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2 環境污染與國家安全(課件+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2 環境污染與國家安全(課件+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共64張PPT)
第二節 環境污染與國家安全
課標要求 結合實例,說明污染物跨境轉移對環境安全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污染物跨境轉移的主要方式,說明跨境污染引發的國家間的爭端及其對環境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威脅。
2.運用實例和資料,認識我國應對跨國污染問題的國家戰略和措施,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
3.通過新聞媒體等資料,了解污染物跨境轉移事件,逐漸形成關注國家和世界地理問題的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
知識點一 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國家安全
知識點二 污染物跨國轉移影響國家安全


CONTENTS
///////
///////
課時精練
///////
1
2
4
知識點三 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
///////
3
知識點一 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國家安全
[知能提升]
1.突發環境事件
(1)概念:指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__________并造成嚴重影響的重大__________事件。
(2)特點
突然爆發
環境污染
瞬時性
多樣性
廣泛性
[拓展延伸] 突發環境事件的特征詳解
特征 內容
突發性 絕大多數突發事件是在人們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發生的,使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使社會的有序發展受到干擾
不確定性 突發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一是發生狀態的不確定性,二是事態變化的不確定性
破壞性 突發事件的破壞性來自多個方面。對公眾生命構成威脅、對公共財產造成損失、對各種環境產生破壞、對社會秩序造成紊亂和對公眾心理造成障礙
特征 內容
衍生性 指由原生突發事件的產生而導致其他類型突發事件的發生
擴散性 指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現代交通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地區、地域和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在不斷加快,相互之間的依賴性更為突出,使得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不再僅僅局限于發生地,會通過內在聯系引發跨地區的擴散和傳播,波及其他地域,造成更為廣泛的影響
社會性 指突發事件會對社會系統的基本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產生影響,其影響涉及的主體是公眾
周期性 不同突發事件具有基本相同的生存過程,都要經歷潛伏期、爆發期、影響期和結束期四個階段,即突發事件的生命周期
2.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1)在短期內嚴重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和__________安全,導致重大健康損害及人員傷亡,造成嚴重______損失。
(2)使區域自然環境的各種__________在短期內受到______損害,甚至導致一定時期內區域環境質量或________惡化、經濟發展衰退乃至難以為繼。
(3)導致公眾對環境惡化的擔憂和______情緒,誘發環境________事件,使環境安全問題轉化為______安全問題,從而威脅正常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
基礎設施
經濟
服務功能
嚴重
宜居性
不滿
群體性
公共
[情境] 洛杉磯市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開闊盆地中,除局部為丘陵外,地面平坦。19世紀末20世紀初,洛杉磯發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別墅型居民區為主。
20世紀40年代初期,洛杉磯近250萬輛汽車排放的尾氣,以及煉油廠、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學物質,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淡藍色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滯留在洛杉磯上空經久不散,嚴重危害到當地居民的健康,甚至導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學煙霧還使家畜患病,阻礙植物生長,使橡膠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蝕。光化學煙霧也顯著降低大氣的能見度,影響汽車、飛機的安全運行,致使交通事故頻發。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國的《清潔空氣法》,其環境治理與管理的示范作用意義重大。
[情境探究]
[探究] (1)從城市功能分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磯小汽車眾多的原因。(區域認知)
提示 洛杉磯市城市規模大,住宅郊區化——住宅區占地面積大且位于城市外圍,高速公路系統發達;城市人口眾多,民眾收入水平高,燃油價格低,擁有汽車數量多。
(2)從地形、氣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學煙霧易在洛杉磯城市上空滯留的原因。(綜合思維)
提示 洛杉磯市面臨大洋,三面環山,易出現逆溫現象,空氣不易擴散;該市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每年5~10月間無風天氣多,煙霧難以擴散。
(3)治理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對我國有何啟示?(綜合思維)
提示 措施:成立區域空氣質量管理機構以實現聯防聯控;出臺法規為空氣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用市場的手段治理空氣污染;開發空氣污染治理的先進技術。
啟示:制定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和污染治理政策;建立跨區域治理機構;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發展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規劃等。
[對點突破]
(2023·河南駐馬店開學考試)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爾市的某化學公司的倉庫發生火災,裝有約1 250噸劇毒農藥的鋼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質流入下水道,排入萊茵河。有毒物質形成一條70千米長的微紅色污染帶并向下游流去。事故造成約160千米范圍內的大量魚類死亡,約480平方千米范圍內的井水受到污染而不能飲用。沿河自來水廠全部關閉,改用汽車向居民定量供水。右圖示意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據此完成1~2題。
B
1.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受害國包括(  )
A.德國、法國、比利時 B.荷蘭、德國、法國
C.瑞士、法國、盧森堡 D.奧地利、瑞士
解析 讀圖可知,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主要受影響的國家是萊茵河干流流經的瑞士、法國、德國和荷蘭,其中瑞士是責任國,法國、德國和荷蘭是受害國,B對;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不在污染的河段流經區域,A、C、D錯。
A
2.1986年的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  )
A.既屬于突發環境事件,又屬于污染物跨國傳輸事件
B.造成污染物跨國傳輸,但不會威脅輸入國的環境安全
C.引發跨國環境安全問題,沖突是唯一的應對方式
D.瑞士是責任國,應當負責整個萊茵河的污染處理工作
解析 據材料可知,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既屬于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又屬于污染物跨國傳輸事件,A正確;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在短時間內造成高濃度的污染物經萊茵河跨國傳輸,嚴重威脅輸入國的環境安全,B錯誤;污染物跨國傳輸將環境安全風險轉嫁到其他國家,可能引發跨國環境安全問題,國家之間應對跨國環境安全問題的方式有環境安全沖突和環境安全合作兩種,C錯誤;一旦發生跨境污染事件,各國都要及時采取應急響應,控制影響范圍,消除危害,并非只由責任國處理污染,D錯誤。
C
