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17 云量和雨量蘇教版 三年級下冊目 錄1核心素養23456新知講解課堂練習活動手冊板書設計課堂總結核心素養※科學觀念:通過觀測云量的活動,學會用簡單的方法度量和描述天空中的云量。※科學思維:會做雨量器,掌握用雨量器來測量雨量的方法。※探究實踐:能夠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降雨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態度責任:能夠列舉干旱、洪澇等災害對人類造成的惡劣影響。※做一個雨量器,測一測雨量。重點※說明云量和雨量之間的關系。難點新知講解認識云1.云與云量的概念。云是由懸浮在大氣中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可見聚合體。云是重要的氣象要素之一。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2.云的形成。地面的水經過太陽的照射蒸發,水蒸氣不斷地向天空更高的地方運動,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人們看到的云是由懸浮在大氣中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積成的。新知講解觀察云1.觀察并描述現在天空中的云量。觀察方法:把天空當作一個圓,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來劃分云量。新知講解觀察記錄:(1)天空中無云或云量很少,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不超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一,能看見太陽 ,這樣的天氣為晴天。晴天新知講解(2)天空中的云量較多,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小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三,太陽時常可見,這樣的天氣為多云。多云新知講解(3)天空中的云量很多,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大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三,很難看見太陽,這樣的天氣為陰天。陰天新知講解本次觀察活動中的難點是云量占整個天空的比例難以確定,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輔助觀察。準備一個硬紙板做成圓,把圓平均分成4份。根據我們的觀察,用撕成大小、形狀不同的紙片代表云,把小紙片擺在圓上。當感覺小紙片的多少和形狀已經能夠代表剛才觀察到的云時,把小紙片一張挨著一張擺放到一起,看看它們一共能占圓的幾分之幾,以此來判斷當天是晴天、多云還是陰天。新知講解觀察結論: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以分為晴天、多云、陰天。云量是按照云遮蔽天空的程度來估算的,一般選擇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線的開闊地點成平臺觀測。當天空被障礙物(如山、房屋)部分遮擋時,云量應根據未被遮擋的天空進行估計。新知講解2.看云識天氣。云的生成,外形特征,云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變,不僅反映了當時大氣的運動、穩定程度和水汽狀況,還預示著未來的天氣變化。觀察下面哪一種情況可能會下雨 新知講解從云的顏色和云量兩個因素來判斷,左側天空中云量大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三,處于陰天狀態,可能會下雨。右側天空中云量占整個天空的一半左右,處于多云狀態,短時間內不會下雨。新知講解觀測云新知講解怎樣知道一場雨下得有多大1.降水的概念。雨的大小 ,其判斷的依據大多為日常經驗,如:雨點的大小,雨點落到地面上濺起的水花的大小,雨點砸在地上造成的聲響的大小,等等。但是我們用雨量器來測量雨量,是以一段時間內降水的總量來衡量的。因此用雨量器來測量雨量更加科學。新知講解2.認識雨量器。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常用的雨量器由內筒和外筒組成,外筒是一個不漏水的鐵桶;內筒的上口呈漏斗形,用來收集雨水。下雨時把它放在開闊、沒有障礙物的地方,保持水平。雨停時,將內筒收集的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中,讀取降雨并做好記錄。新知講解3.認識常見的雨量器。常見雨量器的外殼是金屬圓筒,分上下兩節,上節是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盛水漏斗,為防止雨水濺濕,保持容器口的面積和形狀,筒口用堅硬銅質做成內直外斜的刀刃狀;下節筒內放一個儲水瓶用來收集雨水。測量時,將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內讀出降水量。降雪季節將儲水瓶取出,換上不帶漏斗的筒口,雪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內,待雪融化后再讀數,也可將雪稱出質量后根據筒口面積換算成毫米數。新知講解做一個雨量器測一測雨量1.制作雨量器。制作材料:塑料瓶、標尺、透明膠帶等。制作步驟:(1)找一個塑料瓶,瓶子的高度在25厘米以上。沿塑料瓶的肩部剪開,取下部。