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老師您好(第一課時)——《我愛米蘭》、《飛來的花瓣》教學目標1. 通過聆聽歌曲《我愛米蘭》、《飛來的花瓣》,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2. 通過對比聽賞,對樂曲有一定的認識。 3、音樂知識:認識單純音符教學內容通過聆聽欣賞歌曲《我愛米蘭》《飛來的花瓣》,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教學過程一、活動1【導入】提問式激趣 師:同學們好!老師想問問同學們,你們都喜歡什么花呢?為什么喜歡這種花? 生:玫瑰花。因為玫瑰花非常香艷。 生:我喜歡百合花。像征百年好合。 生:我喜歡君子蘭。因為它是吉祥之花。 生:我喜歡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師:還有一名同學,他喜歡米蘭花。大家見過米蘭嗎?也許有的同學不太熟 悉米蘭花。下面我們共同來認識一下。 米蘭的花很小,就像米粒般,小小黃花藏在綠葉間,沒有牡丹、月季等花那么顯眼好看,但是它的花卻很香,默默綻放,散發幽香。 這位同學為什么在那么多鮮艷奪目的花卉中,就愛米蘭呢?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來聆聽一首歌曲,歌中會告訴我們答案,同時思考歌曲想借用這種植物來贊美誰?聆聽之后請大家回答。 二、活動2【活動】初聽 1.初次聆聽歌曲《我愛米蘭》。 聆聽要求:豎起小耳朵注意聽聽歌曲里唱的是誰?聽了這首歌曲你心情怎么樣?(目的是讓學生聽辨歌曲內容和情緒) 2.請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和聯想。(歌曲以米蘭比喻老師的清雅與圣潔,情緒充滿朝氣,充分表達了學生尊敬、熱愛老師的情感。) 3.提問:為什么把老師比喻成米蘭呢? 4.講解:因為米蘭,不鮮艷,不名貴,但靜靜散發著幽香。老師,平凡,樸實,但一直默默地奉獻著。米蘭和老師的品質是一樣的。在這節課上,就讓我們共同來欣賞這首贊美老師的歌曲《我愛米蘭》吧。 三、活動3【活動】再次聆聽 1、再次播放歌曲 設問:這首歌曲的情緒、速度、節奏和旋律有什么特點?你從歌聲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歌曲的節奏師緊密的,速度稍快。旋律跳動、起伏,表達的情緒是明快的。 生:(對老師深情的愛。) 2.再欣賞:《我愛米蘭》,要細細地品味。 (1)要求:歌曲劃分幾個樂段?這些樂段的情緒是什么樣的?歌曲在情緒上有沒有變化? 生:歌曲劃分A、B兩個分樂段。 生:第一樂段節奏明快簡潔,旋律婉轉起伏,以敘述的口吻贊揚了米蘭的樸實芬芳。第二樂段一開始就在高音區出現,節奏舒展,高昂的旋律,直抒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敬愛之前,抒發了他們對老師發自內心的贊頌。 (2)講解二重唱的形式 師:接下來要再考考你們的耳朵,你聽到歌曲中有幾個人在唱歌? 童聲二重唱 3、讓我們隨著音樂輕聲唱一唱歌曲《我愛米蘭》。 聆聽要求:邊唱邊思考,我們能為老師做些什么呢?(學生回答;能為老師打掃教室,能為老師當好小助手,不惹老師生氣等等,教師對學生回答的答案加以鼓勵和肯定,及時表揚學生。) 四、活動4【活動】引入《飛來的花瓣》 提問:除了歌曲中唱到的把老師比喻成米蘭,你們知道人們經常還把老師比做什么嗎?(如春蠶、蠟燭。) 師:人們總習慣將教師由辛勤勞動所培育的豐碩成果比之為“桃李滿天下”,而這些芬芳的“桃李”在老師精心的培育下長大成人,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材,為祖國的建設發揮著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怎能不思念和感謝自己的老師呢 看,這些五彩繽紛的花瓣,寄托著學生們片片深情,緩緩飄落在老師的案前……播放《飛來的花瓣》 聆聽要求:認真聆聽,整體感受作品的意境。 思考:歌名《飛來的花瓣》中花瓣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五、活動5【活動】再聽《飛來的花瓣》 思考:歌曲在節奏、速度、旋律、情緒上有什么特點?你有沒有從音樂中感受到“花瓣”一片一片緩緩飄落的情形? 歌曲開始,旋律平穩,節奏時作休止和切分,頓挫有致,表現出學生深切的思念和誠摯的問候。在片刻的靜謐無聲之后,歌曲進入混聲四部合唱,主旋律音區升高,在兩句基本相同的樂句之后,旋律扶搖直上全曲的最高點。 六、活動6【練習】第三次聆聽《飛來的花瓣》 1、聆聽要求:讓我們來聆聽第一樂段,請同學們拿出手一邊聽一邊畫畫歌曲的旋律線。 2、聆聽第二樂段,說說這二段演唱形式的變化?為什么這里要采用合唱的方式?在表達歌曲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猶如老師打開了信封,信中敘述的熱烈的思念、優異的成就如春風撲面而來,老師的感情升騰,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動。接著旋律回落,漸趨平靜,傳達了學生們溫馨、美好的感情。 七、活動7【活動】對比欣賞 教師再次分別播放兩首歌曲請學生進行對比。 聆聽要求:說一說兩首歌曲在節奏、速度、旋律和情緒上各有什么特點? 比如《我愛米蘭》是一首4/4拍的歌曲,歌曲跳蕩,速度稍快,節奏緊密,情感明快真摯、充滿朝氣。而《飛來的花瓣》旋律平穩,節奏時作休止和切分,頓挫有致,表現出學生深切的思念和誠摯的問候。兩首歌都是歌唱老師、贊美老師的題材的歌曲,但兩首歌曲的音樂特點各有不同。人們常常用“春蠶到死私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形容老師為了學生的成長而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長大后要記得感謝師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回報老師。 小結: 我們的作曲家們把老師比喻成雨露、米蘭,把學生比喻成鮮花,不同的比喻表達的都是尊師、愛師的情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