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6張PPT)第55課時人與環境1.探討人口增長對環境造成的壓力。2.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威脅,同時也對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3.概述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嘗試提出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合理化建議。4.舉例說明根據生態學基本原理、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和技術,達到資源多層次和循環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區域中的人和自然環境均受益。5.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課標要求考情分析1.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2023·湖北·T7 2022·遼寧·T2 2020·海南·T92.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2023·海南·T19 2023·江蘇·T4 2023·湖北·T19 2023· 廣東·T21 2022·河北·T222022·廣東·T1 2022·湖北·T2 2022·遼寧·T13 2022·海南·T19 2022·北京·T152021· 海南·T3 2021·江蘇·T9 2021·湖南·T16 3.生態工程的原理及實例 2023·北京·T11 2023·北京·T18 2023·湖南·T13 2022·江蘇·T12 2021·湖北·T222021·北京·T15 2021·遼寧·T11 2020·全國Ⅱ·T38內容索引考點一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考點二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課時精練考點三 生態工程考點一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1)生態足跡生態占用生產資源吸納廢物大多生活方式(2)人口增長帶來的環境壓力①人口增長必定會加大對生存空間、食物及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排放的垃圾增多,因此生態足跡總量增大。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減少生態足跡:節水節能、 、提倡素食、垃圾回收再利用等。②人口增長過快會壓縮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使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生態承載力總量)降低,最終使生態足跡總量的增速大于生態承載力總量的增速,出現 ,引發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可以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產力來提高生態承載力總量。低碳出行生態赤字2.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化石燃料燃燒紫外線下降富營養化提醒 水體富營養化分析:(1)根本原因是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放、水體中N、P元素超標;(2)藻類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水體下層植物的光照受影響,且這些生物死亡由需氧微生物分解,會消耗水體中大量的溶解氧;(3)水中魚類等水生動物缺氧死亡,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有毒物質,形成水華或赤潮。3.生態環境問題的特點及應對措施(1)特點: 。(2)影響: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對 的穩態造成威脅,并影響到人類的 。(3)措施:正確處理 與 的關系,踐行經濟、社會和生態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具有全球性生物圈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經濟發展(4)我國應對措施:我國大力推進 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建設 ,要求每一個 從我做起,積極投身到 建設中。②對于 的綠色生活方式,我們不僅要深入理解,身體力行,而且要廣為宣傳,使之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公民生態文明節能環保(1)綠色出行、“光盤行動”、節水節能等,都可以縮小生態足跡( )(2)食用牛肉會比食用蔬菜產生的生態足跡小( )提示 牛所處的營養級比蔬菜高,依據能量逐級遞減的原理,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產生的生態足跡要大。(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硫增多( )√×√(4)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的積累和濃縮( )提示 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體中N、P元素超標導致的。×(5)人類活動會影響群落演替,導致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12考向一 人口增長、生態足跡及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1.(2023·湖北,7)2020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某湖泊早年受周邊農業和城鎮稠密人口的影響,常年處于CO2過飽和狀態。經治理后,該湖泊生態系統每年的有機碳分解量低于生產者有機碳的合成量,實現了碳的零排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低碳生活和綠色農業可以減小生態足跡B.水生消費者對有機碳的利用,緩解了碳排放C.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的分解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而加劇D.在湖泊生態修復過程中,適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有助于碳的固定√低碳生活和綠色農業可以促進CO2的吸收以及減少CO2的排放,從而減小生態足跡,A正確;水生消費者利用有機碳,其遺體、糞便會被分解者利用,不會緩解碳排放,B錯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酶的活性升高,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的分解會加劇,C正確;在湖泊生態修復過程中,適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能夠充分利用光能,有助于碳的固定,D正確。122.(2020·海南,9)海洋污染已成為全球重大環境問題之一。海南管轄的海域面積大,保護好海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海洋污染主要來自陸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動和直接向海洋傾倒廢物B.赤潮和水華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D.紅樹林生態修復是保護沿海海洋環境的重要舉措12√赤潮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水華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淡水富營養化有關,B錯誤。12返回考點二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1.生物多樣性的概述及價值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基因生態系統遺傳(基因)物種生態系統提醒 (1)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它決定了物種多樣性;(2)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最直觀、最根本的表現;(3)物種多樣性形成了生態系統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宏觀表現。2.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及保護措施就地保護易地保護生物技術提醒 (1)外來物種的入侵不一定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種對當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則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銳減,使生物多樣性喪失。(2)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開發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3)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種方法中保護的對象不同:就地保護除了保護區域內的物種,還保護相應的生態環境。但物種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不再適于物種生存后,就只能實行易地保護。(1)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易地保護,是保護綠孔雀的有效措施(2020·山東,10)( )提示 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2)紅樹林的海岸防護作用和觀賞性體現了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直接價值(2021·海南,3)( )××提示 紅樹林對海岸生態環境的防護作用屬于生態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紅樹林的觀賞性體現了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直接價值。(3)某地區積極實施湖區拆除養殖圍網等措施,并將沿湖地區改造成濕地公園,該濕地公園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2021·江蘇,9)( )(4)濕地退化對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影響最大(2021·河北,12)( )(5)小相嶺山系熊貓棲息地最為破碎,各隔離種群熊貓數量極少。在不同活動區域的熊貓種群間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貓的種群數(2021·湖北,14)( )提示 在不同活動區域的熊貓種群間建立走廊,可以使熊貓匯集,多個種群集合成為一個,熊貓的種群數下降。