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太陽》教學設計方案(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 理解并掌握歌曲《我的太陽》的基本旋律。2. 通過欣賞、學唱、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表達。3. 增強音樂審美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學會彈奏基本指法和按和弦,準確無誤的彈出主旋律。2. 教學難點:根據音樂情感表達,運用恰當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形式。三、教學準備:1. 準備音樂器械,如鋼琴、吉他等。2. 制作PPT,用于展示歌曲的樂譜和相關資料。3. 安排小組活動,以便學生能夠進行實踐和交流。四、教學過程:1. 導入:通過播放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的MV或者音頻,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共鳴。描述太陽帶給人們溫暖、光明和希望,并由此引出本課的主題《我的太陽》。2. 新課教學:(1)歌曲節奏教學:教師示范歌曲節奏,學生跟唱;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分析歌曲節奏,培養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2)歌曲旋律教學:教師播放歌曲旋律,引導學生跟唱;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分析歌曲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3)歌詞教學:教師引導學生逐句學習歌詞,理解歌詞含義;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自主理解歌詞,培養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3. 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歌唱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示自己的歌唱水平。4. 教室小結:教師總結本課內容,強調歌曲的重要性和意義,鼓勵學生繼續學習音樂。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同時也可以鍛煉自己的歌唱能力和自大心。教室小結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記憶。教學設計方案(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1. 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歌曲《我的太陽》的旋律和歌詞。2. 通過演唱和演奏,學生能夠表達出對太陽的熱愛和贊美之情。3. 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二、教學重難點1. 重點:學生能夠準確演唱和演奏《我的太陽》的旋律和歌詞。2. 難點:學生能夠通過音樂表達出對太陽的奇特情感。三、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我的太陽》的歌曲錄音和相關樂器。2. 學生準備紙筆記錄歌詞。3. 教室安置為音樂教室,準備音響設備。四、教學過程:(一)復習舊課1. 播放《我的太陽》合唱視頻,提問:歌曲是由幾個聲部組成?2. 復唱簡譜,要求會唱第一聲部。(二)導入新課1. 導入語: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的太陽》。2. 介紹歌名、作者及歌曲背景。(三)新歌學唱1. 播放歌曲音頻,請同硯們注意聆聽兩個聲部的旋律。2. 視唱第二聲部旋律,糾正音準、節奏。3. 再次學唱第二聲部,強調音準和氣息。4. 回放第一聲部,注意音準和和諧。5. 嘗試合唱,注意音準、和諧及各聲部音量。(四)拓展延伸1. 介紹男高聲歌唱家帕瓦羅蒂和他的名曲《我的太陽》。2. 欣賞其他版本的《我的太陽》,感受不同演繹風格。3. 嘗試模唱第一聲部旋律,檢驗合唱效果。4. 合唱表演展示,互相評判,教師總結。(五)小結作業1. 小結本節課內容,表揚表現優秀的同硯。2. 安置作業:請同硯們回家后嘗試和家長合作演唱《我的太陽》,感受家庭合唱的樂趣。五、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沖破難點,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能夠讀準、讀通、讀熟,讀透詩句,感悟意思。但是在教學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1.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講解比較多,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感悟的時間。2. 在理解詩句意思時,應該讓學生先自己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我總是代替學生回答,沒有做到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3. 在教學中沒有注重優差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雖然關注了學生的學習差別,但沒有采取措施使所有的學生得到充分發展。4. 在教學環節中,沒有讓學生體會情感升華的過程,而是直接告訴學生要感悟出什么。通過這節課的講解,讓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息反思、不息進步。只有通過反思才能發現問題,找到不足,及時糾正,這對一位教師來說尤為關鍵。我們應該做的是一個真正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教學過程中我們最需要做的。同時我們要設計更有效的教學環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總之要認真鉆研教材、課程標準,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好教案、課件,力爭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