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4 “計算類”選擇題答題技巧關于地理計算類問題,在高中地理課程中并沒有專門的章節加以介紹和歸納講解,但在以能力考察為命題原則的高考中,卻經常會考察考生運用數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地理事物需要進行數字統計、測量、計算,才能得出結論。【題型分析】高考中的地理計算一般考查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需熟練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但是因為此類問題的題干常以圖表或材料的形式呈現,需要從圖表或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然后進行計算,所以難度較大。【命題方向】(1)地球運動類(包括:時間計算、太陽直射點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晝夜長短計算等)(2)比例尺、經緯網計算類(3)人口問題類計算(包括:人口密度計算、自然增長率計算、城市化水平計算)這類題除需臨發揮外,更需要考生在平時加深對概念的理解,狠抓規律和原理的應用。一.地球運動類計算(一)計算時間和日期范圍的模式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以及日期范圍的計算使用的都是同一個計算模式。1.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根據材料提供的已知地點及時間,推算某地是某時(或根據時間推算在某地)。具體的解題步驟:【解題步驟】① 找出兩地經度,將東經度放東邊,西經度放西邊的模式進行分布。② 據經度差計算時間差:15°=1h,1°=4min③ 東加西減。超過24,加一天,負數加24,日期減一天。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1、時區數=經度/15(如果出現小數就四舍五入)2、時區數=經度/15=商……余數(如果余數小于7.5度,則時區=商數;如果余數大于7.5度,所在時區=商數+1)注意:東經度為東時區,西經度為西時區如:東經100度在(東七區) 100/15約=7 或100/15=6……10(余數大于7.5度) 所以東經100度在東七區。【擴展】根據時間推算在某地的原理相同,根據東早西晚原理,把時間大的放東邊,時間小的放西邊。根據時間差推算經度差,即可根據已經地點的經度進行推算。2.日期范圍的計算日期范圍的計算則可直接算出180°的地方時(總范圍24h)即為新的一天的范圍。即可利用地方時的計算模式求取。若要分析某地是在新的一天還是在舊的一天,可以分析其時間是否在0時到180°的地方時之間(為新的一天),不然,則是在舊的一天。即:(1)計算結果介于0~24,為當日時間;(2)計算結果為0,為當日的0:00,或昨日的24:00;(3)計算結果為24,為當日24:00,或次日的0:00;(4)計算結果>24,減去24后,為次日時間;(5)計算結果<0,加上24后,為昨日時間。【注意】1、需要注意的是有時給的時間具有隱藏性,例如一天中氣溫最高是當地地方時14時;以及用一些地理現象代表時間。2、時間也不要混淆,注意要用區時還是地方時進行計算。(2023·遼寧·統考高考真題)中學地理小組到某綜合試驗區開展研學活動,在科研人員指導下,運用基本農田地面監測系統對區域內氣象要素、空氣質量、土壤、水質、病蟲害等進行監測和數據采集,了解該系統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北京時間18:14研學活動結束時日落正西。完成下面小題。1.該試驗區位于( )A.黃淮海平原 B.三江平原 C.吐魯番盆地 D.河套平原(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非洲冰鼠是嚙齒類食草動物,夜伏晝出,不冬眠,不囤積食物,常通過曬太陽或蜷縮等方式應對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處的緩坡上,某科研團隊對非洲冰鼠群體的活動規律進行觀測。下圖示意連續幾日觀測的平均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北京時間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曬太陽的地點最可能位于該山地的( )A.東北坡 B.西北坡 C.東南坡 D.西南坡(2022·浙江·統考高考真題)攝影愛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攝太陽照片,拍攝時間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時刻。圖左為合成后的照片,圖右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 )A.1:1 B.1:5 C.2:5 D.3:5(二)圍繞直射點回歸運動的計算1.直射點緯度和太陽高度的計算(1)直射點所在緯度的推演直射點的緯度可以由材料提供的日期決定,借助已知日期的二分二至日進行推演(太陽一個月走8°)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H=90°-兩地的緯度差;極晝地區的太陽高度①剛發生極晝的緯度:極晝的范圍是變化的,二分日之后由極點開始往極圈移動,晨昏圈與緯線的切點是剛好發生極晝,太陽高度角為0。因此借助剛進入極晝地區也可以推算某地的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角的差①非極晝極夜地區的太陽高度角差通常考察年變化。以北回歸線以北為例,在夏至日達到找最大值H夏=90°-(φ-23°26′N),冬至日達到最小H冬=90°-(φ+23°26′N)。作差=46°52′,是一個固定值。回歸線以內最大是直射=90°,最小是在另外一個半球的回歸線上,H=90°-{90°-(φ+23°26′N)}=φ+23°26′,與當地緯度有關。②極晝極夜地區考察日變化。由于極晝地區日不落,存在最高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最低點的日出日落太陽高度,二者的太陽高度差可以推算該地緯度:該地緯度=90°-(最高-最低)/2。(5)影子長短的變化始終與太陽高度是相反的關系。2.直射點緯度與晝夜長短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的判斷及推演在計算的角度還是要看日期的變化,根據材料提供的日期范圍進行推演。結合根本規律(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直射點移向的半球:晝變長,夜變短)① 計算地理現象再次發生的對稱性日期;② 已知某地極晝極夜現象開始的日期,分析極晝極夜現象結束的日期(2023·海南·統考高考真題)對日影和太陽高度變化的觀測可以判斷地理位置、地方時等要素。