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音樂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彼得與狼》教學目標1. 初步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能聽辨出各種樂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話故事的情節。 2. 通過欣賞,培養學生對樂器的辨別能力、肢體表現能力、想象力。 3.通過音樂故事使學生獲得思想感情上的教育。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聽辨各種樂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現的音樂形象。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分角色進行表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師:歡迎同學們來到音樂課堂。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童話故事《彼得與狼》,《彼得與狼》講述的是少先隊員彼得和小鳥團結合作,機智、勇敢捉住狼的故事。它是由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在1936年專門為兒童創作的一部交響童話作品。 師:什么是交響童話呢?交響童話是用交響樂的形式講述一個童話,其實是一種與交響詩類似的音樂體裁,只是它的內容是童話。下面我們一起認識一下他們吧? 二:角色的介紹 師:《彼得與狼》中有7個主要人物。 彼得;爺爺;貓;鴨子;小鳥;狼;獵人 作曲家非常的有智慧,他用不同的樂器塑造著不同的角色。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不同的樂器的音色并走進每個角色吧。 1.彼得主題:弦樂四重奏,提琴的一家:第一提琴、第二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弦樂四重奏奏出明快、進行性地音樂,生動地表達了活潑、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機智形象。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聽完之后你對彼得人物形象有一定的感受嗎?請你試著演一演。 2.小鳥的主題音樂:長笛以高音區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頻繁、旋轉般的旋律。塑造了小鳥輕盈靈動的形象。 3.鴨子:雙簧管 雙簧管的音色和鴨子的叫聲很像。因此,在中音區吹出的帶變化音的徐緩主題旋律,具有悲歌性,表達鴨子后來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慘命運。由于鴨子是善良可愛的,所以吹奏出的鴨子主題音樂也是優美動聽的。 4.貓:單簧管 在整部交響童話里是個調皮搗蛋的角色,因此,表達它的音樂, 是用單簧管吹出的輕快活潑的跳躍性音調,顯示出小貓的詼諧和活潑的性格。 這里的雙簧管和單簧管它們都是木管家族中的“兄弟倆。我們經常把它混淆,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這兩件樂器。從外形看它們的笛頭是不一樣的,單簧管是一個單層的哨片貼在笛頭上,雙簧管是雙層的哨片,單簧管是哨片和木質的笛頭共同震動發聲。而雙簧管是兩層哨片之間氣流震動發聲?;貞浳覀儎偛怕犨^的旋律,同學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音色的不同,從音域上單簧管的音域比雙簧管音域寬廣,單簧管音色低沉、陰暗而雙簧管發音明亮、柔和、圓潤。 剛才我們聆聽了故事里的彼得的三個動物伙伴,現在老師隨意播放一段音樂,你能馬上辨別出哪個嗎?并試著演繹一下? 5.表示老爺爺的主題音樂是大管又稱“巴松”爺爺的主題:由于老爺爺講話的聲音低,并且說起話和走起路來慢吞吞的,又愛嘮嘮叨叨地沒完沒了,所以就用音色渾厚的大管,徐緩地吹奏出較長的敘事音調。仿佛看到老爺爺嘮叨樣子。6.表示大灰狼的主題音樂大灰狼是兇殘可惡的,表達它的音樂是用三只圓號吹奏出來的,從音色、音量和音調上,都有一種陰暗的感覺。你能演演兇餓的大灰狼嗎? 7.表示獵人開槍的主題音樂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滾奏,表達獵人從樹林一邊走出,一邊開槍。 同學們你能表演一下剩下的角色嗎? 同學們在這么多的角色中,你最喜歡哪個角色呢? 三、通過音樂游戲,鞏固主題旋律 我們再次來聽一聽,把你聽到的對應連線。 片段 角色 樂器 第一片段 小鳥 大管 第二片段 老爺爺 雙簧管 第三片段 鴨子 弦樂四重奏 第四片段 彼得 定音鼓+大鼓 第五片段 獵人的射擊 長笛 第六片段 貓 圓號 第七片段 狼 單簧管 四: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我們聆聽了《彼得與狼》并演繹了這7個角色,相信同學們對這里的角色也有一定地了解,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機智勇敢就能戰勝兇惡的敵人。這部交響童話完整的需要30分鐘,由于時間有限,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上網收索欣賞。相信,完整的《彼得與狼》會帶給你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美妙的體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