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鳥的生殖和發育》第二課時《觀察雞蛋的結構》教學設計課標分析由于在初中生物階段,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要求探究式教學的情況下,本節課在八年級生物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是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觀察雞蛋的結構》是學習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基礎,同時為理解人類的生殖和發育奠定了基礎。通過雞蛋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教材分析《觀察雞蛋的結構》實驗課是濟南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的第三節《鳥的生殖和發育》第二課時內容。本節課是介紹學習完植物、昆蟲、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的基礎上,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高等動物——鳥類在生殖發育方面的特點,觀察雞蛋的結構,是學習認識鳥類適于復雜的陸地環境的基礎,為鳥的生殖發育過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探究雞蛋的結構”是本節課的核心內容。通過實驗,要求學生清楚地了解雞蛋的主要結構及其功能,從而構建本節課的核心概念。所以本實驗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學過植物、昆蟲、兩棲類等生物的生殖發育過程,具備了有關生物生殖和發育的初步認識。已學過如何解剖和觀察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和實驗探究能力。鳥與人類的生活密切,雞蛋更是吃過無數。在此基礎上學習鳥卵的結構,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看似非常熟悉的雞蛋,學生對其結構的認知卻很模糊,往往忽略了很多重要結構如胚盤、氣室等。學生學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利用學生在觀察雞蛋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等活動,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使教學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提高。為了準確了解學情,課前我組織學生預習,首先發布任務,做完《智慧學習》智慧導航板塊,學生完成后,老師通過對學生預習情況的分析,我發現學生對雞卵認識存在以下問題:1、對卵殼的保護作用產生懷疑2、對氣孔及卵黃膜的概念模糊不清3、不理解胚盤的功能。通過以上對學生學情的分析,制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一、核心素養目標1.生命觀念:(1)說出雞蛋的結構及其功能。(2)說出鳥卵適于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2.科學概念:嘗試設計實驗觀察雞蛋的氣孔。3.科學探究:(1)通過學生動腦思考,運用不同的方法驗證卵殼上的氣孔。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學會觀察的方法。(2)通過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使學生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合作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4.社會責任:(1)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2)初步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辨證觀點。二、教學重難點1. 鳥卵適于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2. 采用多種方式方法觀察雞蛋。三、教學方法:在認知雞蛋各部分結構時,采用小組合作觀察的方法。在驗證卵殼上氣孔是否存在時,可采用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觀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貫穿本節課的始終。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實驗器材:新鮮雞蛋、煮熟的雞蛋,用稀鹽酸浸泡過的生雞蛋、用藍墨水浸泡過的熟雞蛋、培養皿、燒杯、鑷子、剪刀、放大鏡、注射器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目標引導展示各種大小、不同顏色的鳥卵圖片,視覺新穎,導入新課。出示課題:《觀察雞蛋的結構》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感知不同的鳥卵。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標導引,準確把握 出示學習目標: 1、觀察雞蛋的結構及其功能。 2、嘗試設計實驗探究雞蛋的卵殼、卵殼膜、氣孔、卵黃膜等及其作用。 3、通過雞蛋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辨證觀點。 