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能用杠桿原理解釋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2.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3.能根據滑輪組的構成方式判斷省力情況4.能識別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滑輪,能根據要求組裝簡單的滑輪組1.用杠桿原理解釋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2.根據要求組裝簡單的滑輪組滑輪將等臂杠桿的中間部分加寬(如圖 1);使之變成一個繞中心軸轉動的圓輪(如圖 2);再把圓輪的外緣加工成槽狀(如圖 3).這種周邊有槽、繞軸心轉動的圓輪叫做滑輪(如圖 4).滑輪在使用時,根據軸的位置是否移動,又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兩種.使用時,軸固定不動,叫定滑輪(左下圖);使用時,軸和重物一起移動,叫動滑輪(右下圖)滑輪的特點1.定滑輪: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②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如右圖所示,支點在軸心 O 處,動力臂 l1 等于阻力臂 l2 都是半徑,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拉力大小始終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所以定滑輪不省力,定滑輪實際上就是等臂杠桿,但拉力的方向與重物移動的方向相反.同學們現在終于知道為什么定滑輪不省力了吧.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改變拉力的方向(如下圖),拉力的大小會發生改變嗎?請根據下圖進行分析.結論: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2.動滑輪: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如下圖所示當拉力豎直向上拉時,支點在邊緣O處,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的2倍,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拉力是重力的一半.②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拉力不是豎直向上拉動時(如下圖),F1`的力臂小于直徑,拉力會變大.所以使用動滑輪提升重物,只有動力方向豎直向上時,動力臂才是阻力臂的2倍;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 F=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F等于2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 sG.即省力但費距離.高高的旗桿頂端有個能繞著固定軸心轉動的小輪子,站在地面的旗手緩緩向下拉繩子時,國旗會徐徐上升,關于這個小輪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這種小輪子我們稱為定滑輪B.這種小輪子實質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C.使用這種小輪子的目的是為了省距離D.使用這種小輪子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力的方向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提起貨物,分別沿三個不同方向拉繩子,關于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F1>F2=F3 B.F1=F2=F3C.F3>F2>F1 D.F1>F2>F3如圖所示,是利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情況、下述對動滑輪的分析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動滑輪的支點在其圓心 O 處B.動滑輪實質上是可以連續轉動的變形杠桿C.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 2 倍的杠桿D.由于動滑輪隨重物一起運動,其支點的位置也不斷變化如圖所示,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總重 60N 的物體被勻速提升了 10cm,若不計滑輪,繩的重和摩擦,則拉力 F 及其向上移動的距離 s 分別為( )A.F=60N,s=0.2m B.F=30N,s=0.2mC.F=60N,s=0.1m D.F=30N,s=0.1m如圖所示,把重為 20N 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12N,若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拉力及動滑輪重力的大小分別是( )A.10N 8N B.12N 4N C.16N 8N D.6N 4N如圖所示,某同學用重為 10N 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 50N 的物體,不計摩擦,則該同學所用拉力 F 的可能值是( )A.20N B.25N C.30N D.35N如圖所示,G=200N,滑輪重 G′=40N,要使物體能勻速上升 2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摩擦及繩重)( )A.F=440N,并向上移動 4m B.F=440N,并向上移動 1mC.F=240N,并向上移動 4m D.F=240N,并向上移動 1m工廠為了搬運一個笨重的機器進車間,某工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方案(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型鋼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如圖物體 A 重 80N,與水平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 16N,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恰好做勻速運動,則拉力的大小為(繩重、滑輪重、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力忽略不計)( )A.40N B.8N C.48N D.96N如圖所示,用一動滑輪拉物體 A 以 0.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物體 A 重為 20N,拉力 F 的大小 2N,若忽略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則:(1)物體 A 收到的摩擦力大小?(2)在 2s 內繩的自由端被拉過了多少米?如圖所示,用水平拉力 F 拉著重為 50N 的物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 F 的大小是30N,則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 N B.20 N C.15 N D.10 N從上面的學習中我們通過杠桿的角度認識了滑輪的特點,但是在分析力的關系時,我們最常用到的方法是受力分析,接下來我們將從受力分析的角度,進一步加深對滑輪的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受力分析過程(理想情況下勻速拉動):滑輪組定滑輪雖然能改變力的方向,使我們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而動滑輪雖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時會帶來不便.于是人們就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把它們各自的優點結合起來,這樣就組成了滑輪組(如圖).