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專題 液體壓強2024遼寧省統考物理專題復習講義第一:考點解讀一、液體壓強1.產生:由于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注意: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特點:(1)同種液體,深度越大,壓強越大;(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3)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朝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二、液體壓強的大小(1)在液體壓強的公式中,p表示液體的壓強,單位是Pa,表示液體的密度,單位是kg/m3,h表示液體的深度,單位是m,g一般取9.8 N/kg。(2)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的形狀均無關。(3)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一般不等于液體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放到水平面上,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才等于液體的重力(F=G)。因為液體具有流動性,所以容器中的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與容器的形狀有關。三、連通器(1)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2)特點: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當液體不流動時,連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連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點壓強相同。(3)應用: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判斷是不是連通器時,依據連通器的定義要看兩點: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須是連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開口的。第二:重點解析 易錯題不同容器的液體壓強1. 柱形容器設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S,內盛有密度為ρ、深度為h的液體。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p=ρgh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ρghS= ρgV柱=m柱g=G柱(G柱的含義是以V柱為體積的那部分液體的重力,即容器中液體的重力)。結論:在柱形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大小等于液體自身的重力。2. 口大底小形容器設容器的底面積為S,內盛有密度為ρ、深度為h的液體。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ρgh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pS=ρghS(hS相當于右圖中紅色部分液柱的體積)因為hS<V液,所以F<ρgV液=m液g=G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F<G液結論:在口大底小形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液體自身的重力。3. 口小底大形容器設容器的底面積為S,內盛有密度為ρ、深度為h的液體。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p=ρgh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ρg hS(hS相當于右圖中紅色部分液柱的體積)因為hS>V液,所以F>ρgV液=m液g=G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F>G液結論:在口小底大形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大于液體自身的重力。4. 總結: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與容器形狀的關系第三:例題1.(2023山東)如圖所示,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在隔板兩側分別裝入清水和濃鹽水,不能判斷哪側是清水,哪側是濃鹽水的是( )A. B. C. D.2.如圖所示容器_____連通器(選填“是”或“不是”),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液體,若B點的液體壓強為3.6×103pa,則液體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A點液體的壓強為______Pa。3、構建理想模型是一種物理研究方法。如圖甲所示,我們可以假想在連通器的底部有一個小“液片”AB,它處于靜止狀態。(1)請結合圖甲,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推導證明:靜止在連通器內的同一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是相齊平的;(2)如圖乙所示,連通器左右兩管粗細相同且足夠高,水平細管足夠長,中間有一可無摩擦移動的活塞。活塞左側管中盛酒精(ρ酒精=0.8×103kg/m3),活塞右側管中盛水(ρ水=1.0×103kg/m3)剛開始時,活塞被螺栓固定不動,左右兩管中的液面齊平。求此時酒精對容器底部產生的壓強大小;(g取10N/kg)(3)如圖乙所示,如果打開螺栓,松開活塞,連通器內的液體會流動,當連通器內的液體重新穩定下來靜止時,求右管中面高度的變化量 h大小。(不考慮酒精和水接觸時的擴散現象,即二者總體積不變)第四:自主練習1.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如圖)。下列問題中不能用該裝置探究的是A.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B.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C.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生壓強D.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壁產生壓強2.如圖所示,底面積相同的甲、乙兩容器,裝有高度、質量均相同的不同液體,則它們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3.小明做實驗時,將一個瓶口扎橡皮膜的空瓶,豎直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兩次空瓶在水中位置相同,觀察兩次橡皮膜向內凹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他研究的問題是( ) A.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B.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C.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D.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4.據央廣網報道,2021年3月31日18:00,當日最后一艘滿載貨物的船舶駛向粵港澳大灣區,標志著位于廣西桂平市的大藤峽船閘試通航滿一年。這不僅加速推進了航道改造升級,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船閘應用了 原理。2020年9月6日18時許,經過綜合調度,建設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水位首次達到52米高程,這是大藤峽工程全面完工前允許運行的最高水位,此時水對壩底的壓強為 Pa。(g取10N/kg,=1.0×103kg/m3)5.小紅用U形管、適量的水、刻度尺來測花生油的密度(已知花生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1)先將U形管開口沿豎直向上放置,往一側管中注入適量的水,兩管中水面相平。再從管的另一側緩慢注入適當高度的花生油(如圖),管的 側液柱是花生油(填“左”或“右”);(2)用刻度尺測出液柱的高度h1,測出兩側液面的高度差h2,若水的密度為ρ,則油的密度ρx= 。(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6.如圖所示是用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的實驗裝置。(1)壓強計上的U形管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2)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左右兩側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圖甲,其調節的方法是 (選填“A”或“B”),使U形管左右兩側的水面相平;A.將右側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3)如圖乙所示,保持金屬盒在此深度不變,轉動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側水面的高度差 ;(4)比較圖中的乙和丙圖,可以得到;液體的壓強與 有關。比較圖中 兩圖,可以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5)實驗過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轉換法和 法,最后可得到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是 和深度;(6)已知圖丁中U形管左右兩側水面的高度差h=10cm,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強之差為 Pa、(ρ水=1.0×103kg/m3,ρ鹽水=1.1×103kg/m3,g=10N/kg)7.小明放學回家,看見水平茶幾的中央放著一個盛有水的平底茶壺,如圖所示。于是他利用家中的皮尺測得水深15 cm,粗略測出茶壺的底面積為4×10-3 m2(厚度不計),茶壺的重為20 N,茶壺中水的質量為0.8 kg;并提出了下列問題,請你幫他解答這些問題。(ρ水=1.0×103kg/m3 g=10 N/kg)(1)茶壺中水的重力;(2)水對茶壺底的壓強和壓力;(3)茶壺對水平茶幾的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