√√×(6)蛤蜊崗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大于間接價值(2021·遼寧,15)( )提示 蛤蜊崗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7)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就地保護(2021·河北,18)( )××提示 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易地保護。考向二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3.(2021·廣東,3)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也持續改善,研究人員對該地區的水鳥進行研究,記錄到146種水鳥,隸屬9目21科,其中有國家級保護鳥類14種,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鳥的主要棲息地。該調查結果直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A.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 B.種群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D.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34√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146種水鳥”體現了物種多樣性,“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體現了生態系統多樣性。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344.(2022·湖北,2)生態環境破壞、過度捕撈等導致長江中下游生態退化,漁業資源銳減,長江江豚、中華鱘等長江特有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為了挽救長江生態環境,國家制定了“長江10年禁漁”等保護政策,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長期禁漁B.定期投放本土魚類魚苗是促進長江魚類資源快速恢復的手段之一C.長江保護應在優先保護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D.挽救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動物長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養殖場,進行易地保護和保種34√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A錯誤;長江保護應在進行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地方經濟發展,C錯誤;挽救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動物長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就地保護,D錯誤。34返回考點三生態工程1.關注生態工程建設生態學和系統學已破壞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可持續2.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物組分遷移與轉化轉化率生物環境協調適應改善系統功能經濟和社會提醒 (1)強調物質循環、廢物利用、減輕環境污染→循環原理。(2)體現物種多,營養關系復雜,提高自我調節能力→自生原理。(3)強調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涉及環境承載力→協調原理。(4)涉及自然、經濟和社會,如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整體原理。3.生態工程的實例(1)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多級循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沼氣工程(2)濕地生態恢復工程圍墾排水和環境污染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工程學和生態學緩沖帶自然演替(3)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山體、土壤和植被,乃至整個地區生態系統植被重金屬土壤微生物群落4.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1)我國生態工程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①缺乏 的指導,難以像“精確農業”那樣設計出標準化、易操作的生態工程樣板。②有些設計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態系統的調控尚缺乏及時準確的監測技術的支持,缺乏理論性指導等。定量化模型(2)原因剖析我國面臨的生態危機,已經不單是環境污染問題,而是與 、環境與資源破壞、 等問題結合在一起的“并發癥”。人口激增能源短缺(3)解決思路不但要重視對 的保護,更要注重與 效益的結合,需要生態工程發揮作用。(4)發展前景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 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要求和新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指導方針和行動指南。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美麗中國(1)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生態浮床植物可吸收水體營養和富集重金屬(2022·江蘇,12)( )(2)蚯蚓分解處理技術可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該生態工程設計突出體現了循環原理(2020·江蘇,24)( )(3)為恢復遼河某段“水體——河岸帶”的生物群落,在不同位置上選擇不同的植物,遵循了協調原理(2021·遼寧,11)( )√√√(4)某自然保護區為保護灰鶴,保護區內應當禁止人類的生產活動(2021·遼寧,19)( )提示 保護灰鶴關鍵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禁止人類活動。×√(5)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也是生態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人工生態系統是種桑養蠶與池塘養魚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模式,此模式形成了陸基種桑、桑葉飼蠶、蠶沙喂魚、塘泥培桑的生產鏈條。模式圖如右,回答以下相關問題:(1)分析桑基魚塘所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有哪些?并說明理由?提示 ①桑基魚塘有效選擇了桑樹、蠶、魚、甘蔗等生物組分,眾多的生物通過食物鏈關系互相依存,可提高系統的生產力,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原理。②桑基魚塘將植物殘渣、動物糞便等廢棄物充分利用,蠶糞、蔗葉進入魚塘經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釋放礦質離子或無機鹽,被植物循環利用。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③桑基魚塘中,選擇的甘蔗、桑樹適應當地氣候環境,并且投放魚苗的數量考慮了環境容納量,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④通過飼養家畜、池塘養魚、桑葉養蠶,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使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互協調,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2)如何優化桑基魚塘循環模式,實現資源的多層次、循環利用?提示 可以在該生態系統中增加水稻、豬等生物種類,增加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雜程度,實現資源的多層次、循環利用。(3)當桑葉價格高,賣桑葉比賣魚更劃算時,你會給當地農民提出什么建議?理由是什么?提示 將蠶沙用作桑樹的肥料,而不是喂魚。生態工程建設除了要考慮生態學、工程學原理,還需要關注經濟學原理(經濟和社會的實際狀況)。考向三 生態工程原理及實例5.(2021·江蘇,15改編)為了推進鄉村振興,江蘇科技人員在某村引進赤松茸,推廣“稻菇輪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當地農田生態系統中引進的赤松茸,是該系統中的分解者之一B.該模式沿襲了“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菌糠和秸稈由廢棄物變為了生產原料C.該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稈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D.該模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56√由圖觀察可知,赤松茸接種在栽培基料上,屬于該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A正確;該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稈中的能量,從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錯誤。566.(2023·湖南,1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B.一體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C.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D.運用自生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56生態系統的組分越多,食物鏈、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所以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A正確;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技術或綜合工藝過程,且幾乎每個復雜的生態工程建設都以整體觀為指導,所以一體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B正確;56生態足跡又稱生態占用,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承載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C正確;綜合運用自生、協調、循環、整體等生態學基本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僅運用自生原理很難達到,D錯誤。