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愛祖國(第二課時)《盧溝謠》《只怕不抵抗》《紅旗頌》教學目標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2.通過聆聽《盧溝謠》,了解盧溝橋事變,傳承民族精神,挖掘愛國主義情懷,珍惜現在來之不易地幸福生活。 3.聆聽《紅旗頌》,感受樂曲的宏偉氣勢。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能用正確的聲音和情緒唱好《只怕不抵抗》。教學難點: 通過演唱、聆聽愛國主義題材作品,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學過程《盧溝謠》《只怕不抵抗》《紅旗頌》 一、導入 同學們好,歡迎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今天這節課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請你聽聽歌曲中描繪了我國的哪個歷史事件。 二、新課學習 1. 欣賞歌曲《盧溝謠》 2. “歌曲聽完了,你覺得這是哪個歷史事件呢?是的,它就是盧溝橋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占領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1937年7月7日,日軍以一個士兵失蹤為借口,要進入北平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就開槍開炮猛轟盧溝橋,中國守軍奮起還擊,掀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這首歌曲就是根據這段歷史創作的。” 3. “日本侵占我們中國的土地,殘殺我們的同胞,人民流離失所,保受痛苦的煎熬,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擋全國人民抗日的步伐,那時涌現了很多戰斗英雄,還有一些是和你們年齡相仿的小英雄,他們雖然年紀不大,卻也為了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歌曲,仔細聽,你覺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有沒有你不認識的音樂記號?找出來聽聽它做了怎樣的處理?”(初聽歌曲) 4. “沒錯,這首歌曲活潑熱情,是由我國偉大的作曲家冼星海專為孩子們寫的一首抗戰歌曲,冼星海,中國近現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并創作了大量具有戰斗性和感染力的歌曲,這首《只怕不抵抗》就是流傳最廣的一首,作于1937年。(出示作曲者資料、照片)在歌曲的結尾音上有一個小記號,叫做延長記號,是由一條小弧線和一個小圓點組成的,寫在音符或是休止符的上面,表示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自由延長其時值。” 6. “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輕聲哼唱,找一找歌曲中有演唱相同的樂句嗎?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打起小銅鼓,得隆得隆咚,你找對了嗎?讓我們跟著音樂來唱唱這一句吧!” 7. “你覺得哪句唱起來最有氣勢?(一刀斬漢奸,一槍打東洋)同學們可以用堅定的聲音來唱一唱這句嗎?” 8. “同學們唱的真不錯,下面請你仔細聽范唱,這兩個樂句在演唱上有什么不同?”(出示兩個相似樂句) 9. “是的,相信同學們都聽出來了,兩個樂句中‘只怕’的部分有所不同,第一句‘只怕’的強拍在‘怕’字上,第二句‘只怕’的強拍在‘只’字上,請同學們自己來唱一唱這兩句吧!” 10. “你們的節奏感越來越好了,現在讓我們化身成勇敢的抗日小英雄,一起上戰場吧!請同學們帶著飽滿的情緒來完整的演唱歌曲吧!” 11. “同學們,你們激昂的斗志讓我感動,正是有千千萬萬抗日戰士的不怕犧牲、頑強拼搏,才換了我們今天溫馨和諧的生活。你們聽,作曲家呂其明用一首管弦樂《紅旗頌》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雄偉莊嚴的天安門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動人景象,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重溫了我們民族的血淚歷史,學習感受了抗日英雄們的愛國熱情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愿大家更加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衷心祝福我們的祖國明天更加美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