新知講解(2)在瓶子的側面垂直貼上20厘米長的標尺,在上面貼一層透明膠帶。(3)將剪下的部分倒扣在瓶子上。新知講解制作原理:塑料瓶起到了收集雨水的作用;標尺起到了計量的作用。新知講解制作一個雨量器新知講解制作簡易雨量器新知講解2.使用自制雨量器測雨量。(1)降水量的概念。在一定時間內,從云中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液態和固態降水,在無滲透、無蒸發、無流失的情況下,聚積起來的水的深度,稱為該地區該時段的降水量。“降水量”是氣象術語,按氣象觀測規定,氣象站在有降水的情況下,每隔六小時觀測一次。降水量以毫米為單位,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新知講解(2)測量降雨量。下雨時,把自制的雨量器放置在開闊地帶收集雨水。結合降水量等級,分析這場雨有多大。日期 9月16日時間 9點10分至15點10分降水量 30毫米新知講解3.降水量等級。氣象學家根據某一段時間內(一般為 24小時)的降水量的多少,區分下雨的等級。在測降水量等級時,測量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即連續24小時;測量降水量的單位也是相同的,即毫米。新知講解天氣預報中關于24 小時的降水強度有界定標準。新知講解小雨:指24小時降水量小于10毫米,可淋濕衣服,泥土地面全濕,但無積水。中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10~24.9毫米,可聽到雨聲,低洼地面有少量積水。大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25~49.9毫米,雨聲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方積水不退,水溝中水流很快。新知講解暴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50~99.9毫米,大雨傾盆,馬路立見積水。大暴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100~250毫米,雨勢兇猛,低洼處水深過膝。特大暴雨:指24小時降水量超過250毫米,特大暴雨鋪天蓋地而來,常導致山洪暴發,大片農田甚至村莊被淹。新知講解降水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1.降水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好處。(1)補給水源。雨水讓河水不干涸,提供生產、生活用水。降雨時,雨水滲透到地下,就成了地下水,地下水可以流到低洼的河里,讓河水不干涸。我們生活中的飲用水主要來自雨水、地下水、湖泊等。降雨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水源,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知講解(2)灌溉農田。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適量的雨水能讓農作物更好地生長。新知講解(3)凈化空氣。雨水讓空氣濕潤清新。一場大雨過后,空氣變得濕潤。空氣中的塵埃隨著雨水降落到地面;雨水還帶走了空氣中許多可溶性物質(如二氧化硫)和部分可吸入顆粒物。另外,打雷會生成臭氧,少量的臭氧會使人感到空氣更清新。新知講解(4)調節氣溫。炎熱的夏天,一場降雨會使天氣變得涼爽,空氣變得清新。涼爽的秋季,一次次降雨之后,溫度也會一次次降低。 這都是降雨對氣溫的影響。新知講解2.降水多少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危害。降水過多易引發洪澇,降水過少易導致干旱。洪澇和干旱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常常無法估量。新知講解(1)洪澇。暴雨會阻礙交通,引起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山洪暴發會對城市安全產生威脅。由于一些城市的排水系統尚不完善,暴雨常常引發洪水,從而沖毀道路、輸電線路等設施,進而中斷城市的運輸、供水、供電等,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轉和市民的正常生活,大量物資被浸泡受損,企業停產等。新知講解暴雨來得快,雨勢猛,尤其是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使作物受害而減產。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業、林業和漁業,還會沖毀農舍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新知講解(2)干旱。干旱是指長期無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壞而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氣象條件影響作物的分布、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而水分條件是決定農業發展情況的主要條件。因為干旱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所以它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生產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干旱還是我國主要的畜牧氣象災害,主要表現在影響牧草生長和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新知講解持續的干旱還會引發其他自然災害。