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復習必備提綱 必修2 《經濟與社會》-【知識匯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復習必備提綱 必修2 《經濟與社會》-【知識匯總】

資源簡介

備戰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復習必備提綱(最全知識匯總)
必修2 《經濟與社會》
~~~~~~~~~~~~~~~~~~~~~~~~~~~~~~~~~~~~~~~~~~~~~
第一單元 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經濟體制
《經濟與社會》
第二單元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
第一單元 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經濟體制
第一課 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第一框 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第二框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第二課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一框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第二框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綜合探究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單元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框 貫徹新發展理念
第二框 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與社會保障
第一框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 我國的社會保障
綜合探究 踐行社會責任 促進社會進步
~~~~~~~~~~~~~~~~~~~~~~~~~~~~~~~~~~~~~~~~~~~~~
~~~~~~~~~~~~~~~~~~~~~~~~~~~~~~~~~~~~~~~~~~~~~
第一單元 內容結構圖
~~~~~~~~~~~~~~~~~~~~~~~~~~~~~~~~~~~~~~~~~~~~~
第一單元 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經濟體制
第一課 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第一框 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第二框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第二課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一框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第二框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綜合探究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本單元關鍵句:實行什么樣的經濟制度,與一個國家的性質和發展方向、人民的命運密切相關。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屬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我國要努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
第一框 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第一課 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第二框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本課關鍵句:我們消費各種產品,接受的各種服務,都是由勞動者生產和提供的。勞動者從事生產、提供服務都離不開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生產資料所有制看似離我們很遠,實則與我們密切相關。我們的生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輝煌成就都離不開它。
~~~~~~~~~~~~~~~~~~~~~~~~~~~~~~~~~~~~~~~~~~~~~
第一框 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一、公有制主體地位及其體現
1.關于物質資料生產
2.我國的公有制經濟
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4.關于國有經濟
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
2.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
本框重點和難點: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因;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及其體現;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及其主要表現、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地位;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
一、公有制主體地位及其體現
1.關于物質資料生產
(1)物質資料的生產離不開人的勞動和生產資料。勞動是物質財富的源泉,也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生產資料是創造物質財富和價值的條件。
(2)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核心,在生產關系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經濟制度的基礎;不同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同,同一社會也可以有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著這個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
(3)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注意:以公有制為主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根本特征。
a.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b.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地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c.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必須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科學指引,在堅持社會主義各項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補充習近平經濟思想: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成功駕馭了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經濟思想。這一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補充: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基本內容:
1.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3.進入新發展階段;
4.堅持新發展理念;5.構建新發展格局;6.推動高質量發展;7.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8.部署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9.堅持創新驅動發展;10.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
11.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12.統籌發展和安全;13.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
2.我國的公有制經濟
(1)公有制經濟的范圍及地位: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補充:以公有制為主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根本特征。
注意: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注意:集體經濟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廣泛存在于城鄉的工業和服務業之中。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屬于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與股份合作也屬于集體經濟。
注意:社會主義經濟必須是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不屬于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包括公有制經濟,也可以包括非公有制經濟。
(2)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原因
a.以公有制為主體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根本要求。生產資料公有制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制度基礎,有利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b.以公有制為主體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產決定分配,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產資料公有制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采取按勞分配制度,體現了人們在生產資料占有上的平等關系,能防止兩極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的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3)這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
4.關于國有經濟
(1)理解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注意: 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這句話也是對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城市土地國家所有,私人不能擁有土地所有權。
