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漂亮的手工燈飾》課 題 《漂亮的手工燈飾》 課 類 綜合材料課教 師 時 間 80分鐘 班 級 九年級節 數 2節 節 長 40分鐘 人 數 總 數 34 男 19 女 15地 點教材 分析 本課是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生活增添情趣》第三課的內容,本單元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本單元設計的目的是將美術課程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初步建立設計理念,并通過設計與制作的實踐活動,了解從構思到設計制作的全過程,增強動手能力,初步建立技術意識。本節課是結合欣賞、設計與制作的綜合課程,燈飾不僅僅是一件日用品,它還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傳達著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向往。手工燈飾無不體現了人們回歸自然、崇尚原創的精神追求。學情 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面對城市重點中學初中九年級的學生,這些學生對美術學習本身就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和美術素養,再經過一年的美術學習打下了一定的美術功底,有一定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都在不斷發展中,如何保持和創造他們的靈感,自主發展,在這一階段尤為重要。現代學生隨著媒體的宣揚不斷融入社會,獲取知識的途徑更為直接,這就更需要互相交流,所以我們就要給他們施展才能的舞臺。本節課學生們將手腦并用,用作品展現他們綜合策劃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讓學生自由思考和發揮,充分體現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手工燈飾的制作方法,學習裝飾燈飾的四種裝飾手法,設計制作一件有創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燈飾,為生活增添情趣。過程與方法:欣賞漂亮的手工燈飾,使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設計,感受實用與審美的完美統一。通過實踐,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體驗創造的樂趣,增強敢于創造的信心。引導學生用生活中常見的普通材料去創作燈飾。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環保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度,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提高藝術素養和生活品味。教學 重點 了解手工燈飾的制作方法,學習裝飾燈飾的四種裝飾手法 教學 難點 小組合作設計制作一件有創意、富于美觀的手工燈飾教學 用具 多媒體、ppt課件、教學視頻、做燈飾的各種材料 學習 用具 做燈飾的各種材料教學 過程 組織 教學 (2分鐘) 1.準備多媒體、PPT課件、教學視頻、調整座位; 2.教學指令,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導入 新課 (3分鐘) 帶領學生欣賞一場花燈展視頻。 引導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得出這些花燈都是師傅手工制作出來的,花燈不僅僅只是集中出現在了燈展,也逐步變得生活化,走進了大街小巷,能夠在生活中見到各式各樣的手工燈飾,這些美觀又實用的燈飾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引出課題講授 新課 (15分鐘) 活動一 (5分鐘) 欣賞圖片,感受用不同的普通材料做出的燈飾美。 2.教師總結:由此可見,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甚至是廢棄的物品,都能變成一盞既美觀又實用的燈飾,都能變成藝術品,那么藝術家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將它們變廢為寶的呢? 3.展示藝術家們制作的手工材料,感受藝術形式的手工燈飾之美。活動二 (7分鐘) 4.教師展示做好的一盞手工燈飾,與學生互動,總結出繪畫、粘貼、鏤空、折疊四種制作手法。 5.具體展開以圖片形式學習欣賞4種制作手法,進行總結。 6.放視頻欣賞四種裝飾手法的具體運用以及制作步驟。活動三 (3分鐘) 7.小游戲:請你跟我一起做。教師與學生合作,共同用水瓶和蛋糕杯制作一個燈飾,學生根據學過的裝飾手法,對水瓶加以裝飾。臺下的同學分組討論燈飾的思路 8.展示總結 9.擴展小知識作業 布置 (2分鐘) 1.課下想好燈飾主題、形式,帶上材料工具下節課進行小組制作 2.結合所學的四種裝飾手法,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班級創作一場燈飾展覽課堂 總結 (3分鐘) 一個設計成功的燈,不僅能點亮我們的生活,起到美化居家、美化環境的作用.影響了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逐步走進大街小巷,裝飾著商鋪、古鎮……繼承創新了我國傳統的燈會文化,展示了各色的城市文化,也讓我們可以用藝術的方式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情趣,提高審美,感受到一座城、一盞燈的人文情懷教學 評價 評估 達標 本堂課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與生活聯系密切,知識面比較豐富,多媒體的形式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教學環節設計安排較清晰,從生活到藝術,從理論到實踐,老師還展示了實物燈飾讓學生直觀感受和觀察,使得課堂更加地生動形象;但實踐操作環節由于材料、操作較繁瑣等問題,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有所降低,還需處理好學生之間自主、合作、探究的關系,使得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索能力。經驗 總結 1.課前準備不充分,應該提前到達多媒體功能室檢查PPT是否能夠播放視頻、展示圖片等;2.多媒體的圖片素材資料要更加具有導向性,能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從圖片上得到信息;上課設置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能讓學生引發思考,學生的回答能夠推動你的課堂進度;3.在實踐操作環節,可以提前讓同學們做準備或者老師材料準備豐富一點,進行小組分組合作探究,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思維碰撞,讓理論更加地落地實施在課堂,同時在學生實踐環節中要多去小組引導學生,交流設計思路,并且做好燈飾后要讓學生上臺展示,說說小組的設計思路,小組間互相學習點評;4.此次課堂板書設計缺失,板書設計其實是很重要的部分,可以讓學生知曉整堂課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框架,以后要注意板書的設計。改進 策略 1.課前要提前到達教室,檢查設備;2.多媒體圖片嚴格把控篩選修改后再放入,思考問題的設置是否對于課堂有效,是否能夠推動學生的思考和上課的進程,由淺入深;3.操作環節把小組合作探究形式落實到課堂上,提前思考好操作環節的步驟、材料,以免造成課堂混亂,盡可能地尊重學生的創想,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協助學生們完成小組作業,以學生為主體,推動他們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4.上課一定要寫出板書,并且板書內容要精簡準確表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