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性自我評價表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學知識 1 通過材料分析,知道西北地區概況。2 通過材料分析,知道西北地區深居內陸的原因。3 通過材料分析,了解西北地區具有的資源豐富。探究能力 1.通過案例分析,認識西北地區的地形區。2.通過讀圖分析,分析西北地區的降水特點。3.通過案例分析,分析吐魯番的葡萄為什么這么甜?4.通過材料分析,知道西北地區的農業特點。科學態度 培養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小組評價表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總分(共34張PPT)第三節 西北地區粵人版八年級下冊內容總覽課標要求01學習目標02探究新知03課堂檢測04課堂總結05課后作業06目錄2022新課標要求課標摘要課標分解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閱讀圖表資料進行比較分析西北地區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學過的有關地形、氣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識,綜合分析西北地區與其它地區的差異,提高綜合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從而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素養要求與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1.區域認知:運用地圖及圖表,了解西北地區的位置范圍,歸納地形、氣候、自然景觀等自然地理特征。2.綜合思維:運用圖表,理解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3.地理實踐力:運用地圖和資料,說明盆地富庶的表現及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4.人地協調觀:結合材料分析西北地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持續發展的方向。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及圖表,了解西北地區的位置范圍,歸納地形、氣候、自然景觀等自然地理特征。2.運用圖表,理解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3.結合材料分析西北地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持續發展的方向。情境導入提到西北,你會想到什么?情境導入情境導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你對西北地區了解多少?大漠孤煙直現在就讓我們去西北地區看一看吧!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西北地區位于大興安嶺以西;1.位置與范圍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長城以北,面積約占全國的30%,人口約占全國的4%,大 興 安 嶺長城昆侖山脈阿爾金脈祁連山脈山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山脈: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賀蘭山脈、陰山山脈、大興安嶺。2.西北地區地形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高原:內蒙古高原2.西北地區地形準噶爾盆地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 里 木 盆 地寧夏平原塔克拉瑪干沙漠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套平原寧 夏 平 原塔克拉瑪干沙漠內 蒙 古 高 原西北地區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河流——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3.西北地區河流羅布泊塔里木河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新 疆 維 吾 爾 自 治 區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內蒙古自治區甘 肅 省寧夏回族自治區4.西北地區的行政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祁連山北麓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地帶,長約900千米,因位于黃河以西而得名。河西走廊歷代為中國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漢唐以來,成為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咽喉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492個洞窟中有彩塑2400多尊,壁畫4.5萬平方米,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敦煌莫高窟自主閱讀: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1.在第20頁圖6.17中找出祁連山脈、河西走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及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寧夏平原塔克拉瑪干沙漠河套平原準噶爾盆地內 蒙 古 高 原探究活動一:新知講解西北地區概況任務一2.對照第20頁圖6.17,在圖6.23中標出新疆主要山脈和盆地的名稱。你能在“疆”字的右半部分“畺”與新疆的地形特征之間發現某種巧合嗎?新疆的地形結構特征可以概括為 。疆疆阿爾泰山脈山脈天山山脈昆侖三山夾兩盆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探究活動一: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太平洋1.西北地區的氣候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②高大山脈的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燥。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1.西北地區的氣候南方地區位于暖溫帶和中溫帶;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1.西北地區的氣候1004004002002001005050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過一半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甚至低于50毫米。該地區人口多沿河流或山麓分布。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2.西北地區的植被西北地區由西向東分布的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3.西北地區的農牧業西北地區一些山地的迎風坡和山麓地帶由于水分條件好,分布著大片的天然草場,適于放牧,成為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天山牧場溫帶草原牧場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3.西北地區的農牧業西北地區在一些河流沿岸及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則出現草美羊肥、林茂糧豐的平原或綠洲。葡萄哈密瓜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讀圖6.24,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規律?根據這種規律度分析西北地區植被的分布狀況。西北地區降水規律:由東向西逐漸減少。1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50毫米西北地區分布狀況:由東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探究活動二: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吐魯番盆地夏季最高氣溫曾達49.6℃,被稱為“火洲”。由于這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實糖分的積累,所產葡萄、哈密瓜等瓜果特別甜。吐魯番盆地的葡萄“蔭房”小知識吐魯番的葡萄為什么這么甜?西北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所以這里的葡萄特別甜。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新知講解深居內陸任務二探究活動三:含水層地下水位這里氣候這么干旱,怎么會有綠洲呢?綠洲的水是從哪里來的?