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音樂 年級 二年級下冊 學期 春季課題 《加伏特舞曲》、《喜鵲鉆籬笆》教學目標1.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為樂曲分段;在游戲與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出不同樂段的情緒表現,并能借助肢體語言和音樂道具表現樂曲,培養學生的聆聽興趣和習慣。 2.通過律動參與、哼唱樂曲、創編動作等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記憶樂曲主題,引導學生分辨出三段體曲式結構。 3. 通過學習歌曲,感受彝族音樂的特點對唱游戲、音樂記憶訓練、樂器伴奏等音樂實踐活動,體驗歌曲的節拍、樂句等音樂要素。 4.掌握歌曲的節拍、旋律,能背唱歌曲;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充分體驗歌曲特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1. 培養學生有目的的聆聽音樂,并能對音樂進行創編和表演 2.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歡樂情緒。 教學難點:1. 區分三段體曲式結構 2.學生能在演唱中找到音高,在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加伏特舞曲》、《喜鵲鉆籬笆》 (一)主題A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音樂,請你聽一聽音樂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活潑歡快的。 2師:讓我們用身體來感受一下。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有節奏地走動(走四步),當聽到樂句句尾三個音時,做蹲升蹲的動作。 3師:接下來我們來感受一下旋律的進行。我們有沒有看到大跳音程。 4師:請你跟著音樂用“beng”來模唱一下這幾組大跳音。 5師:這么美妙的音色是來自什么樂器? 介紹單簧管 1.師:單簧管,又稱黑管,來自西洋管弦樂隊,屬于木管家族,黑管是木管家族中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 2.我們剛才聽到的這段音樂稱作主題A。 主題B 1.師:接下來請你聽聽這段音樂和剛剛那段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2.請同學們發揮想象,隨音樂有節奏地做一做動作。 3.師:相比主題A這段音樂速度稍慢一些,旋律較平穩 4.師:我們把剛剛聆聽的這段音樂稱為主題B。 三、再現A 1.師:讓我們來聽聽樂曲的最后一段音樂,這段音樂是否熟悉?看看你們的小耳朵是否靈敏呢 2.段又出現了。 3.從剛才的聆聽中我們可以發現樂曲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音樂是相同的。 4.所以,這首曲子的結構我們可以把它寫作:ABA 小結 1.師:剛才我們所聽到的是 “加伏特舞曲”是法國古代民間舞曲,接下來老師想讓你們來聆聽一首中國少數民族兒童的游戲歌曲,感受一下中國的民間舞曲。 引出下一課 1.師:我邀請了一位少數民族姑娘小不吉帶你們去看看美麗的彝族 初聽歌曲 1.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彝族小姑娘帶來的歌曲。 2.同學們,剛剛彝族小姑娘帶來得歌曲好聽嗎?歌曲的的速度和情緒是怎么樣的? 生:中速、歡快 介紹歌曲 1.師:對了,這首歌曲就像彝族人民一樣非常熱情、歡快。而且呀這首歌曲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做《喜鵲鉆籬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好聽的彝族歌曲《喜鵲鉆籬笆》 2.復聽歌曲 3.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聆聽一下歌曲,一起感受彝族孩子們游戲時無比愉快的心情。 朗讀歌詞 1.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老師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2.生:讀歌詞 3.師:同學們讀的不錯,有哪位同學猜猜剛才歌詞中唱的“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其實呀,這首歌曲得歌詞是用彝族得語言演唱的。”阿西里西“的意思是“我們是好朋友”。”求堵拉來嗡啊“在彝族得語言中是表示歡快得襯詞,沒有實際的含義。整首歌曲的大意是:朋友們,我們大家來牽起手,跳起喜鵲鉆籬笆。9學唱歌曲 視唱簡譜 1師:讓我們來唱一唱歌曲的旋律吧。 2.老師邀請你來做個接龍的游戲,老師唱白色部分,你們唱綠色部分。 3師:同學們,那現在老師邀請全班的同學一起學習這首歡快的歌曲《喜鵲鉆籬笆》, 4.師:嗯!同學們真不錯,一下就學會了 開頭喊聲 6.師:同學們,你們聽,彝族的小朋友又在喊其他伙伴來玩游戲了。(播放開頭喊聲)我們也來模仿一下他們的喊聲吧。 完整演唱歌曲 1.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加上你們的吆喝聲,有表情的完整演唱全歌曲,請同學們注意身體坐直,面帶微笑,把歡快的情緒演唱出來哦。 2.創作與表現 3.喜鵲鉆籬笆游戲 4.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彝族的孩子是怎樣玩喜鵲鉆籬笆的游戲嗎?他們唱著歌手拉手,模仿籬笆,在籬笆里鉆來鉆去,特別的有趣。讓我們也在音樂聲中一起來玩一玩吧。 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聽得很開心,唱得高興,玩得也快樂,聆聽了法國古代民間歌曲,學會了彝族歌曲《喜鵲鉆籬笆》,感受了歡快的情緒,在以后的日子里,咱們還要繼續學習其他各個國家和中國少數民族的歌曲,再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底蘊。希望你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請你們把快樂傳播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好不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