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外國詩兩首 未選擇的路 導學案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品味語言,感受詩歌內容。2.體會詩歌中蘊含的哲理,并理解其現實意義。3.比較兩首詩寫法的異同。一、自學指導——預習與交流 (夯實基礎知識)任務一 字詞清單讀準字音 佇立(zhù) 萋萋(qī) 幽寂(yōu jì)理解詞語 涉足:指進入某種環境或生活范圍。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佇立:長時間地站著。延綿:延續不斷。幽寂:幽靜,寂寞。任務二 文學常識作者簡介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他的詩往往以描寫自然景色或風俗人情開始,漸漸進入哲理的境界,語言樸實無華,卻細致含蓄,耐人尋味。代表作有詩集《少年的意志》《波士頓以北》等。背景鏈接1912 年,弗羅斯特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教書的職業,放棄本來可能更加平坦、安穩的生活,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于詩歌創作。這首詩寫的就是這一重要的人生選擇。二、自學指導——合作與探究 任務一 理清文章結構全詩共4小節,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小節的內容。第1節:佇立思索。第2節:決定選擇。第3節:選擇之后的悵惘。第4節:多年后的回顧、嘆息。任務二 問題釋疑1.“兩條路”有什么含義?本題運用關鍵詞語含義理解法。“兩條路”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筆直的大路和充滿挑戰的艱辛的小路;二是象征兩種人生之路、兩種生活方式、兩種人生的理想和追求。2. 作者選擇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為什么會“顯得更誘人,更美麗”?“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說野草叢生,人跡罕至。這條路是很少有人走過的路,因而具有挑戰性。“更誘人”體現了雖然在這條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3.結尾一節有什么深刻含義?多年以后,回顧自己當初的選擇也許會“輕聲嘆息”,為未走那條路而感到深深的遺憾,但絕不是后悔。“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與開頭呼應,詩人表面上寫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實際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萬條,但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其他的路只能放棄。任務三 細讀詩歌,明確寫法1.比較《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與《未選擇的路》,找出它們的異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未選擇的路》相同點 富有人情味和哲理性不同點 語氣風格 口語風格,親切和婉 樸實無華,耐人尋味寫作手法 直抒胸臆,以對話的口吻娓娓道來。 借助具體形象,用象征手法表達對人生道路的認識。蘊含哲理 人生中遇到磨難、挫折時,要積極樂觀,要相信生活、相信未來。 在做決定人生方向的選擇時要冷靜慎重。2.詩中出現了許多常見的景物,比如樹林、路、荒草、落葉等,說說它們的象征含義。樹林——優美而寧靜,且充滿未知數,是自然世界的象征。它的寧靜深邃、廣闊無際,恰如廣博未知的人生。路——不可知其源,茫然不知盡頭的選擇的象征。作者在人生岔路艱難抉擇著,不愿從俗的心理讓他選擇了一條別人很少走的路。盡管他有過躊躇和猶豫,但這一切并非是擔心自己的選擇是個錯誤,而是對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的遺憾。荒草,落葉——人生中艱難困苦的象征。作者選擇“荒草萋萋”的道路,也許更艱辛,更需要開拓。進一步強調了人生選擇的偶然性與神秘性,提醒我們人生本來就有無限豐富的可能性。象 征象征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形象的具體事物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藝術手法。運用這種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任務四 把握文章主旨1.詩人為什么把詩題定為“未選擇的路”?詩人寫作的重點是未選擇的路。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與不可逆轉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重在對未選擇的路發出感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2.這首詩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所以,人生的選擇很無奈,既要勇于抉擇,更要慎重對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外國詩兩首 未選擇的路 導學案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品味語言,感受詩歌內容。2.體會詩歌中蘊含的哲理,并理解其現實意義。3.比較兩首詩寫法的異同。一、自學指導——預習與交流 (夯實基礎知識)任務一 字詞清單讀準字音 佇立( ) 萋萋( ) 幽寂( )理解詞語 涉足: 。萋萋: 。佇立: 。延綿: 。幽寂: 。任務二 文學常識作者簡介弗羅斯特(1874—1963), 國詩人,被認為是“ ”。他的詩往往以描寫自然景色或風俗人情開始,漸漸進入哲理的境界,語言樸實無華,卻細致含蓄,耐人尋味。代表作有詩集《少年的意志》《波士頓以北》等。背景鏈接1912 年,弗羅斯特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教書的職業,放棄本來可能更加平坦、安穩的生活,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于詩歌創作。這首詩寫的就是這一重要的人生選擇。二、自學指導——合作與探究 任務一 理清文章結構全詩共4小節,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小節的內容。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4節: 。任務二 問題釋疑1.“兩條路”有什么含義?2. 作者選擇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為什么會“顯得更誘人,更美麗”?3.結尾一節有什么深刻含義?任務三 細讀詩歌,明確寫法1.比較《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與《未選擇的路》,找出它們的異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未選擇的路》相同點 富有人情味和哲理性不同點 語氣風格 口語風格,親切和婉寫作手法 借助具體形象,用象征手法表達對人生道路的認識。蘊含哲理 人生中遇到磨難、挫折時,要積極樂觀,要相信生活、相信未來。2.詩中出現了許多常見的景物,比如樹林、路、荒草、落葉等,說說它們的象征含義。樹林——路——荒草,落葉——象 征象征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形象的具體事物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藝術手法。運用這種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任務四 把握文章主旨1.詩人為什么把詩題定為“未選擇的路”?2.這首詩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0課 外國詩兩首 未選擇的路(生存智慧的詩意探究)導學案 原卷版.doc 第20課 外國詩兩首 未選擇的路(生存智慧的詩意探究)導學案 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