中央氣象臺2023年5月5日6時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下圖為運用“3S”技術生成的“5月5日8時至6日8時全國沙塵落區預報圖”。讀圖,完成3~4題。
3.本次沙塵暴的沙源主要為(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解析 沙塵暴的沙源地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地區的
沙漠地帶。根據圖中沙塵暴位置,聯系周圍沙源地
分布,可推知沙源應來自其西北方向的蒙古和我國內蒙古西部沙漠地區。乙地距離較遠,丁地為黃土高原,降水較多,不是主要沙源地。故選C。
D
4.揚塵、沙塵暴天氣造成的影響主要有(  )
①傳播流感病毒,誘發呼吸道疾病 ②增加PM10
含量,加重大氣污染 ③加重大氣的酸性,腐蝕
文物古跡 ④影響大氣能見度,引發交通事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揚塵、沙塵暴天氣中沙塵粒徑較大,加劇大氣污染,同時會使大氣能見度降低。沙塵暴不會傳播流感病毒,沙塵暴呈堿性,不會加重大氣的酸性,①③錯誤,②④正確。
知識點二 污染物跨國轉移影響國家安全
[知能提升]
1.污染物跨國轉移的方式
(1)污染物跨國傳輸:一個國家排放的污染物,可通過大氣環流、河流徑流等______過程傳輸到其他國家。
(2)廢棄物跨國轉移:一個國家通過正常貿易或__________的手段,將在本國產生的______廢棄物輸入到其他國家。
(3)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有毒有害物質______或含有尚未被認識的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通過__________從一個國家進入其他國家。
自然
非法入境
固體
超標
國際貿易
[拓展延伸] 污染性產業轉移原因
(1)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污染物的原因
(2)發展中國家接受污染物轉移的原因
2.污染物跨國轉移的危害
(1)對______國家或地區的環境安全造成威脅。
(2)引發跨境環境污染物________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
(3)演變為政治、經濟和軍事沖突,對雙方的國家安全均造成影響。
輸入
輸出國
[情境] 電子垃圾屬于危險固體廢物,包括廢舊的手機、電腦、空調、洗衣機等,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一類污染物。西非的貝寧、加納、利比里亞、尼日利亞等國,受發達國家電子垃圾轉移影響較大。這些電子垃圾主要來自歐美經濟發達國家。加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接受國,在進口的舊電器中,有 85% 來自歐洲,8% 來自北美,4% 來自亞洲,其余的 3% 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
[情境探究]
[探究] (1)結合上述材料,從環境、經
濟、社會三個角度分析電子垃圾跨境轉移
對接受國所產生的影響。(綜合思維)
提示 環境:形成大量重金屬污染,造成
空氣、水體的污染。
經濟:直接獲得部分貴重金屬,推動回收
經濟的增長。
社會:進口這類舊電器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增加居民收入,但危及居民健康。
(2)有人認為,犧牲環境質量,被動承接污染物轉移,是發展中國家必須付出的發展代價。你怎樣看待這種觀點?(人地協調觀)
提示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發展中國家不應該是依靠承接污染物、犧牲環境質量來換取經濟的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中重視協調人地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3)議一議,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淘汰的廢舊家
電都到哪里去了?(綜合思維)
提示 部分零件進行回收再利用,部分經
過物理粉碎分解后,誕生包括鐵、塑料、
有色金屬等各種拆解物。這些拆解物可以
分為兩類,一種是固體廢物,可以作為再生資源直接出售,進入下游產業成為原料再次投入使用,制成我們手中的筆桿和身上紐扣等。而另一種是危險廢物,則會在國家環保部門的監管下,被送到具備資質的處理企業進行“善后”。
B
[對點突破]
(2023·云南紅河期中)大氣污染可以跨國界傳輸,使周圍國家受害,引起國際糾紛,影響國家安全。酸雨是一種跨越國境的污染,污染物可以隨大氣轉移到1 000千米以外甚至更遠的地區。讀“歐洲酸雨的主要工業廢氣排放擴散示意圖”,完成1~2題。
1.北歐曾大面積深受酸雨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
A.污染物量大 B.西風影響
C.地形平坦 D.干燥少雨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一些西歐國家是工業廢氣
的排放源地,北歐為擴散區、受影響地區。歐洲主
要位于中緯西風帶,盛行西南風,西南風把西歐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吹送到北歐,所以造成酸雨污染,B正確。
D
2.下列不屬于歐洲有效防治酸雨的合理措施是(  )
A.使用清潔能源
B.減少酸性物排放
C.加強國際合作
D.普及使用私家車
解析 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人類活動燃燒了大量礦物燃料。防治酸雨,一方面可提高廢棄大氣處理技術、開發新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需對已經出現的污染加大治理力度,同時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普及使用私家車會排放更多的酸性氣體,不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D符合題意。
A
(2023·陜西西安期末)2019年4月,菲律賓總統向加拿大方面表示抗議,稱后者在2013~2014年間曾將大量廢物垃圾運往菲律賓,而菲律賓不愿意接受這批垃圾。中國已經在2017年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24種洋垃圾。讀“塑料瓶進化為打火機的旅程示意圖”,完成3~4題。
3.以前中國進口洋垃圾,主要考慮的是
(  )
A.降低我國制造業原料成本
B.快速發展中國高端制造業
C.有利于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D.快速提高制造業尖端技術
解析 洋垃圾作為工業原料價格低,我國進口洋垃圾主要是降低我國制造業的原料成本,A正確;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依靠的是技術,進口洋垃圾和高端制造業發展沒有關系,B、D錯誤;進口洋垃圾會帶來環境污染,不利于可持續發展,C錯誤。
D
4.國家禁止洋垃圾進口的主要原因是(  )
A.保護民族產業
B.國內原料充足
C.經濟發展過快
D.保護環境出發
解析 根據材料,洋垃圾主要是指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所以國家禁止洋垃圾進口,D正確;洋垃圾經分選后可以作為工業原料,但對我國民族產業發展沒有影響,A錯誤;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對原料的需求量較大,國內原料短缺,B、C錯誤。
知識點三 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
[知能提升]
1.從污染物的______防范、事中風險控制、事后治理等環節采取措施。
源頭
跨國污 染問題 通過自然過程產生影響的跨國污染源 廢棄物跨國轉移、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類型的跨國污染問題
措施 源頭 防范 要加強監測預警,通過__________機制促進污染物來源國的污染治理 需要嚴格__________,從源頭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輸入。嚴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的產品和高污染固體廢棄物入境,嚴格打擊走私和私自夾帶高污染固體廢棄物等行為
國際合作
環境準入
跨國污 染問題 通過自然過程產生影響的跨國污染源 廢棄物跨國轉移、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類型的跨國污染問題
措施 事中 風險 控制 一旦發生跨國污染事件,要及時采取應急響應,控制影響范圍,消除危害 對一些因國內經濟發展、就業、資源短缺等原因必須進口的有污染的廢棄物和產品,應加強________處理,積極發展國內替代以逐步減少進口
事后 治理 做好__________、賠償損失等善后處理工作 對已經產生的跨國污染,要強化__________,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無害化
生態恢復
污染治理
2.國家之間減少______,加強______有利于國家安全。
沖突
合作
B
[對點突破]
從2013年7月20日起,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正式實施,明確禁止和限制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從8種增加到85種,對我國玩具產業造成較大沖擊。讀圖,完成1~3題。
1.歐盟進口的玩具80%來自我國,主要是由于我國
玩具產業(  )
A.科技水平高 B.產品價格低 C.企業規模大 D.產品質量高