561.(選擇性必修2 P82)生態足跡,又叫生態占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 ,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就越 。 不同,生態足跡的大小可能不同。2.(選擇性必修2 P85)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多大生活方式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污染等3.(選擇性必修2 P90)生物多樣性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3·海南,19節選)海洋牧場實現了漁業資源持續高效產出,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5.(2022·河北,22節選)丹頂鶴的食性特征、種群數量及動態等領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態學問題,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頂鶴的這種價值屬于價值。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直接直接6.(2023·湖北,19節選)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點即可)。7.(選擇性必修2 P99節選)自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或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物質條件)由生物組分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8.(選擇性必修2 P101節選)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 。9.(2020·全國Ⅱ,38節選)“無廢棄物農業”是我國利用生態工程的原理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模式,其做法是收集有機物質,包括人畜糞便、枯枝落葉等,采用堆肥和漚肥等多種方式,把它們轉變為有機肥料,再施用到農田中。施用有機肥料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點即可)。環境容納量改善了土壤結構;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實現了土壤養分的循環利用10.(2020·全國Ⅱ,38節選)在污水凈化過程中,除發揮污水處理廠的作用外,若要利用生物來回收污水中的銅、鎘等金屬元素,請提供一個方案:_________ 。種植能吸收這些金屬元素的水生植物,再從植物中回收金屬返回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生態足跡,又叫生態占用,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綠色出行、使用低能耗電器能減小生態足跡B.生態足跡的值越大,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小C.“桑基魚塘”等生產方式能有效減小生態足跡D.農牧業生產中縮短食物鏈有利于減小生態足跡√123456789101112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大,B錯誤;“桑基魚塘”等生產方式能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從而有效減小生態足跡,C正確;農牧業生產中縮短食物鏈,會減少能量的損耗,從而減小生態足跡,D正確。1234567891011122.(2023·江蘇,4)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不僅在生態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還顯著增加了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天然林的抵抗力穩定性強,全球氣候變化對其影響不大B.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溫室效應的形成C.碳循環中無機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123456789101112天然林由于成分復雜,群落結構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強,但其抵抗力穩定性也有一定限度,全球氣候變化會影響天然林的生長,A錯誤;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減緩溫室效應的形成過程,但不能消除溫室效應,B錯誤;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起調節作用的間接價值,D錯誤。1234567891011123.(2024·重慶高三聯考)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木本植物群落。紅樹林生態系統能捕獲和儲存大量有機碳并埋藏在土壤里,被稱為海岸帶“藍碳”。迄今為止,在我國紅樹林濕地記錄到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紅樹林也因此被稱為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體現了生態系統多樣性B.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擴大有利于提高生態承載力C.海岸帶“藍碳”的形成,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的面積,有利于提高海岸帶“藍碳”的儲量123456789101112√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A錯誤。1234567891011124.(2022·北京,15)2022年4月,國家植物園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園建立,以植物易地保護為重點開展工作。這些工作不應包括A.模擬建立瀕危植物的原生生境B.從多地移植瀕危植物C.研究瀕危植物的繁育D.將瀕危植物與其近緣種雜交培育觀賞植物123456789101112√模擬建立瀕危植物的原生生境,可以為瀕危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可以保護瀕危植物,A不符合題意;將瀕危植物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可以保護瀕危植物,B不符合題意;研究瀕危植物的繁育,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C不符合題意;將瀕危植物與其近緣種雜交培育觀賞植物,不是保護瀕危植物的有效措施,D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5.(2022·遼寧,13)采用樣線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樣線前進,同時記錄樣線兩側一定距離內鳥類的種類及數量)對某地城市公園中鳥類多樣性進行調查,結果見下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123456789101112城市公園類型 植物園 森林公園 濕地公園 山體公園物種數量 41 52 63 38A.植物園為鳥類提供易地保護的生存空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鳥類物種多樣性B.森林公園群落結構復雜,能夠滿足多種鳥類對棲息地的要求,鳥類種類較多C.濕地公園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及相對隱蔽的棲息場所,鳥類種類最多D.山體公園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類活動頻繁地干擾,鳥類物種數量最少√植物園為鳥類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空間,其中的鳥類不是易地保護遷來的,A錯誤。1234567891011126.(2023·北京,11)近期開始對京西地區多個停采煤礦的采礦廢渣山進行生態修復。為盡快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從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對廢渣山治理建議中最合理的是A.放養多種禽畜 B.引入熱帶速生植物C.取周邊地表土覆蓋 D.修筑混凝土護坡√123456789101112礦區生態修復首先要復綠,而復綠的關鍵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土壤微生物、土壤小動物和植物根系都具有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用,因此取周邊地表土覆蓋,有利于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C符合題意。7.(2021·湖南,16改編)有研究報道,某地區近40年內森林脊椎動物種群數量減少了80.9%。該時段內,農業和城鎮建設用地不斷增加,擠占和蠶食自然生態空間,致使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森林群落植物多樣性高時,可為動物提供多樣的棲息地和食物B.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C.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捕獲的活動D.農業和城鎮建設需遵循自然、經濟、社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123456789101112√農業和城鎮建設用地不斷增加,擠占和蠶食自然生態空間,造成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程度增加,動物棲息地減少,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B正確;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生物資源,而不是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捕獲的活動,C錯誤。1234567891011128.城市是人類構筑的大型聚集地,在進行城市小型綠地生態景觀設計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首先要滿足市民的審美需求,其次再去考慮對其他生物的影響B.設置嚴密圍欄,防止動物進入和植物擴散C.以整體和平衡的觀點進行設計,追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D.