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西風的話教學目標1. 通過學唱《西風的話》,體會歌詞含義,懂得珍惜時光、熱愛生活。 2. 能用連貫、柔美的聲音和諧地演唱二聲部《西風的話》,理解樂句與樂段。 3. 通過身體律動、模仿合作等方法,了解節奏、旋律、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對音樂表現的作用,并能隨旋律的進行和力度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用和諧、柔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二聲部。2. 隨旋律的進行和力度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教學難點: 1. 合理運用氣息保持聲音位置的統一。2. 隨旋律的進行和力度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教學過程一、秋的遐想——情境導入 律動感受 1.聆聽《西風的話》交響版合作律動,感受柔美詩意的音樂情境。 (1)一聽。師:同學們,秋葉漫天飛舞,我們仿佛走入了哪個季節? 生:秋天。 (2)二動。師:踏著音樂的腳步,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答個人感受或者音樂情緒。 二、秋風逐葉——入境參與 巧解難點 師:秋風逐葉,一同走過了幾個樂句呢? 1.手畫圖譜 視聽結合 x x xx xx | x - x - | x x xx xx | x - - 0 | 2. 節奏整理 結構分析 四個規整樂句組成一個方整性的單樂段結構。 3.關注要素 學唱曲譜 (1)骨干音練唱:關注休止符,(呼吸)不露痕跡。 (2)完整曲譜,師生對唱。 關注1:體驗行板速度。 關注2:表現力度變化。 (3)引導高位置練唱,注意音色統一。 (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秋的足跡”的動態圖譜、聆聽落葉的聲音、師生旋律對唱等方法,要素感知、曲譜演唱、結構分析層層遞進、逐個擊破。) 三、秋的傾訴——揭題學唱 表現音樂 師:音樂已如此美妙,加上歌詞又會是怎樣的呢?一同聆聽“西風的話”。 1.揭題聆聽。 (1)一聽,深化情感體驗。師:西風用怎樣的話語對我們訴說?生答。(溫暖柔和。等等) (2)二聽,體會歌詞內涵。師:為什么用“你”“我們”?它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生答。(拉近距離,更覺親切。時光易逝,珍惜時間。等等) 2.自主學唱。 (1)自主練唱。解決一字多音、八度大跳等難度。 (2)學生示范、生生互評。 (關注音準的正確把握,提示演唱狀態及歌聲的美感。如:“顏”字帶點yu的感覺高位置豎著唱等。) 3.演唱歌曲。 (1)歌詞朗誦,體驗歌詞的美感。 (2)自主探究情感的細致處理。 (3)聆聽二聲部尾聲。 (4)逐步學習二聲部尾聲。 (聆聽教師二部彈唱;尋唱高聲部;演唱高聲部與老師合作;學唱低聲部;嘗試二部合作;合唱二聲部等。) (設計意圖:以生為本、以音樂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學唱難點,在歌詞理解、聲部學唱、情感表現等環節中逐步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四、秋的回味——拓展實踐 情感升華 1.認識作曲家黃自。 2.《花非花》師生吟唱。 (生朗誦,師吟唱。感受情感力度以及“依字行腔”吟誦成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