解析 玩具制造業屬于勞動力導向型產業,而我國勞動力價格較低,玩具生產成本低,產品價格低,B項正確。我國玩具產業科技水平低;玩具制造業企業規模小;《玩具安全指令》對我國玩具產業造成較大沖擊,說明我國產品質量不高;A、C、D錯誤。
C
2.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主要是
防止 (  )
A.污染物跨國傳輸 B.廢棄物跨國轉移
C.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 D.中國壟斷玩具市場
解析 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主要是禁止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玩具進口。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玩具進口屬于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C項正確。防止污染物跨國傳輸、防止廢物跨國轉移、防止中國壟斷玩具市場不是主要目的,A、B、D錯誤。
D
3.針對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
我國玩具企業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減少資金投入,壓縮生產規模
B.增加管理人員,增大玩具出口量
C.退出歐盟市場,開拓新市場
D.加大科技創新,生產無害無毒產品
解析 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主要從玩具材料上強調安全性,所以,我國的玩具企業應該加大技術創新,生產無害無毒產品,D項正確。壓縮生產規模會導致企業利益下降,A項錯誤。歐盟玩具安全指標提高,增大玩具出口量難度大,B項錯誤。退出歐洲市場,開拓新市場不切實際,C項錯誤。
C
2000年1月30日,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一座金礦發生氰化物廢水泄漏,廢水流入河流,并擴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爾維亞境內,導致河中近80%的魚類死亡。據此完成4~5題。
4.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流入河流帶來的影響有(  )
①河流上游魚類死亡 ②沿岸自來水廠關閉 ③屬于廢棄物跨國轉移 ④引發國家間外交爭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污染物質會隨河流向下游擴散,會造成下游河水污染,導致魚類死亡,①錯誤;水污染后沿岸城市自來水廠全部關閉,②正確;屬于污染物跨國轉移,③錯誤;可能引發跨境環境污染物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甚至演變為政治、經濟和軍事沖突,對雙方的國家安全均造成影響,④正確。
B
5.應對國際性河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流域內國家加強合作 ②限制魚類產品流通 ③發起媒體輿論批評 ④控制影響范圍,強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面對國際性河流污染,流域內國家應加強合作,共同制定治理河流的長期計劃,①正確;限制污染河段魚類產品流通,避免造成食物中毒,而不是限制魚類產品流通,②錯誤;媒體應客觀報道、協商談判、合作應對,③錯誤;對已經產生的跨國污染,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圍,并強化污染治理,做好生態恢復、損失賠償等善后處理工作,④正確。
課堂小結
素養達標
素養提升
A
【素養達標】
讀漫畫“嫁禍于人”,完成1~2題。
1.漫畫中描述的現象屬于(  )
A.垃圾轉移 B.固體廢棄物的回收
C.固體廢棄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類
解析 漫畫題目“嫁禍于人”是題眼,漫畫中衣服上的
“洋垃圾”三個字是關鍵,說明漫畫描述的是垃圾轉移現象。
A
2.漫畫中的現象多發生在(  )
A.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B.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
C.發達國家→發達國家
D.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
解析 由于發展中國家環境標準低,固體廢棄物尤其是危險廢棄物的處理費用低,這種差價使一些發達國家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廢棄物跨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C
(2023·廣東清遠期中)讀右圖,回答3~4題。
3.箭頭所代表的轉移物最有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
(  )
A.石油 B.糧食
C.危險廢棄物 D.飛機配件
解析 據圖可知,轉移物的移出國是美國、意大利、德國等發達國家,移入國則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這是有些發達國家把廢棄物運到一些發展中國家,即轉嫁污染。轉移的大都是難以處理的或處理代價很大的危險廢棄物,C正確;石油、糧食、飛機配件與題目不符,A、B、D錯誤。
B
4.該轉移物的最主要來源是(  )
A.農業 B.化學工業
C.采掘工業 D.冶金工業
解析 該轉移物是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產
生的,因會對本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才將污染物越境轉移,因此最主要來源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化學工業,B符合題意;農業不會對本國造成嚴重污染,A不符合題意;采掘業和冶金工業都不是危險廢棄物的最主要來源,C、D不符合題意。
A
歐洲土地有限,農牧業普遍采取高度集約化的生產方式,天然放牧被圈養取代。這對促進歐洲各國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埋下了隱患,如1996年歐洲暴發了瘋牛病,2001年2月英國暴發的口蹄疫又迅速在歐洲蔓延。據此完成5~6題。
5.1996年英國出口的牛肉檢測出瘋牛病病毒,這屬于污染物跨國轉移的(  )
A.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 B.污染物跨國傳輸
C.含有害有毒物質的產品走私 D.廢棄物跨國轉移
解析 1996年英國出口的牛肉含有瘋牛病病毒,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屬于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A正確;牛肉不屬于污染物、廢棄物,B、D錯誤;英國出口牛肉不屬于走私,C錯誤。
A
6.近幾年,在歐洲暴發的瘋牛病、口蹄疫等傳染性動物疾病的共同特點有(  )
①都是由于人為活動造成了環境污染,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身體 ②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③只在發達國家發生和蔓延 ④是社會個別敵對勢力進行的破壞活動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近幾年,在歐洲暴發的瘋牛病、口蹄疫等傳染性動物疾病是由于人為活動造成了環境污染,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身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①②符合,④不符合;該傳染性動物疾病并不只在發達國家發生和蔓延,③不符合;綜上,A正確。
C
讀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圖,完成7~8題。
7.圖中顯示(  )
A.硫、氮排放量主要集中于發展中國家
B.中國人均硫、氮排放量較高
C.發達國家硫、氮排放總量較高
D.發達國家人均硫、氮排放量較低
解析 讀圖可判斷出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硫、氮排放總量大,人均消費水平高,人均硫、氮排放量也較高,中國人口數量多,人均硫、氮排放量較低。
A
8.據調查北歐的芬蘭、瑞典等國的酸雨主要和
英國、德國的工業污染有關,其轉移的主要
途徑是(  )
A.大氣運動 B.跨國河流
C.洋流 D.國家之間的產品貿易
解析 英國、德國的工業污染隨西南風向北影響北歐地區。英國、德國與北歐各國之間沒有跨國河流,洋流主要影響沿海地區,國家之間的產品貿易與工業污染、酸雨關系較小。
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萊茵河水環境的變遷印證了整個歐洲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這條河流從18世紀中期開始出現環境問題,20世紀50年代環境進一步惡化,20世紀70年代生態災難達到頂峰。當時萊茵河被人們稱為“歐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難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國、盧森堡、德國和荷蘭共同成立了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委員會主席由各國部長輪值,秘書長則固定是荷蘭人。經過不懈治理,今天的萊茵河河水干凈清澈,可直接飲用,成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條河流。