選擇長時間景觀照明光源時,以有利于植物生長作為唯一標準√123456789101112進行城市小型綠地生態景觀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協調關系,不僅滿足市民的審美需求,還需考慮對其他生物的影響,A錯誤;若設置嚴密圍欄,防止動物進入和植物擴散,可能會影響生態系統間正常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B錯誤;選擇長時間景觀照明光源時,除有利于植物生長外,還應考慮對其他生物的影響及美觀性,D錯誤。1234567891011129.(2023·泉州高三三模)濕地修復過程中,選擇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生植物,根據這些植物各自的生態位差異以及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通過合理的人工設計,使這些物種形成互利共存的關系,從而產生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的。該設計所遵循的生態學基本原理主要是A.自生 B.循環 C.協調 D.整體123456789101112√由生物組分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的自生。要求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創造有益于生物組分的生長、發育、繁殖,以及它們形成互利共存關系的條件,A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二、非選擇題10.(2023·廣東,21)上世紀70~90年代珠海淇澳島紅樹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灘被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據,天然紅樹林秋茄(喬木)-老鼠簕(灌木)群落僅存32 hm2。為保護和恢復紅樹林植被,科技人員在互花米草侵占的灘涂上成功種植紅樹植物無瓣海桑,現已營造以無瓣海桑為主的人工紅樹林600 hm2,各林齡群落的相關特征如表。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紅樹林群落 (林齡) 群落高度(m) 植物種類(種) 樹冠層郁閉度(%) 林下互花米草密度 (株/m2) 林下無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 (株/100 m2) 林下秋茄更新幼苗密度(株/100 m2)無瓣海桑群落(3年) 3.2 3 70 30 0 0無瓣海桑群落(8年) 11.0 3 80 15 10 0無瓣海桑群落(16年) 12.5 2 90 0 0 0秋茄-老鼠 簕群落 (>50年) 5.7 4 90 0 0 19回答下列問題:(1)在紅樹林植被恢復進程中,由裸灘經互花米草群落到無瓣海桑群落的過程稱為 __。恢復的紅樹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護林,也是多種水鳥棲息和繁殖場所,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123456789101112次生演替間接由題意可知,紅樹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灘被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據,則由裸灘經互花米草群落到無瓣海桑群落的過程稱為次生演替。恢復的紅樹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護林,也是多種水鳥棲息和繁殖的場所,這是紅樹林在生態系統方面的調節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123456789101112(2)無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實現紅樹林恢復和控制互花米草的雙重效果,其使互花米草消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無瓣海桑生長速度快,比互花米草高,在競爭中占優勢無瓣海桑是速生喬木,種植后由于其生長速度較快,與互花米草在陽光等的競爭中占據優勢,能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蔓延。(3)無瓣海桑是引種自南亞地區的大喬木,生長速度快,5年能大量開花結果,現已適應華南濱海濕地。有學者認為無瓣海桑有可能成為新的外來入侵植物。據表分析,提出你的觀點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種類逐漸減少,林下沒有無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可能會被本地物種替代,所以不會成為新的入侵植物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種類逐漸減少,林下沒有無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則無瓣海桑的種群數量不再增加,可能會被本地物種所替代,所以不會成為新的入侵植物。(4)淇澳島紅樹林現為大面積人工種植的無瓣海桑純林。為進一步提高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根據生態工程自生原理并考慮不同植物的生態位差異,提出合理的無瓣海桑群落改造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適當控制引進樹種的規模,擴大本土樹種的種植,增加物種種類,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通過適當控制引進樹種規模,擴大本土樹種的種植,增加物種種類,使營養結構變得復雜,可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還能防止新的物種的入侵。11.牡蠣是一種重要的肉質鮮美的經濟貝類。一般分布在潮間帶和潮下帶水深不超過10 m的范圍內,以水體中的顆粒有機物、浮游植物、底棲微藻為食。同時,大量牡蠣聚集固著生長于硬底物表面,形成牡蠣礁。牡蠣礁具有多種功能,被稱為亞熱帶、溫帶地區的“珊瑚礁”。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牡蠣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__________ 。牡蠣還被廣泛用于監測持久性環境污染物(如微塑料和重金屬物質),因為這些污染物可通過 __作用在牡蠣體內聚集。123456789101112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物富集牡蠣以水體中的顆粒有機物為食時屬于分解者,以浮游植物、底棲微藻為食時屬于消費者;生物體從周圍環境吸收、積蓄某種元素或難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機體內濃度超過環境濃度的現象,稱作生物富集。所以牡蠣還被廣泛用于監測持久性環境污染物(如微塑料和重金屬物質),因為這些污染物可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在牡蠣體內聚集。123456789101112(2)過去100多年中,受過度采挖、海岸帶開發、泥沙淤積、病害侵染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牡蠣礁退化嚴重,使得各近岸海域的水產資源豐富度下降,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點即可)。123456789101112牡蠣礁退化,導致牡蠣種群數量減少,使得水體中顆粒有機物的含量增加,浮游植物、藻類大量繁殖,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加劇;海洋水體潔凈度下降,不利于海草的生長;為海洋生物提供的棲息地減少(3)為保護這一獨特的海洋生境,我國在部分地區建立了牡蠣礁海洋特別保護區,這屬于對牡蠣礁資源的 保護。近年來我國又逐步開啟了牡蠣礁修復試點項目。牡蠣礁修復除了需要添加附著底物外,還需要補充牡蠣(如異地引種)以增加種群數量。如表為修復地牡蠣種群(A)和異地待引種牡蠣種群(B)種群生物學(繁殖力、遺傳多樣性和病害侵染等)相關調查數據。123456789101112種群生物學項目 種群A B繁殖力指數 600 1 013遺傳多樣性指數 0.00 028 0病害侵染率 17.2% 47.3%就地由表中數據可推測:如果以B牡蠣種群作為A種群牡蠣礁修復的異地引種群,除了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外,還可能導致的生態風險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 。如果牡蠣的數量超過了環境容納量,就會引起生態系統的失衡和破壞,所以還需要確定最佳的引種量,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 ___原理。123456789101112遺傳多樣性下降病害侵染風險增大協調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自然保護區以及國家公園等,這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因此我國在部分地區建立了牡蠣礁海洋特別保護區,這屬于對牡蠣礁資源的就地保護。由表中數據可推測:如果以B牡蠣種群作為A種群牡蠣礁修復的異地引種群,除了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外,還可能導致的生態風險有遺傳多樣性下降、病害侵染風險增大;如果牡蠣的數量超過了環境容納量,就會引起生態系統的失衡和破壞,所以還需要確定最佳的引種量,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其要求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境容納量。12345678910111212.(2024·福州高三模擬)為治理被污染的水體,科研人員通過引進河水、引種植物(A區域蘆葦,B、C區域伊樂藻、苦草)等措施,建成了城市濕地景觀公園,圖中箭頭代表水流方向。一段時間后,污染的水體環境明顯改善。請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不同區域選擇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同時還應兼顧各種生物的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能力,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這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 原理。協調協調原理需要考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等,不同區域選擇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同時還應兼顧各種生物的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能力,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這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123456789101112(2)蘆葦生長快,能大量吸收污水中N、P等營養物質,同時對汞等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具有較強的富集能力。對于蘆葦的后期處理有兩種方案:a、蘆葦秸稈就地掩埋后還田;b、收割后輸出加工處理。