左圖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間標桿的日影變化示意圖,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右圖為乙地同一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示意圖。圖中時間均為北京時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甲地位于乙地( )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2021·天津·統考高考真題)科考隊在北極圈內某地進行科考時,于北京時間6月22日16時測得了當地一天中太陽高度的最小值為10°。完成下面小題。5.該地的緯度為(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2016·天津·高考真題)2011年7月17日,我國南極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隊的隊員們迎來了極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據材料回答下列小題。6.中山站極夜持續的時間是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2021·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廣場游玩時,發現廣場平面圖中的指向標模糊不清(圖a)。他通過觀測廣場石柱影子的長度和方向(圖b),確定了平面圖的指向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一周后的相同時刻,小李再次測量發現該石柱的影長變長,則第二次觀測日期可能在(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2020·浙江·統考高考真題)月球與八大行星一樣作自西向東公轉,在地球.上的觀測者可以觀測到月球、地內行星經過太陽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經過日面的時間短。下圖為甲地觀測到的正午、子夜太陽高度年內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8.若h為11°,則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 )A.18° B.23.5° C.29° D.34.5°二、比例尺、經緯網計算類(一)比例尺與距離計算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二)經緯網相關計算1.同一緯線上兩地,根據經度差計算距離:L=經度差×111千米/度×cosα(α為該緯線的緯度)同一經線上兩地,根據緯度差計算距離:L=緯度差×111千米/度。2.不同經線和緯線上:計算兩點間距離時可進行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設兩點的經度相同或緯度相同,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擴大或縮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進而算出兩點間距離。(2021·北京·統考高考真題)我國某鎮利用當地主產的糧食制作糧畫,打造糧畫小鎮。圖a是M學校設計的小鎮地理位置指示牌,圖b是該校設計的四條“行走的思政課”精華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最短的精華路線里程約為(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2021·江蘇·高考真題)公元8世紀開始,基爾瓦逐漸成為非洲東海岸的商貿中心。15世紀初鄭和船隊曾從不同航線到達基爾瓦。17、18世紀隨著世界貿易格局不斷改變,基爾瓦商貿地位逐漸衰落。1981年基爾瓦所在地的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為“鄭和船隊航海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鄭和船隊若每天航行190km,從科倫坡經摩加迪沙至基爾瓦的最短時間約( )A.2周 B.4周 C.6周 D.8周(2022·河北·高考真題)北京時間2022年4月25~26日,歐洲西部經歷了一次明顯的天氣變化過程,下圖示意這兩日該區域的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期間,一艘駛向甲地的貨輪正途經乙地(圖b),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該貨輪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約660km到達甲地,屆時甲地正值( )A.夕陽西下 B.深夜時分 C.太陽初升 D.日近正午三、人口問題類計算人口問題類計算(包括:人口密度計算、自然增長率計算、城市化水平計算)1.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總數;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總數;2.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變化率=自然增長率-凈遷移率4.人口密度=某地人口總數/總面積5.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數/該地區總人口數(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我國地級市一般由市轄區和其他縣級行政區組成。圖示意我國某地級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數量。該市的常住人口變化狀況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題。12.圖示意四種人口流動情況,與該市2010~2020年情況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022·全國·統考高考真題)中心城區通常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下表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區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區和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城市 2010年中心城區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變化/萬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變化/萬人上海 30.3 -30.25 215.42北京 59.7 -72.8 300.9廣州 39.7 129.12 468.46深圳 34.0 116.88 596.7313.