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教學目標1.聆聽《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海南),感受音樂所創造的詩情畫意和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 2.能準確區分歌曲三個樂段,嘗試用柔和而連貫的聲音歌唱,感受旋律的美。 3.從聆聽中懂得演唱形式及其每個樂段速度、力度、情緒的不同。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的速度變化及男高音音色對歌曲的表現作用教學難點: 感受音樂所創造的詩情畫意和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 從聆聽中懂得演唱形式及其每個樂段速度、力度、情緒的不同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有一首歌被宇航員帶入太空播放,這首歌你知道嗎? 師:這首歌是《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同學們你們聽過嗎? 通過歌名,你能猜出這首歌講了什么故事?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首描寫家鄉贊頌紅軍的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1.初聽欣賞《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1)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 (2)歌曲的內容:為什么愛五指山,愛萬泉河? 師:請同學們帶著兩個問題完整地聆聽歌曲,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是呀,這首歌曲演唱屬于男高音獨唱,男高音在表現歌曲上有什么作用。男高音獨唱表現人民戰士愛家鄉愛哨所,男聲的陽剛之氣更為有勁,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顯英雄氣概。 2.復聽細品 師:同學們第二遍以觀賞視頻的方式帶著兩個問題再次聆聽,邊聽邊思考,“我”為什么愛五指山,愛萬泉河? 師:五指山萬泉河是革命戰士保家衛國、浴血奮戰戰斗過的地方,可以說飽含了人民戰士對鄉土的熱愛,也寄寓了“我”對革命先輩的懷念和崇敬。 師:作者整首歌曲反復強調了愛五指山、愛萬泉河,其實就是作者對什么的愛?其實就是作者對家鄉和祖國的愛。請和我一起朗讀歌詞。 3.對比聆聽 師:第三次聆聽,同學們討論來說說這首歌分成幾個樂段,各個樂段的速度,力度有什么不同?聆聽后交流, 師:這首歌曲表達了人民戰士對鄉土的熱愛,更寄寓了對革命先輩的思念和崇敬。在優美深情的歌聲中,展現了革命戰士繼承革命傳統,為人民守衛國土的精神風貌。歌曲的前部分包含兩個樂段。 前樂段的四個樂句句式為3+3+4+4(小節),均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個樂句承接緊密,欲止不能,一氣呵成,表達了戰士熱愛家鄉的深情和保衛祖國的決心。后樂段的旋律舒展流暢,盤旋起伏,熱情洋溢地贊頌了這片英雄的土地。 歌曲的中段速度加快,節奏鮮明,帶有進行曲風格,表現了戰士手持鋼槍,巡邏在山路、河邊,英勇地守衛國土的勃勃英姿。最后歌曲再次傾吐了學習紅軍,保衛祖國的豪情壯志。 4.作者、演唱者介紹 激揚的歌聲是哪位作品家為我們帶來的呢?《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是由鄭南填詞,劉長安譜曲,游國平首唱的歌曲,李雙江于1973年演唱的版本收錄于《戰地新歌》第二輯。1989年,李雙江憑借該曲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 。該曲采用了大調式的手法,并借鑒了海南民歌《五指山歌》中的音樂元素,優美的旋律中透出陽剛之氣 。李雙江熱情似火、高亢嘹亮的傳唱,使這首歌曲如同插上了矯健的翅膀,飛遍了中國的山山水水,他的演唱熱情奔放,富有樂感,吐字清晰,聲音流暢,高音穩定透明,輝煌而華麗。歌詞中所呈現出來的是紅色海南,革命之島, 5.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通過欣賞、演唱你們是不是對《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讓我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作力把這首歌曲用不同形式展現出來,演繹到我們的課堂中吧。 根據樂曲的內容,樂曲場景,分組創編舞蹈動作,設計屬于自己的表演,比一比哪組創編的好?!?根據樂曲的內容,情緒情感、分組設計演唱方式,視唱樂譜。 小結:同學們,通過學習《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我們學到了歌曲贊頌家鄉實則是表現紅軍保衛家鄉的豪情壯志。其實此類歌曲還有很多,你們知道贊頌我們家鄉、贊頌紅軍戰士的歌曲嗎?課后你可以到網上搜一搜,唱一唱,我想你們一定也很自豪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