸未來的開發利用,已經為世界各國關注,各國政府耗資巨大地支持南極探險和考察,其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躋身南極,為未來著眼。教師:南極科學考察如此重要,我們國家在南極考察的情況如何?4.南極科學考察站多媒體展示“南極地區”,并要求學生讀圖找出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并說出它們所處的位置。學生:完成要求。教師:2009年昆侖站的建立,標志著我國已成功躋身國際極地考察的“第一方陣”。5.極地科學考察的意義多媒體展示“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各個南極科考站的位置和建立時間,重點介紹泰山站。(泰山站為南極新考察站,教材未更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資源,并了解泰山站這一南極考察站建筑的獨特之處。思考活動: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的時間,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為什么我國的北極考察都安排在7-9月?學生:因為此時是北半球夏季。教師:極地地區寒冷且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在夏季去極地進行科學考察比較有利。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測南極最佳科學考察時間是什么時候?學生:12月到次年1、2月,也就是南半球夏季。總結:極地科學考察的意義:1.開發極地地區的資源,用以面對資源緊張局面。2. 是天然實驗室,通過冰芯了解地球地質歷史時期環境。3. 國家科研能力和綜合國力的體現。6.極地地區的環境問題多媒體展示“煤炭污染”,介紹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活動,導致北極地區出現環境污染。多媒體展示“極地石油泄露”,介紹石油泄漏等突發的重大污染事件,也給北極地區海洋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多媒體展示“日本捕殺鯨魚”,介紹由于人類亂捕濫殺,南極地區的鯨已陷入危機之中,北極地區的海豹、海獅、海象等動物同樣遭到人們的獵殺。多媒體展示“南極上空臭氧空洞”,介紹人類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調,使得含氮廢氣的大量排出導致臭氧層空洞,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多媒體展示“北極熊在冰原上”,介紹極地地區的氣候變暖趨勢比中緯度地區更明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行動,約有三分之二的北極熊可能會由于棲息地的日益萎縮,在未來五十年消失。過渡:極地地區面臨著如此嚴峻的問題,我們采取了什么措施呢?7.保護極地地區多媒體展示“南極條約紀念郵票”,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可適當舉例說說日常生活中可做什么保護極地。樹立可持續發展觀觀念。總結:極地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但是也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保護這一方凈土需要我們共同參與!【課堂總結】【當堂練習】1.極地地區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兩極地區的共同特征是( )A.均泛指極圈以內的地區 B.均沒有長住居民C.淡水資源缺乏 D.酷寒、干燥、烈風答案:A解析:兩極地區均泛指極圈以內的地區,故A敘述正確;北極地區有定居人口,如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地區沒有定居人口,故B敘述錯誤;南極地區雖被稱為“白色荒漠”,但淡水資源豐富,該地區有大量的冰川,故C敘述錯誤;酷寒、干燥、烈風是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寒冷,故D敘述錯誤.2.南極地區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大倉庫”,一目了然的資源是( )A.煤炭資源 B.固體淡水資源 C.生物資源 D.鐵礦資源答案:B解析:南極地區資源豐富,最一目了然是淡水資源,它們作為固態水覆蓋在廣大的南極地區。3.我國科學家要到南極去考察,你認為最佳時間是( )A.每年6月到9月 B.每年12月到次年2月C.每年3月到11月 D.每年4月到6月答案:B解析:南極最佳考察時間應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此時南極較為溫暖,白天時間長。4. 下面幾個科學考察站中,看不到極晝和極夜現象的是( )A.中山站 B.泰山站C.長城站 D.昆侖站答案:C解析:這幾個科學考察站中,只有長城站在極圈以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