注意:國民經濟命脈是指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的行業、企業和資源。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與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范圍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國防工業、造幣、航空航天);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礦產資源行業(電力電網、電信、鐵路、煤炭等);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機械工業、電子工業、汽車工業、石油化工)中的骨干企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大興水利設施、環保設施、城市公共交通等)
注意:由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構成的公有資產,主要包括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
(2)國有企業的價值:國有企業是國有經濟最主要的實現形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注意:“國有經濟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具有關鍵作用”是對的。
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
(1)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形式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外商投資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國有和非集體成分。
(2)具體分析:個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并由勞動者個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種非公有制經濟形式;私營經濟是指企業資產屬于私人所有、存在雇傭勞動關系的一種非公有制經濟形式;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共同設立企業的外商投資部分。港澳臺地區在內地(大陸)的投資參照外資。
補充:外商投資是指外國的自然人、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簡稱“外國投資者”)直接或者間接在中國境內進行的投資活動。
2.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1)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注意:十五大提出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不能說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經濟只能是公有制經濟。十六大提出“兩個毫不動搖”;十八大在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上,提出“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也視為基本經濟制度;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一項大政方針。
(2)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穩定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注意:在回答關于小微企業、分享經濟的作用時候就可以套用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作用。
注意: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市場機制的完善,更好地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
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公”與“非公”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之中。現階段我們不能實行單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
注意: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平等,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市場主體地位看也是平等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都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國家也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 但是“公”與“非公”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2)共同發展的意義: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有利于發揮各種所有制的長處,調動不同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取長補短,激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意: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注意: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之一,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是由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我國努力發展公有制經濟,進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都是體現了基本經濟制度;同時我國發展小微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等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等也同樣體現了基本經濟制度;我國居民收入差距適當擴大,彰顯了我國分配制度的精神,同樣也彰顯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精神。
注意:鄧小平指出,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注意:人們在從事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必然發生兩方面的關系:一方面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為生產力,是生產的自然屬性。另一方面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生產關系,是生產的社會屬性。
~~~~~~~~~~~~~~~~~~~~~~~~~~~~~~~~~~~~~~~~~~~~~
第二框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1.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措施
2.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措施
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三個措施
2.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領域的作為
~~~~~~~~~~~~~~~~~~~~~~~~~~~~~~~~~~~~~~~~~~~~~
本框重點和難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舉措;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意義。
~~~~~~~~~~~~~~~~~~~~~~~~~~~~~~~~~~~~~~~~~~~~~
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總起句: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發展壯大國有經濟。
1.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措施
(1)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經濟進一步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2)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標準,以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為中心,全面推進依法治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3)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要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
注意:混合所有制經濟通常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但是不是所有的股份制都是混合所有制經濟。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股份制的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只有由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所組成的股份制經濟才屬于混合所有制經濟,沒有公有制經濟參與的股份制不是混合所有制。
注意: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總起句: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2.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措施
(1)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
(2)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注意: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指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注意: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為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提供各種服務而形成的網絡體系,以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主要由供應服務、銷售服務、加工服務、信息服務等構成,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否完善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注意: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開展以下一種或者多種業務: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使用;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及其他相關服務;農村民間工藝及制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經營等;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設施建設運營等服務。
