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祖國頌歌——《伏爾塔瓦河》教學設計教學分析《沃爾塔瓦河》(捷克語The Moldau)是捷克民族樂派創始人、著名作曲家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的代表作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 捷克語Ma Vlast)中的第二首交響詩。在斯美塔那的心目中,捷克永遠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而沃爾塔瓦河是捷克境內最大的河流,由南向北縱貫美麗富饒的國土,它是波希米亞民族的搖籃,在捷克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捷克人民稱為“母親河”。作曲家通過交響詩的形式,描寫了沃爾塔瓦河的美麗景色以及兩岸的風俗人情。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沃爾塔瓦河》,感受與體驗豐富的音樂情感,樹立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演唱、小組討論等方法,了解樂曲背后隱含的故事,以及表達的深刻情感。【知識與技能】說出樂曲的情感變化,并能哼唱主旋律。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民族樂派的特點并能哼唱主旋律。【教學難點】感受《沃爾塔瓦河》的情緒變化。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視頻導入教師播放“母親河”黃河的視頻,提問學生:視頻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你能想象到什么場景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給人一種雄偉、壯麗、澎湃的感覺;想象到中華英雄兒女不畏艱險、勇敢與惡勢力斗爭的場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沃爾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縱貫捷克國土,最后注入易北河。它是捷克人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是捷克民族繁榮昌盛的搖籃。(二)探究學習,新課教授1.整體感知(1)完整聆聽《沃爾塔瓦河》教師設置問題:樂曲的情緒與速度是怎樣的 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通過聆聽音樂,進行自由回答;教師進行總結:樂曲的情緒為熱情、激動地;給人一種優美、舒適的感覺。(2)教師請學生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沃爾塔瓦河》選自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作者斯美塔那,是捷克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捷克古典音樂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劇的開路先鋒,捷克民族樂派的創始人。1874年不幸耳聾,繼續堅持創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獨立交響詩組成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和第一弦樂四重奏《我的生活》。被譽為“捷克民族音樂的奠基人”、“新音樂之父”、“捷克的格林卡”。分段欣賞(1)教師彈琴,學生進行發聲練習,提醒學生用圓潤、優美的聲音進行發聲。(2)教師播放樂曲,請學生思考:樂曲分為幾部分 每一部分采用什么樣的樂器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自由回答;教師總結:樂曲分成七部分;a.潺潺流水:長笛、單簧管b.林中狩獵:銅管c.鄉村婚禮:小提琴、長笛d.月下仙女:大管、長笛e.奔流不息:主題再現f.峽谷激流:定音鼓g.沖出峽谷:小提琴3.演唱主旋律交響詩從河水的源頭開始描寫,逐漸映現出奔騰不息的河流、岸邊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氣的鄉村、寧靜的月夜、險要的峽谷、古老的城堡,這些景致與民俗生活和神話傳說相聯系,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麗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結構是帶引子的自由回旋曲。回旋曲主部主題——伏爾塔瓦河主題由一個寬廣的、律動性很強的旋律來表現,由全體樂隊演奏,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樸素抒情,蘊含著作者熾熱的愛,以一種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滾奔騰。沃爾塔瓦河帶著它的滾滾波濤來到了它的首都布拉格,流過了象征古城堡的維謝拉德,流入了易北河,流向了遠方。這就是斯美塔那為我們帶來的沃爾塔瓦河。整部作品立意深刻、構思精巧。同學們來看多個主題發展把整個沃爾塔瓦河兩岸自然風光和淳樸風情展現在了我們面前。一般來說多主題的寫作手法很容易造成結構散亂,缺乏統一性,而該曲在結構安排上獨具匠心,運用了較自由的奏鳴曲式特點的結構,即避免了創作上的散亂,又可以按照提示去理解、想象音樂意境。當然整部作品當中除了河流主題運用外,在鄉村婚禮中也運用了捷克的民族民間音樂,同學們來聽,用手來觸摸下音樂的律動。教學小結滔滔奔涌的瓦爾塔瓦河是捷克的搖籃,斯美塔那用民族音樂交響化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無限熱愛,最后,同學們讓我們重新出發,帶著對我們自己祖國的深情厚誼,唱起著動人旋律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