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同步教學設計第一節 位置和范圍教學目標 1.能通過地圖和其他資料,嘗試從不同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能通過圖片資料,嘗試了解亞洲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差異。教學重點 用學習亞洲位置、范圍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圍特點。 教學難點 用身邊或生活中的地理學會分析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教學內容 新課導入 導入:點出上學期從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來研究問題。這個學期以大洲為研究對象,去研究某一個區域的地理環境狀況。通過一系列提問,讓學生回答,引出亞洲。課堂探究 1.展示“東西兩半球圖”:復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師:要認識一個大洲,首先要明確它的位置。觀察一下亞洲位于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個半球?小結: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這是它的緯度位置。引導:了解一個地區的位置還要了解其海陸位置。觀察亞洲周圍的大洋,各位于亞洲的方位。亞洲周圍的大洲,各位于亞洲的方位。學生看圖回答。小結:這樣我們就明確了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2.展示“亞洲的范圍圖”引導:亞洲和其他大洲之間,有些是以海洋作為天然洲界,有些大陸相連的地方則是人為劃定的洲界線。如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歐洲之間。提問:參照地圖能描述出亞洲與周圍其他大洲的界線嗎?學生讀圖討論回答: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臨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洲界;東北隔著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州隔海相望。3.過渡:讓學生大致讀出亞洲所跨的緯度位置,與其他大洲比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先大致目測,與亞洲相比,只比較南美洲和非洲)順承:亞洲不但所跨緯度最廣,而且還有許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積比較”圖 從此圖可以看出亞洲面積最大。展示東、西兩半球圖比較亞洲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得出亞洲東西距離最大。小結: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亞洲的位置、面積、范圍。(通過雙邊活動,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4.引導:由于亞洲面積廣大,國家眾多,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根據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結合人文和自然環境特征的差異,把亞洲分成幾個分區,共有幾個分區?中國位于哪個分區?再觀察,同在東亞分區的還有哪些國家?展示亞洲地理分區圖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繼續引導:其他的分區是不是都與中國接壤?分別位于中國的哪個方位?學生讀圖討論回答。板書設計 一、位置緯度位置: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位于歐洲西側、非洲東北側、大洋洲北側、北美洲西南側邊界:二、地形和河流地形:亞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當堂達標 讀“亞洲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南北半球看,亞洲大部分位于 北 半球,大部分位于五帶中 北溫 帶。(2)亞洲東北部隔 白令 海峽與 北美洲 (大洲)為界。(3)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圖中導致①和⑤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緯度 。(4)下列國家,位于北亞的是( B )A.哈薩克斯坦 B.俄羅斯 C.印度 D.中國教學總結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掌握了分析一個地區地理位置和范圍的方法,認識到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各地區由于自然特征的差異,而導致居民的生活也存在著差異,這充分體現出研究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對區域地理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二節 自然環境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圖和地形解剖面圖及相關資料的能力,學會總結歸納亞洲地形和河流特點。2.初步掌握亞洲氣候特征。3.能運用氣候類型分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及相關資料分析亞洲的氣候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4.理解亞洲東部和南部的降水與夏季風的關系以及對農業的影響。5.初步學會從位置、河流、氣候等方面歸納一個大洲的自然環境特征。教學重點 氣候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 對比不同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造成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教學內容 新課導入 導入:展示有關亞洲自然環境的典型圖片,引入亞洲自然環境。課堂探究 一、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引導:請同學們在課本P7頁圖6.8“亞洲的地形”中找出以下地形區。用筆把它圈起來。A組:青藏高原、喜瑪拉雅山及主峰 B組: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C組:西西伯利亞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D組:阿拉伯半島、馬來半島學生查圖討論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引導:根據以上的讀圖分析,從位置和海拔兩方面考慮,看出亞洲地形特點: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引入地形剖面圖。(展示“亞洲大陸沿3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40度北緯的地形剖面圖”)觀察區別兩圖。學生讀圖歸納:亞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表現出起伏大,中部高,兩側低的特點。而北美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西高東低。過渡:河流是構成自然環境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亞洲地形圖”上找出幾條大河,觀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歸納亞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點:受地形影響,亞洲地勢的中高周低決定了河流多發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狀分布的特點。在這些高山大川之間,還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請大家在圖上找出:里海、貝加爾湖、死海。(展示閱讀材料只能感有關資料,指導學生進一步結合地圖理解其特征)引導:氣候是自然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很大。作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地形復雜,氣候差異很大。(展示“亞洲氣候類型圖”)亞洲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學生看圖回答。引導:全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有十一種,僅亞洲就有9種,說明了什么 生: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師:觀察其中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兒 生:溫帶大陸性氣候,約占亞洲面積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亞洲中西部。繼續引導:距離海洋的遠近如何 距海遙遠,深入亞洲大陸內部。過渡:降水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陸地上的淡水來源主要來自于大氣降水。引導:亞洲降水比較多的氣候類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馬來群島的熱帶雨林氣候外,還有集中季風氣候全年降水量相對比較多,是哪幾種 主要分布在哪兒 生: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教師簡單解釋何謂季風氣候,在亞洲圖上畫箭頭簡單示意,補充三種季風氣候的降水季節分配圖和降水年際變化圖,幫助學生分析季風氣候降水的特點)小結:降水的多少與夏季風有什么關系 夏季風強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繼續啟發:如果降水過多或過少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關干旱和洪澇的視頻、圖片)學生看材料分析,旱澇災害對農業影響大。小結:所以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內,由于夏季風的影響易發生旱澇災害。引導:根據以上分析,從氣候類型及分布范圍看,亞洲的氣候主要有什么特點 學生分析得出結論: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過渡:為什么會形成這么復雜的氣候 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以亞洲的幾個城市為例,提示回憶上冊學過的“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知識,引導學生總結出氣候與位置的關系及氣候與地形、地勢的關系)板書設計 一、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1、亞洲地勢特點: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2、亞洲長河特點: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二、復雜的氣候1、復雜的氣候:原因:亞洲緯度范圍廣,海陸跨度大,地形復雜2、季風氣候顯著:原因: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亞歐大陸的東部當堂達標 1.亞洲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 D )A.亞洲降水多B.亞洲面積大C.亞洲河流多D.亞洲的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關于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不正確的是( D )A.亞洲跨緯度廣,跨寒溫熱三帶B.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c.亞洲地域遼闊,東西距海遠近差異大D.亞洲河流湖泊眾多,多為外流河教學總結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分析了亞洲的自然環境。亞洲的河流特點是長河眾多,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除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外,還有地勢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