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A.總人口增加,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下降 B.總人口減少,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上升C.總人口增加,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上升 D.總人口減少,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下降(2021·浙江·統考高考真題)2000年到2015年,廣東省勞動年齡人口增加了約2千萬。下圖為該省2000年,2015年勞動年齡人口金字塔圖。完成下面小題。14.與2000年相比,2015年該省勞動力( )A.15-19歲比例增加 B.平均年齡增大 C.25-29歲數量減少 D.男女比例失衡(2019·海南·統考高考真題)下圖分別示意1995年、2010年美國本土人口遷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1995年美國本土人口凈流入的地區是( )A.東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16.與1995年相比,2010年美國本土人口( )A.數量減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遷移規模變小 D.凈流入的地區減少(2022·湖北)1.2021年7月某日,當E星觀測到巴西圣保羅(23°S,47°W)的萬家燈火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墨西哥圣地亞哥(23°N,110°W)此時地表溫度最低B.冰島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霧彌漫C.夏威夷火奴魯魯(21°N,158°W)烈日當空D.中國北極黃河站(79°N,12°E)極光絢爛(2020·北京·統考高考真題)下圖為我國某地立秋至處暑期間天氣晴好條件下輻射量日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2.代表太陽輻射變化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該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 C.松嫩平原 D.釣魚島(2023上·廣東·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9時36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據了解,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時,全球處于10月26日的區域占地球總面積的比例接近( )A.0 B.1 C.1/2 D.1/45.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符合佛山市(113°E,23°N)晝夜時長差值變化趨勢的是( )A. B.C. D.(2023·廣西玉林·統考一模)圖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34.6°S,58.4°W)某中學足球場及旗桿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若僅考慮太陽方位的影響,該校足球隊員在7月份訓練射門時,令負責撲球的守門員明顯感覺陽光刺眼的球門位置和時間(當地時間)為( )A.甲,16點 B.甲,4點 C.乙,16點 D.乙,9點7.7月,校內旗桿正午影長及一日內旗桿影子在地面轉動的角度變化情況分別為( )A.影子變長,角度變小 B.影子變短,角度變大C.影子變長,角度變大 D.影子變短,角度變小(2023·陜西渭南·統考一模)意大利小村落維加內拉座落于深谷底部,四周高山林立。每年的11月中旬開始,村落得不到陽光的照射。后來,村民們安裝了巨大的鏡子,利用鏡子反射陽光照明。隨著太陽的移動,反射鏡相應進行傾斜(傾斜角度為反射鏡和地面的夾角)和轉動,始終讓陽光向下反射(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維加內拉村落一年當中照不到太陽光的時間大約為( )A.1個月 B.3個月 C.5個月 D.7個月(2023上·河北滄州·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人口凈遷移率通常是指一定時間內,一個地區遷入人口數量減去遷出人口數量的值占總人口數量的百分比,其大小可以用來衡量人口流失強度。近年來,我國各省(區)的人口凈遷移率存在明顯差異。表示意2021年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的面積和人口凈遷移率狀況。完成下面小題。省(區) 面積(萬km ) 凈遷移人口(萬人) 凈遷移率(%)甲 17.98 2793.5 22.2乙 166.49 278.7 10.8丙 14.01 —997.0 -16.3丁 48.6 -776.8 -9.19.四個省(區)中,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3上·四川廣安·高三校考階段練習)常住人口是指實際居住在某地一定時間(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圖為歷次人口普查我國西部某城市常住人口數量及人口增長數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該城市最有可能是( )A.貴陽市 B.昆明市 C.成都市 D.蘭州市11.以下時段,該市常住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 )A.1964-1982年 B.1982-1990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專題04 “計算類”選擇題答題技巧關于地理計算類問題,在高中地理課程中并沒有專門的章節加以介紹和歸納講解,但在以能力考察為命題原則的高考中,卻經常會考察考生運用數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地理事物需要進行數字統計、測量、計算,才能得出結論。