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二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老虎磨牙教學目標1. 認識鼓和其他民族打擊樂器,嘗試鼓的演奏方法,感受不同的打擊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2. 欣賞打擊樂合奏曲《老虎磨牙》,通過聽辨樂器和感受不同的敲擊方法,感受音樂家如何用節奏、樂器音色、演奏方法表現老虎的不同音樂形象。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欣賞打擊樂合奏曲《老虎磨牙》,通過聽辨樂器和感受不同的敲擊方法,感受音樂家如何用節奏、樂器音色、演奏方法表現老虎的不同音樂形象。 2.通過對民族打擊樂器的學習,認識民族打擊樂器、了解民族打擊樂器,培養對民族打擊樂器的興趣。教學難點: 1.能對樂曲進行合理的聯想,對樂曲形象進行表演,并能為樂段進行取名。教學過程1、同學們你們好我是雷甸鎮中心小學的范老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共度美妙的音樂時光。 2、小朋友們,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什么寶貝?對,是...鼓。鼓有哪些部分組成呢?米色部分一般是牛皮材質稱為鼓面,鼓身是木質涂紅漆,上面還有一圈鉚釘把鼓面和鼓身牢牢地固定起來。鼓環可以串上背帶背起來,方便攜帶。還有兩個鼓槌。 3、下面老師讓你們看一段鼓樂視頻,這段視頻應用了多種擊鼓方法,請你仔細看,用了哪些演奏方法。 4、除了常見的用鼓槌敲打鼓面的演奏方式,還有有用鼓槌刮鉚釘的演奏方式。用鼓棒摩擦鼓面的刮奏還有在鼓面模仿老虎行走的抓擊。 5、剛才那段視頻,除了鼓,你還見到了什么樂器?有镲、鑼、云鑼、木魚、拍板,這些都屬于民族打擊樂器。 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打擊樂樂曲就是安志順爺爺依據唐詩《猛虎行》,以陜西渭北民間打擊樂為素材而創作的,以鼓為主奏樂器,刻畫了在深山中老虎磨牙的陰森氣氛和威猛雄姿。 6、深山幽谷 讓我們來聽聽樂曲的第一片段,這段音樂給你留下什么感受?表現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我們好像來到了早晨的安靜森林。你還聽到了什么樂器的聲音?有木魚和響板的聲音。這些小樂器的聲音讓你想到森林的什么呢?是小小的動物還是龐大的動物?是小松鼠還有小鳥。他們在干嘛呢。小鳥在梳理羽毛,松鼠在伸懶腰。老虎在干什么呢?他還在呼呼大睡呢。 如果給這個樂段取個名字,應該叫什么呢?老虎睡覺 7、老虎初醒 (師拍拍嘴打個哈欠)睡了這么久這么香的一覺,老虎我該醒了,你聽,老虎在干什么呢?聽第二片段音樂。是的,老虎一邊伸懶腰一邊吊嗓子(學著老虎吼叫),這個音樂用了什么樂器呢?對了,用了镲的磨擊。我們可以把這段音樂取名為老虎初醒 8、老虎走路 老虎醒了伸完懶腰,吊完了嗓子會干什么呢?接下來讓我們再聽一段音樂。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這段音樂很有節奏感,而且這個節奏一直是穩穩的,像是老虎在走路。我們看看演奏家們是如何表現老虎走路的,用到了哪些樂器?(看視頻)有大鼓、木魚、镲 大鼓模仿的是什么?(老虎走路)大镲呢?像是老虎碰到草叢或者小樹枝發出的聲音那么木魚呢?模仿出各種小蟲子的聲音。跟著音樂一起來模仿一下走路的老虎。 那么這一段音樂就叫?(老虎走路)。老虎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來了,因為老虎肚子餓了,那你認為老虎會去做什么? 9、老虎捕食 聽,這段音樂速度力度又發生了什么變化?速度變快,力度變強。老虎在做什么?(奔跑)為什么奔跑呢?看到了什么?(獵物、捕食)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正如你們想象的一樣。這段音樂該叫什么呢(老虎捕食) 10、老虎磨牙 師:辛苦抓到了獵物,當然要飽餐一頓(拍拍肚子,師表演咬一口)哎呦,(捂著嘴巴)咬不動了,牙齒不夠鋒利,看來得磨一磨牙齒了。你知道,藝術家們是如何用打擊樂器表演磨牙的嗎?演奏家是用刮奏來表現老虎磨牙的聲音。 11、完整欣賞 師:剛剛我們欣賞了幽靜的山林、老虎初醒、老虎走路、老虎捕食、老虎磨牙的幾段音樂。這幾段音樂組合在一起就叫《老虎磨牙》 12、小結 通過老虎磨牙這節欣賞課,虎大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是威風凜凜的。和上節課獅王進行曲相比,你們覺得誰才是獸中之王呢?老虎和獅子也和你們一樣,爭論不休,各自封王,它們打算各自找人評評理,結果,老虎就遇上了貓,到底結果如何呢?且聽下節課來揭曉答案。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