從上面的探究我們不難發現:,滑輪組的繞線方法是“由內到外,一上一下”,并且每個滑輪繩子只能繞一次,對于滑輪個數不同的滑輪組,繞線方法不同:(1)動滑輪與定滑輪個數相等的滑輪組,繞線方法有兩種,可以從定滑輪開始也可以從動滑輪開始;(2)動滑輪與定滑輪個數不相等的滑輪組,繞線方法只有一種,只能從滑輪個數少的一端開始.滑輪組作圖(1)由內向外繞;(2)動滑輪和定滑輪的輪鉤只能用其中之一作為繞繩起點.(奇動偶定)如上圖所示,當 n 取 4 的時候,繞繩的起點在定滑輪;當 n 取 5 的時候,繞繩的起點在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1.滑輪組的受力特點方法:對動滑輪受力分析關鍵:找出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條件:只有在不計繩重和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力的時候才可以受力分析判斷滑輪組繩子的段數的方法:“橫線切割法”橫線下方與動滑輪有直接聯系的繩子的根數即是承擔總重的繩子的段數 n.下圖的圖1中,n=3;圖 2 中,n=52.滑輪組受力分析過程(不計繩重和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力):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既可以省力又能改變動力方向的裝置是( )圖甲、圖乙是由相同的滑輪組裝的滑輪組,甲乙兩人分別用兩裝置將質量相等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氣阻力、摩擦、滑輪和繩子的質量均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 B.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的 3 倍C.乙拉繩子的速度是甲拉繩子速度的 2 倍D.甲拉繩子的距離等于乙拉繩子距離的 1/2 倍如圖,工人要將一塊重 900N 的建材運到 10m 高處,裝置中每個滑輪重 100N,建材上升的速度是 0.8m/s(繩重及摩擦不計).在施工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工人的拉力為 500N B.人拉繩的速度為 2.4 m/sC.工人的拉力為 450N D.繩子移動的距離為 30m用如圖所示滑輪組提起重 G=320N 的物體,整個裝置靜止時,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 F=200N,則動滑輪自身重力是(繩重及摩擦不計)( )A.120N B.80N C.60N D.無法計算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 50N,繩重和摩擦不計,人對繩子的拉力是 260N,則物重是_____N;若重物上升的高度是0.2m,則繩子自由端下降_____m.如圖所示裝置中,A物體重力為 100N,B物體重力為30N,此時 A物體恰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A 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其重力的 0.2 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繩和滑輪摩擦)( )A.A 受到繩子的拉力為 30N B.動滑輪的重力為 10NC.若將 B 的重力增加一倍,則 A 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一倍D.若將 B 的重力減小一半,則 A 受到的摩擦力也減小一半如圖所示,通過滑輪組用200N的拉力在20s內將重為480N的物體勻速提高2m,(不計繩重和摩擦),求:(1)動滑輪重;(2)繩自由端的移動速度為多大?(3)若重物再增加 150N,要使重物勻速上升,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個300N的重物,現用如圖所示裝置將物體勻速拉動,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考慮滑輪重力和滑輪與繩間摩擦,水平拉力F為______N.若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為0.6m/s,則物體移動速度為______.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動物體,當物體勻速移動時,繩端受到的拉力為30N;若物體重100N,不計滑輪重及摩擦,物體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A.30N B.60N C.90N D.100N如圖所示,在兩墻之間同一水平面上的A、B兩處用彈簧測力計和滑輪相連,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重和摩擦,若拉力F=5N,則彈簧測力計P示數是______N,彈簧測力計Q的示數是______N。按要求畫圖:(1)如圖所示,某人在 A 處提起物體,請在圖中畫出既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的繩子繞法.(2)在圖中人要提升重物,請畫出繩子的繞法.按要求畫圖:(1)如圖所示,忽略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根據拉力F與重力G的關系連線.(2)利用圖中的滑輪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將重力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升到高處,繩、滑輪的自重及摩擦不計,請在滑輪組上畫出繩的繞法.(3)如圖,有一個滑輪組,當用力F向下拉繩子時,繩端每拉下12m,重物就上升4m,請按題意畫出滑輪組的繞繩方式.用圖中的裝置來提升重物,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為( )如圖,在豎直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重為 10N 物體 A 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為0.4m/s,不計繩與滑輪摩擦以及滑輪重和繩重,則拉力F的大小和滑輪上升的速度分別為( )A.20N 0.2m/s B.20N 0.8m/sC.5N 0.2m/s D.5N 0.8m/s如圖,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重 800N 的物體在 10s 內勻速上升了 1m.已知拉繩子的力 F 為420N,不計摩擦和繩重.則提升重物過程中( )A.繩子自由端被拉下 3m B.繩子自由端被拉下 2mC.動滑輪重 20N D.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是 0.1m/s為了將重為600N的物體運送到6m高的樓頂上,某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施加了300N拉力在30s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此過程中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18m,有______股繩子承擔物重.請根據題意在圖中畫出滑輪組繞繩方法.如不計摩擦和繩重,動滑輪的重為______N;如果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450N,那么該滑輪組最大可吊起______N 的物體如圖所示,重 30N 的物體 A 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 A所受的滑動摩擦阻力是物重的 0.2 倍,物體 A 在 2s 內前進了 0.2m.若不計滑輪重、繩重及軸摩擦,拉力 F 為______N.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______m/s.如圖,用滑輪組將物塊從位置 A 勻速拉到位置 B,按要求繞線,物體移動 1m 繩子自由端移動 3m利用圖中的滑輪組,站在地面上的人用200N的拉力將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升到高處(繩、滑輪的自重及摩擦不計),請畫出滑輪組上繩的繞法小華在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力時,裝置如圖所示。