豎井暗渠綠洲冰雪融水豎井口明渠坎兒井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地下引水渠,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1.根據上述圖文資料,用你所學的知識,分析影響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A.土壤 B.熱量 C.水源 D.光照條件2.西北地區農業灌溉的水源主要來自 等方面。高山冰雪融水新知講解資源豐富任務三西北地區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的含量均居全國前列。煤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新疆,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兩大盆地中。新知講解資源豐富任務三讀圖6.27,說出西北地區主要包括哪些省級行政區,有哪些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主要的鐵路干線。主要行政區有: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的礦產有:石油、煤、天然氣等。主要鐵路干線有:蘭新線、北疆線、南疆線、京包線、包蘭線等。探究活動四:新知講解資源豐富任務三近年來,本地區大力發展與資源相關的產業,交通運輸條件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這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水資源短缺、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是該地區主要的環境問題。因此,在資源開發中必須十分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方格扎草治沙新知講解資源豐富任務三樓蘭古城羅布泊以西的樓蘭古城,曾經是漢代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歷史上有過燦爛的文化。公元4世紀以后,此城逐漸變成了一片廢墟。樓蘭古城遺址搜集資料,了解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我們開發西北地區應從中吸取哪些教訓。同學們課后去搜集有關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自主閱讀:課堂練習1.西北地區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br/>A.距海較遠 B.緯度較高 C.海拔較高 D.溫度較高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寫的地區是 ( ?。?br/>A.北方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青藏地區3.關于西北地區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新疆地形是“三山夾兩盆” B.以平原.盆地為主C.其中的高原起伏較大 D.擁有中國最高的盆地4.西北地區的人口和城鎮的分布特點是 ( )A.分布在盆地中部 B.沿鐵路和公路分布C.沿河流分布 D.沿山脈兩側分布ABAC課堂總結板書設計作業布置第三節 西北地區 同步作業3 1---10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標】第三節 西北地區(第3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西北地區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課來源 粵人版 八年級下 第六章 四大地理單元 節次 3 授課日期教師 授課對象 八年級學生目標確立依據 課標分析 課標摘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課標分解 讓學生通過閱讀圖表資料進行比較分析西北地區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學過的有關地形、氣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識,綜合分析西北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差異,提高綜合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從而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對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域、民族、地形、氣候、河流以及中國的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礎上,學習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后進一步的研究學習,通過本節的學習,加深了學生對地理區域差異性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還將學習省內區域,為學習青藏地區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情分析 本節是學習西北地區,通過八年級上冊學習了中國的氣候、地形、河流等特點,對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有了初步了解。我們對西北地區的葡萄比較甜,西北地區比較干旱等特點有了些了解,我們可把這些生活經驗所了解的知識點放到地理知識中去理解。經過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學習,學生對學習區域地理具有了些經驗,學生可以用學習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方法去學習西北地區。學生對西北地區的了解也不過是有部分學生知道西北地區的地形、氣候、河流等零星的知識點,但缺乏對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進行系統的學習。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上的差異以及看圖讀圖的能力,綜合歸納概括能力上的差異。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及圖表,了解西北地區的位置范圍,歸納地形、氣候、自然景觀等自然地理特征。2.運用圖表,理解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3.結合材料分析西北地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持續發展的方向。核心素養目標:區域認知:運用地圖及圖表,了解西北地區的位置范圍,歸納地形、氣候、自然景觀等自然地理特征。2.綜合思維:運用圖表,理解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3.地理實踐力:運用地圖和資料,說明盆地富庶的表現及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4.人地協調觀:結合材料分析西北地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持續發展的方向。評價任務重點 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難點 西北地區干旱的自然環境特點以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材料準備 教材、教材解析、教輔資料、互聯網材料、地圖、文字材料、視頻、多媒體、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中考評價體系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要點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提到西北,你會想到什么?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并表達自己的觀點進入課堂 讓學生從景觀圖片引出西北地區概況講授新課 任務一:西北地區概況1.位置與范圍2.西北地區地形3.西北地區河流4.西北地區的行政自主閱讀:河西走廊探究活動一:1.在第20頁圖6.17中找出祁連山脈、河西走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及塔克拉瑪干沙漠。 2.對照第20頁圖6.17,在圖6.23中標出新疆主要山脈和盆地的名稱。你能在“疆”字的右半部分“畺”與新疆的地形特征之間發現某種巧合嗎?新疆的地形結構特征可以概括為。任務二:深居內陸1.西北地區的氣候2.西北地區的植被3.西北地區的農牧業探究活動二:讀圖6.24,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規律?根據這種規律分析西北地區植被的分布狀況。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吐魯番的葡萄為什么這么甜?探究活動三:1.根據上述圖文資料,用你所學的知識,分析影響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2.西北地區農業灌溉的水源主要來自什么?任務三:資源豐富探究活動四: 讀圖6.27,說出西北地區主要包括哪些省級行政區,有哪些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主要的鐵路干線。