(1)說明萊茵河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
答案 流經國家多,協調難度大;河流沿岸人口密集,工
農業發達,污染物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緩,自凈能力差。
解析 萊茵河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主要從流經國家數
量、污染物排放量、河水自凈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據圖
可知,萊茵河流經了瑞士、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家,涉
及的國家多,協調難度大,治理難度大;萊茵河流經的國
家,工農業發達,排放的污染物多,治理難度大;萊茵河下游為平原,水流平緩,河水自凈能力差,治理難度大。
(2)說明治理萊茵河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國家間建立相關協調機構,增強協調處理能力;控
制污染物排放;加大資金、技術投入,防治污染;加強宣
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解析 治理措施主要從區域協調、控制污染源、加大治污
投入、提高環保意識等方面進行分析。萊茵河是國際性河
流,治理應該國家間建立相關協調機構,全流域協調,增
強協調處理能力;全流域控制污染物排放,保護水質;統一協調,加大資金、技術投入,防治污染,保護水環境;多渠道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3)說明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秘書長固定為荷蘭人的原因。
答案 荷蘭地處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脅最大。
解析 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秘書長固定為荷蘭人的原因
可以從荷蘭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分析。荷蘭地處河流入海
口,污水最終會經過荷蘭入海,荷蘭受污染威脅最大,治
理河流最迫切,責任心最強。
B
下圖為歐洲西部局部區域圖。據此完成10~11題。
【素養提升】
10.若圖中P處突然發生原油泄漏,其主要擴散的
方向是(  )
A.西北 B.東北
C.西南 D.東南
解析 石油泄漏后擴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響,
圖示地區位于歐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
原油泄漏后將向東北方向擴散。
D
11.原油泄漏對沿線受影響的國家造成直接危害的
產業部門最可能是(  )
A.木材加工工業 B.化工工業
C.采油工業 D.海洋漁業
解析 石油污染對沿線受影響的國家造成直接
危害的產業部門是漁業部門。
C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下圖為2014~2019年(第1季度)我國進口固體廢物量及變化情況圖。據此完成12~14題。
12.關于2014~2019年我國進口固體廢物量及增長率變化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先減后增,2017~2018年減少最快
B.先增后減,2017~2018年減少最慢
C.整體呈減少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快
D.整體呈增加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慢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增長率從2016年開始就為負值了,所以是整體呈減少趨勢,其中2017~2018年減少最快。故選C。
B
13.進口固體廢物對我國的危害有(  )
①加劇環境污染 ②可利用資源減少 ③加快病
菌擴散 ④原料成本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固體廢物可能含有一些病菌并且有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加大我國的環境治理壓力,加快病菌的擴散,①③正確;但是其中一些可利用的還是能夠增加原料來源,降低原料成本。故選B。
D
14.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促進就業率上升
B.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
C.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D.保護我國生態環境
解析 進口固體廢物能夠增加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口,促進就業率上升,禁止進口會使行業就業人口減少,A錯誤。進口固體廢物能夠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B錯誤。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是靠技術水平的提高,不靠禁止進口廢物,C錯誤。故選D。
C
撫仙湖是我國蓄水量最大的湖泊,第二深淡水湖泊(最大水深約158.9米),位于云貴高原滇中盆地中心,屬于南盤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內有撫仙、星云二湖,是維系珠江源頭及西南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撫仙湖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湖水一旦污染,極難恢復。多年來,為使撫仙湖一灣碧水得以永續,云南省政府進行了不懈努力。下圖示意撫仙、星云二湖流域環境治理區劃。據此完成15~16題。
15.撫仙、星云二湖流域壩區的水污染源主要為(  )
A.工業、城鎮 B.水產養殖
C.農業、鄉村 D.交通運輸
解析 撫仙、星云二湖位于云貴高原滇中盆地中心,
流域壩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鄉村聚落密集,農田面
積大,農村生產生活污水是壩區的主要污染源。C正
確。撫仙、星云二湖流域沒有大的工業企業和城鎮分
布,湖周邊分布有山地,交通運輸線路少,都不是流域壩區的主要污染源。圖中水土保持區、防控區、過濾區均位于湖泊周邊,水產養殖不是主要污染源。A、B、D錯誤。
C
16.撫仙、星云二湖水污染過濾區,重點恢復或修建
的是(  )
A.湖泊堤壩 B.排水管道
C.沼澤濕地 D.防護林帶
解析 撫仙、星云二湖水污染過濾區位于湖濱地
帶,結合濕地的生態功能判斷,撫仙、星云二湖
水污染過濾區重點恢復的是沼澤濕地,可以降解污染,凈化水質,保證入湖水質,C正確。湖泊堤壩和防護林都位于污染過濾區的外圍,排水管道需要拆除。因此A、B、D錯誤。
17.(2023·黑龍江佳木斯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飲用水水源地是指提供城鎮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務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地下水等。飲用水源污染包括顆粒態污染和溶解態污染。目前常用景觀格局優化方法(右圖),從“源”與“匯”兩個方面對污染物進行攔截、吸附和吸收,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植物是人工凈化濕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凈化需求及區域氣候條件的限制,分為浮水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類型。
2018年4月19日,濰坊市白浪河水庫農業面源污染被列“山東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單”。有專家提出,可以在白浪河水庫上游建設人工濕地系統解決“匯”方面的污染問題,但需要注意氣候條件對人工濕地系統發揮正常功能的影響。
(1)指出白浪河水庫農業面源污染的來源。
答案 農業生產使用化肥、農藥;禽畜養殖垃
圾和污水;農村生產生活產生的垃圾和污水。
解析 讀圖可知,在人工濕地凈化系統和飲用水濕地上游的草地、喬木緩沖帶有農田、村莊、養豬場。因此白浪河水庫的農業面源污染有農業生產使用的化肥、農藥隨地表徑流流入或滲入到地下,隨地下徑流匯入;養豬場、家庭飼養的禽畜糞便以及清洗棚舍等帶來的垃圾和污水;還有居民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垃圾和污水。
(2)說明氣候條件可能影響白浪河人工濕地凈化
系統發揮正常功能的原因。
答案 濰坊市位于溫帶,冬季氣溫低,可能導
致植物死亡或者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光合作用。
解析 由所學知識可知,濰坊市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干燥,濕地水源補給量少,水域面積減少;氣溫低,可能導致植物死亡或者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光合作用。人工濕地難以發揮它涵養水源、凈化水質、降解污染的作用。
(3)說明景觀格局優化方法中草地、喬木緩沖帶
的具體作用。
答案 降低流速,對顆粒狀污染物進行攔截;
通過土壤吸附、植被吸收溶解態的污染物質。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草地、喬木能涵養水源,增大地表粗糙度,從而降低流速,對顆粒狀污染物進行攔截,減少帶入人工濕地凈化系統中的污染物質。通過土壤吸附、植被吸收溶解態的污染物質,人工濕地凈化系統中的溶解態污染物質減少,從而提高水污染的處理效率,降低水污染處理成本,提高水質。第二節 環境污染與國家安全