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總起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是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發展起來的,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三個措施
(1)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培育更多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營造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貫徹落實包括市場準入、企業融資等在內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形成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
(2)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支持和幫助非公有制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3)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堅持愛國敬業,堅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堅持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樹立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2.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注意: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完成時。
注意:經濟體制改革要保障不同市場主體的三個平等,即”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注意: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如題目考“企業在供給側改革中如何作為”,可以用這個知識點)
(1)企業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一個企業只有戰略定位準確,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如果戰略定位不準,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導致破產。
(2)企業要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企業要誠信經營,承擔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經過長期努力形成的,滲透在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通過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形成本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否誠信經營關系到企業的成敗。企業如果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不會真正取得成功,違法者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企業經營者要增強履行社會責任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精準扶貧行動等,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就業、關愛員工、依法納稅、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等方面發揮國家重要的作用。
注意:股份制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形式。
(1)有限責任公司:由 50 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資本不必劃分等額股份;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股份,如果一個股東將股權賣給其他人,必須要經過其他股東過半數的同意,而且新股東承擔的責任以新股東的出資額為限;股東以出資額比例行使表決權,最高權力機構是股東會; 股東人數較少的可以不設董事會和監事會;不能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無須向社會公開財務信息;股東人數有上限。
(2)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成立股份有 限公司,應當有 2 人以上 200 人以下為發起人。
注意:“認繳的出資額”與“認購的股份”有區別,不能置換。答題技巧:凡能上市、發行股票、炒股、全部資本劃分等額股份、一股一票、財務必須向社會公開等均是股份有限公司,其他的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依法向社會或者一定范圍內的特定對象募股集資,具有開放性,因而必須向社會或一定范圍公開公司財務信息;股東人數無上限有下限 注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才需要向社會公開財務信息。
注意:公司的組織機構包括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三部分。股東會或股東大會及董事會是決策 機構,負責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股東會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權力機構,股東大會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權力機構;董事會聘用的經理是執行機構,負責組織實施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事宜;監事會是監督機構,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
優點:這些機構之間權責明確、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 提高公司的運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學性,使公司的發展更具活力。
注意:企業屬于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
~~~~~~~~~~~~~~~~~~~~~~~~~~~~~~~~~~~~~~~~~~~~~
第一框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第二課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框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本課關鍵句:要更好地滿足人們各種各樣的需要,必須對資料進行合理配置。在現代經濟中,資源配置離不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也離不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
~~~~~~~~~~~~~~~~~~~~~~~~~~~~~~~~~~~~~~~~~~~~~
第一框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一、市場調節
1.合理配置資源的重要性
2.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
3.市場經濟體制含義及市場經濟一般規律
4.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及優點
二、市場體系
1.市場體系的形成
2.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三、市場缺陷
1.市場調節并非萬能
2.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3.單靠市場調節的危害
~~~~~~~~~~~~~~~~~~~~~~~~~~~~~~~~~~~~~~~~~~~~~
本框重點和難點: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和局限性;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措施;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和發生作用的過程;市場調節的弊端。
~~~~~~~~~~~~~~~~~~~~~~~~~~~~~~~~~~~~~~~~~~~~~
一、市場調節
1.合理配置資源的重要性: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這對矛盾要求社會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在資源總量一定的前提下,為了更好地滿足人類的多方面需要,社會必須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
2.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兩種基本手段。
注意:計劃(看得見的手,當今是指國家宏觀調控),市場(看不見的手,價值規律)
注意:市場經濟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為了追求利益或賺錢,我做或者不做某些事情。
注意:資源的范圍很廣泛,勞動力、某種物品的使用權、貸款、信息、資本或投資、技術技能、原材料、土地、土地經營權等都屬于資源,都可以由市場來配置。貸款給某企業、企業家投資到某些領域、投資到某些區域、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等都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體現。
3.市場經濟體制含義及市場經濟一般規律
(1)市場在資源的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市場經濟體制。
(2)市場決定資源的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市場經濟中,生產什么、如何生產、產品如何分配,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機制來調節,市場機制就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和調節著資源在全社會的配置。(注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一般規律請背出,主觀題經常會要求)
4.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及優點
(1)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生活中,市場價格及其波動,能夠反映供求狀況及其變化,市場供求的變化也會影響市場價格。