【題型分析】高考中的地理計算一般考查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需熟練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但是因為此類問題的題干常以圖表或材料的形式呈現,需要從圖表或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然后進行計算,所以難度較大。【命題方向】(1)地球運動類(包括:時間計算、太陽直射點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晝夜長短計算等)(2)比例尺、經緯網計算類(3)人口問題類計算(包括:人口密度計算、自然增長率計算、城市化水平計算)這類題除需臨發揮外,更需要考生在平時加深對概念的理解,狠抓規律和原理的應用。一.地球運動類計算(一)計算時間和日期范圍的模式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以及日期范圍的計算使用的都是同一個計算模式。1.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根據材料提供的已知地點及時間,推算某地是某時(或根據時間推算在某地)。具體的解題步驟:【解題步驟】① 找出兩地經度,將東經度放東邊,西經度放西邊的模式進行分布。② 據經度差計算時間差:15°=1h,1°=4min③ 東加西減。超過24,加一天,負數加24,日期減一天。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1、時區數=經度/15(如果出現小數就四舍五入)2、時區數=經度/15=商……余數(如果余數小于7.5度,則時區=商數;如果余數大于7.5度,所在時區=商數+1)注意:東經度為東時區,西經度為西時區如:東經100度在(東七區) 100/15約=7 或100/15=6……10(余數大于7.5度) 所以東經100度在東七區。【擴展】根據時間推算在某地的原理相同,根據東早西晚原理,把時間大的放東邊,時間小的放西邊。根據時間差推算經度差,即可根據已經地點的經度進行推算。2.日期范圍的計算日期范圍的計算則可直接算出180°的地方時(總范圍24h)即為新的一天的范圍。即可利用地方時的計算模式求取。若要分析某地是在新的一天還是在舊的一天,可以分析其時間是否在0時到180°的地方時之間(為新的一天),不然,則是在舊的一天。即:(1)計算結果介于0~24,為當日時間;(2)計算結果為0,為當日的0:00,或昨日的24:00;(3)計算結果為24,為當日24:00,或次日的0:00;(4)計算結果>24,減去24后,為次日時間;(5)計算結果<0,加上24后,為昨日時間。【注意】1、需要注意的是有時給的時間具有隱藏性,例如一天中氣溫最高是當地地方時14時;以及用一些地理現象代表時間。2、時間也不要混淆,注意要用區時還是地方時進行計算。(2023·遼寧·統考高考真題)中學地理小組到某綜合試驗區開展研學活動,在科研人員指導下,運用基本農田地面監測系統對區域內氣象要素、空氣質量、土壤、水質、病蟲害等進行監測和數據采集,了解該系統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北京時間18:14研學活動結束時日落正西。完成下面小題。1.該試驗區位于( )A.黃淮海平原 B.三江平原 C.吐魯番盆地 D.河套平原【答案】1.A【解析】1.根據材料信息“北京時間18:14研學活動結束時日落正西”可知,此時日落正西,說明為春分或者秋分,此時當地日落地方時應為18點,北京時間為18:14,說明當地與120°E經度差為3.5°,黃淮海平原符合,A正確;三江平原、吐魯番盆地、河套平原不符合,BCD錯誤。所以選A。(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非洲冰鼠是嚙齒類食草動物,夜伏晝出,不冬眠,不囤積食物,常通過曬太陽或蜷縮等方式應對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處的緩坡上,某科研團隊對非洲冰鼠群體的活動規律進行觀測。下圖示意連續幾日觀測的平均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北京時間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曬太陽的地點最可能位于該山地的( )A.東北坡 B.西北坡 C.東南坡 D.西南坡【答案】2.A【解析】2.材料信息表明,當地經度為33`S,29°14`E,北京時間15:00時,當地地方時約為9時。當地冬季時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當地太陽從東北升起,正午時太陽位于當地正北,上午時間太陽均在東北方,9時時東北坡為向陽坡,因此非洲冰鼠冬季曬太陽的地點最可能位于該山地的東北坡,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2022·浙江·統考高考真題)攝影愛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攝太陽照片,拍攝時間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時刻。圖左為合成后的照片,圖右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拍攝時間為北京時間5點,全球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之比約為( )A.1:1 B.1:5 C.2:5 D.3:5【答案】3.D【解析】3.根據題意,北京時間為5點,新的一天零點經線應該在45°E(120°E-丨5-0丨×15=45°),因此新的一天為180-45°=135°,而舊的一天范圍為180°+45°=225°,比例135∶225=3∶5,故選D。(二)圍繞直射點回歸運動的計算1.直射點緯度和太陽高度的計算(1)直射點所在緯度的推演直射點的緯度可以由材料提供的日期決定,借助已知日期的二分二至日進行推演(太陽一個月走8°)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H=90°-兩地的緯度差;極晝地區的太陽高度①剛發生極晝的緯度:極晝的范圍是變化的,二分日之后由極點開始往極圈移動,晨昏圈與緯線的切點是剛好發生極晝,太陽高度角為0。因此借助剛進入極晝地區也可以推算某地的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角的差①非極晝極夜地區的太陽高度角差通常考察年變化。以北回歸線以北為例,在夏至日達到找最大值H夏=90°-(φ-23°26′N),冬至日達到最小H冬=90°-(φ+23°26′N)。作差=46°52′,是一個固定值。回歸線以內最大是直射=90°,最小是在另外一個半球的回歸線上,H=90°-{90°-(φ+23°26′N)}=φ+23°26′,與當地緯度有關。