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夸張的臉》[教學目標]1.知道夸張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手段之一,通過夸張臉型、五官、表情畫或做一件“夸張的臉”的作品。2.欣賞夸張而精彩的美術作品,研究夸張的繪畫方法。3.體會夸張的手法帶來的藝術魅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并掌握對人物進行夸張表現的藝術手法。[教學難點]掌握五官整體與臉型、表情等局部和諧的夸張畫法。[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采用談話激趣,創設情景,教師演示導入教學。1.師:今天帶來一個神秘的禮物,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嗎?教師將準備好的一面哈哈鏡展示給學生看。師:有哪位同學想感受下它的魔力來照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魔力?2.教師出示學生正常照片和魔鏡里的照片做對比。師小結:魔鏡把我們的臉面部表情變得很夸張。那在美術作品中又如何來表現夸張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4課《夸張的臉》。(二)學習階段1.請學生說說夸張的特點。師小結:夸張的特點是通過故意擴大或者縮小事物的某一部分,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生動,更豐富,收到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大的更大 小的更小 長的更長 圓的更圓)2.變臉小游戲,感受夸張。師:相信同學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夸張,那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變臉小游戲,感受一下夸張的樂趣。師出示游戲要求,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臺下表演。師評價:同學們做的非常好,看來對夸張理解得很深刻。3.藝術的夸張手法在中外藝術史上很早都已經采用。先欣賞中國古代頭像藝術作品,感受夸張技法在藝術創作中應用的久遠歷史。再欣賞非洲尼日利亞的木雕,學生觀察這些木雕有什么特點?感受非洲木雕的美。主要是通過觀察木雕作品,使學生知道夸張可以從臉型入手。4.擺臉型游戲老師出示三位人物頭像照片和響應的漫畫頭像作品,學生觀察,根據人物臉型,找到相對應臉型進行擺一擺。5.猜一猜比眼力出示四幅名人漫畫頭像作品,請同學們一起來猜一猜他們都是誰?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所有人都利用了夸張的藝術手法。6.小組討論(欣賞王祖藍和愛因斯坦夸張臉對比圖片)。如何更好地表現夸張呢?下面我們一起欣賞這兩幅作品,討論:漫畫家們在繪畫夸張的臉時,如何進行夸張的?抓住了人物的哪些部位的特征?小組討論 1 分鐘。王祖藍的嘴、耳朵變大,眼睛變得更小。愛因斯坦的臉變得更長,鼻子更大,表情更夸張。師總結:想要夸張的表現一張臉,要從臉型、五官、表情中體現,還可以通過故意擴大、縮小、變形某一部分,使人物形象更生動。藝術家在表現夸張,并不是無限夸張失去真實,而是把事物真實特征表現出來。7.貼五官游戲請同學為成龍貼上適合他的五官。8.欣賞優秀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些優秀的學生作品。老師作品展示。9.繪畫步驟講解。想要知道這些作品是怎么畫出來的嗎?教師進行示范講解。示范后,師生總結繪畫步驟,學生說說自己的構思,鼓勵學生畫一畫身邊的親人、朋友、老師等。(三)布置作業1.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創作一幅《夸張的臉》作品。2.學生繪畫,教師輔導。(四)作品展示與評價1.老師將學生作品粘貼在展示區。2.學生互評,自評,教師進行點評。(五)拓展與總結1.夸張的臉還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現,如:粘土、泥塑。2.啟發學生課后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構思創作,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創造美的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