冬春季的干旱易引發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自2000年以來,由于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導致北方地區氣候偏旱,林地地溫偏高,草地枯草期長,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有增長的趨勢。新知講解總之,降雨量過小,會引起旱災;降雨量過大,會出現洪澇災害。因為雨下得大小會影響我們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所以關注天氣預報可以使我們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新知講解洪澇和干旱課堂練習1.[填空]測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________。計量雨量的大小用________作單位。2.[填空]測雨量前,要把水加到“________”刻度。3.[判斷]云量遮住整個天空時,一定會下雨。( )4.[選擇]下面的天氣現象中,( )不是降水的形式。A.大雪 B.中雨 C.冰凍毫米雨量器0×C課堂練習5.[圖示]根據圖中云在天空中所占的比例,在括號中填寫對應的天氣。晴天多云陰天( )( )( )課堂練習6.[連線]下面是24小時內的降水量,用線把降水量和相應的下雨等級連接起來。20毫米 8毫米 70毫米 40毫米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活動手冊活動手冊課堂總結本課我們通過觀測云量的活動,知道氣象學家區分晴天、多云和陰天的標準,并按照這個標準將觀測結果進行記錄。根據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氣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云在天空中的變化,可以判斷不同天氣的來臨。雨量器是測量雨量的專用器具。通過使用塑料瓶制作簡易雨量器的過程,加深對測量雨量原理的認識,并嘗試用自制雨量器測一測當地降雨量。云量與雨量有著密切的關系,云量的增加預示著降水的到來。運用所學知識,觀察并描述天空的云量,猜測云量與雨量之間的關系。板書設計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備課 三年級科學下冊(蘇教版)第17課 云量和雨量(教學教案)核心素養※科學觀念:通過觀測云量的活動,學會用簡單的方法度量和描述天空中的云量。※科學思維:會做雨量器,掌握用雨量器來測量雨量的方法。※探究實踐:能夠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降雨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態度責任:能夠列舉干旱、洪澇等災害對人類造成的惡劣影響。※做一個雨量器,測一測雨量。重點※說明云量和雨量之間的關系。難點教學內容本課聚焦云量和雨量這兩個氣象要素,分四個部分展開教學內容。第一部分,云與降雨、降雪關系密切,對云的觀測是天氣觀測的重要內容。這里主要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云量,教給學生一種按照云遮擋天空的程度來估算云量的觀測方法。第二部分,云量與雨量有著密切的關系,云量的增加預示著降水的到來。這里指導學生運用剛才學到的方法,觀察并描述天空中的云量,猜測云量與雨量之間的關系。第三部分, 雨量器是測量雨量的專用器具。這里介紹一種制作雨量器的簡易方法,通過帶領學生經歷制作雨量器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測量雨量原理的認識。第四部分,降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然而,越是常見的現象,越容易被忽視。通過討論降雨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引發學生認識到降雨的重要性。這里不僅討論負面影響,也涉及降雨的正面影響,幫助學生建立全面而完整地認識。教學準備觀測云量時防止陽光刺眼的遮光片。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塑料瓶、剪刀、20厘米長的刻度尺、透明膠帶教學過程認識云1.云與云量的概念。云是由懸浮在大氣中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可見聚合體。云是重要的氣象要素之一。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2.云的形成。地面的水經過太陽的照射蒸發,水蒸氣不斷地向天空更高的地方運動,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人們看到的云是由懸浮在大氣中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積成的。設計意圖:云的形態、高度都有著極大的觀測意義,但是這些因素對小學生來說觀測難度太大。因此,教材選擇以學生能夠理解的云量為切入點,對云做定量觀測。觀察云1.觀察并描述現在天空中的云量。觀察方法:把天空當作一個圓,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來劃分云量。觀察記錄:(1)天空中無云或云量很少,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不超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一,能看見太陽 ,這樣的天氣為晴天。