②極晝極夜地區考察日變化。由于極晝地區日不落,存在最高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最低點的日出日落太陽高度,二者的太陽高度差可以推算該地緯度:該地緯度=90°-(最高-最低)/2。(5)影子長短的變化始終與太陽高度是相反的關系。2.直射點緯度與晝夜長短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的判斷及推演在計算的角度還是要看日期的變化,根據材料提供的日期范圍進行推演。結合根本規律(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直射點移向的半球:晝變長,夜變短)① 計算地理現象再次發生的對稱性日期;② 已知某地極晝極夜現象開始的日期,分析極晝極夜現象結束的日期(2023·海南·統考高考真題)對日影和太陽高度變化的觀測可以判斷地理位置、地方時等要素。左圖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間標桿的日影變化示意圖,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右圖為乙地同一日正午時刻的太陽高度示意圖。圖中時間均為北京時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甲地位于乙地( )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答案】4.A【解析】4.根據上題可知,此日為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方時6時日出,18時日落。甲地北京時間5:40日影朝正西,正值日出,因此可推知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時為正午12:00,對應北京時間12:20,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偏東方。甲乙兩地該日正午日影均朝北,說明兩地位于北半球。甲地當日影朝正北方向時,標桿長度與其日影長度相等,說明其正午太陽高度為45°,而乙地正午太陽高度為30°,小于甲地正午太陽高度,因此甲地緯度更低,位于乙地偏南方。綜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1·天津·統考高考真題)科考隊在北極圈內某地進行科考時,于北京時間6月22日16時測得了當地一天中太陽高度的最小值為10°。完成下面小題。5.該地的緯度為(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答案】5.C【分析】5.6月22日是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該地為北極圈以內,有極晝,一天中最小太陽高度為10°,為0:00的太陽高度,此時北極圈上0:00的太陽高度0°,從而得出該地的緯度為北極圈以北10°,即76°34′N,故C項正確,ABD錯誤。故選C。(2016·天津·高考真題)2011年7月17日,我國南極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隊的隊員們迎來了極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據材料回答下列小題。6.中山站極夜持續的時間是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答案】6.B【分析】6.根據對稱原理,6月22日到7月17日出現極夜的天數為25天,那么6月22日前極夜的天數也有25天,即中山站極夜持續時間約為50天,B正確。故選B。(2021·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廣場游玩時,發現廣場平面圖中的指向標模糊不清(圖a)。他通過觀測廣場石柱影子的長度和方向(圖b),確定了平面圖的指向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一周后的相同時刻,小李再次測量發現該石柱的影長變長,則第二次觀測日期可能在(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答案】7.C【分析】7.該地位于40°N,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上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0°,根據圖中石柱高度和影長可算出此時太陽高度略大于60°,大于春分日的正午太陽高度50°,說明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2月16日和11月10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A、D可排除;影長變長,說明正午太陽高度減小,太陽直射點向南移,5月8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B錯;8月20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正午影子變長,C正確。故選C。(2020·浙江·統考高考真題)月球與八大行星一樣作自西向東公轉,在地球.上的觀測者可以觀測到月球、地內行星經過太陽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經過日面的時間短。下圖為甲地觀測到的正午、子夜太陽高度年內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8.若h為11°,則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 )A.18° B.23.5° C.29° D.34.5°【答案】8.C【解析】8.甲地夏至日正午、子夜太陽高度均大于0,說明甲地位于北半球且出現極晝。設甲地的緯度為X°,則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H=90°-(X°-23.5°),子夜的太陽高度h=90-(90°-X°+90°-23.5°),H-h=11°。可知X°=84.5°,代入H=90°-(X°-23.5°)公式,可得H=29°,C正確。故選C。二、比例尺、經緯網計算類(一)比例尺與距離計算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二)經緯網相關計算1.同一緯線上兩地,根據經度差計算距離:L=經度差×111千米/度×cosα(α為該緯線的緯度)同一經線上兩地,根據緯度差計算距離:L=緯度差×111千米/度。2.