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 粵人版 八年級下 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單元主題學習評價表評價指標 評價要素 學生自評 小組互評 教師評價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學習準備 (10分) 思想準備 (5分) 思想準備充分,主動提前預習,按時按質完成導學案, 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保持安靜學具準備(5分) 有提前準備學習用具的意識,提前拿出本節課所需教材、導學案、筆記本、草稿紙、文具等。興趣態度 (20分) 學習興趣 (10分) 對本堂課的內容有非常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態度(10分) 學習態度認真負責,認真參與課堂的每一個環節,認真思考每一個問題積極跟上老師的思維。合作交流(20分) 與人合作(10分) 主動和同學配合,分工合作,樂于幫助同學,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求同學的幫助。與人交流(10分) 態度謙虛,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能交流遇到的問題。思維狀態 (30分) 思維條理(15分) 能發現問題,條理清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解決問題思路清楚,做事有步驟計劃。思維創新(15分) 具有創造性思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能迅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習效果 (20分) 課堂練習成果(10分) 積極主動,正確率高。目標達成 (10分) 實現預定任務與學習目標。備注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大單元整體教學達成評價表(100分)項目 內容 評分標準 等級(分) 得分(分)A B C D單元前期分析(15分) 單元教學內容與任務分析 明確單元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知識結構分析清晰、正確。單元教學任務分析正確。 6 5 4 3學習者學情分析 學習者學情的起點水平、動機、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等分析正確。 5 4 3 2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正確。 4 3 2 1單元教學目標闡明(15分) 單元內容目標確定 單元內容目標全面、均衡,領域區分正確。 7 6 5 4單元學業目標闡明 單元目標目標闡述正確,具有可操作性、可評價性,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 8 7 6 5單元教學過程設計(60分) 單元教學環節 單元教學情境創設有新意,正確體現目標,內容充實、適當,環節清晰,過渡自然,有效引導學生參與,啟發學生思考,呈現方式合理。 20 16 12 8單元學習方式 單元學習體現新課程理念,運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學習方式適當、正確。 10 8 6 4單元教學方法 單元教學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學科教學特點,符合學習者特征。 10 8 6 4單元教學設計對媒體運用和教學資源開發 單元教學的媒體運用恰當,有利于教學的實施、目標的實現,能開發教學資源。 10 8 6 4單元教學設計形成性評價 單元教學課堂小結完整、精煉。作業量適當。課堂時間分配合理。 10 8 6 4文檔規范(10分) 內容 內容完整,語言清晰、簡潔,圖表運用得當。 5 4 3 2排版 格式整齊、美觀,布局合理。 5 4 3 2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表(3課時)章節 課時 內容 活動第一節地理區域第1課時 1.區域的劃分2.區域范圍3.區域界線討論:1.知道區域是如何劃分的?2.了解區域的劃分范圍?3.我國的區域界線有哪些?第二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第2課時 1.秦嶺——淮河2.賀蘭山討論:1.知道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2.知道賀蘭山的地理界線。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地理(粵人版)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單元教學主題 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學科 地理 年級 八年級單元 第五單元 授課人單元內容 本單元主要內容: 本章教材是中國地理總論和中國區域地理的銜接點,在上冊講述中國地理概況、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我國不同地理區域的差異。 第一部分主要講述了地理區域的相關知識。教材內容分為三部分:區域的劃分、區域范圍、區域界線。學習本節知識,要求能夠掌握地理區域的概念及種類,并熟悉各種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及其分界線;知道區域范圍有大有小,某個地區按照不同的依據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了解我國區域劃分的相關知識,并能說出特定地區所屬的區域類型。 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秦嶺-淮河一線和賀蘭山這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相關知識。學習本節知識,要求能夠掌握秦嶺-淮河一線和賀蘭山這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位置和分界線兩側的地理差異,進而理解兩條重要地理分界線的地理意義。 本單元內容的邏輯結構 本單元內容可開發的教學活動與資源: 1.本單元主要教師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小組展示成果等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2. 本單元教學資源有互聯網、地圖、文字材料、視頻、多媒體、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中考評價體系等。 本單元教學重點: 1.了解地理區域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不同地理區域劃分的界線和范圍。 3.掌握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 4.明白賀蘭山對寧夏平原發展的作用。 本單元教學難點: 1.地理區域劃分的概念及原因; 2.掌握自然區域、行政區域、經濟區域、文化區域等概念,并指出某地區所屬區域類型。 3.掌握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2022新課標要求 1.了解我國的地理差異,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的差異。 2.運用地圖、圖像等資料,說明秦嶺——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線在地理分區中的意義。單元學情 本章內容是中國地理總論部分和中國地理區域部分的銜接點。學生通過八年級上冊的學習,已經了解了中國地理的概況,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征。對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有了感性的認識,但對于學生來說,對區域劃分和區域的認識還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本章的教學就是要把學生對區域差異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程度,理解區域劃分的作用,掌握區域劃分的基本方法,學會通過比較的方法了解我國的宏觀區域差異。單元目標 學業目標: 1.了解地理區域的基本概念,認識基本的地理區域。 2.掌握不同地理區域劃分的界線和范圍,并能利用地圖解釋區域劃分的條件和依據。 3.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了解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概況。 4.根據相關資料比較秦嶺—淮河線南北的地理差異。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5.了解賀蘭山的位置和地理意義,掌握賀蘭山兩側自然條件差異及其對寧夏平原發展的作用。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目標: 區域認知: (1)了解地理區域的基本概念,認識基本的地理區域。 (2)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了解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概況。 綜合思維: (1)運用地理區域劃分相關知識,指出不同地區所屬的區域類型。 (2)根據相關資料比較秦嶺—淮河線南北的地理差異。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3.地理實踐力: (1)通過區域的劃分,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的特點和聯系,培養學生的分類總結、歸納綜合的思維能力; (2)了解賀蘭山的位置和地理意義,掌握賀蘭山兩側自然條件差異及其對寧夏平原發展的作用。 4.人地協調觀: (1)通過讀圖、分析等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態度。 (2)通過對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達成評價表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大單元教學(第1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地理區域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1.了解地理區域的基本概念,認識基本的地理區域。 2.掌握不同地理區域劃分的界線和范圍,并能利用地圖解釋區域劃分的條件和依據。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南方和北方買菜的差異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區域的劃分,區域的范圍和區域界線,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剖析知識點,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區域的劃分任務2:區域范圍任務3:區域界線案例分析1:區域類型的判斷案例分析2:區域類型大小的比較案例分析3:區域的劃分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大單元教學(第2課時)學習規劃學習內容 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課型課時 新授課課時目標 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了解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概況。 2.根據相關資料比較秦嶺—淮河線南北的地理差異。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3.了解賀蘭山的位置和地理意義,掌握賀蘭山兩側自然條件差異及其對寧夏平原發展的作用。達成評價驅動性問題 以秦嶺——淮河南北的自然差異為驅動進入課堂,引出自然地理的分界線,通過資料了解秦嶺——淮河和賀蘭山作為重要地理分界線的重要意義。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思維進階,并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學生的創造力。學習活動 任務1:地理分界線任務2:秦嶺——淮河任務3:賀蘭山案例分析1: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地理分界線的依據案例分析2:秦嶺——淮河兩側的類型案例分析3:賀蘭山的地理意義作業設計 選擇題(9題)和綜合題(1題)及時性評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地理 粵人版 八年級下 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單元教學設計評價表.doc 初中地理 粵人版 八年級下 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單元主題學習評價表.docx 初中地理 粵人版 八年級下 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表.xls 初中地理 粵人版 八年級下 第五章 地理區域和界線 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