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一把雨傘圓溜溜》教學目標1.能用明亮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表現歌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2.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編創等音樂實踐活動,能準確演唱附點、切分、休止等節奏,唱準七度、八度等大跳音程; 3.感受、想象并能表現音樂形象;學會學生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能用明亮而富有彈性地聲音有感情地表演歌曲。2. 歌曲中附點、切分、休止符等節奏的掌握。教學難點: 1. 分角色設計表演形式,隨音樂表現歌曲 2. 旋律中大跳音程的音準掌握。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課前激趣 同學們好,我是溫州市文成縣第三實驗小學的音樂老師陳雙玲,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音樂課堂。 師:同學們,音樂列車到站了,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走進春天的音樂研學之旅吧! 1、聽一聽 (3)師:春天的天氣就像任性的小孩兒一樣,說變臉就變臉,聽一聽這是春天里的哪種天氣呢? 雨點在空中跳躍著,落在房檐上、樓頂上、綠葉上、花朵上還有雨傘上,誰能來模仿雨的聲音嗎? 歡樂的雨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條雨的旋律,我們一起來唱唱吧。 2、雨聲游戲 多種節奏、不同音高交織成一曲美妙的雨中歡歌。誰能把它拍出來嗎? 小花傘把雨擋住了,八分休止符,做一個撐傘的動作,擋擋雨,我們試一試? 3、聆聽歌曲,揭示課題。 師:聽,雨中傳來了美妙的歌聲(小花傘圖片、歌曲),歌里在唱什么? 師:你從歌里聽到了什么 (生討論回答)三個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傘,肩并肩一起走回家。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唱的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 二、學習歌曲 揭示課堂 1、初次聆聽,找出熟悉的旋律和節奏。 師: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動感的節奏和跳躍的音符組合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找一找:你發現熟悉的旋律和節奏了嗎? 想一想: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 帶著跳躍的、有彈性的聲音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再次聆聽,思考: ①這首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哪句歌詞最能表現? 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師:再次聆聽,誰來說說你聽完后的感受,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這是一首歡快、詼諧的歌曲,描繪出一幅兒童雨中共傘嬉戲、玩耍的情景。)。唱唱歌曲中表現嬉戲快樂心情的歌詞(襯詞“啦”、“嘻嘻哈哈”)等。 (1)仔細觀察: 這句以襯詞來表現嬉戲快樂心情的樂句,節奏有何特點? 連續的附點八分音符節奏型,增添了節奏的不穩定感,使音樂變得俏皮、靈動,充滿詼諧。 (2)思考: ①這一句表現嬉戲快樂心情的樂句,又有何特點呢? ②刻畫了孩子們雨中怎樣的形象? “嘻嘻哈哈”非??谡Z化,加上下滑音的運用,生動的刻畫了孩子們雨中歡笑的神情。 (3)怎樣的聲音演唱更適合表達這樣的情緒呢? 用松弛、清晰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啦”。 用歡快、詼諧的聲音唱好“嘻嘻哈哈”這一句。 3、邊劃旋律線邊輕聲跟唱,思考: 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4、學唱A段 (1)找找是否有相似樂句?這一部分在強弱和節奏的運用上有何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對比演唱,區分有何不同? 出現了兩組相似樂句。 采用了跨小節切分節奏和大量的休止符,改變了強弱規律,使歌曲更加歡快、跳躍,表現了朋友之間互幫互助的深刻友誼。 (3)完整演唱A部分,注意大跨度的音準喲! 找相似樂句?這一部分在強弱和節奏的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5、學唱B段 (1)每句的起拍上強弱有什么規律?每句前面都出現了休止符,旋律都從弱拍或后半拍開始,這種起拍叫弱起。) (2)連續的附點節奏都出現在了哪里? (3)用歡快的情緒完整演唱B部分 6、再次聆聽,思考歌曲的演唱順序是怎樣的? 7、學唱第二房子 8、完整演唱歌曲 拓展 師:同學們,通過欣賞、演唱你們是不是對《一把雨傘圓溜溜》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作力把這首歌曲用不同形式展現出來,演繹到我們的課堂中吧。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為歌曲編配舞蹈動作,看看誰的表演更精彩。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歌曲內容研究探討設計表演方案,并對演唱形式進行分工,完整表現歌曲。 四、課堂小結 在歌曲中,我們感受到了雨中孩子們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相信同學們在平常的學習與相處中,一定也是這樣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希望大家能更珍惜難得的校園生活,互幫互助,互相鼓勵,收獲美好的同學情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