不同經線和緯線上:計算兩點間距離時可進行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設兩點的經度相同或緯度相同,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擴大或縮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進而算出兩點間距離。(2021·北京·統考高考真題)我國某鎮利用當地主產的糧食制作糧畫,打造糧畫小鎮。圖a是M學校設計的小鎮地理位置指示牌,圖b是該校設計的四條“行走的思政課”精華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最短的精華路線里程約為(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答案】9.B【解析】9.圖中最短精華路線是從M學校至傳統民居保護地這條線路,根據圖中比例尺進行計算,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千米,可以計算出最短的精華路線里程約為10千米,B項正確。故選B。(2021·江蘇·高考真題)公元8世紀開始,基爾瓦逐漸成為非洲東海岸的商貿中心。15世紀初鄭和船隊曾從不同航線到達基爾瓦。17、18世紀隨著世界貿易格局不斷改變,基爾瓦商貿地位逐漸衰落。1981年基爾瓦所在地的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為“鄭和船隊航海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鄭和船隊若每天航行190km,從科倫坡經摩加迪沙至基爾瓦的最短時間約( )A.2周 B.4周 C.6周 D.8周【答案】10.B【分析】10.據圖中經緯線可知,從科倫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經過35個經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兩地距離可計算為111×35=3885km,從摩加迪沙到基爾瓦大致經過10個緯度距,可計算兩地距離為10×111=1110km,故從科倫坡到基爾瓦距離大致為4995km,據材料,鄭和船隊每天航行190km,可計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達,故最短4周就可到達,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2022·河北·高考真題)北京時間2022年4月25~26日,歐洲西部經歷了一次明顯的天氣變化過程,下圖示意這兩日該區域的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期間,一艘駛向甲地的貨輪正途經乙地(圖b),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該貨輪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約660km到達甲地,屆時甲地正值( )A.夕陽西下 B.深夜時分 C.太陽初升 D.日近正午【答案】11.B【解析】11.據題干信息“該貨輪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約660km到達甲地”可知,乙地航行到甲地需要16.5小時,讀圖可知,此時北京時間是26日17時,甲地位于0°附近,時間是26日9時,再加上航線時間,甲地時間大約27日1時30分,B正確,ACD錯誤。故選B。三、人口問題類計算人口問題類計算(包括:人口密度計算、自然增長率計算、城市化水平計算)1.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總數;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總數;2.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變化率=自然增長率-凈遷移率4.人口密度=某地人口總數/總面積5.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數/該地區總人口數(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我國地級市一般由市轄區和其他縣級行政區組成。圖示意我國某地級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數量。該市的常住人口變化狀況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題。12.圖示意四種人口流動情況,與該市2010~2020年情況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2.A【解析】12.讀圖對比2020年和2010年的市轄區人口和其他縣級行政區常住人口數量,可知市轄區人口增加,但增幅較小,其他縣級行政區人口減少,減幅較大,總人口明顯減少。因此人口流動情況為其他縣級行政區人口少部分流向市轄區,較多人口人口流出該地級市。而市轄區流出地級市的人口應少于其他縣級行政區流入市轄區的人口,圖中箭頭粗細可以表示人口流動量的大小,①圖符合題意,A正確;②圖市轄區流出地級市的人口多于其他縣級行政區流入市轄區的人口,會造成市轄區人口減少,不符題意,B錯誤;③和④其他縣級行政區人口流入市轄區的人口遠高于流出地級市的人口,不符題意,CD錯誤。故選A。(2022·全國·統考高考真題)中心城區通常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下表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區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區和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城市 2010年中心城區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變化/萬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變化/萬人上海 30.3 -30.25 215.42北京 59.7 -72.8 300.9廣州 39.7 129.12 468.46深圳 34.0 116.88 596.7313.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A.總人口增加,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下降 B.總人口減少,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上升C.總人口增加,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上升 D.