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第1 課時 夯實法治基礎1. 法治的重要性(作用)——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為什么要實行法治)★(1)國家和社會角度①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________________。②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________________,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________________,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________________。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選擇。(2)公民個人角度①為人們提供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②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2. 實行法治的要求(1)實行________________之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反映社會發展的________________,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2)實行________________:法治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________________的最大化。3. 正確認識全面依法治國★(1)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地位: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________________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4)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建設成果: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________________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__________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________________建設開創新局面。4. 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________________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________________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________________,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者、______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______者。(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__________,必須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機統一。第2 課時 凝聚法治共識1. 為什么要建設法治政府(1)政府權力的來源: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________________。(2)政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________________;人們享受著政府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3)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則:政府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政府的工作要對 ________________負責,受________________監督,為________________謀利益。2. 法治政府的內涵:按照法治原則運作,各項權力在________________軌道上運行。3. 怎樣建設法治政府(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做法)★(1)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提高________________水平。(2)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促進政府決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________________權益,提高政府________________。4. 全面認識依法行政★(1)地位: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________________。(2)核心:規范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3)要求:①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②對公民的要求: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________________,促進政府依法行政。5. 怎樣做到厲行法治(厲行法治的要求)(1)總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國家:要推進________________、嚴格執法、公正司法、________________。(3)公民:要增強________________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________________觀念。(4)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5)社會環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________________,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________________”的法治文化導向。(6)手段:要堅持________________與以德治國相結合。6. 法治和德治的關系——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2)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________________對道德建設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第四課知識總結拓展1. 區分法治與人治人治 法治含義 個人意志凌駕于法律之上 法律的權威高于個人的權威基礎 個人專制與獨裁 民主特點 隨意性、多變性 公平性、統一性、穩定性原則 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后果 不能很好地體現民意,易造成社會的不公平 可以公平公正地處理問題,維護民意2. 教材鏈接(1)七下——法治的重要性①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②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③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八下——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要求①必須依法行政。行政機關享有哪些職權,具體如何行使職權,都必須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②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③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要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3)八下——司法機關行使職權的要求①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②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4)七下——社會規則法律、道德、紀律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3. 主體區分(1)依法行政的主體是行政機關(政府),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2)法律具有強制性,發揮的是規范作用;道德不具有強制性,發揮的是教化作用。法律對道德建設具有促進作用,道德對法治文化具有支撐作用。(3)法治是一種治國理政方式,對應的是人治;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強調國家法律體系的完善。(4)立法機關科學立法,行政機關嚴格執法,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全體公民遵守法律。4. 關于法治的古語(1)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依法行政(2)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堅持科學立法(3)法必明、令必行。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堅持嚴格執法(4)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法治的重要性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第1 課時 夯實法治基礎1.(1)①重要標志 ② 核心 基本保障 有效方式 ③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①良好 ② 權利 自由2.(1)良法 意志 利益 規律 ( 2)善治 民主 公共利益3.(2)本質要求 重要保障 ( 3)習近平法治思想 ( 4)基本 法治體系 法治中國4.(1)人民群眾 嚴格 公平正義 忠實崇尚 自覺遵守 堅定捍衛 ( 2)法治道路 黨的領導 人 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第2 課時 凝聚法治共識1.(1)人民 ( 2)管理 公共服務 ( 3)為人民服務 人民 人民 人民2. 法治3.(1)依法行政 ( 2)表達權 監督權 科學化 民主化 ( 3)合法 公信力4.(1)基本準則 ( 2)行政權 (3)①憲法 法律 ② 監督5.(1)憲法 法律 ( 2)科學立法 全民守法 ( 3)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權利義務 (4)法治思維 法治方式 ( 5)法律文化 守法光榮、違法可恥 (6)依法治國6.(1)法律 道德 規范 教化 ( 2)法律 促進 支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