課標要求 結合實例,說明污染物跨境轉移對環境安全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污染物跨境轉移的主要方式,說明跨境污染引發的國家間的爭端及其對環境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威脅。 2.運用實例和資料,認識我國應對跨國污染問題的國家戰略和措施,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 3.通過新聞媒體等資料,了解污染物跨境轉移事件,逐漸形成關注國家和世界地理問題的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
知識點一 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國家安全
1.突發環境事件
(1)概念:指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突然爆發并造成嚴重影響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
(2)特點
[拓展延伸] 突發環境事件的特征詳解
特征 內容
突發性 絕大多數突發事件是在人們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發生的,使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使社會的有序發展受到干擾
不確定性 突發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一是發生狀態的不確定性,二是事態變化的不確定性
破壞性 突發事件的破壞性來自多個方面。對公眾生命構成威脅、對公共財產造成損失、對各種環境產生破壞、對社會秩序造成紊亂和對公眾心理造成障礙
衍生性 指由原生突發事件的產生而導致其他類型突發事件的發生
擴散性 指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現代交通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地區、地域和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在不斷加快,相互之間的依賴性更為突出,使得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不再僅僅局限于發生地,會通過內在聯系引發跨地區的擴散和傳播,波及其他地域,造成更為廣泛的影響
社會性 指突發事件會對社會系統的基本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產生影響,其影響涉及的主體是公眾
周期性 不同突發事件具有基本相同的生存過程,都要經歷潛伏期、爆發期、影響期和結束期四個階段,即突發事件的生命周期
2.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1)在短期內嚴重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導致重大健康損害及人員傷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2)使區域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在短期內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導致一定時期內區域環境質量或宜居性惡化、經濟發展衰退乃至難以為繼。
(3)導致公眾對環境惡化的擔憂和不滿情緒,誘發環境群體性事件,使環境安全問題轉化為公共安全問題,從而威脅正常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
[情境] 洛杉磯市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開闊盆地中,除局部為丘陵外,地面平坦。19世紀末20世紀初,洛杉磯發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別墅型居民區為主。
20世紀40年代初期,洛杉磯近250萬輛汽車排放的尾氣,以及煉油廠、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學物質,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淡藍色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滯留在洛杉磯上空經久不散,嚴重危害到當地居民的健康,甚至導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學煙霧還使家畜患病,阻礙植物生長,使橡膠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蝕。光化學煙霧也顯著降低大氣的能見度,影響汽車、飛機的安全運行,致使交通事故頻發。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國的《清潔空氣法》,其環境治理與管理的示范作用意義重大。
[探究] (1)從城市功能分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磯小汽車眾多的原因。(區域認知)
提示 洛杉磯市城市規模大,住宅郊區化——住宅區占地面積大且位于城市外圍,高速公路系統發達;城市人口眾多,民眾收入水平高,燃油價格低,擁有汽車數量多。
(2)從地形、氣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學煙霧易在洛杉磯城市上空滯留的原因。(綜合思維)
提示 洛杉磯市面臨大洋,三面環山,易出現逆溫現象,空氣不易擴散;該市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每年5~10月間無風天氣多,煙霧難以擴散。
(3)治理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對我國有何啟示?(綜合思維)
提示 措施:成立區域空氣質量管理機構以實現聯防聯控;出臺法規為空氣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用市場的手段治理空氣污染;開發空氣污染治理的先進技術。
啟示:制定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和污染治理政策;建立跨區域治理機構;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發展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規劃等。
(2023·河南駐馬店開學考試)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爾市的某化學公司的倉庫發生火災,裝有約1 250噸劇毒農藥的鋼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質流入下水道,排入萊茵河。有毒物質形成一條70千米長的微紅色污染帶并向下游流去。事故造成約160千米范圍內的大量魚類死亡,約480平方千米范圍內的井水受到污染而不能飲用。沿河自來水廠全部關閉,改用汽車向居民定量供水。下圖示意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據此完成1~2題。
1.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受害國包括(  )
A.德國、法國、比利時
B.荷蘭、德國、法國
C.瑞士、法國、盧森堡
D.奧地利、瑞士
答案 B
解析 讀圖可知,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主要受影響的國家是萊茵河干流流經的瑞士、法國、德國和荷蘭,其中瑞士是責任國,法國、德國和荷蘭是受害國,B對;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不在污染的河段流經區域,A、C、D錯。
2.1986年的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  )
A.既屬于突發環境事件,又屬于污染物跨國傳輸事件
B.造成污染物跨國傳輸,但不會威脅輸入國的環境安全
C.引發跨國環境安全問題,沖突是唯一的應對方式
D.瑞士是責任國,應當負責整個萊茵河的污染處理工作
答案 A
解析 據材料可知,1986年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既屬于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又屬于污染物跨國傳輸事件,A正確;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在短時間內造成高濃度的污染物經萊茵河跨國傳輸,嚴重威脅輸入國的環境安全,B錯誤;污染物跨國傳輸將環境安全風險轉嫁到其他國家,可能引發跨國環境安全問題,國家之間應對跨國環境安全問題的方式有環境安全沖突和環境安全合作兩種,C錯誤;一旦發生跨境污染事件,各國都要及時采取應急響應,控制影響范圍,消除危害,并非只由責任國處理污染,D錯誤。
中央氣象臺2023年5月5日6時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下圖為運用“3S”技術生成的“5月5日8時至6日8時全國沙塵落區預報圖”。讀圖,完成3~4題。
3.本次沙塵暴的沙源主要為(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答案 C
解析 沙塵暴的沙源地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沙漠地帶。根據圖中沙塵暴位置,聯系周圍沙源地分布,可推知沙源應來自其西北方向的蒙古和我國內蒙古西部沙漠地區。乙地距離較遠,丁地為黃土高原,降水較多,不是主要沙源地。故選C。