總人口減少,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下降【答案】13.A【解析】13.根據表中中心城區和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數據可知上海人口凈增加184.17萬人,北京凈增加228.1萬人,廣州凈增加597.58萬人,深圳凈增加713.66萬人,所以四城市總人口都是凈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區人口數量減少,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數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區人口比重減少,廣州、深圳中心城區和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數量雖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區以外地區人口數量增加的遠大于中心城區人口的增加量,故廣州、深圳中心城區人口比重也在減少。故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選A。(2021·浙江·統考高考真題)2000年到2015年,廣東省勞動年齡人口增加了約2千萬。下圖為該省2000年,2015年勞動年齡人口金字塔圖。完成下面小題。14.與2000年相比,2015年該省勞動力( )A.15-19歲比例增加 B.平均年齡增大 C.25-29歲數量減少 D.男女比例失衡【答案】14.B【分析】14.讀圖分析,與2000年相比,2015年該省勞動力15-19歲比例減少,A錯誤;平均年齡增大,B正確;25-29歲比例略有增加,而勞動年齡總人口增加了2000萬,因此25-29歲數量增加,C錯誤;男女比例基本平衡,D錯誤。故選B。(2019·海南·統考高考真題)下圖分別示意1995年、2010年美國本土人口遷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1995年美國本土人口凈流入的地區是( )A.東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16.與1995年相比,2010年美國本土人口( )A.數量減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遷移規模變小 D.凈流入的地區減少【答案】15.B 16.C【解析】15.據圖可以判斷,三個最粗的箭頭,即遷移人口數量最大的箭頭,從三個不同地區指向了南部地區,說明1995年美國本土人口凈流入的地區是南部,故B正確,ACD錯誤。16.據圖可以看出,與1995年相比,2010年美國本土各區之間的人口遷移數量明顯變小,故C正確。圖中只是顯示了國內人口遷移情況,因為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受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兩個因素的影響,而材料中既沒有提到自然增長,也沒有提到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人口遷移,所以單從材料中,是無法判斷美國本土的人口數量變化的,故A錯誤。通過計算,可知1995年中西部地區以遷出為主,2010年依然是遷出為主,故B錯誤。1995年只有南部為凈遷入,2010年南部和西部都是凈遷入,所以凈流入的地區增多,故D錯誤。(2022·湖北)1.2021年7月某日,當E星觀測到巴西圣保羅(23°S,47°W)的萬家燈火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墨西哥圣地亞哥(23°N,110°W)此時地表溫度最低B.冰島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霧彌漫C.夏威夷火奴魯魯(21°N,158°W)烈日當空D.中國北極黃河站(79°N,12°E)極光絢爛【答案】1.C【解析】1.由材料可知,巴西圣保羅位于47°W,可推其知其位于西三區,萬家燈火即入夜后,假設此時為20:00,根據東加西減的原則,火奴魯魯為西十一區,區時為12:00,可能出現烈日當空現象,C項正確;圣地亞哥當地時間約為16時,而地表溫度日出前后最低,A錯誤;雷克雅未克當地時間約為22時,不是日出,B錯誤;此時北極黃河站正值極晝,不易看到極光,D錯誤。故選C。(2020·北京·統考高考真題)下圖為我國某地立秋至處暑期間天氣晴好條件下輻射量日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2.代表太陽輻射變化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該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 C.松嫩平原 D.釣魚島【答案】2.C 3.B【解析】2.立秋至處暑期間,太陽直射北半球,我國晝長夜短,早于當地時間6點日出,晚于當地時間18點日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陽輻射量應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隨著日出,太陽輻射逐漸增大,到正午時刻達到最大,之后太陽輻射減小,讀圖可知,①②③④曲線中,只有曲線③滿足該條件,故選C。3.太陽輻射應在當地12點前后達到最大值,根據上題分析可知,③表示太陽輻射的變化曲線,該曲線達到最大值時,北京時間約在13~14點,所以當地的經度大約位于90°E~105°E,ACD錯(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經度大約位于110°E~120°E之間),B正確,故選B。(2023上·廣東·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9時36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據了解,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時,全球處于10月26日的區域占地球總面積的比例接近( )A.0 B.1 C.1/2 D.1/45.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符合佛山市(113°E,23°N)晝夜時長差值變化趨勢的是( )A. B.C. D.【答案】4.B 5.C【解析】4.北京時間(東8區區時)10月26日19時36分,根據“相鄰時區相差1小時,東加西減”規律可推知,此時,地球時間最早的東12區區時為10月26日23時36分,西11區的區時為10月26日0時36分,全球處于10月26日的區域大約從西11區向東到東12區,占23.5個時區,全球共有24個時區,即全球處于10月26日的區域占地球總面積的比例接近1,B正確,排除ACD。