你認為最佳的方案是 ,并說明選擇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b輸出才能真正降低該生態系統中過量的N、P等元素的含量,才能避免重金屬的再次污染分析題意可知,本次處理的目的是降低水體中的N、P元素和重金屬物質的含量,蘆葦對上述物質有較好的吸收效果,而輸出才能真正降低該生態系統中過量的N、P等元素的含量,才能避免重金屬的再次污染,故對于蘆葦的后期處理最佳方案是b。123456789101112(3)試分析B、C區域選擇植物搭配時,除景觀環境外,從生物學角度需要考慮下列哪些因素? __(填序號,多選)。①食用價值 ②對本地環境的適應性 ③對N、P等元素的吸收能力 ④與本土物種的種間關系123456789101112②③④(4)為了反映污水治理效果,可測量水體中生化需氧量。檢測生化需氧量時,將水樣稀釋處理,置于適宜條件下,5天后檢測前后水樣中溶解氧含量的變化,結果顯示溶解氧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水中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消耗氧氣(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第55課時 人與環境課標要求 1.探討人口增長對環境造成的壓力。2.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威脅,同時也對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3.概述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嘗試提出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合理化建議。4.舉例說明根據生態學基本原理、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和技術,達到資源多層次和循環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區域中的人和自然環境均受益。5.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考情分析 1.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2023·湖北·T7 2022·遼寧·T2 2020·海南·T92.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2023·海南·T19 2023·江蘇·T4 2023·湖北·T19 2023· 廣東·T21 2022·河北·T22 2022·廣東·T1 2022·湖北·T2 2022·遼寧·T13 2022·海南·T19 2022·北京·T15 2021· 海南·T3 2021·江蘇·T9 2021·湖南·T16 3.生態工程的原理及實例 2023·北京·T11 2023·北京·T18 2023·湖南·T13 2022·江蘇·T12 2021·湖北·T22 2021·北京·T15 2021·遼寧·T11 2020·全國Ⅱ·T38考點一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1)生態足跡(2)人口增長帶來的環境壓力①人口增長必定會加大對生存空間、食物及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排放的垃圾增多,因此生態足跡總量增大。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減少生態足跡:節水節能、低碳出行、提倡素食、垃圾回收再利用等。②人口增長過快會壓縮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使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生態承載力總量)降低,最終使生態足跡總量的增速大于生態承載力總量的增速,出現生態赤字,引發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可以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產力來提高生態承載力總量。2.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提醒 水體富營養化分析:(1)根本原因是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放、水體中N、P元素超標;(2)藻類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水體下層植物的光照受影響,且這些生物死亡由需氧微生物分解,會消耗水體中大量的溶解氧;(3)水中魚類等水生動物缺氧死亡,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有毒物質,形成水華或赤潮。3.生態環境問題的特點及應對措施(1)特點:具有全球性。(2)影響: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威脅,并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3)措施: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踐行經濟、社會和生態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4)我國應對措施: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建設生態文明,要求每一個公民從我做起,積極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中。②對于節能環保的綠色生活方式,我們不僅要深入理解,身體力行,而且要廣為宣傳,使之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判斷正誤(1)綠色出行、“光盤行動”、節水節能等,都可以縮小生態足跡( √ )(2)食用牛肉會比食用蔬菜產生的生態足跡小( × )提示 牛所處的營養級比蔬菜高,依據能量逐級遞減的原理,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產生的生態足跡要大。(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硫增多( √ )(4)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的積累和濃縮( × )提示 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體中N、P元素超標導致的。(5)人類活動會影響群落演替,導致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 )考向一 人口增長、生態足跡及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1.(2023·湖北,7)2020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某湖泊早年受周邊農業和城鎮稠密人口的影響,常年處于CO2過飽和狀態。經治理后,該湖泊生態系統每年的有機碳分解量低于生產者有機碳的合成量,實現了碳的零排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低碳生活和綠色農業可以減小生態足跡B.水生消費者對有機碳的利用,緩解了碳排放C.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的分解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而加劇D.在湖泊生態修復過程中,適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有助于碳的固定答案 B解析 低碳生活和綠色農業可以促進CO2的吸收以及減少CO2的排放,從而減小生態足跡,A正確;水生消費者利用有機碳,其遺體、糞便會被分解者利用,不會緩解碳排放,B錯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酶的活性升高,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的分解會加劇,C正確;在湖泊生態修復過程中,適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能夠充分利用光能,有助于碳的固定,D正確。2.(2020·海南,9)海洋污染已成為全球重大環境問題之一。海南管轄的海域面積大,保護好海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海洋污染主要來自陸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動和直接向海洋傾倒廢物B.赤潮和水華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D.紅樹林生態修復是保護沿海海洋環境的重要舉措答案 B解析 赤潮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水華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淡水富營養化有關,B錯誤。考點二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1.生物多樣性的概述及價值提醒 (1)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它決定了物種多樣性;(2)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最直觀、最根本的表現;(3)物種多樣性形成了生態系統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宏觀表現。2.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及保護措施提醒 (1)外來物種的入侵不一定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種對當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則會引起本地物種數目銳減,使生物多樣性喪失。(2)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開發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3)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種方法中保護的對象不同:就地保護除了保護區域內的物種,還保護相應的生態環境。但物種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不再適于物種生存后,就只能實行易地保護。判斷正誤(1)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易地保護,是保護綠孔雀的有效措施(2020·山東,10)( × )提示 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2)紅樹林的海岸防護作用和觀賞性體現了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直接價值(2021·海南,3)( × )提示 紅樹林對海岸生態環境的防護作用屬于生態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紅樹林的觀賞性體現了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直接價值。