(2)市場競爭能夠引導資源流向效率高的領域和企業,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進步,實現優勝劣汰。
(3)某些題目關于“優點”要求補充: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使人、財、物向經營好、經濟效益高的企業集中,從而達到資源配置的優化。
注意:(1)、(2)包含著市場配置資源的三大價值——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也包含著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
注意:回答為什么要堅持市場配置資源或者為什么要市場調節,第一句寫“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或者“市場決定資源的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
注意:題目中出現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某些產業,激發社會活力等都屬于“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之體現 。
注意:在市場中,商品價格與供給、需求之間一般存在以下關系:
A.“商品供不應求”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導致“企業增加產量、消費者減少需求”實現“商品供求平衡”
B.“商品供過于求”導致“商品價格下跌”導致“企業減少產量、消費者增加需求”實現“商品供求平衡”
二、市場體系
1.市場體系的形成: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各類市場,每類市場都是由交易雙方、交易對象、交易價格等基本要素組成的。這些市場相互作用,形成有機聯系的市場體系。
2.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1)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必要性
a.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
b.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須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2)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措施
a.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良好的市場運行需要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來維護。(以下是完善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的舉措)要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健全統一的社會信用制度。
b.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政府定價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等方面。政府定價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注意:“降低民營企業市場準入門檻”這句話是對的;“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這些話都是對的。
三、市場缺陷 注意:市場缺陷可以理解為市場失靈
1.市場調節并非萬能: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不能由市場來調節,槍支、彈藥、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都不能由市場來調節,教育、醫療等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服務也不能完全由市場調節,否則就不能保障國家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人民生活,嚴重影響社會安定。
2.市場調節的局限性: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的弊端。
具體理解:在市場經濟中,生產經營者為了自身不正當利益和眼前利益,可能會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甚至可能會損害國家利益,這就會出現自發性;由于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時掌握市場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決策必然帶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從價格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到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市場調節往往具有滯后性。
注意:對于三大弊端不能用“克服、杜絕、消滅”等;“彌補市場缺陷”是可以說的。市場經濟中違反道德法律的行為屬于自發性;掌握的信息不健全,一哄而上的經營行為屬于盲目性;有時間差,生產者根據上一期的價格來決定下一期的產量,事后才發現先前的決策有誤,導致倒牛奶等行為屬于滯后性。
3.單靠市場調節的危害:單靠市場調節,會影響資源配置效率,導致資源浪費;會導致經濟運行大起大落,社會經濟不穩定;會產生不正當競爭、壟斷,損害社會公平;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
注意:公共物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概念,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是指一個人消費某物品時,并不會減少他人對該物品的消費。非排他性,是指一個人消費某物品時,無法排除他人也同時消費該物品,或者說要阻止他人免費享用該物品的代價非常大。
~~~~~~~~~~~~~~~~~~~~~~~~~~~~~~~~~~~~~~~~~~~~~
第三框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1.重要特征:堅持黨的領導和有機結合
2.根本目標:共同富裕
3.內在要求: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地位
二、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
1.經濟職能和作用的主要內容
2.科學的宏觀調控是主要經濟職能之一
3.“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
~~~~~~~~~~~~~~~~~~~~~~~~~~~~~~~~~~~~~~~~~~~~~
本框重點和難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宏觀調控手段的區分。
~~~~~~~~~~~~~~~~~~~~~~~~~~~~~~~~~~~~~~~~~~~~~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1.重要特征:堅持黨的領導和有機結合(答題的時候要具體寫出“有機結合”的內容)
(1)堅持黨的領導: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
(2)有機結合:在我國,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能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又能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2.根本目標:共同富裕
(1)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2)具體理解: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使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能調動勞動者和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效率提高,又能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
3.內在要求: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1)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2)具體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夠通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發揮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注意:“去杠桿”就是減少資產負債率,財政、貨幣政策都可用此目標。
注意:記住“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這句話,在考“市場機制+宏觀調控”的時候,經常會用到。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
1.經濟職能和作用的主要內容(主觀題熱點,希望背出)
(1)通過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2)通過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3)通過實施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
(4)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5)通過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
(6)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注意:經濟發展戰略:一個國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長期性、關鍵性問題的總謀劃和總方針。
產業政策: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經濟社會目標而對產業的形成、發展進行干預和引導的各種政策的綜合。
其功能是彌補市場缺陷、調整產業結構、保護民族產業、實現國家戰略等。
2.科學的宏觀調控是主要經濟職能之一
(1)宏觀調控的含義:宏觀調控是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總量進行調節和控制。
(2)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補充知識點: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大家根據材料寫出以下若干內容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和發展,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又需要科學的宏觀調控,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職責和作用之一(這句話在涉及宏觀調控的主觀題經常要求寫出)
b.彌補市場缺陷,特別是彌補市場調節的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三大弊端
c.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需要科學的宏觀調控