4.揚塵、沙塵暴天氣造成的影響主要有(  )
①傳播流感病毒,誘發呼吸道疾病 ②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氣污染 ③加重大氣的酸性,腐蝕文物古跡 ④影響大氣能見度,引發交通事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揚塵、沙塵暴天氣中沙塵粒徑較大,加劇大氣污染,同時會使大氣能見度降低。沙塵暴不會傳播流感病毒,沙塵暴呈堿性,不會加重大氣的酸性,①③錯誤,②④正確。
知識點二 污染物跨國轉移影響國家安全
1.污染物跨國轉移的方式
(1)污染物跨國傳輸:一個國家排放的污染物,可通過大氣環流、河流徑流等自然過程傳輸到其他國家。
(2)廢棄物跨國轉移:一個國家通過正常貿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將在本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輸入到其他國家。
(3)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有毒有害物質超標或含有尚未被認識的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通過國際貿易從一個國家進入其他國家。
[拓展延伸] 污染性產業轉移原因
(1)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污染物的原因
(2)發展中國家接受污染物轉移的原因
2.污染物跨國轉移的危害
(1)對輸入國家或地區的環境安全造成威脅。
(2)引發跨境環境污染物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
(3)演變為政治、經濟和軍事沖突,對雙方的國家安全均造成影響。
[情境] 電子垃圾屬于危險固體廢物,包括廢舊的手機、電腦、空調、洗衣機等,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一類污染物。西非的貝寧、加納、利比里亞、尼日利亞等國,受發達國家電子垃圾轉移影響較大。這些電子垃圾主要來自歐美經濟發達國家。加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接受國,在進口的舊電器中,有 85% 來自歐洲,8% 來自北美,4% 來自亞洲,其余的 3% 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
[探究] (1)結合上述材料,從環境、經濟、社會三個角度分析電子垃圾跨境轉移對接受國所產生的影響。(綜合思維)
提示 環境:形成大量重金屬污染,造成空氣、水體的污染。
經濟:直接獲得部分貴重金屬,推動回收經濟的增長。
社會:進口這類舊電器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增加居民收入,但危及居民健康。
(2)有人認為,犧牲環境質量,被動承接污染物轉移,是發展中國家必須付出的發展代價。你怎樣看待這種觀點?(人地協調觀)
提示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發展中國家不應該是依靠承接污染物、犧牲環境質量來換取經濟的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中重視協調人地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3)議一議,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淘汰的廢舊家電都到哪里去了?(綜合思維)
提示 部分零件進行回收再利用,部分經過物理粉碎分解后,誕生包括鐵、塑料、有色金屬等各種拆解物。這些拆解物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固體廢物,可以作為再生資源直接出售,進入下游產業成為原料再次投入使用,制成我們手中的筆桿和身上紐扣等。而另一種是危險廢物,則會在國家環保部門的監管下,被送到具備資質的處理企業進行“善后”。
(2023·云南紅河期中)大氣污染可以跨國界傳輸,使周圍國家受害,引起國際糾紛,影響國家安全。酸雨是一種跨越國境的污染,污染物可以隨大氣轉移到1 000千米以外甚至更遠的地區。讀“歐洲酸雨的主要工業廢氣排放擴散示意圖”,完成1~2題。
1.北歐曾大面積深受酸雨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
A.污染物量大 B.西風影響
C.地形平坦 D.干燥少雨
答案 B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一些西歐國家是工業廢氣的排放源地,北歐為擴散區、受影響地區。歐洲主要位于中緯西風帶,盛行西南風,西南風把西歐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吹送到北歐,所以造成酸雨污染,B正確。
2.下列不屬于歐洲有效防治酸雨的合理措施是(  )
A.使用清潔能源 B.減少酸性物排放
C.加強國際合作 D.普及使用私家車
答案 D
解析 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人類活動燃燒了大量礦物燃料。防治酸雨,一方面可提高廢棄大氣處理技術、開發新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需對已經出現的污染加大治理力度,同時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普及使用私家車會排放更多的酸性氣體,不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D符合題意。
(2023·陜西西安期末)2019年4月,菲律賓總統向加拿大方面表示抗議,稱后者在2013~2014年間曾將大量廢物垃圾運往菲律賓,而菲律賓不愿意接受這批垃圾。中國已經在2017年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24種洋垃圾。讀“塑料瓶進化為打火機的旅程示意圖”,完成3~4題。
3.以前中國進口洋垃圾,主要考慮的是(  )
A.降低我國制造業原料成本
B.快速發展中國高端制造業
C.有利于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D.快速提高制造業尖端技術
答案 A
解析 洋垃圾作為工業原料價格低,我國進口洋垃圾主要是降低我國制造業的原料成本,A正確;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依靠的是技術,進口洋垃圾和高端制造業發展沒有關系,B、D錯誤;進口洋垃圾會帶來環境污染,不利于可持續發展,C錯誤。
4.國家禁止洋垃圾進口的主要原因是(  )
A.保護民族產業 B.國內原料充足
C.經濟發展過快 D.保護環境出發
答案 D
解析 根據材料,洋垃圾主要是指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所以國家禁止洋垃圾進口,D正確;洋垃圾經分選后可以作為工業原料,但對我國民族產業發展沒有影響,A錯誤;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對原料的需求量較大,國內原料短缺,B、C錯誤。
知識點三 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
1.從污染物的源頭防范、事中風險控制、事后治理等環節采取措施。
跨國污 染問題 通過自然過程產生影響的跨國污染源 廢棄物跨國轉移、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類型的跨國污染問題
措施 源頭 防范 要加強監測預警,通過國際合作機制促進污染物來源國的污染治理 需要嚴格環境準入,從源頭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輸入。嚴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的產品和高污染固體廢棄物入境,嚴格打擊走私和私自夾帶高污染固體廢棄物等行為
事中 風險 控制 一旦發生跨國污染事件,要及時采取應急響應,控制影響范圍,消除危害 對一些因國內經濟發展、就業、資源短缺等原因必須進口的有污染的廢棄物和產品,應加強無害化處理,積極發展國內替代以逐步減少進口
事后 治理 做好生態恢復、賠償損失等善后處理工作 對已經產生的跨國污染,要強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2.國家之間減少沖突,加強合作有利于國家安全。
從2013年7月20日起,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正式實施,明確禁止和限制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從8種增加到85種,對我國玩具產業造成較大沖擊。讀圖,完成1~3題。
1.歐盟進口的玩具80%來自我國,主要是由于我國玩具產業(  )
A.科技水平高 B.產品價格低
C.企業規模大 D.產品質量高
答案 B
解析 玩具制造業屬于勞動力導向型產業,而我國勞動力價格較低,玩具生產成本低,產品價格低,B項正確。我國玩具產業科技水平低;玩具制造業企業規模小;《玩具安全指令》對我國玩具產業造成較大沖擊,說明我國產品質量不高;A、C、D錯誤。
2.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主要是防止(  )
A.污染物跨國傳輸
B.廢棄物跨國轉移
C.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
D.中國壟斷玩具市場
答案 C
解析 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主要是禁止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玩具進口。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玩具進口屬于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C項正確。防止污染物跨國傳輸、防止廢物跨國轉移、防止中國壟斷玩具市場不是主要目的,A、B、D錯誤。
