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科學 三年級 第二學期 大象版 電與我們的生活單 元 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第二單元第一課 生活離不開電2 第二單元第二課 點亮小燈泡3 第二單元第三課 控制電路4 第二單元第四課 導體和絕緣體5 第二單元第五課 安全用電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學習內容 3-4 年級學習目標電路是包括電源在內的閉合回路,電路的通斷可以被控制 說出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說明形成電路的條件;解釋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 種方法。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知道有些材料時導體,容易導電;有些 材料是絕緣體,極不易導電。電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量形式,但有時也具有危險性 列舉電的重要用途。知道雷電、高壓電、交流電會對人體產 生傷害;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識別日常生活中的能量。(二)教材分析1、知識框架電與我們的生活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生活離不開電點亮小燈泡 控制電路導體和絕緣體安全用電本單元承擔《課程標準》中關于“電”的全部內容,引導學生了解電對現代生活的影響,引導學生設計電路實驗,探究簡單電路的原理,建構閉合回路等電路概念,樹立安全用電和節約用電的意識,感知科學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影響。電的應用幾乎改變了人類的整個世界,電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為了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本單元開篇設計了《生活離不開電》一課引入研究主題,接著教材又設計了《點亮小燈泡》、《控制電路》、《導體和絕緣體》、《安全用電》四課把學生日常的生活必備的用電知識融合在調查、實驗、觀察等活動之中,使學生能通過自主的探究活動獲取電的有關知識。本單元各課之間總體上體現了電學最基本的相關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又體現了一個從提出問題到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三)學情分析基礎知識:三年級的孩子知道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能量形式。能力水平: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理解、對科學問題的理性思考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引導學生綜合的認識電的相關知識。生活經驗:在生活中孩子們接觸過很多電器,也可能嘗試操作過用干電池做電源的電動玩具,知道用電器必須通電才能工作,開關可以控制用電器的工作, 但他們還沒有形成對電路的科學認識,不清楚用電器必須形成一個閉合回路才能工作。三、單元學習及作業目標1、通過觀察、設計、探究、制作等活動,使學生知道電路組成的必要條件, 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感知電在生活中無處不在。2、知道電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能源,學會制作簡單的紅綠燈。3、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知道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初步建立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4、懂得生活中用電的常識,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養成節約用電的良好習慣。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1、研讀課程標準,深挖教材。2、制定單元學習目標和作業目標。3、作業設計基本流程:明確作業目標、選取素材、設定問題、設計評價標準和方式。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生活離不開電1、作業內容電冰箱、電視機等電器用的電是發電廠提供的 ;手機、手電筒等用的是電池提供的 。針對停電的原因,結合我們學習或所居住的小區寫一份節約用電的倡議書。2、時間要求:15 分鐘3、評價設計(1)交流電;直流電。(2)評價指標 水平目的明確倡議內容合理倡議內容具體可行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電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能量形式,讓學生養成從小節約用電的好習慣。第二課時:點亮小燈泡1、作業內容由 、 、 組成的閉合回路就叫 。電源的兩極可以直接用導電連在一起。( )電池的銅帽是負極。( ) 2、時間要求:10 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1) 電源、導線、燈泡,電路;(2)×(3)×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對“簡單電路的組成”的鞏固及訓練學生對知識點“電池的正確連接方法” 的靈活運用。第三課時:控制電路1、作業內容制作紅綠燈。2、時間要求:15 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1、用一塊大橡皮制作一個簡單的燈座。2、制作一個簡易的電路選擇開關。3、把它們連接起來。(方法合理即可)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制作紅綠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探索出更多的電路連接方式。第四課時:導體和絕緣體1、作業內容容易導電的物體被稱為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被稱 。下面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導體做的,哪些部分是用絕緣體做的? 為什么這樣選材料?2、時間要求:10 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1)導體、絕緣體;(2)插座、插頭、開關的外部均為塑料, 是絕緣體,內部有金屬材料,是導體,螺絲刀手柄是絕緣體,其他為導體。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鞏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并讓學生了解到絕緣體和導體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利用導體將電輸送到人們需要用電的地方,利用絕緣體阻止電被傳導到不需要用電的地方。第五課時:安全用電1、作業內容大樹下避雨是野外最佳選擇。( )開關臟了,可以用濕布擦拭。( )移動電器時要切斷電源。( )許多電器不可以共用一個插座。( ) 2、時間要求:5 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1)× (2)× (3)√ (4)√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空曠處的高大建筑物容易被閃電擊中,所以不能在大樹下避雨;因為濕布是導體,所以不能用濕布擦拭開關,容易觸電;因為人是導體,所以移動電器時要切斷電源;因為許多電器連接至一個插座上或用電器連接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因為絕緣體過熱引發火災。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對知識點“安全用電”的靈活應用。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1、下列物體能用來接通電路的是( ) A、銅絲 B、橡膠 C、塑料2、在一個電路中,缺少電池,小燈泡仍能發亮。( )3、下列不屬于家用電器的是( ) A、煤氣 B、電燈 C、空氣加濕器4、雷電、高壓電、交流電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5、絕緣體的絕緣性是絕對的。( )6、小強用電池、開關和小燈泡連接了一個簡單電路,如圖 a 所示:圖 a(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小燈泡卻不發光,這是為什么?(2)請重新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并且開關能控制電路的通斷。7、爸爸媽媽經常叮囑我們不要用濕手去摸開關,否則容易觸電。為什么濕手容易觸電呢 水導電嗎?實驗材料:電路檢測器、一杯純凈水、食鹽、一個湯勺。實驗步驟:將電路檢測器插入純凈水中,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向杯中加入一勺食鹽攪拌均勻,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實驗現象:沒加入食鹽之前,小燈泡不發光;加入一勺食鹽攪拌均勻后,小燈泡發光。將實驗分析和結論補充完整:實驗分析:這個實驗中,純凈水是 ,所以燈泡不亮。純凈水加了食鹽后就變成了 ,因此小燈泡會發光。人手上皮膚分泌的汗液中含有鹽分,手上沾了水后鹽分 在水里,濕手就變成了 ,因此用濕手去碰開關容易觸電。實驗結論:純凈水是 ,加了食鹽后就變成了 。(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了解 理解 應用1 選擇 1 √ 容易 原創 20 分鐘2 判斷 1 √ 容易 原創3 選擇 2 √ 容易 原創4 判斷 4 √ 容易 原創5 判斷 3 √ 容易 原創6 問答 1 √ 中等 改編7 填空 3 √ 中等 原創(三)評價設計參考答案:1、A 2、× 3、A 4、√ 5、× ;6、(1)電路不是閉合回路。(2)7、 絕緣體、導體、溶解、導體、絕緣體、導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