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神州音韻(一)——《走絳州》教學設計教學分析這是一首漢族歌曲,又名《一根扁擔》,流傳于山西和陜北。通過重復和加襯的手法,使結構擴充成五個樂句,從而使民歌所表現的情緒更為活躍,非常逼真地塑造了一個具有鮮明性格特征的挑擔者的形象。山西、陜西等各地對本歌進行了一些改動,所以這首歌有很多版本,如襄汾版本、陜西版本和絳州本土版本等等。絳州本土版本以山西省歌舞劇院郭虎絳老師的為代表。郭虎絳老師本身是絳州人,演唱這首歌曲融入了自己特有的家鄉情感。教學目標1.能夠理解歌曲《走絳州》的意境和情感,感受這首歌曲的美。2.能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能夠熟練演唱這首歌曲。3.發揚團結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團隊意識。4.通過合作學習和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能力。教學重難點學唱《走絳州》,感受山西民歌的魅力。教學過程激趣導入 絳州,是指今天的晉南地區,古時晉南地區的行政中心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新絳縣一帶。絳州歷史悠久、農業發達,吸引陜西東部、南部,山西中部,河南北部等人口,在絳州從事農業經驗交流和商業交換活動。 一根扁擔走絳州,本來是十分辛勞的事,但人們卻偏要苦中尋樂,《走絳州》民歌便是以輕松、歡悅的旋律來表現走絳州者的心態的初聽歌曲你從歌聲中聽到了什么 生:一根扁擔……你覺得這首歌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歡快、稍快3.說說《走降州》“降州”是古稱,在山西省,現在是商業發達的繁華之地。我們現在要買東西都是到超市去買或到商場去買,甚至可以坐在家里,足不出戶網上淘寶。可是那時候高原溝壑縱橫,交通不便,人們要買東西賣東西都只能挑著擔子走到降州去。于是就有了“擔上扁擔走降州”的說法。所以《走絳州》又叫《一根扁擔》。4.學學挑擔子走路師:你們挑過扁擔嗎 你會挑扁擔嗎 能學學嗎 (盡量模仿各種不同的姿勢)師:來,編幾句最簡單的歌詞記住這個動作(記住動作和初步感受節奏性)(師生合作)(編詞:左肩挑,右肩挑,換個肩再挑一挑。雖然擔子沉,我們心里樂淘淘)這首民歌的奇特之處是大量地使用了虛詞襯字。實際上的歌詞只有"一根扁擔軟溜溜,擔上了扁擔到絳州"這么二句,然而音樂卻有二十多小節,其余的大部分都讓虛詞襯字占用了。歌曲的旋律也很有特色。5 i 5 i | 5 i 5 i | 音樂樂匯的反復恰如其分地刻畫了軟溜溜的扁擔一上一下地顫動形態;"茲各茲各……"既是虛詞又可以說是象聲詞,配上 1 2 1 2 | 的音樂,把扁擔的顫動聲形容出來了,有形有聲,有行為有情感,這是這首民歌的感人處。再聽歌曲1、解決重難點節奏(1)師:接下來我們來試著帶著這樣的情緒模仿一下挑夫輕快的步伐。(帶著節奏演唱重難點句子)師:你會挑扁擔嗎 能學學嗎 (請1-2名學生學學挑擔子的模樣。盡量模仿各種不同的姿勢,如:左肩挑右肩挑、換肩等等。)師:在教室里拿什么東西可以替代扁擔來模仿挑擔的動作 (2)隨樂律動。學生隨音樂《走絳州》挑擔律動,再次熟悉音樂2.學唱歌曲(1)彈琴哼唱(2)隨樂哼唱(3)填詞演唱(4)學學挑擔子。A、隨樂律動演唱B、引導學生發現歌曲中的虛詞襯詞,并說說它們的作用。(6)情感處理。師:挑夫們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可他們卻能苦中作樂。請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讓他們肩上的擔子變得更加輕松、腳步變得更加輕快呢 教學小結山西的民歌,感情真摯,瑯瑯上口,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山西民歌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的瑰寶,希望大家課后通過網絡和圖書多多了解他,選擇自己喜歡的唱一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