故選B。5.當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時全球晝夜等長,晝夜時長差值達到一年中最小值0,而同一地點在二至日時晝夜長短相差最大,所以可以得出“直射點離赤道越遠,晝夜時長差值就越大”的判斷依據。由材料可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即大概是從2023年10月26日到2023年4月26日,其中10月26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向南移,遠離赤道,因此佛山晝夜時長差距變大,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向赤道移動,晝夜時長逐漸縮小,3月21日—4月26日,直射點遠離赤道,晝夜差距又再變大,因此佛山晝夜時長差值總體變化趨勢是先變大,后變小,再變大。C正確,ABD錯誤。故選C。(2023·廣西玉林·統考一模)圖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34.6°S,58.4°W)某中學足球場及旗桿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若僅考慮太陽方位的影響,該校足球隊員在7月份訓練射門時,令負責撲球的守門員明顯感覺陽光刺眼的球門位置和時間(當地時間)為( )A.甲,16點 B.甲,4點 C.乙,16點 D.乙,9點7.7月,校內旗桿正午影長及一日內旗桿影子在地面轉動的角度變化情況分別為( )A.影子變長,角度變小 B.影子變短,角度變大C.影子變長,角度變大 D.影子變短,角度變小【答案】6.C 7.B【解析】6.在甲球門守門面朝東南,當地時間16點和4點太陽方位都不是位于東南,不會影響視線,AB錯誤;在乙球門處守門面向西北,當地時間16時,太陽位于西北方向,會感覺陽光刺眼,C正確;9點乙地太陽方位不是位于西北,D錯誤。所以選C。7.7月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變大,正午日影變短,南半球晝長變長,日影在地面轉動的角度變大,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2023·陜西渭南·統考一模)意大利小村落維加內拉座落于深谷底部,四周高山林立。每年的11月中旬開始,村落得不到陽光的照射。后來,村民們安裝了巨大的鏡子,利用鏡子反射陽光照明。隨著太陽的移動,反射鏡相應進行傾斜(傾斜角度為反射鏡和地面的夾角)和轉動,始終讓陽光向下反射(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維加內拉村落一年當中照不到太陽光的時間大約為( )A.1個月 B.3個月 C.5個月 D.7個月【答案】8.B【解析】8.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該地自十一月中旬開始沒有陽光,則根據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村落得不到陽光的照射的終止日期與起始日期應關于12月22日對稱。故得不到太陽光照射的終止時間月為2月初,可算出一年當中照不到太陽光的時間大約為3個月,B正確,ACD錯誤,故選B。(2023上·河北滄州·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人口凈遷移率通常是指一定時間內,一個地區遷入人口數量減去遷出人口數量的值占總人口數量的百分比,其大小可以用來衡量人口流失強度。近年來,我國各省(區)的人口凈遷移率存在明顯差異。表示意2021年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的面積和人口凈遷移率狀況。完成下面小題。省(區) 面積(萬km ) 凈遷移人口(萬人) 凈遷移率(%)甲 17.98 2793.5 22.2乙 166.49 278.7 10.8丙 14.01 —997.0 -16.3丁 48.6 -776.8 -9.19.四個省(區)中,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9.A【解析】9.根據凈遷移人口和凈遷移率可知,甲、乙、丙、丁的人口總數依次是12583萬人、2581萬人、6117萬人、8536萬人,結合各自的面積可知,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的是甲。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3上·四川廣安·高三校考階段練習)常住人口是指實際居住在某地一定時間(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圖為歷次人口普查我國西部某城市常住人口數量及人口增長數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該城市最有可能是( )A.貴陽市 B.昆明市 C.成都市 D.蘭州市11.以下時段,該市常住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 )A.1964-1982年 B.1982-1990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答案】10.C 11.A【解析】10.常住人口是指一個行政區域內實際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戶籍且實際在住的,也包括無戶籍但實際在住的,即“外來人口”。據圖可知,通過計算該市常住人口增長速度較快,如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人口增長率為36%,平均每年增長3.6%,說明人口遷入多,故可推斷當地經濟相對較發達,此外2020年常住人口數量達到2000多萬,城市人口較多;其中成都的經濟發達,產業眾多,對外來人口吸引力強,故C正確;貴陽市、昆明市、蘭州市對外來人口吸引力較弱,且這三個城市的人口都不超過1000萬人,因此排除A、B、D,選擇C。11.讀圖,根據圖中各時段的人口增長數量,各時段的長度,可以計算出各時段中每年平均增長的人口數量。如1964-1982年,常住人口增加的人數為267萬人,增長率為46%,同理算出其它時段的增長速度,可以得出1964-1982年是我國常住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時段,故A正確;因此排除B、C、D,選擇A。【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04 “計算類”選擇題答題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專題04 “計算類”選擇題答題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