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下語文第六單元提要卷班級 姓名15、自相矛盾字詞1、多音字:夫 fū(丈夫)fú(夫如是)2、辨字組詞:矛(矛盾) 盾(盾牌) 譽(榮譽)予(給予) 遁(遁入) 謄(謄寫)3、字詞解釋:鬻:賣 陷:刺破 或:有的人 譽:稱贊 弗:不 立:存在課文解讀1、《自相矛盾》選自《韓非子·難一》,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記敘了楚人賣矛和盾時,片面夸大矛和盾的作用,從而遭到別人駁斥而啞口無言的故事,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前后一致。2、楚人譽其盾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钡鋵崳脑捠乔昂蟮钟|的,因為“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br/>拓展延伸1、《韓非子》:集先秦法家學說大成的代表作。韓非逝世后,后人搜集其遺著,并加入他人論述韓非學說的文章編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文章多強調依法治國,以利用人,對秦漢以后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蹲韵嗝堋烦鲎运麑懙摹峨y一》。“難”(nàn)是辯難,是韓非對前人成說的反駁。2、《韓非子》中的名言警句:華而不實,虛而無用。 《韓非子 難言》(意思:只有華美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容,便空泛而不實用。)(2)矜偽不長,蓋虛不久。 《韓非子·難一》(意思:欺騙性的自我吹噓,不要很長的時間就會被識破;掩蓋真相弄虛作假,不要多久就會被揭穿。(3)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 《韓非子·主道》(意思:置身事外,才會看清真相;保持冷靜,才能制定出行動原則。)(4)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 《韓非子·大體》。(意思:不要吹開皮上的毛發去尋找其間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細察難以知曉的毛病。)(5)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 《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意思:看到事物微小的跡象,就知道其發展的程度。)3、《韓非子》中的成語:靡靡之音 唇亡齒寒 一鳴驚人 老馬識途 濫竽充數買櫝還珠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16、田忌賽馬一、字詞辨字組詞:贏(輸贏) 羸(羸弱)近義詞:遙遙領先——一馬當先 不動聲色——坦然自若 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反義詞:遙遙領先——一落千丈 不動聲色——大驚失色課文解讀1、《田忌賽馬》是根據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相關內容改寫。2、課文以賽馬為線索,借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在和齊威王賽馬時轉敗為勝的故事,說明不論做什么事都要細致觀察,認真思考,采用恰當的方法,才能取勝。文章語言平實、說理透徹、文字簡潔,揭示了科學的思維方式。拓展延伸1、《史記》:分本紀、世家、列傳、表和書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全書共一百三十卷,約五十二萬字,有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占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2、 出自《史記》的名言: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意思:喜歡學習,勤于思考,就能體會其中的含義。)不知其人,視其友。(意思:不了解他的為人如何,看看他結交的朋友就知道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意思: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意思:燕雀怎么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3、與思維有關的成語:發人深省 浮想聯翩 苦思冥想 思前想后 刨根問底 應對不窮 深思熟慮4、出自《史記》的成語:季布一諾 多多益善 破釜沉舟 指鹿為馬 紙上談兵 管鮑之交鴻鵠之志 江東父老 毛遂自薦 奇貨可居 百步穿楊 出口成章17、跳水一、字詞辨字組詞:肆(放肆) 桅(桅桿) 撕(撕碎) 鉤(魚鉤) 扭(扭動) 鷗(海鷗)律(律師) 跪(跪坐) 嘶(嘶吼) 購(購買) 鈕(按鈕) 歐(歐洲)近義詞:放肆——肆意 模仿——仿照 勇敢——果敢 心驚膽戰——提心吊膽反義詞:靈巧——呆板 故意——無意 勇敢——懦弱 風平浪靜——狂風巨浪二、課文解讀文章記敘了在一艘遠游回航的輪船上發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頂端最高的橫木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文章中船長表現出的沉著、果斷、機智,源自豐富的經驗、超人的智慧以及對孩子深切的愛,展現了極大的人格魅力。三、拓展延伸1、《跳水》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2、關于遇事冷靜沉著的名言:不管發生什么事,都要冷靜、沉著。——[英]狄更斯果斷獲得信心,信心產生力量,而力量是勝利之母。——[德]亨利希·曼3、形容情況緊急的成語:十萬火急 千鈞一發 一觸即發 危如累卵 火燒眉毛 迫在眉睫 兵臨城下箭在弦上 危在旦夕語文園地一、注意加點字的意思:吾盾之堅:堅固 弗能應:回答 道旁李:路溺而不返:回 冀復得兔:又,再 守株待兔:守候二、日積月累:豆蔻(kòu)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及笄(jī):指女子年滿十五歲。(笄: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發挽起來,戴上簪子。)弱冠(guàn):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所以叫作弱冠。)(4)期頤(yí):指人一百歲?!抖Y記 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敝赴贇q高齡的人需要頤養。后來用“期頤”指人一百歲。(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