3.針對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我國玩具企業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減少資金投入,壓縮生產規模
B.增加管理人員,增大玩具出口量
C.退出歐盟市場,開拓新市場
D.加大科技創新,生產無害無毒產品
答案 D
解析 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主要從玩具材料上強調安全性,所以,我國的玩具企業應該加大技術創新,生產無害無毒產品,D項正確。壓縮生產規模會導致企業利益下降,A項錯誤。歐盟玩具安全指標提高,增大玩具出口量難度大,B項錯誤。退出歐洲市場,開拓新市場不切實際,C項錯誤。
2000年1月30日,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一座金礦發生氰化物廢水泄漏,廢水流入河流,并擴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爾維亞境內,導致河中近80%的魚類死亡。據此完成4~5題。
4.奧拉迪亞金礦氰化物廢水泄漏流入河流帶來的影響有(  )
①河流上游魚類死亡 ②沿岸自來水廠關閉 ③屬于廢棄物跨國轉移 ④引發國家間外交爭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污染物質會隨河流向下游擴散,會造成下游河水污染,導致魚類死亡,①錯誤;水污染后沿岸城市自來水廠全部關閉,②正確;屬于污染物跨國轉移,③錯誤;可能引發跨境環境污染物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甚至演變為政治、經濟和軍事沖突,對雙方的國家安全均造成影響,④正確。
5.應對國際性河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流域內國家加強合作 ②限制魚類產品流通 ③發起媒體輿論批評 ④控制影響范圍,強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面對國際性河流污染,流域內國家應加強合作,共同制定治理河流的長期計劃,①正確;限制污染河段魚類產品流通,避免造成食物中毒,而不是限制魚類產品流通,②錯誤;媒體應客觀報道、協商談判、合作應對,③錯誤;對已經產生的跨國污染,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圍,并強化污染治理,做好生態恢復、損失賠償等善后處理工作,④正確。
課時精練
【素養達標】
讀漫畫“嫁禍于人”,完成1~2題。
1.漫畫中描述的現象屬于(  )
A.垃圾轉移 B.固體廢棄物的回收
C.固體廢棄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類
答案 A
解析 漫畫題目“嫁禍于人”是題眼,漫畫中衣服上的“洋垃圾”三個字是關鍵,說明漫畫描述的是垃圾轉移現象。
2.漫畫中的現象多發生在(  )
A.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B.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
C.發達國家→發達國家
D.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
答案 A
解析 由于發展中國家環境標準低,固體廢棄物尤其是危險廢棄物的處理費用低,這種差價使一些發達國家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廢棄物跨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2023·廣東清遠期中)讀下圖,回答3~4題。
3.箭頭所代表的轉移物最有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  )
A.石油 B.糧食
C.危險廢棄物 D.飛機配件
答案 C
解析 據圖可知,轉移物的移出國是美國、意大利、德國等發達國家,移入國則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這是有些發達國家把廢棄物運到一些發展中國家,即轉嫁污染。轉移的大都是難以處理的或處理代價很大的危險廢棄物,C正確;石油、糧食、飛機配件與題目不符,A、B、D錯誤。
4.該轉移物的最主要來源是(  )
A.農業 B.化學工業
C.采掘工業 D.冶金工業
答案 B
解析 該轉移物是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產生的,因會對本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才將污染物越境轉移,因此最主要來源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化學工業,B符合題意;農業不會對本國造成嚴重污染,A不符合題意;采掘業和冶金工業都不是危險廢棄物的最主要來源,C、D不符合題意。
歐洲土地有限,農牧業普遍采取高度集約化的生產方式,天然放牧被圈養取代。這對促進歐洲各國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埋下了隱患,如1996年歐洲暴發了瘋牛病,2001年2月英國暴發的口蹄疫又迅速在歐洲蔓延。據此完成5~6題。
5.1996年英國出口的牛肉檢測出瘋牛病病毒,這屬于污染物跨國轉移的(  )
A.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
B.污染物跨國傳輸
C.含有害有毒物質的產品走私
D.廢棄物跨國轉移
答案 A
解析 1996年英國出口的牛肉含有瘋牛病病毒,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屬于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A正確;牛肉不屬于污染物、廢棄物,B、D錯誤;英國出口牛肉不屬于走私,C錯誤。
6.近幾年,在歐洲暴發的瘋牛病、口蹄疫等傳染性動物疾病的共同特點有(  )
①都是由于人為活動造成了環境污染,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身體 ②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③只在發達國家發生和蔓延 ④是社會個別敵對勢力進行的破壞活動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近幾年,在歐洲暴發的瘋牛病、口蹄疫等傳染性動物疾病是由于人為活動造成了環境污染,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身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①②符合,④不符合;該傳染性動物疾病并不只在發達國家發生和蔓延,③不符合;綜上,A正確。
讀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圖,完成7~8題。
7.圖中顯示(  )
A.硫、氮排放量主要集中于發展中國家
B.中國人均硫、氮排放量較高
C.發達國家硫、氮排放總量較高
D.發達國家人均硫、氮排放量較低
答案 C
解析 讀圖可判斷出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硫、氮排放總量大,人均消費水平高,人均硫、氮排放量也較高,中國人口數量多,人均硫、氮排放量較低。
8.據調查北歐的芬蘭、瑞典等國的酸雨主要和英國、德國的工業污染有關,其轉移的主要途徑是(  )
A.大氣運動 B.跨國河流
C.洋流 D.國家之間的產品貿易
答案 A
解析 英國、德國的工業污染隨西南風向北影響北歐地區。英國、德國與北歐各國之間沒有跨國河流,洋流主要影響沿海地區,國家之間的產品貿易與工業污染、酸雨關系較小。
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萊茵河水環境的變遷印證了整個歐洲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這條河流從18世紀中期開始出現環境問題,20世紀50年代環境進一步惡化,20世紀70年代生態災難達到頂峰。當時萊茵河被人們稱為“歐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難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國、盧森堡、德國和荷蘭共同成立了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委員會主席由各國部長輪值,秘書長則固定是荷蘭人。經過不懈治理,今天的萊茵河河水干凈清澈,可直接飲用,成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條河流。
(1)說明萊茵河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
(2)說明治理萊茵河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3)說明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秘書長固定為荷蘭人的原因。
答案 (1)流經國家多,協調難度大;河流沿岸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污染物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緩,自凈能力差。
(2)國家間建立相關協調機構,增強協調處理能力;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資金、技術投入,防治污染;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3)荷蘭地處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脅最大。