d.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e.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更好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注意: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緩解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注意:宏觀調控的最主要目標和首要目標都是促進經濟增長,科學的宏觀調控不會破壞市場機制,而是維護和利用市場機制。如生活必需品價格過低就補貼生產者,價格過高就補貼低收入者沒有破壞市場機制。
(3)最常用的經濟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a.國家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調節社會總需求,實現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b.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在不同的經濟形勢下,政府可選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不同組合,實現宏觀調控目標。
3.“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
(1)“看不見的手”:我們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2)“看得見的手”:我們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3)兩者要結合:我們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問:新時代背景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應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①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
②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保障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
③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投資方向,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減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預,推行簡政放權,建設服務型政府。
注意:經濟手段沒有強制性,通過經濟利益的刺激引導你做或者不去做某些行為,最常用的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營改增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政府發放消費券是財政政策;國家通過銀行采取的經濟手段,除了利息稅外,基本屬于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對于商業銀行的逆回購屬于貨幣政策。其他的包括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經濟計劃、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等;例如推進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項目、實施階梯水電價格等。另外,例如國家制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關于規范國民收入分配秩序的方案》《關于穩定就業的舉措》等也涉及到經濟政策與規劃,因此屬于經濟手段,但是一旦出現《某某法》之類的,就不是經濟手段了!如果考經濟手段的主觀題,必須加上“對經濟活動參與者進行引導,以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注意:財政政策:政府通過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來影響總需求,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如增稅減稅、發行國債等;貨幣政策: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如提高、降低利率或存款準備金率、控制信貸規模、公開市場業務等。
注意: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積極的(擴張性)和穩健的(緊縮性)的區分,一般與經濟形勢是“逆勢而為”。經濟平穩運行要求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國家調控社會總需求(記住,是調節社會總需求),引導其與社會總供給趨向平衡(此乃總思路)。當國民經濟形勢表現為經濟滯漲、通貨緊縮,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國家通常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長;當國民經濟形勢表現為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國家通過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抑制社會總需求。但是國家政策不是絕對要這樣實施的,只能說通常會這樣做。
注意:社會總供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 (如一年)實際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國內生產活動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二是國外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即商品和勞務進口。社會總需求是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 (如一年)實際形成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力總量,它包括兩部分:一是國內需求,包括國內投資需求和國內消費需求;二是國外需求,即產品和勞務出口。
補充: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知識,談談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大家可以從三個方面寫:
(1)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貫徹落實黨中央作出的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
(2)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
(3)政府履行經濟職能,制定優化經商環境的經濟政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
綜合探究: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完善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2.重視市場:要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加快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達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的目標。
3.破立結合:要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職能,合理配置宏觀管理部門職能,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服務管理體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4.搞活企業:企業活力是企業的創新和競爭力之源。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各種所有制企業都具有勃勃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激發企業活力,企業內部要合理分配收入,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要建立和健全權責清晰、分工明確、有效溝通、反應及時、管理科學的管理體制機制;要培育有利于激發和保持活力的企業文化。激發企業活力,企業外部必須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還要通過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增強企業的創新活力和投資積極性。
5.科學調控:要健全目標優化、分工合理、高效協同的宏觀調控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注意:面對經濟新常態,我國的宏觀調控也進行了調控,其中,突出表現之一是宏觀調控目標從以往的“點調控”轉向了“區間調控”,“區間調控”主要是對影響經濟運行的相關因素進行綜合判斷,確定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所處的合理區間,將其作為科學宏觀調控的主要依據和目標定向。“區間調控”給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留出了更多的作用空間。
~~~~~~~~~~~~~~~~~~~~~~~~~~~~~~~~~~~~~~~~~~~~~
第二單元 內容結構圖
~~~~~~~~~~~~~~~~~~~~~~~~~~~~~~~~~~~~~~~~~~~~~
第二單元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框 貫徹新發展理念
第二框 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
第一框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 我國的社會保障
綜合探究 踐行社會責任 促進社會進步
本單元關鍵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
第一框 貫徹新發展理念
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
第二框 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課關鍵句: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第一框 貫徹新發展理念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1.內涵
2.具體理解
3.意義
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1.為什么要貫徹新發展理念
2.新發展理念的內容
3.正確貫徹新發展理念
~~~~~~~~~~~~~~~~~~~~~~~~~~~~~~~~~~~~~~~~~~~~~
本框重點和難點:正確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正確貫徹新發展理念。
~~~~~~~~~~~~~~~~~~~~~~~~~~~~~~~~~~~~~~~~~~~~~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1.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具體理解