(3)某地區積極實施湖區拆除養殖圍網等措施,并將沿湖地區改造成濕地公園,該濕地公園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2021·江蘇,9)( √ )(4)濕地退化對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影響最大(2021·河北,12)( √ )(5)小相嶺山系熊貓棲息地最為破碎,各隔離種群熊貓數量極少。在不同活動區域的熊貓種群間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貓的種群數(2021·湖北,14)( × )提示 在不同活動區域的熊貓種群間建立走廊,可以使熊貓匯集,多個種群集合成為一個,熊貓的種群數下降。(6)蛤蜊崗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大于間接價值(2021·遼寧,15)( × )提示 蛤蜊崗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7)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就地保護(2021·河北,18)( × )提示 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易地保護。考向二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3.(2021·廣東,3)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也持續改善,研究人員對該地區的水鳥進行研究,記錄到146種水鳥,隸屬9目21科,其中有國家級保護鳥類14種,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鳥的主要棲息地。該調查結果直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A.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B.種群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D.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答案 C解析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146種水鳥”體現了物種多樣性,“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體現了生態系統多樣性。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4.(2022·湖北,2)生態環境破壞、過度捕撈等導致長江中下游生態退化,漁業資源銳減,長江江豚、中華鱘等長江特有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為了挽救長江生態環境,國家制定了“長江10年禁漁”等保護政策,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長期禁漁B.定期投放本土魚類魚苗是促進長江魚類資源快速恢復的手段之一C.長江保護應在優先保護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D.挽救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動物長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養殖場,進行易地保護和保種答案 B解析 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A錯誤;長江保護應在進行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地方經濟發展,C錯誤;挽救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動物長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實行就地保護,D錯誤。考點三 生態工程1.關注生態工程建設2.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提醒 (1)強調物質循環、廢物利用、減輕環境污染→循環原理。(2)體現物種多,營養關系復雜,提高自我調節能力→自生原理。(3)強調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涉及環境承載力→協調原理。(4)涉及自然、經濟和社會,如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整體原理。3.生態工程的實例(1)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2)濕地生態恢復工程(3)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4.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1)我國生態工程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①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導,難以像“精確農業”那樣設計出標準化、易操作的生態工程樣板。②有些設計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態系統的調控尚缺乏及時準確的監測技術的支持,缺乏理論性指導等。(2)原因剖析我國面臨的生態危機,已經不單是環境污染問題,而是與人口激增、環境與資源破壞、能源短缺等問題結合在一起的“并發癥”。(3)解決思路不但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要注重與經濟、社會效益的結合,需要生態工程發揮作用。(4)發展前景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美麗中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要求和新部署,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指導方針和行動指南。判斷正誤(1)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生態浮床植物可吸收水體營養和富集重金屬(2022·江蘇,12)( √ )(2)蚯蚓分解處理技術可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該生態工程設計突出體現了循環原理(2020·江蘇,24)( √ )(3)為恢復遼河某段“水體——河岸帶”的生物群落,在不同位置上選擇不同的植物,遵循了協調原理(2021·遼寧,11)( √ )(4)某自然保護區為保護灰鶴,保護區內應當禁止人類的生產活動(2021·遼寧,19)( × )提示 保護灰鶴關鍵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禁止人類活動。(5)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也是生態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 √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人工生態系統是種桑養蠶與池塘養魚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模式,此模式形成了陸基種桑、桑葉飼蠶、蠶沙喂魚、塘泥培桑的生產鏈條。模式圖如下,回答以下相關問題:(1)分析桑基魚塘所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有哪些?并說明理由?提示 ①桑基魚塘有效選擇了桑樹、蠶、魚、甘蔗等生物組分,眾多的生物通過食物鏈關系互相依存,可提高系統的生產力,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原理。②桑基魚塘將植物殘渣、動物糞便等廢棄物充分利用,蠶糞、蔗葉進入魚塘經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釋放礦質離子或無機鹽,被植物循環利用。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③桑基魚塘中,選擇的甘蔗、桑樹適應當地氣候環境,并且投放魚苗的數量考慮了環境容納量,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④通過飼養家畜、池塘養魚、桑葉養蠶,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使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互協調,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2)如何優化桑基魚塘循環模式,實現資源的多層次、循環利用?提示 可以在該生態系統中增加水稻、豬等生物種類,增加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雜程度,實現資源的多層次、循環利用。(3)當桑葉價格高,賣桑葉比賣魚更劃算時,你會給當地農民提出什么建議?理由是什么?提示 將蠶沙用作桑樹的肥料,而不是喂魚。生態工程建設除了要考慮生態學、工程學原理,還需要關注經濟學原理(經濟和社會的實際狀況)。考向三 生態工程原理及實例5.(2021·江蘇,15改編)為了推進鄉村振興,江蘇科技人員在某村引進赤松茸,推廣“稻菇輪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當地農田生態系統中引進的赤松茸,是該系統中的分解者之一B.該模式沿襲了“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菌糠和秸稈由廢棄物變為了生產原料C.該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稈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D.該模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答案 C解析 由圖觀察可知,赤松茸接種在栽培基料上,屬于該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A正確;該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稈中的能量,從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錯誤。6.(2023·湖南,1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B.一體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C.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D.