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帶著目標進行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效率。溫馨提示:分組實驗:觀察雞蛋的結構 進入教室迅速入座,安靜坐好; 請將課本、筆袋等用具放入桌洞中以免弄濕; 實驗前勿將雞蛋隨意滾動,磕破蛋殼。 請將剝下的蛋殼放入廢物缸。 小心使用鑷子,注意安全。 討論時組內聲音,實驗時保持安靜 讓學生明確實驗要求,注意安全二、新課講授(一)觀察雞蛋的外部結構 1.外部形態引導探究層層推進 2. 卵殼和卵殼膜3.氣孔 4.外部結構小結 1、用手觸碰雞蛋后,雞蛋會不會像球一樣滾很遠? 2、探究卵殼和卵殼膜的保護作用引導學生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新鮮雞卵和用醋浸泡過的雞卵,感受卵殼和卵殼膜的作用,再用針分別刺入兩個不同的雞卵,感受用力情況。實驗說明了卵殼有更強的保護作用。用針刺入醋泡過的雞卵,卵殼膜破裂、蛋液流出,說明卵殼膜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探究卵殼上是否有氣孔引導學生用放大鏡進一步觀察卵殼特點,從而發現問題,進行實驗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保護色!滾不遠!握不碎!會呼吸! 小組合作,注意是輕輕觸碰不是用力滾動;握一握、捏一捏、扎一扎,學會使用放大鏡觀察氣孔。學 生 設 計了很多實驗方案,如:有同學借鑒探究葉片氣孔的方法,即把雞卵放入溫水中,觀察卵殼表面有氣泡現象。有的同學把煮熟的雞卵放進藍、紅墨水中浸泡;還有的同學提出咸雞蛋茶葉蛋都可以說明卵殼上有氣孔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小組內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意識。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生成新知識。嚴格遵循學生的思維發展層次,達成學習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加深對雞蛋外部結構的認識(二)觀察雞蛋內部結構 1. 觀察雞蛋的內部 2. 探究是否有卵黃膜 3.胚盤的作用 4. 內部結構小結 同學們,雞蛋的里面有些什么結構呢?問:怎樣動手才能更好地觀察到鳥卵結構?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 63 頁的方法步驟后開始用生雞卵做實驗(2)打開熟雞卵后引導學生對照教材的結構模式圖,認識每個部分的名稱。 (3)打開養雞場的雞蛋和農村散養的雞蛋,識別未受精卵和受精卵。未受精卵胚盤小顏色淺;受精卵胚盤大顏色深。同學們,當我們打開雞蛋,我們會發現卵黃和卵白總是界限分明的?為什么?提出問題進行探究。 鳥卵雖然大小各異,外表差異較大,但基本結構和雞卵一樣。青蛙在水中繁殖,鳥類在陸地上繁殖,鳥卵有哪些特點適于陸地上繁殖呢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小組代表分別上臺匯報學習成果。學生團結協作,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待實驗完成后,小組代表展示學生的觀察結果。學生在老師引導下,用注射器向卵黃中慢慢注入氣體,當卵黃內氣壓太大時,卵黃膜破裂,卵黃流出,說明卵黃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觀看圖片,在老師引導下理解胚盤中有細胞核,將來發育成雛雞。同時還發現,卵黃和卵白逐漸減少,這說明卵黃和卵白為胚胎的發育提供營養。 小組代表發言:能提供空氣的氣室能提供水和營養的卵白卵黃減震和固定作用的系帶,緩沖作用的卵白保護作用的卵殼膜、卵黃膜學生動手,畫出雞蛋的結構示意圖。 激發學習興趣通過親自觀察,感知生雞蛋和熟雞蛋,相同結構的不同狀態。學生通過觀察,說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區別。這個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當學生看到卵黃慢慢流出和卵黃膜鼓起的時候,特別震撼。學生通過觀看圖片,理解胚盤中有細胞核,將來發育成雛雞。 通過生熟雞蛋結構對比,學生能理解雞蛋的內部結構與環境相適應的結構特點。學生通過實驗,結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熟練掌握了雞蛋各部分的結構和功能三、歸納總結雞蛋的結構 結構名稱主要作用卵殼內外卵殼膜氣室卵白卵黃卵黃膜胚盤系帶最后歸納總結,完成表格 根據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最后歸納總結構建本節課的核心概念。四、課堂小結情感升華 雞蛋從外打破叫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學生感悟,深受啟發!課后實驗反思 本實驗采用了新方法:補充了四個探究實驗。補充實驗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效果明顯,運用新技術、新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探究雞蛋的結構時,讓學生親自動手,能讓學生感悟到平時自己熟悉的事物原來還有這么多的知識,用雞蛋做為實驗材料,與生活聯系緊密,突破了重難點。課堂上,每一環節我都先讓學生自學,然后再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回答,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的地方:教師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將知識轉變為基礎,聯系生活、貼近生活、走進生活。課堂教學的方式有多種,教師的引導很重要,但是學生的主體參與更重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