(1)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更惠民生、暖民心舉措,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3)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顯制度優勢。
3.意義: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確立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
注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新發展理念之中。
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1.為什么要貫徹新發展理念
(1)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
(2)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2.新發展理念的內容
(1)創新發展
a.解決問題: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b.地位: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第一動力。
c.要求:堅持創新發展,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注意:我國沒有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補充: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是創新最關鍵的因素。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乃至決定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創新是教育對于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
(2)協調發展
a.解決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b.地位: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
c.要求:堅持協調發展,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注意: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縮小城鄉、地區差別,但不能理解消除城鄉和地區差別;城鄉不等于區域,減少城鄉差距不等于減少區域差距,“西部等落后地區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這句話對,但是“與東部先進地區同步”則錯;協調區域、城鄉發展屬于協調發展理念,但是協調人與自然的發展屬于綠色發展理念。
(3)綠色發展
a.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B.地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c.要求:堅持綠色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
注意:可持續發展強調資源的永續利用。
(4)開放發展
a.解決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b.地位: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c.要求:堅持開放發展,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5)共享發展
a.解決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b.地位: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c.要求:堅持共享發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3.正確貫徹新發展理念
(1)內在聯系的集合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
(2)貫徹新發展理念: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注意:恩格爾系數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例,恩格爾系數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注意:黨的中心任務不是中心,黨依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第二框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1.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
2.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二、構建新發展格局
1.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2.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
3.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思路
~~~~~~~~~~~~~~~~~~~~~~~~~~~~~~~~~~~~~~~~~~~~~
本框重點和難點:理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性。
~~~~~~~~~~~~~~~~~~~~~~~~~~~~~~~~~~~~~~~~~~~~~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1.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
(1)提出的背景: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2)何為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注意: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挑戰,關鍵在于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
注意:經濟增長表現為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產出水平的持續增加,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單純的經濟增長不等于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經濟結構優化、經濟效益提高、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2.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1)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
(2)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這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二、構建新發展格局
1.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
(1)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2)總的思路: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3)具體的舉措(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舉措,可以用來回答如何促進高質量發展)
a.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
注意:實體經濟是物質產品和技術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提供相關服務的經濟活動。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 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
注意: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
b.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c.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d.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3.總之,我們必須完善、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段話可以認為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思路)
補充: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包括的7個內容(出過主觀題)
(1)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2)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3)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4)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
(5)節約資源、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
(7)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
補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補充:我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
第一框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與社會保障
第二框 我國的社會保障
~~~~~~~~~~~~~~~~~~~~~~~~~~~~~~~~~~~~~~~~~~~~~
第一框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理解我國的分配制度
2.居民收入來源多種多樣
3.勤勞合法致富
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
1.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
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
本框重點和難點:理解按勞分配為主體;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舉措;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理解我國的分配制度
(1)國民收入的分配:在一定時期內,社會所創造的國民收入要在政府、企業、個人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分別形成政府收入、企業收入和個人收入,以滿足不同的社會需要。
補充:國民收入,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包括居民、企業、政府等)所獲得的收入。