運用自生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答案 D解析 生態系統的組分越多,食物鏈、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所以一體化保護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A正確;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技術或綜合工藝過程,且幾乎每個復雜的生態工程建設都以整體觀為指導,所以一體化保護體現了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B正確;生態足跡又稱生態占用,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生態承載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有助于協調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關系,C正確;綜合運用自生、協調、循環、整體等生態學基本原理,可以從根本上達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僅運用自生原理很難達到,D錯誤。1.(選擇性必修2 P82)生態足跡,又叫生態占用,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就越大。生活方式不同,生態足跡的大小可能不同。2.(選擇性必修2 P85)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污染等。3.(選擇性必修2 P90)生物多樣性的內容是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4.(2023·海南,19節選)海洋牧場實現了漁業資源持續高效產出,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5.(2022·河北,22節選)丹頂鶴的食性特征、種群數量及動態等領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態學問題,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頂鶴的這種價值屬于直接價值。6.(2023·湖北,19節選)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或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回答一點即可)。7.(選擇性必修2 P99節選)自生是指由生物組分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8.(選擇性必修2 P101節選)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境容納量。9.(2020·全國Ⅱ,38節選)“無廢棄物農業”是我國利用生態工程的原理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模式,其做法是收集有機物質,包括人畜糞便、枯枝落葉等,采用堆肥和漚肥等多種方式,把它們轉變為有機肥料,再施用到農田中。施用有機肥料的優點是改善了土壤結構;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實現了土壤養分的循環利用(答出3點即可)。10.(2020·全國Ⅱ,38節選)在污水凈化過程中,除發揮污水處理廠的作用外,若要利用生物來回收污水中的銅、鎘等金屬元素,請提供一個方案:種植能吸收這些金屬元素的水生植物,再從植物中回收金屬。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生態足跡,又叫生態占用,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綠色出行、使用低能耗電器能減小生態足跡B.生態足跡的值越大,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小C.“桑基魚塘”等生產方式能有效減小生態足跡D.農牧業生產中縮短食物鏈有利于減小生態足跡答案 B解析 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大,B錯誤;“桑基魚塘”等生產方式能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從而有效減小生態足跡,C正確;農牧業生產中縮短食物鏈,會減少能量的損耗,從而減小生態足跡,D正確。2.(2023·江蘇,4)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不僅在生態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還顯著增加了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天然林的抵抗力穩定性強,全球氣候變化對其影響不大B.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溫室效應的形成C.碳循環中無機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答案 C解析 天然林由于成分復雜,群落結構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強,但其抵抗力穩定性也有一定限度,全球氣候變化會影響天然林的生長,A錯誤;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減緩溫室效應的形成過程,但不能消除溫室效應,B錯誤;天然林保護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起調節作用的間接價值,D錯誤。3.(2024·重慶高三聯考)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木本植物群落。紅樹林生態系統能捕獲和儲存大量有機碳并埋藏在土壤里,被稱為海岸帶“藍碳”。迄今為止,在我國紅樹林濕地記錄到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紅樹林也因此被稱為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體現了生態系統多樣性B.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擴大有利于提高生態承載力C.海岸帶“藍碳”的形成,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的面積,有利于提高海岸帶“藍碳”的儲量答案 A解析 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A錯誤。4.(2022·北京,15)2022年4月,國家植物園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園建立,以植物易地保護為重點開展工作。這些工作不應包括( )A.模擬建立瀕危植物的原生生境B.從多地移植瀕危植物C.研究瀕危植物的繁育D.將瀕危植物與其近緣種雜交培育觀賞植物答案 D解析 模擬建立瀕危植物的原生生境,可以為瀕危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可以保護瀕危植物,A不符合題意;將瀕危植物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可以保護瀕危植物,B不符合題意;研究瀕危植物的繁育,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C不符合題意;將瀕危植物與其近緣種雜交培育觀賞植物,不是保護瀕危植物的有效措施,D符合題意。5.(2022·遼寧,13)采用樣線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樣線前進,同時記錄樣線兩側一定距離內鳥類的種類及數量)對某地城市公園中鳥類多樣性進行調查,結果見下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城市公園類型 植物園 森林公園 濕地公園 山體公園物種數量 41 52 63 38A.植物園為鳥類提供易地保護的生存空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鳥類物種多樣性B.森林公園群落結構復雜,能夠滿足多種鳥類對棲息地的要求,鳥類種類較多C.濕地公園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及相對隱蔽的棲息場所,鳥類種類最多D.山體公園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類活動頻繁地干擾,鳥類物種數量最少答案 A解析 植物園為鳥類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空間,其中的鳥類不是易地保護遷來的,A錯誤。6.(2023·北京,11)近期開始對京西地區多個停采煤礦的采礦廢渣山進行生態修復。為盡快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從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對廢渣山治理建議中最合理的是( )A.放養多種禽畜 B.引入熱帶速生植物C.取周邊地表土覆蓋 D.修筑混凝土護坡答案 C解析 礦區生態修復首先要復綠,而復綠的關鍵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土壤微生物、土壤小動物和植物根系都具有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用,因此取周邊地表土覆蓋,有利于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C符合題意。7.(2021·湖南,16改編)有研究報道,某地區近40年內森林脊椎動物種群數量減少了80.9%。該時段內,農業和城鎮建設用地不斷增加,擠占和蠶食自然生態空間,致使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森林群落植物多樣性高時,可為動物提供多樣的棲息地和食物B.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C.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捕獲的活動D.農業和城鎮建設需遵循自然、經濟、社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答案 C解析 農業和城鎮建設用地不斷增加,擠占和蠶食自然生態空間,造成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程度增加,動物棲息地減少,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B正確;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生物資源,而不是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捕獲的活動,C錯誤。8.城市是人類構筑的大型聚集地,在進行城市小型綠地生態景觀設計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首先要滿足市民的審美需求,其次再去考慮對其他生物的影響B.設置嚴密圍欄,防止動物進入和植物擴散C.以整體和平衡的觀點進行設計,追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D.選擇長時間景觀照明光源時,以有利于植物生長作為唯一標準答案 C解析 進行城市小型綠地生態景觀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協調關系,不僅滿足市民的審美需求,還需考慮對其他生物的影響,A錯誤;若設置嚴密圍欄,防止動物進入和植物擴散,可能會影響生態系統間正常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B錯誤;選擇長時間景觀照明光源時,除有利于植物生長外,還應考慮對其他生物的影響及美觀性,D錯誤。9.