自主閱讀:樓蘭古城搜集資料,了解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我們開發西北地區應從中吸取哪些教訓。 學生總結:西北地區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長城以北,面積約占全國的30%,人口約占全國的4%,學生總結:山脈: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賀蘭山脈、陰山山脈、大興安嶺。學生總結:河流——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學生總結: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學生自主閱讀學生回答:學生回答:三山夾兩盆學生回答: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②高大山脈的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南方地區位于暖溫帶和中溫帶;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過一半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甚至低于50毫米。該地區人口多沿河流或山麓分布。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學生回答:西北地區由西向東分布的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學生回答:西北地區一些山地的迎風坡和山麓地帶由于水分條件好,分布著大片的天然草場,適于放牧,成為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西北地區在一些河流沿岸及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則出現草美羊肥、林茂糧豐的平原或綠洲。學生回答:西北地區降水規律:由東向西逐漸減少。西北地區分布狀況:由東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學生回答:西北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所以這里的葡萄特別甜。學生回答:水源學生回答:高山冰雪融水學生回答:西北地區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的含量均居全國前列。煤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新疆,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兩大盆地中。 近年來,本地區大力發展與資源相關的產業,交通運輸條件也得到了較大地改善。但這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水資源短缺、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是該地區主要的環境問題。因此,在資源開發中必須十分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學生回答:主要行政區有: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的礦產有:石油、煤、天然氣等。主要鐵路干線有:蘭新線、北疆線、南疆線、京包線、包蘭線等。學生回答:同學們課后去搜集有關樓蘭古城消失的原因。 學生知道位置與范圍讓學生知道西北地區地形讓學生了解西北地區河流讓學生了解西北地區的行政讓學生了解河西走廊讓學生知道西北地區的地形和特點讓學生了解西北地區的氣候讓學生了解西北地區的植被讓學生了解西北地區的農牧業讓學生學以致用,分析西北地區的氣候特點讓學生了解西北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讓學生了解西北的經濟特點讓學生了解樓蘭古城課堂練習板書設計課后作業/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第三節 西北地區 同步作業3 1---10題 坎兒井坎兒井 ( https: / / baike. / doc / 5346117-5581564.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 ( https: / / baike. / doc / 23525-24512.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 ( https: / / baike. / doc / 3621116-3806812.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而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 ( https: / / baike. / doc / 6028763-6241764.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普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矁壕情_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適用于山麓、沖積扇 ( https: / / baike. / doc / 6456115-6669802.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緣地帶,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矁壕慕Y構,大體上是由豎井 ( https: / / baike. / doc / 5511828-574758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 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 ( https: / / baike. / doc / 5341576-557701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矁壕灰蜓谉?、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課堂參與度高,回答問題積極,知識點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維得到了訓練,課堂上有積極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學習氣氛,整體上達成了學習目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節 西北地區 (第3課時) 課堂教學評價表評價 指標 權重 評 價 因 素 評價等級 簡要評價優 良 中 一般教學 目標 (1) 10 1、根據課標、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 2、整節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教學結構 (2) 15 1、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能力特征,結合教材內容,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具有自己的特色。 2、過程設計科學合理,抓住重點關鍵,突破難點。 3、過程層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饋及時。 4、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扎實,體現學法指導。 5、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體現出對學生智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 方法 (3) 20 1、注重優化教學過程,講究教學實效。 2、注重啟發式教學,教學語言精當,富有誘導性。 3、依據教材、學生實際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注意教與學的調節,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教學 手段 (4) 10 1、根據教學實際,教學手段運用合理,如電教,提高教學效率。 2、精心設計常規教具和學具的操作。教學時間 (5) 10 1、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節。 2、各環節耗時合理,講練時間協調. 3、作業適度,負擔合理。準時下課,不拖堂。教學氛圍 (6) 20 重視教學情況的創設, 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師生感情融洽。教學 效果 (7) 20 1、教學措施落實,學生各方面表現出色。 2、教得實、學得活,即時效果好。 3、教學任務完成,課業負擔減輕,教學效率提高。注:優95%,良85%,好75% 一般60%評教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節 西北地區(第3課時) 知識性自我評價表.xlsx 第三節 西北地區(第3課時) 評價表.docx 第三節 西北地區(第3課時).pptx 第三節 西北地區(第3課時)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