(2)分配制度的具體內容:個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決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3)關于按勞分配
a.實行按勞分配的必要性:實行按勞分配,是由一定的經濟條件決定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b.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 注意:按勞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中。
c.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對個人進行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d.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其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之間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實行按勞分配,是對以往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注意:“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這句話是錯的;因為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我國分配制度從根本上講是生產決定的,所有制不是根本性因素。
注意: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提到,未來社會的全部總產品的分配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為了滿足社會再生產需要而進行的必要扣除;二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進行的必要扣除;三是在作了上述必要扣除以后進行的個人消費品的分配。
(4)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 注意: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也有可能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中。
a.具體內容:要讓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
b.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這有利于讓一切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2.居民收入來源多種多樣
(1)從個人獲得收入的途徑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勞動性收入,是指勞動者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單位為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財產性收入:是指通過自己所擁有的各類財產獲得的收入,包括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2)居民收入除了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還包括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經營性收入是指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收入,如經營餐館、經營企業獲得的收入。轉移性收入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包括養老金、社會救助和補助、政策性生產補貼、政策性生活補貼、救災款等。
3.勤勞合法致富
(1)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我們所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到底都來自勞動創造。
(2)我們要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對待勞動的態度)
(3)要鼓勵全體勞動者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
注意:按勞分配的形式包括①國家機關、公有制事業單位中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等;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中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等;③農村經濟中的“聯產計酬”。農民的土地流轉<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所得不算按勞分配、農民變成雇工種地獲得的收入也不算按勞分配、財產性收入是指租金、紅利、利息等非勞動非經營所得,也不是按勞分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的種地收入是按勞分配。
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
1.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為此,必須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收入分配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注意:征收個人所得稅是再分配的措施;初次分配主要是指企業單位內部的分配,即根據各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發揮的效率帶來的總收益多少進行分配。如企業里的勞動者得到的工資、獎金、津貼等報酬,農民耕種土地的收益、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個人投資理財所得收入等都屬于初次分配范疇。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政府通過稅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調節各收入主體之間現金或實物的分配過程,也是對要素收入再次調節的過程,它是國家行為,不是個人行為。
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總思路: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1)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要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
(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
(3)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4)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要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注意: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包括“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補充課外知識:轉移支付(具體如下)
政府的轉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質,如社會保險福利津貼、撫恤金、養老金、失業補助、救濟金以及各種補助費等;農產品價格補貼也是政府的轉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轉移支付實際上是把國家的財政收入還給個人,所以有的經濟學家稱之為負稅收。通常在經濟蕭條時,總收入下降,失業增加,政府撥付的社會福利支出也必然增加。這樣通過增強購買力,提高社會總體需求,從而抑制或緩解蕭條。當經濟中出現過度需求時,政府可以通過減少轉移支付量,抑制總需求水平的升高。
企業的轉移支付:通常是指企業對非營利組織的贈款或捐款,以及非企業雇員的人身傷害賠償等等。轉移支付在客觀上縮小了收入差距,對保持總需求水平穩定,減輕總需求擺動的幅度和強度,穩定社會經濟有積極的作用。
政府間的轉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補助。確定轉移支付的數額,一般是根據一些社會經濟指標,如人口、面積等,以及一些由政府承擔的社會經濟活動,如教育、治安等的統一單位開支標準計算的。政府間的轉移支付主要是為了平衡各地區由于地理環境不同或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產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證各地區的政府能夠有效地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為社會提供服務。 [1]
~~~~~~~~~~~~~~~~~~~~~~~~~~~~~~~~~~~~~~~~~~~~~
第二框 我國的社會保障
一、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
1.為什么需要社會保障
2.社會保障的內容
3.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1.全覆蓋
2.量力為
3.權責清
4.多層次
~~~~~~~~~~~~~~~~~~~~~~~~~~~~~~~~~~~~~~~~~~~~~
本框重點和難點: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社會保障的作用和意義;如何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理解社會保障體系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
一、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
1.為什么需要社會保障
(1)必要性:面對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疾病、失業、養老、災害、生活貧困等各種問題,國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會承擔主要責任的社會保障體系。
(2)社會保障的重要性
a.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b.社會保障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
c.社會保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發揮收入分配調節器作用,能夠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d.社會保障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共濟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社會保障的內容
(1)社會保障既有經濟保障,也有服務保障。
(2)經濟保障是國家通過貨幣或有價票證的形式,為國民提供經濟援助,滿足其基本的生活所需。經濟保障主要以社會救助金、社會保險金、社會福利金等形式提供保障。
