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 會動的玩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了解會動玩具的基本構造、運動原理和制作方法,掌握制作會動玩具的基本技能。*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發揮創意,設計和制作出一個簡單的會動玩具。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實踐等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會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會動玩具的制作活動,讓學生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廢棄物的再利用價值,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二、教學重點1. 會動玩具的基本構造、運動原理和制作方法。2. 簡單的會動玩具模型設計與制作。3. 如何在會動玩具制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三、教學難點1. 如何將會動玩具的各種材料有效地組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結構。2. 如何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使會動玩具模型具有一定的運動功能和趣味性。3. 如何在會動玩具制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四、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展示會動玩具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為學生提供創作靈感。* 實物會動玩具若干個,供學生觀察和參考。* 準備紙板、塑料瓶、電池、馬達、細線等制作材料和工具,確保每個小組都有足夠的材料進行實踐操作。2. 學生準備:* 預習課本內容,了解會動玩具的相關知識。* 準備剪刀、膠水、彩筆等個人工具,以便在制作過程中使用。* 穿著適合戶外活動的服裝和鞋子,為制作會動玩具做好準備。五、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5分鐘)*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會動玩具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會動玩具的特點。*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會動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它為什么會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并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制作會動玩具。”2. 新課講授(20分鐘)* 教師首先介紹會動玩具的基本構造、運動原理和制作方法,包括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和執行系統等。同時,展示實物會動玩具供學生觀察和參考。* 教師詳細講解簡單的會動玩具模型設計與制作過程,如風車、陀螺、彈跳青蛙等。通過示范和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方法。* 教師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設計出一個簡單的會動玩具模型。可以讓學生先畫出設計草圖,再進行制作。3. 小組合作與實踐(30分鐘)* 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4-6人。每個小組都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共同完成一個會動玩具的制作任務。* 小組成員之間要分工明確,互相協作。有的負責準備材料,有的負責組裝和調試,有的負責裝飾和涂色等。*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4. 作品展示與評價(15分鐘)* 每個小組在完成會動玩具制作后,將作品擺放在指定的位置進行展示。教師組織全班學生對作品進行評價和欣賞。* 評價標準主要包括會動玩具的造型、結構穩定性、運動功能、創意性等方面。每個小組都要選派一名代表,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簡要的介紹和自評。* 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別人的介紹和評價,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最后,教師對本次課程進行總結和點評。肯定學生的努力和成果,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能力和科學素養。5. 課后拓展與作業布置(5分鐘)* 教師布置課后拓展任務:讓學生回家后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制作一個環保小制作。可以是玩具、裝飾品或實用物品等。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的手工制作比賽或展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和平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