(1)在圖中標出支點 O 和拉力 F 的力臂 L。(2)若實驗中提供三種重力不同的鉤碼:A.0.2N B.0.5N C.1N,在不超過彈簧測力計量程的限度下,她最好選擇______(填字母)(3)小華發現鉤碼越多,F 越接近______G。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如圖所示是滑輪的兩種用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是定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B.甲是動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C.乙是定滑輪,使用時不能省力D.乙是動滑輪,使用時可以省力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移動物體 A 時,當沿不同方向分別用 F1、F2、F3 的力,以不同速度勻速拉動物體時,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如果滑輪組的動滑輪重為 5 牛,重物的重力為 100 牛,當物體靜止不動時,彈簧秤的示數是( )A.105 牛 B.110 牛 C.52.5 牛 D.55 牛用如圖所示的工具提升相同重物 G,(不計摩擦,不計繩、滑輪和杠桿重)最省力的是 ( )在校物理科技節上,小玲老師給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圖所示,當一學生握住中間細細的圓柱體并保持靜止時,小玲老師用兩彈簧測力計拉動圓柱體兩側的“同一根”細線,使“整根”細線向右做勻速運動,神奇的是:左手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8N,右手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卻只有1.6N。“同一根”細線右端受拉力小,為何細線還能向右勻速運動呢?原來中空的細圓柱體內部另有“機械”(不計繩重及摩擦),你認為內部最有可能的結構是下列圖中( )如圖所示,一滑輪下端懸吊一個重100N的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動滑輪在2s內上升了2m(不計滑輪、繩的重力和摩擦),則拉力F=________N,則物體上升的速度是v=________m/s。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10s內將300N的重物勻速提升3m,已知動滑輪重3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大小為______N,繩端移動的速度為______.如圖所示,物體A重100N,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體前進時,若物體A與地面間摩擦力f=30N,不計滑輪重和繩與滑輪間摩擦。則繩端的拉力F是_____N,當繩子自由端向左移動3米時,物體A向左移動______m。(1)小明站在地面上用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試在圖中畫出繞線的方法。(2)要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吊起重 1000N 的重物,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400N,則 應怎樣繞制滑輪組?(滑輪重和摩擦不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典例精練例1高高的旗桿頂端有個能繞著固定軸心轉動的小輪子,站在地面的旗手緩緩向下拉繩子時,國旗會徐徐上升,關于這個小輪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這種小輪子我們稱為定滑輪B.這種小輪子實質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C.使用這種小輪子的目的是為了省距離D.使用這種小輪子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力的方向例2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提起貨物,分別沿三個不同方向拉繩子,關于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F1 F2-F3 B.F1-F2-F3C.F3>F2>F1D.F1>F2>F3G例3如圖所示,是利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情況、下述對動滑輪的分析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A.動滑輪的支點在其圓心O處B.動滑輪實質上是可以連續轉動的變形杠桿C.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BD.由于動滑輪隨重物一起運動,其支點的位置也不斷變化例4如圖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總重6ON的物體被勻速提升了1Ocm,若不計滑輪,繩的重和摩擦,則拉力F及其向上移動的距離§分別為A.F=60N,s-0.2mB.F=30N,s=0.2mC.F=60N,s=0.1mD.F=30N,s=0.1m例5如圖所示,把重為2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N,若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拉力及動滑輪重力的大小分別是A.10N 8N B.12N 4N C.16N 8N D.6N 4N例6如圖所示,某同學用重為10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50N的物體,不計摩掾,則該同學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NB.25NC.30ND.35N例7如圖所示,G=200N,滑輪重G'=40N,要使物體能勻速上升2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摩擦及繩重)(A.F=440N,并向上移動4mB.F=440N,并向上移動1mGC.F=240N,并向上移動4mD.F=240N,并向上移動1m例8工廠為了搬運一個笨重的機器進車間,某工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方案(機器下方的小圓表示并排放置的圓型鋼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A.機器B機器777777777777、RRRPRRRR機器D機器0000007o777777777777777777777777899999,9,例9如圖物體A重80N,與水平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16N,在拉力F的作用下恰好做勻速運動,則拉力的大小為(繩重、滑輪重、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力忽略不計)A.40N B.8N C.48N D.96N777777777777777例10如圖所示,用一動滑輪拉物體A以0.5m5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物體A重為20N,拉力F的大小2N,若忽略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則:F(1)物體A收到的摩擦力大小?(2)在2s內繩的自由端被拉過了多少米?()2W[2)2m例通如圖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者重為50N的物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F的大小30N,則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是A.60NB.20NC.15ND.10NDF555555555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初三-物理-預習講義-第2講 滑輪.docx 新初三-物理隨堂測-第2講 滑輪.docx 第2講滑落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