(3)服務保障是通過提供日常照料、醫療護理等服務,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生活保障需求。國家提供社會服務機構和設施、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兒童收養救助服務、各類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殘疾人服務等形式,以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及全體國民的高層次保障訴求。
3.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1)體系的構成
a.社會保障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組成,還包括其他社會保障形式,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b.除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基本保障外,還存在大量補充性的社會保障形式,如企業年金、社區服務等。
注意: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社區服務是在政府指導下,以社區組織為依托,在城鄉一定層次的社區內以全體社區居民為對象,以特殊群體為重點,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向他們提供福利性服務的一種社會化保障機制。
(2)理解社會保險
a.地位: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
b.籌資:通過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
c.功能: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d.類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
注意:購買商業保險不屬于社會保障,而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也是一種投資方式。
商業保險 社會保險
性質 自愿的市場行為 具有強制性和福利性
經營目標 追求利潤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
經營方式 保險公司經營 由國家經辦
費用來源 全部由個人承擔 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分攤
保障水平 滿足被保險人較高層次的保險需求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
(3)理解社會救助 注意:災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屬于社會救助。
a.特點:社會救助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
b.方式: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
c.目的: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d.作用: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
(4)理解社會福利
a.實質:社會福利是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的社會化服務、實物供給或者福利津貼。
b.目的:以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c.特點: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
(5)理解社會優撫:社會優撫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的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部分談的是舉措,也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特點)
1.全覆蓋
(1)原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
(2)要求:要建立起覆蓋全民、城鄉統籌、公平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沒有漏洞的“安全網”。同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更多地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量力為
(1)原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2)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對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的社會保障需求。同時,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社會保障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只有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使社會保障持續發展。
3.權責清
(1)原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權責清晰。
(2)要求:享受社會保障是社會成員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個人和其他單位的經濟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擔責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
4.多層次:總之,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蓋全民、城鄉統籌、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注意:發展社會保障最根本途徑是發展生產力。
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注意此題——我國政府為什么多次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答:(1)有利于改善退休人員生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共享發展理念,使其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2)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收入差距,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
(3)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應該也必須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
綜合探究 踐行社會責任 促進社會進步
一、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
1.原因
(1)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
(2)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
(3)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造的民族。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
(4)勞動模范是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勞動模范身上體現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是偉大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5)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
2.要求
(1)廣大勞動群眾要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
(2)無論從事什么勞動,都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
(3)只要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二、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1.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2.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一系列素質。
3.創業者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
4.企業既要追求經營利潤,又要堅持誠信原則;既要講求經濟效益,又要承擔社會責任;既要實現自身發展,又要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總之,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三、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1.要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和綠色社區。
2.生活方式的變化推動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更新,也帶來不同消費觀念的碰撞。我們要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四、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1.原因
(1)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2)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我國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
2.要求
(1)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大力弘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2)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歸根結底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具有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分配體系。
~~~~~~~~~~~~~~~~~~~~~~~~~~~~~~~~~~~~~~~~~~~~~
資料整理【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
資料整理【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河东区| 诸暨市| 栖霞市| 烟台市| 濮阳市| 理塘县| 普洱| 通榆县| 驻马店市| 旺苍县| 元朗区| 定州市| 温宿县| 奎屯市| 云浮市| 五河县| 阿城市| 岐山县| 乐陵市| 鄯善县| 新安县| 平陆县| 鹤峰县| 芦山县| 民勤县| 大宁县| 故城县| 饶河县| 屏南县| 高青县| 仁寿县| 布尔津县| 尼勒克县| 罗甸县| 高邮市| 陆河县| 莫力| 西丰县| 梓潼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