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學案【預習新知】(一)豌豆用作遺傳實驗材料的優點1.豌豆用作遺傳實驗材料的優點2.人工異花傳粉的一般步驟(1)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花蕾期)。(2)套袋:套上塑料袋或紙袋,以防止________干擾。(3)人工異花傳粉的步驟:________→套袋→________→套袋。3.常見的遺傳學符號及含義符號 ____ F1 ____ × ____ ____含義 親本 ______ 子二代 ____ ____ 母本 父本(二)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顯性性狀: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親本雜交,F1中 出來的性狀。隱性狀性: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親本雜交,F1中 出來的性狀。2.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 性狀和 性狀的現象。3.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P(親本) 高莖×矮莖 ↓ F1(子一代) 高莖 ↓ F2(子二代) 高莖∶矮莖性狀比例接近 3∶1(三)對分離現象的解釋1.孟德爾對分離現象提出的假說(1)生物的性狀是由________決定的。(2)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________的。(3)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是________存在的。(4)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________的。2.遺傳圖解(1)F2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為1DD:2__________:1________。(2)F2性狀表現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1.方法: 實驗,即讓F1與 雜交2.測交實驗遺傳圖解3.測交結果:后代的性狀比接近 4.假說——演繹法: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演繹推理→ →得出結論(五)分離定律1.內容:(1)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 存在,不相融合。(2)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別進入 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適用條件:(1) 生物。(2)進行 生殖。(3)細胞核中的 。(4)只研究 相對性狀的遺傳。【鞏固訓練】1.孔雀魚尾色受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員選用深藍尾和紫尾進行雜交實驗,F1均為淺藍尾,F1隨機交配,F2中同時出現深藍尾、淺藍尾和紫尾。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孔雀魚尾色的顯性現象的表現形式為共顯性B.孔雀魚尾色的表型可以反映它的基因型C.F2中出現深藍尾、淺藍尾和紫尾是基因自由組合的結果D.F2中深藍尾雌性和淺藍尾雄性交配,子代中深藍尾約占1/42.孟德爾在一對相對性狀的實驗中,運用了“假說—演繹”的方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1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屬于假說的內容B.設計純合親本正交、反交實驗是為了驗證假說C.孟德爾在F1自交和測交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提出問題D.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可反映F1所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3.《齊民要術·種谷》中記載:“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稈有高下,收實有多少,質性有強弱,米味有美惡,粒實有息耗。”意思是水稻等谷物不僅成熟期有早晚,而且在多種性狀上都有差異。下列關于谷物性狀的說法正確的是( )A.谷物成熟的早晚、苗桿的高下等均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谷物的顯性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C.某種谷物的“質性”與“米味”是一對相對性狀D.若控制水稻“粒實”的基因相同,則表型一定相同4.下列關于孟德爾發現分離定律過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孟德爾選取了多對相對性狀的豌豆植株分別進行了雜交實驗,發現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B.發現問題的過程采用了雜交、自交兩種方式C.孟德爾用豌豆植株設計和實施測交實驗分別屬于演繹和驗證過程D.孟德爾認為控制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5.下表表示男性和女性的斑禿性狀與基因型的關系,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A Aa aa男性 斑禿 斑禿 非斑禿女性 斑禿 非斑禿 非斑禿A.斑禿女性和非斑禿男性婚配,生育的孩子表現出斑禿的概率為100%B.同一種基因型也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性狀C.若一對非斑禿夫婦生育了一個非斑禿男孩,則妻子的基因型為aa或AaD.斑禿性狀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分離定律6.在家鼠中短尾(T)對正常尾(t)為顯性。