(2023·泉州高三三模)濕地修復過程中,選擇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生植物,根據這些植物各自的生態位差異以及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通過合理的人工設計,使這些物種形成互利共存的關系,從而產生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的。該設計所遵循的生態學基本原理主要是( )A.自生 B.循環 C.協調 D.整體答案 A解析 由生物組分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的自生。要求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創造有益于生物組分的生長、發育、繁殖,以及它們形成互利共存關系的條件,A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0.(2023·廣東,21)上世紀70~90年代珠海淇澳島紅樹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灘被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據,天然紅樹林秋茄(喬木)-老鼠簕(灌木)群落僅存32 hm2。為保護和恢復紅樹林植被,科技人員在互花米草侵占的灘涂上成功種植紅樹植物無瓣海桑,現已營造以無瓣海桑為主的人工紅樹林600 hm2,各林齡群落的相關特征如表。紅樹林群落(林齡) 群落高度(m) 植物種類(種) 樹冠層郁閉度(%) 林下互花米草密度(株/m2) 林下無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 (株/100 m2) 林下秋茄更新幼苗密度(株/100 m2)無瓣海桑群落(3年) 3.2 3 70 30 0 0無瓣海桑群落(8年) 11.0 3 80 15 10 0無瓣海桑群落(16年) 12.5 2 90 0 0 0秋茄-老鼠 簕群落 (>50年) 5.7 4 90 0 0 19回答下列問題:(1)在紅樹林植被恢復進程中,由裸灘經互花米草群落到無瓣海桑群落的過程稱為 。恢復的紅樹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護林,也是多種水鳥棲息和繁殖場所,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2)無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實現紅樹林恢復和控制互花米草的雙重效果,其使互花米草消退的主要原因是。(3)無瓣海桑是引種自南亞地區的大喬木,生長速度快,5年能大量開花結果,現已適應華南濱海濕地。有學者認為無瓣海桑有可能成為新的外來入侵植物。據表分析,提出你的觀點和理由:。(4)淇澳島紅樹林現為大面積人工種植的無瓣海桑純林。為進一步提高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根據生態工程自生原理并考慮不同植物的生態位差異,提出合理的無瓣海桑群落改造建議:。答案 (1)次生演替 間接 (2)無瓣海桑生長速度快,比互花米草高,在競爭中占優勢 (3)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種類逐漸減少,林下沒有無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可能會被本地物種替代,所以不會成為新的入侵植物 (4)適當控制引進樹種的規模,擴大本土樹種的種植,增加物種種類,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解析 (1)由題意可知,紅樹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灘被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據,則由裸灘經互花米草群落到無瓣海桑群落的過程稱為次生演替。恢復的紅樹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護林,也是多種水鳥棲息和繁殖的場所,這是紅樹林在生態系統方面的調節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2)無瓣海桑是速生喬木,種植后由于其生長速度較快,與互花米草在陽光等的競爭中占據優勢,能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蔓延。(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種類逐漸減少,林下沒有無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則無瓣海桑的種群數量不再增加,可能會被本地物種所替代,所以不會成為新的入侵植物。(4)通過適當控制引進樹種規模,擴大本土樹種的種植,增加物種種類,使營養結構變得復雜,可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還能防止新的物種的入侵。11.牡蠣是一種重要的肉質鮮美的經濟貝類。一般分布在潮間帶和潮下帶水深不超過10 m的范圍內,以水體中的顆粒有機物、浮游植物、底棲微藻為食。同時,大量牡蠣聚集固著生長于硬底物表面,形成牡蠣礁。牡蠣礁具有多種功能,被稱為亞熱帶、溫帶地區的“珊瑚礁”。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牡蠣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牡蠣還被廣泛用于監測持久性環境污染物(如微塑料和重金屬物質),因為這些污染物可通過 作用在牡蠣體內聚集。(2)過去100多年中,受過度采挖、海岸帶開發、泥沙淤積、病害侵染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牡蠣礁退化嚴重,使得各近岸海域的水產資源豐富度下降,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答出1點即可)。(3)為保護這一獨特的海洋生境,我國在部分地區建立了牡蠣礁海洋特別保護區,這屬于對牡蠣礁資源的 保護。近年來我國又逐步開啟了牡蠣礁修復試點項目。牡蠣礁修復除了需要添加附著底物外,還需要補充牡蠣(如異地引種)以增加種群數量。如表為修復地牡蠣種群(A)和異地待引種牡蠣種群(B)種群生物學(繁殖力、遺傳多樣性和病害侵染等)相關調查數據。種群生物學項目 種群A B繁殖力指數 600 1 013遺傳多樣性指數 0.00 028 0病害侵染率 17.2% 47.3%由表中數據可推測:如果以B牡蠣種群作為A種群牡蠣礁修復的異地引種群,除了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外,還可能導致的生態風險有 、 。如果牡蠣的數量超過了環境容納量,就會引起生態系統的失衡和破壞,所以還需要確定最佳的引種量,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 原理。答案 (1)消費者和分解者 生物富集 (2)牡蠣礁退化,導致牡蠣種群數量減少,使得水體中顆粒有機物的含量增加,浮游植物、藻類大量繁殖,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加劇;海洋水體潔凈度下降,不利于海草的生長;為海洋生物提供的棲息地減少 (3)就地 遺傳多樣性下降 病害侵染風險增大 協調解析 (1)牡蠣以水體中的顆粒有機物為食時屬于分解者,以浮游植物、底棲微藻為食時屬于消費者;生物體從周圍環境吸收、積蓄某種元素或難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機體內濃度超過環境濃度的現象,稱作生物富集。所以牡蠣還被廣泛用于監測持久性環境污染物(如微塑料和重金屬物質),因為這些污染物可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在牡蠣體內聚集。(3)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自然保護區以及國家公園等,這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因此我國在部分地區建立了牡蠣礁海洋特別保護區,這屬于對牡蠣礁資源的就地保護。由表中數據可推測:如果以B牡蠣種群作為A種群牡蠣礁修復的異地引種群,除了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外,還可能導致的生態風險有遺傳多樣性下降、病害侵染風險增大;如果牡蠣的數量超過了環境容納量,就會引起生態系統的失衡和破壞,所以還需要確定最佳的引種量,這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其要求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境容納量。12.(2024·福州高三模擬)為治理被污染的水體,科研人員通過引進河水、引種植物(A區域蘆葦,B、C區域伊樂藻、苦草)等措施,建成了城市濕地景觀公園,圖中箭頭代表水流方向。一段時間后,污染的水體環境明顯改善。請回答下列問題:(1)不同區域選擇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同時還應兼顧各種生物的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能力,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這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 原理。(2)蘆葦生長快,能大量吸收污水中N、P等營養物質,同時對汞等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具有較強的富集能力。對于蘆葦的后期處理有兩種方案:a、蘆葦秸稈就地掩埋后還田;b、收割后輸出加工處理。你認為最佳的方案是 ,并說明選擇的理由:。(3)試分析B、C區域選擇植物搭配時,除景觀環境外,從生物學角度需要考慮下列哪些因素? (填序號,多選)。①食用價值 ②對本地環境的適應性 ③對N、P等元素的吸收能力 ④與本土物種的種間關系(4)為了反映污水治理效果,可測量水體中生化需氧量。檢測生化需氧量時,將水樣稀釋處理,置于適宜條件下,5天后檢測前后水樣中溶解氧含量的變化,結果顯示溶解氧下降,原因是。答案 (1)協調 (2)b 輸出才能真正降低該生態系統中過量的N、P等元素的含量,才能避免重金屬的再次污染 (3)②③④ (4)水中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消耗氧氣(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析 (1)協調原理需要考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等,不同區域選擇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同時還應兼顧各種生物的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能力,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這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2)分析題意可知,本次處理的目的是降低水體中的N、P元素和重金屬物質的含量,蘆葦對上述物質有較好的吸收效果,而輸出才能真正降低該生態系統中過量的N、P等元素的含量,才能避免重金屬的再次污染,故對于蘆葦的后期處理最佳方案是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第九單元 第55課時 人與環境(共96張ppt).pptx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第九單元 第55課時 人與環境(學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