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下語文第七單元提要卷班級 姓名 學號第18課 威尼斯小艇一、易錯字詞翹起 船艄 保姆 禱告 籠罩 雇傭 簇擁 談笑風生嘩(嘩[huá]笑 嘩[huā]啦啦) 泊(停泊[bó] 血泊[pō])聞名:聞:聽見。 縱橫交錯:錯:參差;錯雜。二、課文解讀1、課文共6個自然段,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第1自然段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著2-3自然段詳細介紹了小艇的獨特的構造特點及乘客的感受,第4自然段講了船夫的駕駛技術高超,第5-6自然段具體寫了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2、課文描寫了威尼斯的靜態美和動態美。其中它的動態美主要體現在小艇在水面上靈活穿梭的樣子,靜態美主要體現在夜晚戲院散場后城市的靜寂。這樣的描寫將威尼斯獨特的魅力充分地展現了出來。三、重點語段賞析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賞析:運用比喻,把船頭和船艄比作新月,把行動的小艇比作水蛇。生動形象地寫出小艇兩頭翹起,輕快靈活的特點。易于理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課后)閱讀鏈接,想想在描寫威尼斯時,三位作家的表達方法有什么相似之處。三位作家的相似之處:都按照一定游覽順序寫的,都運用了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都抒發了對威尼斯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四、拓展延伸1、《威尼斯的小艇》作者是馬克·吐溫,原名薩繆爾· 蘭亨·克萊門。他是美國著名的作家、演說家,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中篇小說《百萬英鎊》,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等。2、形容水面的成語:水平如鏡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碧波蕩漾 風平浪靜清澈見底 波濤洶涌 波浪滔天 狂濤怒吼 驚濤駭浪第19課 牧場之國一、易錯字詞毛氈[zhān] 遠眺[tiào] 尊嚴 遵守 松弛 飛馳 駿馬 俊美 鑲嵌儲蓄 牲畜 恢復 詼諧 一罐牛奶 板凳 嚴肅 絲絨般 仿佛 模樣畜(牲 牧) 喝(水 彩) 圈(套 在家 豬)悠然自得:悠然:悠閑的樣子。 儀態端莊:指神情舉止、姿態風度端莊莊重。默默無言:默默:不說話;不出聲。 吆喝:大聲喊。二、課文解讀1、“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針對牧場之國,作者著重描寫了牛群、駿馬以及綿羊、豬群、小雞和山羊等家畜家禽的生活場景,展現了荷蘭牧場風光的寧靜和悠閑,同時描寫了人們給奶牛擠奶、滿載牛奶的車船行駛的繁忙,把荷蘭牧場的靜態美和動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文中作者以一句反復出現的“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抒發了對荷蘭的熱切贊美與無限向往。2、“牛犢的模樣像貴婦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威嚴。”“在綠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綿羊悠然自得,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么表示贊許。成千上萬的小雞,成群結隊的長毛山羊,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地上,安閑地欣賞著這屬于它們自己的王國。”這樣充滿情趣,生動傳神的句子在文中隨處可見,非常值得我們寫作的時候借鑒。三、重點語段賞析課文中四次出現“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難道僅僅是為了表現荷蘭寧靜、自由、悠閑的特點嗎?這句話兩次出現在自然段的結尾,一次出現在全文的結尾,都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贊嘆;一次出現在自然段的開頭,引出要寫的景象,也是贊美之情的延續。反復出現這句話,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達出對荷蘭牧場上安寧、美好、和諧的生活的贊揚,還能加深讀者對荷蘭牧場的印象。四、拓展延伸1、《牧場之國》的作者是捷克的著名作家卡雷爾·恰佩克,1920年他發表了科幻劇本《萬能機器人》,發明了“機器人”這個詞,代表作還有科幻小說《鯢魚之亂》,童話故事《小狗達西卡》等。2、荷蘭:常常被稱為“風車之國”“花之國”“運河之國”。它的真正國名叫“尼德蘭”,“尼德”是“低”的意思,“蘭”是“土地”,合起來稱為“低地之國”。荷蘭三分之一的地區為牧場,主要飼養黑白花奶牛。奶牛業相當發達。3、描寫田園風光的成語:風光旖旎 漫山遍野 一碧萬頃 一望無際 阡陌縱橫綠樹成蔭 郁郁蔥蔥 炊煙裊裊 草長鶯飛 鶯歌燕舞雞鳴狗吠 牛羊成群 稻谷飄香 碩果累累第20課* 金字塔一、易錯詞語黏著物 泛濫 澄(黃 凈) 精湛:湛:深。叉(魚 住 腿 分)著(數 涼 走 裝)熠熠生輝:熠:光耀;鮮明。 遐想:遐:遠。 幽思:幽:沉靜。二、課文解讀本課兩篇短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紹金字塔。《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散文,作者圍繞“金色”一詞,對金字塔的色彩和名稱進行了飽含深情地描寫,語言優美,聯想豐富,讀來令人無限遐想。《不可思議的金字塔》則是一篇說明文,通過對金字塔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圖文結合、列數字、作比較等方式進行介紹,體現了說明文的科學和嚴謹。三、拓展延伸1、金字塔夕照》的作者是當代著名新聞記者穆青,他與人合作撰寫的長篇人物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成為中國新聞界的范文。2、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孟卡烏拉金字塔3、形容建筑的成語:摩天大廈 玉宇瓊樓 亭臺樓閣 雕梁畫棟雕欄玉砌 鱗次櫛比 別有洞天 富麗堂皇金碧輝煌 古色古香 精雕細刻 錯落有致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1、訓練要求:①列提綱,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②根據聽眾的反應,對講解的內容作高速。2、準備步驟:確定內容→搜集資料→列提綱→試講。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1、中國世界文化遺產(32項):長城、故宮、頤和園、天壇、蘇州古典園林、敦煌莫高窟、麗江古城、秦始皇陵、廬山等。2、中國世界自然遺產(14項):四川九寨溝、四川黃龍、湖南武陵源、云南三江并流、湖北神農架、新疆天山、青海可可西里、江蘇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等。3、中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語文園地1、《鄉村四月》(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2、《鄉村四月》譯文:初夏季節,江南的山間原野到處綠油油的,滿河的流水白茫茫一片。在如煙似霧的細雨中,杜鵑鳥不時地鳴叫著,催促著農事。鄉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時候,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3、《鄉村四月》以清新明快的筆調,出神入化地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前兩句寫自然景象。“綠”,寫樹木蔥郁,“白”,寫水光映天。詩人從視覺角度著眼,描繪出明麗動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僅以煙喻雨,寫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鳥聲,平添了無限的生機。后兩句寫農家的繁忙。“鄉村四月閑人少”一句,繪盡農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蠶桑”照應首句的“綠遍山原”,以“插田”照應首句的“白滿川”,一個“才”和一個“又”兩個虛字極富表現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