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第1 課時 延續文化血脈1. 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_____________;薪火相傳、_____________。★2. 中華文化的產生: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3. 中華文化的組成: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等。4. 為什么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作用)★(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2)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的奮斗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3)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________________,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________________,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 。(4)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1)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________________。(2)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植根于________________。6. 文化自信的內涵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________________的充分肯定, 是對自身________________的堅定信念,是________________、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7. 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1)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________________。(2)堅定文化自信,事關________________、文化安全和________________的傳承發展。8. 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做法★(1)必須堅持以________________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繼承 ________________,發展________________,不忘_______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_____,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9. 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________________。(2)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________________。(3)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幸福。10. 中華傳統美德的特點:內涵豐富,________________。11. 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1)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________________情懷。(2)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3)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4)________________、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5)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6)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12. 青少年如何踐行中華傳統美德(1)推進社會公德、________________、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2)身體力行,倡導向上向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于人民。第2 課時 凝聚價值追求1. 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1)以________________為核心的團結統一、________________ 、勤勞勇敢、________________的偉大民族精神。(2)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偉大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偉大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偉大 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2. 中華民族精神的品格: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 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3. 為什么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一個民族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________________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________________,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________________,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________________。4. 全面認識愛國主義★(1)作用(重要性):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________________。(2)本質: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統一。5. 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表現(1)對國家: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他人: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________________ 。(3)對自身:在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6. 青少年應如何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1)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________________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2)學習和宣傳英雄模范人物的優秀品質,嚴格要求自己,腳踏實地,做新時代的青少年。7.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1)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富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諧。(2)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________________ 、公正、________________。(3)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________________、敬業、________________、友善。8. 為什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________________。(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________________。(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________________,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________________,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________________。(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9. 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________________。(2)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第五課知識總結拓展1. 怎樣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1)國家角度①制定并完善保護中華文化的法律法規。②加大保護中華文化的資金投入力度。③吸收、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2)青少年角度①學習中華文化,保護本民族文化,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②增強文化認同感,自覺弘揚民族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增強弘揚中華文化的責任感。③敢于同破壞中華文化的行為作斗爭等。2. 怎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1)創造性轉化: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載體和傳播渠道,激活其生命力。(2)創新性發展: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3. 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體現(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等。(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抗美援朝精神、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3)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北京冬奧精神等。4. 關于民族精神的古語(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愛國主義(2)協和萬邦;親仁善鄰;講信修睦——愛好和平(3)克勤于邦, 克儉于家;業廣惟勤;天道酬勤——勤勞勇敢(4)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統一(5)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自強不息5. 常見易錯理論表述總結(1)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因此不能說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2)中華文化、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的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質力量。(3)我們要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吸收所有外來文化。(4)我們要傳承的是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是傳承一切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有精華和糟粕之分。(5)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不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表現。(6)中國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時代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第1 課時 延續文化血脈1. 博大精深 歷久彌新4.(1)靈魂 ( 3)精神追求 精神標識 精神動力5.(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2)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6. 文化價值 文化生命力 更基礎 最基本 最深沉 最持久7.(1)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2)國運興衰 民族精神8.(1)馬克思主義 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 ( 2)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本來 外來9.(1)精髓 精神力量 ( 2)文化基因10. 博大精深11.(1)愛國 ( 4)誠信守法12.(1)職業道德 ( 2)孝老愛親 忠于祖國第2 課時 凝聚價值追求1.(1)愛國主義 愛好和平 自強不息 ( 2)創造精神 奮斗精神 團結精神 夢想精神2. 與時俱進3.(1)生存 發展 凝聚力 ( 2)精神支柱 精神紐帶 精神動力4.(1)精神動力 ( 2)愛黨 愛社會主義5.(1)舍生忘死 前仆后繼 ( 2)無私奉獻6.(1)小事7.(1)民主 文明 ( 2)平等 法治 ( 3)愛國 誠信8.(1)集中體現 ( 2)價值標準 (3)價值追求 價值導向 價值引領9.(1)落細、落小、落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