(2)天空中的云量較多,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小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三,太陽時常可見,這樣的天氣為多云。(3)天空中的云量很多,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大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三,很難看見太陽,這樣的天氣為陰天。本次觀察活動中的難點是云量占整個天空的比例難以確定,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輔助觀察。準備一個硬紙板做成圓,把圓平均分成4份。根據我們的觀察,用撕成大小、形狀不同的紙片代表云,把小紙片擺在圓上。當感覺小紙片的多少和形狀已經能夠代表剛才觀察到的云時,把小紙片一張挨著一張擺放到一起,看看它們一共能占圓的幾分之幾,以此來判斷當天是晴天、多云還是陰天。觀察結論: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以分為晴天、多云、陰天。云量是按照云遮蔽天空的程度來估算的,一般選擇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線的開闊地點成平臺觀測。當天空被障礙物(如山、房屋)部分遮擋時,云量應根據未被遮擋的天空進行估計。2.看云識天氣。云的生成,外形特征,云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變,不僅反映了當時大氣的運動、穩定程度和水汽狀況,還預示著未來的天氣變化。觀察下面哪一種情況可能會下雨?從云的顏色和云量兩個因素來判斷,左側天空中云量大于整個天空的四分之三,處于陰天狀態,可能會下雨。右側天空中云量占整個天空的一半左右,處于多云狀態,短時間內不會下雨。設計意圖:應給學生一個由云量判斷降水可能性的機會,在云量與雨量之間建立聯系。怎樣知道一場雨下得有多大1.降水的概念。雨的大小 ,其判斷的依據大多為日常經驗,如:雨點的大小,雨點落到地面上濺起的水花的大小,雨點砸在地上造成的聲響的大小,等等。但是我們用雨量器來測量雨量,是以一段時間內降水的總量來衡量的。因此用雨量器來測量雨量更加科學。2.認識雨量器。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常用的雨量器由內筒和外筒組成,外筒是一個不漏水的鐵桶;內筒的上口呈漏斗形,用來收集雨水。下雨時把它放在開闊、沒有障礙物的地方,保持水平。雨停時,將內筒收集的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中,讀取降雨并做好記錄。3.認識常見的雨量器。常見雨量器的外殼是金屬圓筒,分上下兩節,上節是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盛水漏斗,為防止雨水濺濕,保持容器口的面積和形狀,筒口用堅硬銅質做成內直外斜的刀刃狀;下節筒內放一個儲水瓶用來收集雨水。測量時,將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內讀出降水量。降雪季節將儲水瓶取出,換上不帶漏斗的筒口,雪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內,待雪融化后再讀數,也可將雪稱出質量后根據筒口面積換算成毫米數。做一個雨量器測一測雨量1.制作雨量器。制作材料:塑料瓶、標尺、透明膠帶等。制作步驟:(1)找一個塑料瓶,瓶子的高度在25厘米以上。沿塑料瓶的肩部剪開,取下部。(2)在瓶子的側面垂直貼上20厘米長的標尺,在上面貼一層透明膠帶。(3)將剪下的部分倒扣在瓶子上。制作原理:塑料瓶起到了收集雨水的作用;標尺起到了計量的作用。2.使用自制雨量器測雨量。(1)降水量的概念。在一定時間內,從云中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液態和固態降水,在無滲透、無蒸發、無流失的情況下,聚積起來的水的深度,稱為該地區該時段的降水量。“降水量”是氣象術語,按氣象觀測規定,氣象站在有降水的情況下,每隔六小時觀測一次。降水量以毫米為單位,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2)測量降雨量。下雨時,把自制的雨量器放置在開闊地帶收集雨水。結合降水量等級,分析這場雨有多大。日期 9月16日時間 9點10分至15點10分降水量 30毫米3.降水量等級。氣象學家根據某一段時間內(一般為 24小時)的降水量的多少,區分下雨的等級。在測降水量等級時,測量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即連續24小時;測量降水量的單位也是相同的,即毫米。天氣預報中關于24 小時的降水強度有界定標準。小雨:指24小時降水量小于10毫米,可淋濕衣服,泥土地面全濕,但無積水。中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10~24.9毫米,可聽到雨聲,低洼地面有少量積水。大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25~49.9毫米,雨聲激烈,在排水不良的地方積水不退,水溝中水流很快。暴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50~99.9毫米,大雨傾盆,馬路立見積水。大暴雨:指24小時降水量在100~250毫米,雨勢兇猛,低洼處水深過膝。特大暴雨:指24小時降水量超過250毫米,特大暴雨鋪天蓋地而來,常導致山洪暴發,大片農田甚至村莊被淹。