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神州音韻(一)—— 《黃河船夫曲》教學設計教學分析《黃河船夫曲》是一首可列入世界藝術殿堂級的歌曲,作為一首勞動號子,它以其高亢悠揚的旋律,描繪了黃河曲折迂回的特點,展現了陜北人民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和樂觀問上的精神風貌。全曲篇幅短小,為一部曲式,前12小節是主題及多次局部重復,所以比較容易學習和掌握。教學目標1、了解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了解陜北民歌與陜北人民生活之間的聯系,感受、體驗陜北民歌的風格特點。感受音樂形象和情緒,弘揚民族精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感受音樂形象和情緒,弘揚民族精神教學難點:了解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教學過程激趣導入1、播放歌曲:阿寶《山丹開花紅艷艷》片段。學生在音樂聲中等待上課。師:同學們,課前我們聽到的民歌里唱的內容還有印象嗎 他們的演唱有什么共同點 師: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陜北民歌,在陜北有這樣一句話“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陜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歡民歌。陜北人的生活離不開民歌,陜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們的生活。師:其中的演唱者認識嗎 阿寶在農村長大,從小受到民間音樂的熏陶,他對陜北民歌非常鐘情,聲音能竄高走低,將陜北民歌的魂植入人們的內心。他的聲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點 陜北民歌到底和陜北有什么聯系 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陜北,走近陜北民歌。(二)初聽歌曲1.背景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后,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后,寫出了《黃河》詞作,并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后遂蕩其共鳴,樂思如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里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半月之內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作者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現南沙區欖核鎮),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在1939年,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有一位年輕的音樂家放棄了在法國就職的優異條件,毅然回到了當時正處在被壓迫、被剝削、被侵略的多災多難的舊中國,投身到抗日救國的洪流中,創作了大量的革命作品,用音樂向大眾發出呼聲,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河船夫曲》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一樂章,是一首混聲合唱。這里運用了黃河船夫號子的音調素材。這一樂章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繪了船夫們與風浪搏擊的場面,音樂充滿戰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據開始的主題旋律,拉寬了節奏、放慢了速度,表現船夫們穿過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種欣慰。這表明,中國人民盡管處在艱難抗戰之中,但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樂又回到了樂章開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強漸弱,由近到遠。這一樂章通過黃河船夫與急浪、險灘的搏斗,象征著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日趨激烈的民族矛盾。(三)復聽歌曲設問1:“歌曲的旋律如何,歌曲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畫面?”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歌曲旋律較為慷慨激昂,描繪了一幅黃河船夫在河面撐船載客的景象。設問2:“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感?你聽到了什么有特色的部分?”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是西北民歌,表現了黃河兩岸人民對黃河的熱愛,同時又反映出他們敢于與黃河對抗的勇氣與決心。歌曲運用陜北方言進行演唱,營造了一股濃厚的西北風味,旋律樂句每句末尾都有下滑音進行修飾,更加豐富了旋律,點綴了歌曲。學唱歌曲老師來唱第一段歌詞,請大家隨我輕輕跟唱曲譜,注意觀察歌曲的旋律還有什么特點 (重復)出現了幾次 (5次)1)生隨琴唱重復旋律師:剛才在聽的時候,同學們已經能基本輕聲跟唱,說明這首曲調瑯瑯上口。尤其是中間這一段,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段旋律。2)生邊做協調有致的劃船動作邊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復師: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復次數最多的旋律 我們可以聯系船夫們此時的動作,想一想他們一邊唱歌一邊在(劃船)。他們的動作有什么特點 (嫻熟、協調有序)師:讓我們模仿船夫嫻熟的、重復的劃船動作,隨琴唱這一句重復出現的旋律。3)生邊做劃船動作,邊唱歌詞,感受四四拍子的強弱規律,表現歌曲的韻味,將歌詞每小節第一拍的字放大。師: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強弱關系是怎樣的 (強弱次強弱)師:劃船動作中第一個劃開水波的動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強弱關系。讓我們邊做劃船動作邊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韻味。教學小結《黃河船夫曲》贊頌了我們中華民族勇敢堅強、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而且讓我們在音樂中體會了氣勢磅礴的壯美之感。讓我們在這種美的激勵中走向美好的明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