解析 第(1)題,萊茵河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主要從流經國家數量、污染物排放量、河水自凈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據圖可知,萊茵河流經了瑞士、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家,涉及的國家多,協調難度大,治理難度大;萊茵河流經的國家,工農業發達,排放的污染物多,治理難度大;萊茵河下游為平原,水流平緩,河水自凈能力差,治理難度大。第(2)題,治理措施主要從區域協調、控制污染源、加大治污投入、提高環保意識等方面進行分析。萊茵河是國際性河流,治理應該國家間建立相關協調機構,全流域協調,增強協調處理能力;全流域控制污染物排放,保護水質;統一協調,加大資金、技術投入,防治污染,保護水環境;多渠道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第(3)題,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秘書長固定為荷蘭人的原因可以從荷蘭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分析。荷蘭地處河流入海口,污水最終會經過荷蘭入海,荷蘭受污染威脅最大,治理河流最迫切,責任心最強。
【素養提升】
下圖為歐洲西部局部區域圖。據此完成10~11題。
10.若圖中P處突然發生原油泄漏,其主要擴散的方向是(  )
A.西北 B.東北
C.西南 D.東南
答案 B
解析 石油泄漏后擴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響,圖示地區位于歐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原油泄漏后將向東北方向擴散。
11.原油泄漏對沿線受影響的國家造成直接危害的產業部門最可能是(  )
A.木材加工工業 B.化工工業
C.采油工業 D.海洋漁業
答案 D
解析 石油污染對沿線受影響的國家造成直接危害的產業部門是漁業部門。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下圖為2014~2019年(第1季度)我國進口固體廢物量及變化情況圖。據此完成12~14題。
12.關于2014~2019年我國進口固體廢物量及增長率變化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先減后增,2017~2018年減少最快
B.先增后減,2017~2018年減少最慢
C.整體呈減少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快
D.整體呈增加趨勢,2017~2018年減少最慢
答案 C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增長率從2016年開始就為負值了,所以是整體呈減少趨勢,其中2017~2018年減少最快。故選C。
13.進口固體廢物對我國的危害有(  )
①加劇環境污染 ②可利用資源減少 ③加快病菌擴散 ④原料成本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固體廢物可能含有一些病菌并且有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加大我國的環境治理壓力,加快病菌的擴散,①③正確;但是其中一些可利用的還是能夠增加原料來源,降低原料成本。故選B。
14.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促進就業率上升
B.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
C.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D.保護我國生態環境
答案 D
解析 進口固體廢物能夠增加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口,促進就業率上升,禁止進口會使行業就業人口減少,A錯誤。進口固體廢物能夠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B錯誤。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是靠技術水平的提高,不靠禁止進口廢物,C錯誤。故選D。
撫仙湖是我國蓄水量最大的湖泊,第二深淡水湖泊(最大水深約158.9米),位于云貴高原滇中盆地中心,屬于南盤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內有撫仙、星云二湖,是維系珠江源頭及西南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撫仙湖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湖水一旦污染,極難恢復。多年來,為使撫仙湖一灣碧水得以永續,云南省政府進行了不懈努力。下圖示意撫仙、星云二湖流域環境治理區劃。據此完成15~16題。
15.撫仙、星云二湖流域壩區的水污染源主要為(  )
A.工業、城鎮 B.水產養殖
C.農業、鄉村 D.交通運輸
答案 C
解析 撫仙、星云二湖位于云貴高原滇中盆地中心,流域壩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鄉村聚落密集,農田面積大,農村生產生活污水是壩區的主要污染源。C正確。撫仙、星云二湖流域沒有大的工業企業和城鎮分布,湖周邊分布有山地,交通運輸線路少,都不是流域壩區的主要污染源。圖中水土保持區、防控區、過濾區均位于湖泊周邊,水產養殖不是主要污染源。A、B、D錯誤。
16.撫仙、星云二湖水污染過濾區,重點恢復或修建的是(  )
A.湖泊堤壩 B.排水管道
C.沼澤濕地 D.防護林帶
答案 C
解析 撫仙、星云二湖水污染過濾區位于湖濱地帶,結合濕地的生態功能判斷,撫仙、星云二湖水污染過濾區重點恢復的是沼澤濕地,可以降解污染,凈化水質,保證入湖水質,C正確。湖泊堤壩和防護林都位于污染過濾區的外圍,排水管道需要拆除。因此A、B、D錯誤。
17.(2023·黑龍江佳木斯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飲用水水源地是指提供城鎮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務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地下水等。飲用水源污染包括顆粒態污染和溶解態污染。目前常用景觀格局優化方法(下圖),從“源”與“匯”兩個方面對污染物進行攔截、吸附和吸收,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植物是人工凈化濕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凈化需求及區域氣候條件的限制,分為浮水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類型。
2018年4月19日,濰坊市白浪河水庫農業面源污染被列“山東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單”。有專家提出,可以在白浪河水庫上游建設人工濕地系統解決“匯”方面的污染問題,但需要注意氣候條件對人工濕地系統發揮正常功能的影響。
(1)指出白浪河水庫農業面源污染的來源。
(2)說明氣候條件可能影響白浪河人工濕地凈化系統發揮正常功能的原因。
(3)說明景觀格局優化方法中草地、喬木緩沖帶的具體作用。
答案 (1)農業生產使用化肥、農藥;禽畜養殖垃圾和污水;農村生產生活產生的垃圾和污水。
(2)濰坊市位于溫帶,冬季氣溫低,可能導致植物死亡或者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光合作用。
(3)降低流速,對顆粒狀污染物進行攔截;通過土壤吸附、植被吸收溶解態的污染物質。
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在人工濕地凈化系統和飲用水濕地上游的草地、喬木緩沖帶有農田、村莊、養豬場。因此白浪河水庫的農業面源污染有農業生產使用的化肥、農藥隨地表徑流流入或滲入到地下,隨地下徑流匯入;養豬場、家庭飼養的禽畜糞便以及清洗棚舍等帶來的垃圾和污水;還有居民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垃圾和污水。第(2)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濰坊市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干燥,濕地水源補給量少,水域面積減少;氣溫低,可能導致植物死亡或者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光合作用。人工濕地難以發揮它涵養水源、凈化水質、降解污染的作用。第(3)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草地、喬木能涵養水源,增大地表粗糙度,從而降低流速,對顆粒狀污染物進行攔截,減少帶入人工濕地凈化系統中的污染物質。通過土壤吸附、植被吸收溶解態的污染物質,人工濕地凈化系統中的溶解態污染物質減少,從而提高水污染的處理效率,降低水污染處理成本,提高水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邵东县| 沙坪坝区| 乌拉特前旗| 丹江口市| 新营市| 太原市| 孟连| 渭源县| 囊谦县| 沙河市| 玉门市| 饶平县| 台中市| 壤塘县| 通化市| 石屏县| 仪征市| 宜川县| 密山市| 扶沟县| 腾冲县| 中超| 北安市| 芜湖市| 安福县| 冕宁县| 石泉县| 兰州市| 泸溪县| 肃南| 萨迦县| 华容县| 平湖市| 北川| 樟树市| 沅陵县| 定结县| 行唐县| 闽侯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