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學習一種制作雨量器的簡易方法,明白雨量也需要進行定量觀測。降水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1.降水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好處。(1)補給水源。雨水讓河水不干涸,提供生產、生活用水。降雨時,雨水滲透到地下,就成了地下水,地下水可以流到低洼的河里,讓河水不干涸。我們生活中的飲用水主要來自雨水、地下水、湖泊等。降雨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水源,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灌溉農田。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適量的雨水能讓農作物更好地生長。(3)凈化空氣。雨水讓空氣濕潤清新。一場大雨過后,空氣變得濕潤。空氣中的塵埃隨著雨水降落到地面;雨水還帶走了空氣中許多可溶性物質(如二氧化硫)和部分可吸入顆粒物。另外,打雷會生成臭氧,少量的臭氧會使人感到空氣更清新。(4)調節氣溫。炎熱的夏天,一場降雨會使天氣變得涼爽,空氣變得清新。涼爽的秋季,一次次降雨之后,溫度也會一次次降低。 這都是降雨對氣溫的影響。2.降水多少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危害。降水過多易引發洪澇,降水過少易導致干旱。洪澇和干旱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常常無法估量。(1)洪澇。暴雨會阻礙交通,引起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山洪暴發會對城市安全產生威脅。由于一些城市的排水系統尚不完善,暴雨常常引發洪水,從而沖毀道路、輸電線路等設施,進而中斷城市的運輸、供水、供電等,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轉和市民的正常生活,大量物資被浸泡受損,企業停產等。暴雨來得快,雨勢猛,尤其是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使作物受害而減產。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業、林業和漁業,還會沖毀農舍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2)干旱。干旱是指長期無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壞而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氣象條件影響作物的分布、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而水分條件是決定農業發展情況的主要條件。因為干旱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所以它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生產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干旱還是我國主要的畜牧氣象災害,主要表現在影響牧草生長和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持續的干旱還會引發其他自然災害。冬春季的干旱易引發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自2000年以來,由于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導致北方地區氣候偏旱,林地地溫偏高,草地枯草期長,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有增長的趨勢。總之,降雨量過小,會引起旱災;降雨量過大,會出現洪澇災害。因為雨下得大小會影響我們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所以關注天氣預報可以使我們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活動手冊課堂總結本課我們通過觀測云量的活動,知道氣象學家區分晴天、多云和陰天的標準,并按照這個標準將觀測結果進行記錄。根據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氣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云在天空中的變化,可以判斷不同天氣的來臨。雨量器是測量雨量的專用器具。通過使用塑料瓶制作簡易雨量器的過程,加深對測量雨量原理的認識,并嘗試用自制雨量器測一測當地降雨量。云量與雨量有著密切的關系,云量的增加預示著降水的到來。運用所學知識,觀察并描述天空的云量,猜測云量與雨量之間的關系。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備課 三年級科學下冊17.云量和雨量(蘇教版)47張PPT+音視頻.pptx 【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備課 三年級科學下冊(蘇教版)第17課云量和雨量(教學教案).doc 制作一個雨量器.mp4 制作簡易雨量器.mp4 洪澇和干旱.mp4 觀測云.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