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神奇的印象》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 能富有激情地演唱《飛天曲》,表達“豪邁與自豪”的歌曲感情,感受浩瀚神秘的宇宙。 2. 通過聆聽、律動、畫旋律對比、合作、視唱旋律、有節奏朗讀歌詞等方法學唱歌曲。 3. 通過學唱拓展,發揮想象與聯想,感受宇宙帶來的神秘奇幻印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能體會音樂情感,理解歌曲內容。 2.對歌曲自豪、有氣魄的表現情緒的感受。 3.感受宇宙的神秘、奇幻之印象教學難點: 1. 唱準八度大跳音準,用積極、正確的歌聲狀態演唱歌曲 2、學唱第二段第三樂句。教學過程(一)尋天:創設情境、激發音樂情感 圖片想象導入,神話傳說激發聯想。 2、了解我國航空史 (二)登天:學唱歌曲,感受奇幻魅力 1、初步感受歌曲 (1)初次聆聽《飛天曲》感受情感,劃分樂段。 隨音樂輕聲哼唱歌曲動一動,注意哼唱位置,表情狀態。 師:整首歌是四四拍,帶引子的兩段體結構。歌曲抒情豪邁,情感真摯,表現了中國人“登天”的決心。 (2)學唱引子:歌中哪一句最能給你拔地而起、直沖云霄之感? a、認識延長記號 b、注意演唱姿勢,歌聲高位,自信演唱 2、學唱第一樂段。 師:讓我們坐飛船一起來畫一畫它的運行軌跡,思考第一段分了幾個樂句?旋律讓你聯想到怎樣的畫面? 生:四個樂句。旋律起、承、轉、合,猶如飛船駛入銀河平穩前進, (1)解決三四句八度跳進難點 (2)創編樂器伴奏,生生合作學唱第一段。 3、學唱第二樂段 (1)師:第二樂段有著怎樣不同的心境?哪一句最能表現? 生:豪情壯志。“我叫中國,要把宇宙攬進懷中”更表達出了我們的鴻鵠之志。 (2)學唱第二段第三樂句,注意延長音時值,有節奏的念一念拍一拍。 演唱時加入拍手動作提示。注意換氣記號地方快速輕巧換氣。 (3)注意三連音節奏,念一念 (4)加入聲勢律動,有情感的演唱第二樂段 (三)擎天:飛天靈感,圓夢航天英雄 1、自學第二段,感受情感變化。 2、走近航天人,科學家,感受那份擎天決心,有情感的完整演唱全曲。 3、拓展:聽音樂,感受情境。 師:神秘太空,讓我們的音樂家也都被其吸引,創作了很多具有神奇色彩的作品。像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印象?更符合哪幅圖的情境呢? 4、課后作業:完整聆聽兩首作品《木星——歡樂使者》和《飛天》,選擇身邊的音響材料,模仿音色,創編伴奏,使作品更加豐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