一只短尾鼠與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與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類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類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與正常尾之比為2:1,則不能存活類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 或Tt7.玉米是常見的遺傳實驗材料,玉米花序與授粉方式模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自然狀態下,玉米能進行自花和異花傳粉B.可通過I和Ⅱ兩種受粉方式來判斷甜和非甜的顯隱性C.用玉米做雜交實驗時,去雄后對未成熟的雌花序采取套袋的方式來防止外來花粉干擾D.玉米作為實驗材料的優點之一是后代數量多,便于進行統計學分析8.在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時,學生在正方體1和正方體2的六個面上用A和a標記,在正方體3和正方體4的六個面上用B和b標記,將四個正方體同時多次擲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每個正方體上A和a(或B和b)的數量均應為三個B.用正方體1和正方體2可以模擬分離定律的分離比C.統計正方體3和正方體4的字母組合,出現bb的概率為1/4D.統計四個正方體的字母組合,出現aaBb的概率為1/169.下列關于純合子和雜合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純合子和純合子雜交的后代都是純合子B.雜合子和純合子雜交的后代都是雜合子C.純合子基因型中可能會同時出現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D.雜合子基因型中不可能出現一對或多對基因純合現象10.噴瓜有雄株、雌株和兩性植株,G基因決定雄株,g基因決定兩性植株。g-基因決定雌株。G對g、g-,g對g-是顯性。如:Gg是雄株。gg-是兩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Gg和Gg-能雜交并產生雄株B.一株兩性植株的噴瓜最多可產生三種配子C.兩性植株自交不可能產生雌株D.兩性植株群體內隨機傳粉,產生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高于雜合子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分別表現為深藍尾、淺藍尾、紫尾,因此孔雀魚尾色的性狀表現為不完全顯性,表型可以反應它的基因型,A錯誤,B正確。2.答案:D解析:3.答案:B解析:A、基因與性狀之間并非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從題干看不出谷物成熟的早晚、苗桿的高下等均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A錯誤; B、顯性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B正確; C、某種谷物的質性強弱是一對相對性狀,米味的美惡是一對相對性狀,C錯誤; D、表型由基因型和環境共同決定,水稻“粒實”的基因相同,則表型不一定相同,D錯誤。故選:B。4.答案:D解析:A、孟德爾選取了多對相對性狀的豌豆植株分別進行了雜交實驗,發現每一對相對性狀,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A正確; B、發現問題的過程采用了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一代自交兩種方式,B正確; C、孟德爾用豌豆植株設計和實施測交實驗分別屬于演繹和驗證過程,C正確; D、孟德爾認為控制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D錯誤。故選:D。5.答案:A解析:6.答案:A解析:根據一只短尾鼠與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與短尾比例相同,即后代正常尾:短尾=1:1可知第一代是測交,則短尾親本的基因型為Tt,子代正常尾基因型為tt,短尾基因型為Tt又因為短尾類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類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與正常尾之比為2:1,如果親本有純合子,則后代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該實驗中親本短尾基因型全為Tt,他們之間雜交的后代基因型比例為TT:Tt:tt=1:2:1,又因為第二代雜交結果是短尾比正常是2:1,可以推出不能存活的基因型為TT。故選:A。7.答案:C解析:8.答案:D解析:A、正方體1中A的概率為50%,a的概率為50%,正方體2中A的概率為50%,的概率為50%,可以模擬分離定律,A正確B、只有正方體A、a、B、b均有3個,才不會影響自由組合的比例,使概率相等。B正確;C、正方體3出現b的概率為1/2,正方體4出現b的概率為1/2,所以bb出現的概率為1/4。C正確;D、正方體1和正方體2出現Aa的概率為(1/2×1/2)+(1/2×1/2)=1/2,正方體3和正方體4出現bb的概率為1/2×1/2=1/4,則Aabb出現的概率為12×1/4=1/8。D錯誤。9.答案:C解析:A、純合子和純合子雜交的后代也會出現雜合子,如基因型AA和aa的雜交后代均為雜合子Aa,A錯誤;B、雜合子和純合子雜交的后代會出現純合子,如基因型Aa和aa的雜交后代中既有雜合子Aa也有純合子aa,B錯誤;C、純合子基因型中不會同時出現同一對等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但可以出現不同對等位基因中的如基因型AAbb,C正確;D、雜合子基因型中可以出現一對或多對基因相同現象,如基因型AABb、AABBCc,D錯誤。故選C。10.答案:D解析:A.Gg和Gg-都是雄株,不能雜交,故A錯誤;B.兩性植株可能有兩種基因型gg-或gg。若基因型為gg-,根據分離定律會產生雄配子兩種:g或g-,雌配子兩種:g或g-。若基因型為gg,則能產生雄配子g,雌配子g,所以兩性植株最多產生兩種雄配子、兩種雌配子,共4種,故B錯誤;C.兩性植株自交可能產生雌株,如g-×gg-后代可能出現基因型為g-g-,該個體是雌株,故C錯誤;D.兩性植株群體內(有gg和gg-兩種基因型)隨機傳粉,gg個體自交后代全部為純合子;gg和gg-雜交的后代也有1/2為純合子;gg-個體自交后代有1/2純合子,則兩性植株群體內隨機傳粉后群體內純合子比例肯定會比雜合子高,故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